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导致社会思想发生了巨大变革,且随着玄学的不断发展和佛教的传播,重神轻形的观念得以发展。在这种时代语境下,“传神论”在作品品评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东晋画家和绘画理论家,把“传神论”上升到审美层面,丰富了文艺理论学说。他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中国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顾恺之;“传神论”;中国画论
“传神”一词始于先秦,是中国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我国艺术美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体系。“传神”起初只是讨论形与神之间的哲理联系,而在魏晋南北朝重神轻形的大环境中,对人物的评价也更多地关注“传神”。当时士族阶层的崛起,使得他们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抒发,也使得书法和绘画的发展从自然状态走向了自觉状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由此,书画艺术创作也趋向于天然,为“传神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一、“传神论”的溯源
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由于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识十分渊博。唐代张怀瓘在《画断》中评顾恺之的人物画:“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同时,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顾恺之精通诗文,擅长书画,尤其是绘画方面,更是出类拔萃,被誉为“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留下了《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优秀的画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顾恺之所说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及《历代名画记》《世说新语》《太平御览》等文献中关于“传神写照”等学说的论述,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些都为“传神论”在文艺理论系统中建立了基础。他和张僧繇、陆探微一起被称为“六朝三杰”。
中国古代人物画大师顾恺之在其画论中首次提出“传神写照”,并以“传神”为其评点艺术的首要标准。可是,我们怎么能在一幅画里表现出生动的形象,又如何用绘画技巧表现人物的形态?顾恺之在其“传神论”中提出了“迁想妙得”的观点。“迁想”与“妙得”之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因果联系,即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当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入客观的自然景色中,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色相结合,这样,画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就具有了作画者所赋予的感情,与自然形象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契合,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没有“迁想”,即没有画家的主观意识,画家就无法创造出生动的艺术意象。由此可见,画家的感情灌注是非常重要的,唯有画家将自己的真情表达出来,才能与对象进行沟通和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也是使一件艺术作品能够“传神”的关键所在。顾恺之多年未在人物画像中加上双眼,包括将谢幼舆画在石头里,以及在裴叔则脸上添加三根毫毛,这些都是他“迁想妙得”的结果。
顾恺之在《论画》中曾说:“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这里着重指出了形与神的同等重要性,离开了形,就不能实现对神的传达,如果不追求“传神”,则所塑的物象就没有了生命。顾恺之在此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美学主张,指出在作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具体对视的人物对象是大的失误,若有具体对视的人物对象但是不能将其很好地表现是小的失误,这一点不能被忽略。这也是一种对精神与肉体之间紧密关系的重视。顾恺之曾说,他在画人物画时,常常是多年以后才画上人物的眼睛。当被问及原因时,他回答,人体的美丽和丑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眼睛。顾恺之将谢幼舆画在岩石里,当被问及原因,他说谢曾经说“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于是在给他画像的时候,将他画在了一块石头中。前者强调了眼睛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因为顾恺之认为人的四肢美丑从本质上说没有精妙之处,人物画要想达到传神写照,关键之处就在眼睛。后者强调将角色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表现其内在的特质。二者都注重“以形写神”,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人物画的神形观念,从而为顾恺之“传神论”的艺术审美观念打下了基础。
二、“传神论”的产生背景
顾恺之受到了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中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宗白华曾经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正是在这种动荡时期,顾恺之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一)玄学对顾恺之的影响
玄学是一种在魏晋之际出现的哲学思想与思潮,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其研究方法是将某些抽象的东西用形象的方式方法加以说明和发展,对于建立现代文人特有的精神性格和特有的魅力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注重评价人物神韵的人物品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顾恺之在自身所处的时代,以独特的艺术思想和“传神论”为基础,将中国山水画的学说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顾恺之的“传神论”就是在玄学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
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中国山水画呈现出一种追求纯粹、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的趋势。后来,顾恺之接受了王弼的思想,指出“凡画,人最难”“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认为传神很难,画之妙不在形体而在内在精神气质。这就是最初的“传神论”。
(二)画法传承对顾恺之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传道依然沿袭中国特有的师徒制,如顾恺之师从卫协,而卫协师从曹不兴。曹不兴擅长佛教画像,卫协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曹最善于描绘人物和情节,而卫的线条纤细,极富表现力。顾恺之得了这两位大师的指点,尤其受到卫协的影响,绘画技巧突飞猛进。顾恺之在《画论》中评论卫协的绘画“伟而有情势”“巧密于情思,世所并贵”,又称其技法,用线细如蛛网,而仍有遒劲的笔力,所画对象内在精神气质的刻画已较之汉画更细腻。这段描述中提到卫协用线“细如蛛网”,意味着画家在创作时使用了极为细致的线条,几乎可以媲美蜘蛛网般纤细和精致。这种精细的线条运用不仅考验了画家的技巧,也反映了画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尽管线条非常细,但描述中仍然强调了遒劲的“笔力”,这说明画家在绘制这些细致线条的同时,并没有失去对力度的控制。相反,他们通过巧妙的笔触,赋予了这些线条力量和生命力,使得画面既细腻又富有张力。同时,还提到画家在刻画对象内在精神气质方面的进步。与汉画相比,这种绘画技法能够更细腻地捕捉到对象的内在情感和气质。这反映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仅关注于形象的再现,更注重于对对象深层精神世界的挖掘和表达。
三、“传神论”美学视角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顾恺之“传神论”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冲击,使画家们创作的作品更多地关注被描绘的对象或事物的精神。“传神论”成为中国第一套正规的画学学说,并作为一门重要的基本学说,对许多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传神论”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时期,关于形神的学说颇多,顾恺之是最早将形神概念加以阐明的人。他以自身在艺术实践中对形神的认识与超绝的悟性,从历史的高度举起了中国审美中形神的旗帜。以“形神论”为中心的顾恺之美学思想,对各流派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哲学层面讲,“形神论”是一种思想,它会对其他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神论”是针对中国人物形象提出来的。现在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严谨,布局新奇,但有的缺少一种精神,所以必须牢牢抓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传神”这一生命线,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从而让中国绘画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顾恺之的“传神论”,对许多画家和艺术理论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相关文献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这是说,以“传神写照”为中心,把画家体验到的内容传递给被刻画的角色,就能使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可转换性。画家内在直观的艺术思想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审美上,会使作品因人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从顾恺之到现在,我国画学一直在发展与革新,但基本离不开形神这个问题。可以说,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思想,总体上是逐渐深入发展的。
“传神论”不仅对绘画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对其他领域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明清小说就是利用了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使作品形神俱备,塑造出生动逼真的人物,营造出一种“传神”的意境。同时,古人讲究用词,其实就是为了表现逼真。尤其是《水浒传》中对“传神论”的诠释,更是将众多的角色演绎得尽善尽美,让这部小说也走上了巅峰。
(二)“传神论”在绘画中的运用
“传神论”思想的核心是人物画要想取得“传神”的艺术成就,就必须正确地把握人物与特定的情境之间的动态联系。顾恺之主张,在描绘人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做到“传神”。很多时候,人们在和其他人打招呼的时候都会把目光投向其他人。相反,如果两个人的目光不能对视,那就会变得呆滞。
对神的重视可谓顾恺之绘画审美理念的核心和根本。顾恺之一再指出,要想实现“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一定要抓住最生动的部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其中的神韵,特别要抓住眼神。眼神对角色的“传神”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神”和“写照”是密不可分的。“照”,在佛教里就是人们的直观感受,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知力量,涉及人类心灵的修养。顾恺之在创作时,常常先把人物的外形描绘出来,然后再“点睛”,把“气”写出来。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把每一个形象的、看得见的、外表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眼睛或灵魂的住所,使它把心灵显现出来。”
顾恺之主张,美术作品不仅要以形为本,也要以神为本,这要求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要“神仪在心”,也就是要准确地掌握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形态,以美学的目光去发现、抓住事物之神,再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联想形成一种艺术形象,达到“手称其目”的创作境界,再以自身的艺术表达技巧,赋予作品“传神”的意境。
(三)“传神论”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以《洛神赋图》为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衰微,国家动荡,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这些就导致作为社会主流的儒学观念失去了它的功能,走向了衰落,于是,玄学就产生了。随着顾恺之等一大群文人士大夫的出现,艺术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促使人物画进入了审美的高级阶段,这一点在《洛神赋图》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文章《洛神赋》创作而成的一幅绘画作品。曹植的原著巧妙地通过描绘梦境中与神祇之间的爱恋,抒发他对现实生活中爱情挫折的深深感伤。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发挥丰富的想象,把文学中的感情形象转化为画面中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洛神赋》中呈现的富有诗情和梦幻色彩的意境。顾恺之通过对《洛神赋》中人物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塑造了作品中的情致与哀情氛围,通过角色间的感情联系、心理的深层变迁,特别是眼睛的刻画,展现了一种凄美的情调。
曹植与洛神深情相对,这是两人心灵的沟通与情感流露。画面的第三段描述的场景是分离,画面中不管是水、树木、马车,都为这一场景增添了壮丽的氛围,洛神转过身来,望着岸边的曹植,也许是深情款款,也许是黯然神伤,也许是欲言又止。在洛神离开后,曹植依旧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直到车子离开,他才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在他们沉默的目光中,既有真挚的感情,又有无法在一起的悲伤,更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整幅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人物栩栩如生,情感炽热纯洁,画面中虚实疏密交叉,让观者感觉到一种飘逸浪漫、充满诗意的意境之美。诗和画的融合,正是“传神”在绘画中的极致表现。
四、结语
顾恺之“传神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的审美理念,强调的是在绘画中不仅要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更要注重表达对象的精神气质。这种理念,使得绘画作品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形象再现,而是成为艺术家与观者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桥梁。自古以来,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传神”的美学思想,其已经成为书画艺术品评的首要准则,这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振亮.中国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3]俞剑华,罗叔子,温肇桐.顾恺之研究资料[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4]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9]于安澜.画史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作者简介:
张岚,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论。
宫梦,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