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重要观点,指出书法、绘画在很多方面有着类似或相同的根源,如中国画与书法在笔法运用上就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和规律性。因此,从渴笔的角度出发,探索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分析渴笔在书画关系中是如何呈现出来的,以及国画中渴笔的表现和书法中的飞白书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渴笔在书法和绘画中都得到了大量应用,其在书法艺术中极具张力,是书家实现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对于国画,渴笔的运用更为普遍,其对于画家把握画面氛围尤为重要。
关键词:渴笔;中国画;书法;书画同源
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二者往往被相提并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凡论及书画关系,便会提到书画同源,尤其在用笔用墨上,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笔墨之道,首在用笔,墨以笔分。不同的用笔,得到的墨色也各不相同,作用也各有千秋。自古以来,中国画和书法都强调用笔的功力,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之一“骨法用笔”,就是强调作画时用笔的力量和神韵。渴笔用法能体现书画者驾驭笔墨的功力。
一、书法与中国画中渴笔用法的同理表现
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和中国画关系密切,使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二者的共同形式之一。在传统艺术中,书法和绘画的用笔是由我们特定的传统文化决定的,这也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唐代张彦远提倡书画同源,他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3HCgPtLRZSDyfqE3HYdYH1WoTWx05+kOFlBFdEZ3/Aw=;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认为古人在造字时书画并未分离,却具有相同的本体和不同的功能,文字的作用在于传递意义,绘画的作用在于呈见形象。张彦远还提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认为中国书画具有互为连理、枝干相通的特点。书法与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同源”之论述离不开书写性用笔。书写性用笔是中国画线性语言之基础,若弃之不谈,则将难言中国画矣。书写性用笔是依据书家之感悟直接对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书法也为作画者的用笔奠定了基石,所以强烈的书法意趣渗透在中国画的血脉中,笔墨与线条乃至气韵之间无不透露着书法艺术的抽象美。
对于书法和中国画中渴笔用法的同理表现,元代画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中写有“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亦主张书画同源,提倡以书入画,其以书法中飞白书的笔法来画石头,以通晓“永字八法”的笔法来画竹子,以写大篆的笔法画枯木,用笔苍润有力。
中国画和书法在笔法上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其中文人画最具代表性。如郑板桥融字画一体之神妙,对此,蒋士铨诗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又如清赵之谦的《墨松图》,老干虬枝,笔如屈铁。其自题云:“以篆隶书法画松,古人多有之,兹更间以草法,意在郭熙马远之间。”这种把书法用笔应用到中国画创作中的做法,王世贞亦有相关实践,如其在《艺苑卮言·论画》中提出,在画竹的过程中不同笔法应运用在不同的部分上,如干和节显得劲挺硬朗,故用篆书、隶书笔法入画,而枝叶显得轻灵柔嫩,故用真书、草书的笔法入画。五代画家石恪的《二祖调心图》中运用书法中的狂草笔法来刻画衣纹,破墨画出,笔法纵逸,不拘于法度。此画中,石恪运用淡而湿的墨线勾画人物的身体,表现出毫无庄严法相的二祖形象,几笔便把二祖的蜷卧之态描绘得精炼逼真,正如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记载的“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皆粗笔成之”。这些粗笔线条苍劲老辣,线条上有很多细如发丝的飞白,飘逸而又灵动,如宋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记载的“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在《二祖调心图》中,正是这些飞白的笔法,彰显了石恪铿锵有力的用笔。
二、中国画中焦墨渴笔的运用
中国山水画中的焦墨,又称为干笔、渴笔、竭墨。焦墨是含水量极少或者不含水的墨汁,即浓墨之杰为焦,在山水画中有提神、画龙点睛的作用。焦墨画是靠墨色和用笔线条的变化构成的画,不借于水的渗化。渴笔是指毛笔中水分含量少,其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用笔技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线条效果苍劲古朴,浑厚有力,容易出现一些斑驳的飞白效果。焦墨用笔是指不掺水的渴笔作画技法,它是一种古老而又有一定难度的绘画技法,是用单一的墨来实现画面的虚实、聚散、疏密、浓淡、阴阳等层次变化,用皴法代替渲染。笔锋水分含量的多少和下笔的轻重是掌握焦墨技法的要点所在,其难点在于不掺任何水分,却使得画面层次丰富,形成枯中带有苍润的效果。清代张庚有云:“迨元季四家,始用干笔,然吴仲圭犹重墨法,余亦浅绛烘染,有骨有肉。至明董宗伯合倪黄两家法,则纯以枯笔干墨,此亦晚年偶尔率应,非其所专。”张庚指出“元四家”开始用渴笔干笔作画,明代董其昌也偶尔为之。
画家程邃是焦墨山水画的代表,他先是舍弃了明代的篆刻方法,取先秦文字入印,又将篆刻中古朴苍茫、雄浑深厚的文字引入绘画当中,使得画面呈现高古、沉郁的氛围,并带有很强的金石味。他对前人有着深入学习的经历,其中受王蒙的影响最大。《千岩竞秀图》是程邃晚年创作的一幅焦墨山水画,这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中对枯笔焦墨的运用炉火纯青,展现了气势磅礴的山水气韵。清代王泽弘认为程邃的作品“润含春泽,干裂秋风,惟穆倩得之”,即说其画面虽运用渴笔作画,却显得很是润泽。焦墨由于笔锋干涩,行笔时最考验画家驾驭笔墨的功力,如果行笔过快,水墨线条就会显得轻浮,不能入纸,缺乏沉稳,若行笔过慢,墨迹便会滞留淤积,在整体效果上失去生动性和连贯性,导致画面气息不畅。程邃的精妙运笔,把干裂秋风、润含春泽这对矛盾体统一起来,在他的笔下,苍茫的石头也能表现出润泽的质感,可见其技艺之高超。有学者认为,程邃把元人擅长的渴笔山水画法推向了极致,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焦墨山水画,开创焦墨山水画一门,拓宽了中国绘画的审美领域。程邃的焦墨山水画表现的不仅仅是干裂秋风、润含春泽般的焦墨之美,他还把自己最擅长的篆刻艺术中的一些创作元素融汇到绘画中去,通过金石同贞的用笔之美和分朱布白的图式之美,抒发内心的情感,营造出中国历代绘画所追求的荒寒萧森、苍莽静古的意境之美。焦墨画法,古已有之,但程邃在对焦墨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中,使焦墨山水成了单独的画种,并且确立了自己的一套独立的审美特征。
戴本孝亦是擅长枯笔焦墨的画家,他的焦墨用笔很简练。枯笔焦墨主要表现在他后期的作品,此时期的作品几乎都是焦墨且水少,画面意境清幽枯淡,看似用笔枯焦,却能在亦实亦虚之间给人一种“滋润”之感。
黄宾虹曾说:“画有焦墨法,最为古朴,须笔力健举,含深秀为宜。”潘天寿提出,运用渴笔入画时需注意渴而腴润,正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是也。用渴笔的时候要注意渴而不焦,干而带润。画好焦墨画的关键是掌握线条和墨色的变化,即要深入研究焦墨画的笔法和墨法,形成焦墨画的特有技法。焦墨的性质决定了用笔方法,以渴笔为主,尤以半干半湿为宜。如清代盛大士所说,用墨须有干有湿、有浓有淡,而有人作画有湿有浓有淡却没有干,所以神采不能浮动,要知画面中的荒率苍茫之气皆是从干笔皴擦中得来。渴笔行笔中会产生枯中起“毛”的线条,“毛”主要体现在线条的边缘,焦墨的起“毛”线条显得苍润。正如黄宾虹所说的“用渴笔法,最宜腴润”,在运用渴笔的过程中,线条自然会产生丝丝点点、形状各异的白痕,即飞白。飞白的出现能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线条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起到笔断意连的作用。运用焦墨入画,画笔下的线条与书法中的飞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呈现出斑驳的效果,有助于产生润泽感。
此外,张仃也是焦墨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焦墨山水推向了更高、更纯粹的境界。张仃极善擦,而且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擦法,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干线干点干擦,整体焦墨为主,但擦之毛绒浑蒙,以擦代染来表现对象的蓬勃生机,又显出了一种生气。因此,看他的画并没有焦燥之感,而是外枯内膏,胶墨湿味,在共生互动中创造了另一种艺术天地。张仃的画一直以气取胜,刚健雄强,虽无层层积墨,但浑厚凝重,及至老年也是精气饱满,然而毫不强悍与外张刻露,可所谓文中带野,雄健而雅致,极具神秀气韵。他的笔墨表现如铁铸成,雄健浑厚,苍老老辣且充满张力,可见功力过人,为焦墨山水画拓宽了发展道路。正如李可染在张仃的《房山十渡焦墨写生图卷》中题跋那样:“结构雄伟而精微。纯用焦墨而苍劲腴润。前人无此笔墨,真奇迹也。”
三、书法中的飞白书
飞白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据传是东汉书法家蔡邕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送文章,等待时看到工匠用扫帚刷墙时露出的丝丝痕迹而受到启发,由此创造了飞白书。从此,飞白的概念便流传千古。自蔡邕之后,飞白只作为一种笔法、技法出现于一些书体之中,起到点缀的作用。但飞白在历代文人墨客中似乎成了一个抹不掉的艺术境界与概念。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称赞蔡邕:“妙哉飞白,祖自八分。有美君子,润色斯文。丝萦箭激,电绕雪雰。浅如流雾,浓若屯云。举众仙之奕奕,舞群鹤之纷纷。谁其覃思,于戏蔡君。”飞白笔法相当于中国画用笔中的“干”“枯”“渴”笔法,以渴笔书之,线条之间呈黑白对比,在大多数笔画中都呈现竹丝露白痕迹,藕断丝连,笔断意连,呈现苍劲干枯的特点。
飞白效果的呈现与书写工具、材料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取决于毛笔的软硬度和宣纸的薄厚程度,例如狼毫、竹笔等较硬的毛笔蓄墨量较少,写出的字体就容易产生枯润的飞白线条。飞白效果的形成还与行笔速度、笔的含墨量相关,饱蘸浓墨且慢速书写时往往呈现不了飞白的效果,而行笔速度加快并随着笔尖中含墨量的减少,飞白的效果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渴笔飞白的恰当运用能使画面苍茫又老辣,凡有高超笔墨处理者,皆能以枯中显润的笔法,在润中现老辣的意境,从而避免产生稚嫩及庸俗之感。如米芾,擅长用枯墨,将绘画中用墨的方法借鉴到书法作品中,展现大胆、活泼、生动、有趣的飞白笔画特征。其《珊瑚帖》中所画的珊瑚笔架,其笔墨就蕴含趣味性。另外,其大胆尝试在纹理粗糙且吸墨性差、滞涩难写的丝绸制品绢上创作了《蜀素帖》,尽显枯笔飞白的效果。《彦和帖》中的枯笔飞白也能看出渴中带润的笔墨,表现得痛快淋漓。
有些飞白书根据画面的内容和章法来设定,哪里的墨浓一些,哪里的墨淡一些,哪里的墨饱和,哪里的墨枯淡。有些是故意而为之,有些是恰巧而为之,有些则是为抒发书家的情感。在章法上,孙过庭《书谱》中的飞白之笔带燥方润,沉稳而老辣的飞白用笔在作品中起到调节的作用,使通篇作品枯而实腴。颜真卿《祭侄文稿》这一作品中,飞白为斑点露白,呈现出老辣苍茫的风格,作者从“魂”字蘸墨写至“呜”,一气呵成,墨色由浓稠而淡渴,反差对比强烈,在用墨尽显渴笔的同时,作者的悲愤之情在书写中尽数流露。王铎草书《杜甫诗卷》,墨色浓淡枯润,变化丰富,大量的线条外轮廓带模糊的飞白造型,给人一种朦胧迷幻的视觉感受。
有学者认为渴笔是飞白演变的另一条路径,书家进行一笔书的时候不存在蘸墨行为,当笔墨用竭时,渴笔自然形成。在书法作品中,渴笔的广泛运用与飞白存在很大的关联性,飞白的运用使书家意识到渴笔的审美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渴笔为书法作品增添了层次感,而飞白赋予了渴笔美学意义。
四、结语
中国画和中国书法共同生长在中华文化这一土壤之中,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存在大量的同理关系。在赵孟頫提到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中,书画本是同源一家,在笔法和墨法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在艺术意境的追求和审美形式上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渴笔笔法在书画作品中均呈现出浑厚且苍润有力的效果,正如黄宾虹提出的“用渴笔法,最宜腴润”。这无异于形成了一对矛盾体,但其又对立统一,带来了令人惊奇的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张金鉴.中国画的题画艺术[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7.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5]王鹏.知白守黑 钩深极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6]陈云.焦墨疏论[J].东方收藏,2019(6):25-27,60.
[7]潘池勇.书法艺术飞白实践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56-159.
[8]谷翠峰,杜啟涛.论中国书法和国画的“同理”表现关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6-61,141-142.
作者简介:
岑梓滢,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