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企业ESG信息披露效果探究

2024-08-05 00:00:00廖伊李瑞玲
中国证券期货 2024年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证监会和生态环保等有关部门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强调ESG的重要性,以引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完善ESG信息披露工作。然而,目前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的披露率仍不够高,披露质量也有待提升,同时存在行业政策缺乏统一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电子制造企业H公司为研究对象,阐述其ESG信息披露现状,并从收益性、安全性、周转性和成长性4个方面共选取12个指标分析其2018—2022年的趋势变化,结合最终的因子得分和排名,探究H公司ESG信息披露后的财务效果,为政府改进ESG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企业提升ESG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出具体且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制造企业;ESG信息披露;财务效果

一、引言

“双碳”背景下,随着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有关政策相继推出,ESG体系的价值逐渐凸显,ESG信息披露作为企业ESG表现的主要表达形式,其重要程度更是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并没有规定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披露ESG信息,尽管上市公司自主披露意识在逐步增强,在政策推动下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比例达73.5%以上,但没有政策强制要求下的民营上市公司披露比例仅为22.52%(彭雨晨,2023)。电子制造业企业在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产业特性,电子制造企业消耗化工材料及水资源较多,对环境的挑战较大,因而对其ESG信息披露的研究不容忽视。据“ESG行动派”数据平台统计,电子制造企业ESG信息披露率仅达25.71%。为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率的提升,本文将探究电子制造企业H公司ESG信息披露后财务绩效的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企业不断完善ESG建设工作提供思路。

已有文献在研究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影响效果时,多集中在财务效果上。多数研究表明企业ESG信息披露能够提升财务绩效(Benlemlih等,2018;Yoo等,2022)。如谢宜章等(2022)借鉴杜邦分析体系,从收益性、安全性、周转性和成长性视角选取对应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值衡量,发现上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后能够促进其财务绩效。本文将探究H公司在披露ESG信息后,在收益、安全、周转和成长4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如何?是否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绩效?为政府和企业带来哪些参考?

二、H公司ESG信息披露概况

(一)行业披露情况

ESG相关报告作为ESG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主要分为《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和《ESG报告》。早期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主要披露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内容。随着可持续发展和ESG理念的不断深入,逐渐向《可持续发展报告》和《ESG报告》发展,披露内容包含E、S、G三部分。截至2023年6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ESG相关报告的计1738家,披露率为35.2%;制造业企业计1005家,披露率为28.86%;而电子制造企业计145家,披露率仅为25.71%。

(二)H公司披露情况

1.公司简介

H公司于2003年3月成立,2012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包括通信类、电脑及存储类等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客户至上,质量卓越”的宗旨,其服务对象主要有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公司销售服务以及生产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及非洲。

2.ESG信息披露情况

H公司ESG报告以《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主。随着2020年上交所、深交所连续出台多个关于信息披露和独立报告披露规定新文件,对上市企业提出在E、S、G方面更细致、明确的要求后,H公司为贴合ESG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社会责任报告》改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如表1所示,2020年后,H公司不仅提高了编制标准,对披露内容的三个方面也进行了调整,更强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但与《企业ESG披露指南》相比,公司S内容披露较全面,E和G内容仍需完善,如E方面物料的资源消耗和G方面治理机制中高管激励披露内容较少。同时,如表2所示,H公司ESG综合评级和得分在2021年后扭转了下降趋势,得分逐年提高,评级提升至“BBB”(行业领先水平),而E、S、G都较之前有所提高。可见,H公司在2021年将原《社会责任报告》改为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后,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进而促使其ESG评级提升。

三、H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财务效果分析

前文分析可见,H公司为贴合ESG发展目标,落实可持续发展目的,自2021年调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促使ESG评级提升,故本文将探讨该公司2021年ESG信息披露后的财务绩效情况。

(一)收益分析

参考雷铭(2021)和蔡飞君、柴小莺(2017)的做法,本文选取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及总资产净利率3个指标来分析H公司的收益情况。

1.销售净利率

H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后,销售净利率提升较为明显。如图1所示,2018—2020年H公司年均销售净利率为3.5133%,2021—2022年为3.915%。同时,H公司销售净利率在2021年后开始明显上升,与行业均值表现相反。这可能是H公司ESG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带动了对绿色产品的优化,取得了客户的认可和支持,进而提升公司利润。

2.净资产收益率

H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后,净资产收益率也明显提升。如图2所示,H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18—2020年为13.79%,2021—2022年为18.005%,增长较为明显。2021—2022年为同期行业平均水平8.685%的两倍多,可能是ESG信息披露不断完善,同时公司加快改进供应链管理,带来企业效益的提升。

3.总资产净利率

H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后总资产净利率提高。如图3所示,2018—2020年H公司平均总资产净利率为6.28%,2021—2022年为6.89%,主要是2021年拉低了平均水平,结合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分析,可能是由于2020年公司收购海外公司合并报表以及扩大规模,2021年回归正常增长水平。而2021年后增速明显加快,与此同时,行业水平大幅下降,说明《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企业盈利能力有一定的效用,但具有滞后性。

(二)安全分析

借鉴杨焦和谢佳明(2023)的做法,本文选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来分析H公司的债务偿还情况。

1.流动比率

H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扭转了流动比率下降趋势。如图4所示,H公司2018—2020年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6733%,高于行业的平均值;2021—2022年为1.635%,不仅略低于披露前,同时低于行业平均值。可能是H公司加大对ESG信息披露方面的投入,短期内占用了部分流动资金,但结合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其资金周转速度和变现能力依旧超过行业均值,短债风险较低。

2.速动比率

H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速动比率持续跌落。如图5所示,2018—2020年H公司的速动比率年均约为1.2367%,2021—2022年为1.085%,降幅多达12.27%。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并没有扭转速动比率下降趋势,且与行业差距进一步扩大,但比率依旧超过1,说明公司无须过多担忧,原因可能是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可使公司对产品需求过高估计,进行了大量囤积。

3.资产负债率

H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如图6所示,H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均值,其中2019—2020年持续上升,与公司2018年确立“全球扩张战略”有关,此后不断举债连续并购,直到2021年才暂告一段落,2022年公司出于经营和治理层面的考虑,加之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为企业的资金流带来了改善,其资产负债率得以降至60%以下。

(三)周转分析

参考简冠群和冯浩文(2023)的做法,本文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分析H公司资产管理的效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上升。如图7所示,H公司2018—2020年年均应收账款周转率约为5.1267次,2021—2022年约为5.315次,提升了3.67%。同时,又高于2021—2022年行业均值的5.06次,主要原因可能是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改进了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款项正常收回。

2.流动资产周转率

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流动资产周转率上升。如图8所示,2018—2020年H公司平均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1033次,2021—2022年为2.195次。同时,2021—2022年行业均值从1.32次下降至1.24次,远低于H公司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流动资产受营收大幅上涨影响而提高。

3.总资产周转率

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总资产周转率提高。如图9所示,2018—2020年H公司年均总资产周转率为1.7867次,2021—2022年为1.75次,披露后下降主要受2021年影响。2022年升至最高点,而行业均值处在最低点,原因可能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企业的总体资产得到了相对补充,周转能力增强。

(四)成长分析

借鉴刘学娟等(2023)的做法,本文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三个指标来分析H公司的发展潜力。

1.营业收入增长率

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营业收入增长率上升。如图10所示,H公司2018—2020年年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7.3433%,2021—2022年为19.92%。2021年后H公司该数据上升,行业均值下降,说明可能是《可持续发展报告》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不仅保留了原有客户,同时带来了新的客户增长和增量营收。

2.净利润增长率

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净利润增长率显著上升。如图11所示,2018—2020年H公司年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1.3833%,2021—2022年为35.955%,提升了215.86%。2021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低于行业均值,2022年却远超行业均值。原因可能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改善,促使公司在后疫情时期利润快速提升。

3.总资产增长率

H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后总资产增长率降幅放缓。如图12所示,2018—2020年H公司年均总资产增长率为22%,高于2021—2022年的11.74%,主要受2020年公司完成海外业务项目收购影响。2021—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不增反降,下降幅度分别为61.41%、52.33%,可能是公司进入正常增长态势,尽管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难以超越2020年,但依旧可以使其降幅放缓。

(五)综合财务效果分析

通过对H公司ESG信息披露后的收益状况、安全状况、周转状况和成长状况分析发现,大部分指标向好发展,少数指标不太理想。因此,本文为了解企业的综合财务效果,借鉴谢宜章等(2022)的做法,选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企业ESG信息披露前后的变化。

1.样本选取

本文剔除部分缺失数据及被ST的企业,共有485家A股电子制造企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完整,结合电子制造业的特征,分别从前文四个维度各选取3项指标,构建电子制造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2.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测算,其KMO值为0.681,显著性为0.000。基于此,以特征值>1为条件,提取出4个公因子,再结合因子集中情况,命名F1为安全因子,F2为收益因子,F3为周转因子,F4为成长因子。根据各公共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24.768%、20.103%、14.843%和10.543%占累计方差贡献率70.257%的比重,得出综合财务绩效评价模型:F=0.35253*F1+0.28614*F2+0.21127*F3+0.15006*F4。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H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F2(收益因子)和F3(周转因子)提升显著,而对F1(安全因子)和F4(成长因子)影响较小。其中F1(安全因子)的下降,可能与速动比率大幅降低、资产负债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有关;而F4(成长因子)只在2020年得分为正数,排名最高,可能是总资产增长率下降所致,并且2018—2022年的得分和排名总体情况除2020年外变化不大。另外,通过计算发现,F(综合财务绩效)排名尽管在2021年短暂下降,但在2022年上幅最大,说明长期来看,H公司披露更贴合ESG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H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现状,并从收益性、安全性、周转性和成长性4个方面选取了12个财务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估模型。通过对评价指标分析发现,收益性和周转性方面表现较好,2022年在485家公司中分别排第87名和第6名,安全性方面表现不如意,成长性方面没有太大变化。总体而言,H公司的综合财务效果表现向好,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后,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绩效。

(二)建议

在政府层面,应继续探索并拟定契合我国国情的企业ESG信息披露制度。H公司的财务数据表明了企业ESG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相关部门更需重视对企业ESG信息披露制度的持续修订。当前,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主要遵循自愿披露原则,且政府并未制定各行业统一的披露标准。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以及落实“双碳”政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应逐步强调企业ESG信息的强制性披露,还应该召集ESG领域专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点内容,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制定出适用于中国企业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和行业细化标准,使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具有可比性。

在企业层面,ESG相关报告是企业ESG信息披露最主要的载体,企业应加强ESG报告内容的编制工作。在报告的编写参考方面,形式上可以结合国外标准和国内指引,如GRI、CASS-ESG5.0等,一是为了ESG报告编制更规范,二是为了更契合中国企业的日常管理。内容上,可以结合由CERDS编制的《企业ESG披露指南》进行实质性议题的披露,将非财务信息进行量化,减少大面积的文字性描述,运用数据和表格的形式进行相应披露,能够给利益相关者传递更直观、更具体的信息。如本文中H公司在长达百页的ESG报告中运用了大篇幅的数据和表格,较好地向外界传递了利好消息,因此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后,企业的财务绩效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雨晨.ESG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欧盟经验与中国镜鉴[J].证券市场导报,2023(11):43-55.

[2]BENLEMLIHM,SHAUKATA,QIUY,etal.Environmentalandsocialdisclosuresandfirmrisk[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18(152):613-626.

[3]YOOS,MANAGIS.Disclosureoraction:EvaluatingESGbehaviortowardsfinancialperformance[J].FinanceResearchLetters,2022,44(c).

[4]谢宜章,唐辛宜,吴菁琳.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4):115-124.

[5]雷铭.“沪港通”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财会通讯,2021(3):59-63.

[6]蔡飞君,柴小莺.环境信息披露影响财务绩效的传导效应研究[J].财会通讯,2017(25):5-8,4.

[7]杨焦,谢佳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财务绩效互动效应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3,23(6):130-137.

[8]简冠群,冯浩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并购绩效影响分析——以安踏收购斐乐为例[J].新会计,2023(3):23-29.

[9]刘学娟,常如月,张静怡,等.考虑ESG表现的企业违约风险预警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4):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