摘 要: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通过美育,公众不仅可以深刻感受到美的力量和内涵,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对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及美学内涵进行探析,揭示中国传统山水画在美育方面的多重价值,分析山水画在现代美育中的实践应用及其美育功能,并探讨传统山水画在实践过程中美育价值提升的策略,为培养具有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现代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山水画;美育价值;文人精神
一、概念阐释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画家对山水景象及个人心境的一种特殊展现。独立的中国山水画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魏晋士大夫通过迷恋山水来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这对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绘画产生了必然的影响。因为山水形象是表达玄理最合适的媒介之一,所以山水画成了言玄悟道的工具。他们认为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可以与宇宙自然相通的,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可以抒发内心情感,把自己的志趣和向往融入山水之中,这正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跨越千余年的漫长历程中,古代艺术家们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山水画论和令人深思的作品。这些作品受到时代环境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体现了画家们的内在精神和生活情趣。
笔墨纸砚既是绘画的工具,又是中国人精神涵养的展现,更是作者气节品格、心灵情感的外化。笔墨作为山水画的介质,不仅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殊的精神内涵,还与道家所提倡的清静无为、恬淡修养的理念相契合。中国山水画中笔墨的使用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道和天道的体验、思考与效法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渗透着画家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热爱,通过山水的表现,抒发了画家对大自然、人生、道义的思考与体悟。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还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揭示与诠释,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精髓与智慧。
(二)美育的价值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引入艺术教育理念的人,他所倡导的“乐教”是中国最早的美育范例。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美育依旧是艺术教育的主旋律,不仅包含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知识和技法,还将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纳入美育范畴中。这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公众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不仅有利于拓宽公众的审美视野,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曾高度肯定艺术教育的作用,他强调,“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甚至悲剧艺术也能对人的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人从实际利益中获得一定的距离,获得超越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情感”。他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欣赏,提高人的审美品位和文化素养,进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深入理解美育的价值内涵,对于推动美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意义重大。美育的普及与强化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修养,还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养成。理解美育的意义,界定美学的基本类型,对于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氛围的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和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出更具有包容性和创造力的个体,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学内涵
(一)气韵与意境之美
中国传统绘画受传统哲学的影响,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绘画传神论。在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这一重要的美学理念被列在第一位,进一步突出了“神韵”的重要性。唐代画家张彦远提出:“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他以形似和神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释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并将绘画规律归纳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这就要求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发挥主体能动精神与艺术想象力,从而在创作过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表现中,画家将情感投入山水,赋予作品个人精神和生命力,以传达自己的情怀和信仰。中国传统绘画的总体要求是必须高度重视艺术形象的神韵和气韵。
此外,意象的塑造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意”不仅指画家追求的神韵、意趣和意境,还包括作品中艺术表现的内涵和精髓。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追求“达意”时,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如“立象尽意”和“得意忘形”等理念。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中国传统山水画不再局限于对山水对象的模仿,而是通过感悟、提炼、概括山水形象来达到“达意”的目的。通过这种创作方式,中国传统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的形态,还展现了画家对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感结合的诠释,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可以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文人精神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山水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依然闪烁着文人精神的灿烂光芒。这种文人精神贯穿于山水画中,体现了中国文人儒雅、清丽、超脱的情怀和审美需求。文人精神在山水画中表现为画家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山水之美,还在于借助画笔描绘出的山水景象,表达自己对生活、人文、历史的思考。无论是游刃于官场仕途还是隐居于山水之间,画家总能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意趣。另外,许多山水画家还具备丰富的文学修养,擅长诗词、书法等,这样的文化底蕴赋予了画作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他们通过作品,以笔墨表达自己的文人情怀和人文关怀,使得他们的山水画不仅是一幅美术作品,还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和心灵的沟通。
(三)和谐统一之美
传统山水画所体现的和谐统一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思想,强调宇宙万物之间的统一共通、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山水画中,这种和谐统一思想通过画家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得到具体体现。首先,和谐统一之美体现在山水画的构图中。画家通过布局山川溪流、树木石块等元素,使画面各部分相互呼应、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这种构图方式不仅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还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相辅相成的思考。其次,和谐统一之美在画家笔墨运用中得以体现。传统山水画强调“以水墨勾画心灵境界”。画家通过清墨、淡墨、浓墨的变化,营造出山水间远近、虚实的层次感。这种对笔墨的灵活运用,不仅表现了山水的形态,还隐含着生命起伏变化和宇宙间阴阳律动的寓意。最后,和谐统一之美在意境表达上得到深刻的展现。画家表面上是在描绘山水风景,实则寄寓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回应,展现出对世界万物和谐统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传统山水画所体现的和谐统一思想不仅是对自然、人生、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是画家内心世界和审美理想的展现,启示了人们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境界的平和与通达,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平衡、和谐、统一的重要理念。
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育价值
(一)有助于传统山水画技法的传承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复杂多样,若是没有深厚扎实的绘画技巧,就无法完全展现山水画的深远意境。例如在构图上注重“虚实结合、远近有致”,追求画面的整体平衡,同时通过“留白”来增强画面的艺术韵味,注重画面的层次感和广阔感。另外,笔墨也是山水画的灵魂,若运用得当,就能表现出山水的韵味和气势。画家在山水画中注重探索墨色的层次和变化,运用淡墨和浓墨、干笔和湿笔相结合,以及淡墨渲染、浓墨点染等技法,呈现出山水的纹理、质感和立体感。在笔法上,运笔方法丰富多样,如点、勾、挑、扫等,不同技巧和力度的使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纹理和形态。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蕴含着历史的智慧和积累,画家应当在传承中获得启示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同时,应该结合时代潮流和个人特质进行创新。把中国传统山水画融入美育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山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系统教学和指导,学生可以掌握绘画中的构图技巧、墨色表现等传统山水画技法,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了解和吸收了传统绘画模式、技法之后,融入有个人特色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多既富有时代气息又不失古韵的山水画作。
(二)山水美学对审美素养的提高
艺术必须追求美,只有美的艺术才具有感染力。在绘画时采用的构图、笔法等创作手法,根本在于遵循美的原则。艺术的真实性和美感应当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分割。随着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不同时期对于美的理解有所不同。
因此,加强对山水画的审美认识和研究至关重要。山水美学能够提升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艺术作品更好地发挥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审美功能。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艺术作品才能更好地与时代互动,引领审美潮流,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观念。通过欣赏和绘制山水画作品,学生可以培养感知自然之美的能力,领略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神奇魅力。同时,山水画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也能帮助学生提升品味艺术的能力,感受艺术之美。
(三)中国文人精神的滋养
中国文人精神注重修身养性,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这与美育中培养健康心灵、提升个人素养的目标不谋而合。文人画家在创作山水画时,往往着重表达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借助笔墨来抒发情感、传递思想,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具有启发意义。传统山水画所体现的文人精神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精神自由,这与美育中提倡的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个体创造力的理念相契合。通过欣赏山水画作,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领悟审美情感的教育力量,产生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此外,传统山水画作品透露出画家对道义和人生的思考,强调情感表达与内心体验,这与美育中提倡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人文素养相呼应。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山水画,学生可以体会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情感,激发个体情感的表达与体验,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美育价值的提升策略
在美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强调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过分注重绘画技巧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在山水画领域缺乏理论知识,对山水画的内涵了解不足,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状况将导致学生仅仅停留在对画面美感的表面欣赏上,无法真正领悟画家所传达的精神境界。通过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例如中国传统哲学观、传统画论等,学生能够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理念和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提高对艺术的独立思考和深入理解能力。
除此以外,美育教育者需要对作品质量进行把关,选取经典、优质的画作进行展示和教学。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高水准的艺术作品,教育者能够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范本,提升他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史和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增进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经典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它们不仅蕴含了深刻且丰富的艺术内涵,而且凝聚着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特而深远的启示。美育教育者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分析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五、结语
中国传统山水画历经千年的沉淀与传承,至今依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美育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借鉴古人留下的经典山水画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还为现代美育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增添了更加丰富和深远的内涵。通过学习传统山水画,学生得以在艺术的熏陶中全面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在解读画作深层内涵的过程中,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亦得到培养与提升。进一步学习和创作山水画作品,无疑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弘扬。
参考文献:
[1]彭吉象.新时期中国美育与艺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J].美育学刊,2019(5):11-16.
[2]张洪彬.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艺争鸣,2010(6):154-156.
[3]张晴.从山水画卷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沉力量[J].求是,2021(18):72-76.
作者简介:
王逸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