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中国乡土现实主义画家孙为民的艺术创作为例,探讨其作品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对话,以及对中国油画发展的贡献。分析孙为民的艺术风格形成、绘画技法特点,并着重探讨其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变迁,以及对乡土题材的独特表现。研究表明,孙为民的创作不仅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孙为民;乡土现实主义;东西方艺术融合
一、孙为民的艺术背景与乡土现实主义
孙为民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现实主义画家,擅长运用传统学院派技法。他的作品如《歇晌》和《腊月》深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情感。通过这些作品,孙为民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并未改变他对乡村的深情。这些作品体现出其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简单场景背后蕴含丰富的情感。
孙为民的画作受他在农村生活的影响,主要描绘乡村生活。1969年,他参与“上山下乡”运动,这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山景和农民的肖像,另一类是画室里的人物肖像和人体画。
改革开放后,孙为民受到西方文化的启发,获得了新的艺术视角和灵感。1984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深造油画技艺,受到欧洲油画的人文情怀和高超技术的影响,显著提升了造型和色彩技巧。此外,孙为民经常深入农村,体验和记录乡村生活,这些体验丰富了他的创作,帮助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还全面研究西方油画的历史和技术,尤其是在体积和空间表达上,为他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为民的画作主要反映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尤其是描绘安详的田园农村景象。他对土地、阳光和空气有着深厚的热爱,并用真挚的情感描绘经历过的人物和事件,作品透露出朴素的温情。农民和乡村生活的主题深深吸引了他,使得这些题材成为他作品的核心。例如,他的代表作《腊月》就展示了农村父子间纯朴的亲情。
从1984至1990年,孙为民的艺术创作展示了写实古典主义的风格,受到靳尚谊等资深艺术家的影响。他的代表作《腊月》精妙地捕捉了寒冷冬日中的家庭场景,描绘了一位被爷爷扛在肩上的小孙子,与即将出门的父亲亲吻的场景。这幅画的背景是浅灰色的老墙,不仅增强了乡土气息,也展示了孙为民在构图上的精确考量。通过层叠的地面、人物、墙面、院落和天空,而非依赖色彩或透视来表达空间,孙为民创造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作品中的小门增添了空间感,加强了艺术美感。《腊月》通过细致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农家的深情,还传达了人间的真情,使得画面的主体人物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孙为民对场景的描绘,也体现出情感的传递和对艺术的深思。这幅作品是孙为民在写实油画领域探索的重要起点。
孙为民的《腊月》因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淡雅色调受到广泛赞誉。这幅画中的朴实人物刻画和对光与色的细腻处理,不仅展现了画家对村民的深厚情感,也通过精湛的写实技法真实反映了生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原则和画家的人文关怀。《腊月》主要采用冷色调,其中孩子身上的红色和绿色衣物虽鲜艳,但巧妙地融入了灰色调,成为感情表达的重要元素。这种色彩处理不仅展示了孙为民在调色和纯度上的技巧,还体现了他的主观情感和对画面的精心构思。通过这种色彩运用,孙为民将对人生和情感的理解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色彩,使作品展现了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精神内涵。
孙为民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写实的风格和对光影色彩的精准把握而著称,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朴素情感的赞颂。他的艺术风格深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既吸收了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从代表作《腊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光影和色彩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他对乡土题材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对话
20世纪80年代初,孙为民的绘画深受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影响,由此创作出了乡土写实的经典作品《腊月》。在这幅作品中,他不仅捕捉了中国陕北农村的生活场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米勒式的宁静情感。《腊月》因其真实反映乡村日常生活的同时展现质朴美感而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其深远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政治叙述。
孙为民的艺术风格受到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经历的影响,他在那里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西方绘画技术。这段经历让他的作品展现了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他继承了学院派的严谨造型和技法,同时深受西方油画的人文关怀和绘画技巧影响。特别是通过学习俄罗斯和欧洲的绘画传统,孙为民的作品融合了西方的视角和表现技巧,展示了技术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对话。他的画作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细腻描绘和西方油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丰富的光影关系和色彩深浅,丰富了中国现代艺术的表现力和深度。
20世纪80年代,孙为民的油画作品如《腊月》《晌午》《暖冬》详细描绘了农村景象,展现了乡村的纯朴风情。这些作品通过精致的细节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农村生活,还带有浪漫的怀旧情怀,营造了充满诗意的意境。他的创作虽然使用现实主义的框架,却更多追求一种古典主义的表达,这种风格源于对20世纪80年代欧洲写实绘画的深入探索,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研究欧洲油画传统的过程中,孙为民努力超越中国油画的传统,用乡村题材来净化油画的语言表达。
孙为民的艺术创作深受乡村生活启发,虽看似与他所崇尚的古典主义风格不符,但他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巧妙地将主题、题材与油画语言融合。他认为古典主义不仅是形式上的严谨,更是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孙为民强调,艺术家的气质应超越题材与风格,体现在艺术语言的精神内涵上。在技法上,他注重细腻与严谨,认为古典主义核心在于理性分析与逻辑严密,通过精确的造型和流畅的笔触表达理性与感性的和谐。他的作品结合了古典主义的严谨性与印象主义的直观感性,展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孙为民在讨论古典绘画与印象派时指出,古典绘画强调明确和确切的表现,印象派则通过远观和近看的转换,创造出一种抽象美,为绘画带来了新的追求,丰富了油画的美感和学习体验。
孙为民的艺术创作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他以中国乡土生活为题材,融合西方油画技法,创造出既有中国传统韵味,又富含西方艺术表现力的作品。他从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将西方油画的人文关怀融入对中国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质朴而宁静的诗意美感。同时,他深入研究欧洲油画传统,将古典主义的严谨造型与印象主义的光影运用相结合,提升了中国油画的表现力和深度。孙为民的艺术实践证明,东西方文化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表达。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乡村的独特风貌,也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三、技法特点与艺术表现
孙为民的油画作品善于瞬间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光影的深刻热爱。他特别重视室外写生,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成功捕捉到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神奇瞬间。孙为民的画风中,冷暖色调对比强烈,他通过直接在画布上运用未调和的颜色,创造出新颖的视觉效果。孙为民巧妙地将光与色融合,以此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使光与色的交响曲在他的作品中和谐奏响。
孙为民不同意印象派对形态控制的放松,而是坚持在坚实的造型基础上精心构建色彩,成功地融合了古典主义的严谨性与印象主义的直观感性。他指出,古典绘画注重明确与确切的表现,而印象派通过视觉转换创造抽象美,为绘画带来新的追求和丰富了油画的美感与学习体验。孙为民的作品特别注重光的处理,例如在《腊月》和《晌午》中展示光影的变化。他的“灯光裸女”系列更深入地探索了光线对人体美感和心理情绪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灯光裸女”系列中,孙为民深入研究了光线的影响,通过集中和强烈的光线突出人体的美感。这些作品中,光线不仅塑造了形态,还强化了情感表达,孙为民认为光线是油画的“血液”,强调光的视觉和情感重要性。这些作品展现了光在艺术表达中的核心作用。
孙为民在油画创作中强调了三个关键要素:首先,精神追求是创作的核心,要求艺术家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理念深植于作品中,即便是借鉴欧洲和俄罗斯绘画传统,也要根植于中国文化。这有助于将个人精神世界融入艺术表达。其次,绘画的品位和格调对作品质量至关重要,艺术家需要提升作品的纯粹性和高品位,坚持高标准。最后,技术挑战也是关键,面对现代绘画中的简化和质量下降问题,艺术家应追求高难度技术,如精确的人体结构、色彩处理和画面布局,这些技术不仅体现在复杂的表现形式上,还包括在丰富的变化中寻求和谐与韵律。这种高级技术追求是所有绘画艺术家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方向。
孙为民的艺术创作体现了东西方传统融合的独特风格,他不仅强调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艺术格调,更注重绘画技法的精进。他将古典主义的严谨造型与印象主义的光影运用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对光影的捕捉和色彩的运用,赋予作品丰富的层次感和情感表达,使画面充满诗意和生命力。从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到对人体美感的光影探索,孙为民的作品展现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四、现代中国与乡土题材的表现
孙为民笔下的农民形象,充满阳光与自信,生动地反映了国家和时代的伟大变革,成为这个转型社会的缩影。在中国,油画艺术正日渐成熟,已超越了简单引进外来技术和风格的阶段。这一进步不仅展示了中国艺术家的创新力,也标志着西方油画在中国的深入本土化和生根发芽。
进入21世纪以来,孙为民以其深沉的笔触重塑了当代中国农民的形象,超越了20世纪80年代乡土写实在表现农民时的苦涩,转而深刻捕捉他们开放的心态和自然的笑容。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美术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孙为民的作品坚定地向现实主义靠拢,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他不仅在世界油画史上首次塑造了独特的当代中国农民形象,还巧妙地将印象主义的光色处理融入写实造型中,展示了对写实油画本土化的深入探索。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中国写实油画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品格,还体现了孙为民对欧洲油画传统的深入研习,为其创作增添了丰厚的底蕴。孙为民对每一次画风的转变都进行了深思熟虑,通过这些变革,他不断探索和确认自己的艺术个性,同时将当代中国的人文情怀融入作品中。他的油画作品,通过如阳光般明亮和自信的农民形象,生动地捕捉了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精髓。在中国油画艺术的成熟过程中,孙为民的创作标志着从简单引进外来技术到深层次文化融合的转变。作为当代中国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不仅深刻影响了国内美术发展,还促进了中国油画的本土化,推动了油画艺术在本土文化中的创新和发展。孙为民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带有朴素情感,以他在中国北方乡村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展现出对那里的生活和景物的热爱。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北方乡村生活的感受,受到赞誉不仅因为题材本身,还因为他对题材的独特态度和对其人生向往的寄托。1987年后,孙为民受到古典写实影响,其作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但艺术文化意义有所流失。他的作品吸收了印象主义对光和色的关注,描绘了家园充满阳光的温暖场景。此外,20世纪90年代,他的作品选择了都市与乡村之间的中间地带作为表现对象,展示了休闲文化兴起下乡村与都市的内在联系。
孙为民的艺术创作,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在乡土题材上的体现。从早期对北方乡村生活的朴素情感,到后期对农民阳光自信形象的刻画,再到对城乡结合部休闲文化的关注,他的作品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中国乡村在不同时期的面貌和农民精神世界的变迁。同时,他将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探索写实油画的本土化,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孙为民的艺术历程,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乡土题材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也展现了中国油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追求。
五、结语
孙为民坚持古典主义理性严谨的艺术追求,锐意探索高难度的技术运用,精心塑造人体结构,对光影和色彩变化予以细致入微的刻画,使其作品在细腻观察的基础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他对艺术精神内涵的执着追求,不仅标志着中国油画艺术由技术借鉴走向本土化、成熟发展的历程,更为中国现代绘画事业拓展出一条植根民族文化并融通中西方艺术精髓的创新之路,为推动中国现代绘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亚洁.安德鲁·怀斯绘画对中国写实绘画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李舒婷,杜俊萍.初探孙为民的艺术风格[J].美术界,2017(4):94.
[3]李树信.浅论孙为民油画创作中光与色的和谐[J].大舞台,2015(12):39-40.
[4]陈玥.中国“乡土写实”油画的题材及表现语言[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
佟博威,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