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的思考

2024-08-03 00:00:00周月
国际公关 2024年12期

摘要:戏曲艺术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舞台艺术样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吉剧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承载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念,对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吉剧进行生产性保护,要以保护为首要内容,重视科学有效的传扬方式,更好地做到活态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剧;生产性保护;戏曲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生产性保护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发展,积极实现活态传承。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生产性保护的概述

2012年 《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明确定义了 “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即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为前提,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1]此外,许多研究者也对生产性保护的相关内容做了梳理与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不仅是物化生产、对象化生产这样的单一的特质技艺生产,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空间的生产,是由各空间要素:特质技艺、关系技艺和社会技艺等要素组成的有整体关系的再生产 (梁光焰,2023);生产性保护侧重于通过商业模式将存在物质生产的非遗引入市场,以市场带动非遗实现自我造血;生产性保护的根本原则是传承传统技艺的核心,传统技艺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 (陈巍,2022)。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侧重点在于 “生产”和 “保护”两个方面,要根据技艺特质制定适宜的传承措施,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存,实现自我造血、活态传承。

(二)吉剧的传承概述

吉剧是东北地区的地方性剧种之一,是吉林省的文化符号。在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的一些地区流行,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吉剧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以二人转的曲调为基调,逐渐发展成 “柳调”“嗨调”两种唱腔。这两类唱腔均采取基调发展的方法,进行男女分腔、行当分腔和板式变化,逐步形成了吉剧的柳、嗨两调的快正板、正板、行板、散板;嗨调的宽板;嗨调女腔的慢板等。吉剧和众多戏曲剧种一样,其发展有过高峰也存在低谷。“吉剧振兴工程”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阶段吉剧的编创基地及组织核心主要为长春市,并且诸多剧目的编创、传播均以长春市为中心向各地有组织地流动传播。[2]但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类艺术消费形式的发展等因素的冲击下,吉剧的传承与发展中存在一些挑战与威胁。

(三)吉剧进行生产性保护的自身特质

吉剧拥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自身特质,充满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这些特质为其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在当下多元文化发展中提供了可能。吉剧以二人转为母本发展而来,而二人转是在东北民歌和东北大秧歌基础上衍生出来,吉剧汲取各家养分,不断凝练,逐渐发展,地方文化特色浓厚。在唱腔、表演、剧本、语言等方面融合大量东北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能够呈现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与别样的故事情节,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带有方言的舞台呈现形式听起来亲切、质朴,与东北地区人们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相契合,更加吸引观众眼球,展现吉剧的艺术魅力,拥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保留和传承这些地方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得到保护。

三、吉剧生产性保护的潜在问题

(一)缺少创新性曲目,曲目较传统

吉剧剧本多以惩恶扬善、弘扬真善美为主题,整合了东北地区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通过故事和情节的展开来教育和娱乐大众,传达的文化内涵主要涉及东北地区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吉剧的众多曲目中,曲风相对来说较为统一、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的曲目,剧目以社会伦理型、英雄历史型等为主,这与当下人们的精神享受需求并不相符。剧目如果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很容易使当代人们的理解产生偏差,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传统意义上创新性的曲目并不是太多,缺少对时代特色的描摹。

(二)表演人才短缺

戏曲是一门中国的传统艺术,更加讲求综合性,对于说、唱、音、曲、舞、演等要素要求较高。吉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集齐乐曲、歌舞、表演和舞台等因素,表演形式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对表演者的能力要求相对来说较高。培养一名合格的吉剧表演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学习者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吉剧表演者不只要拥有高度技艺,还需要丰富的表演经验等综合能力。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和新生代对于职业的选择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选择传统技艺类职业,对吉剧存在 “难成功”“耗时长”“技艺难”的思想误区,导致吉剧艺术的表演人才短缺,新一代学习者逐渐减少,这是吉剧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对于吉剧的传承与发展影响较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三)大众熟识度不高

随着快节奏时代的到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升,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吉剧是传统的戏曲类目,演出形式有一定的章程,相较于快节奏产品来说,差异性较大。吉剧的演出时间较长,对表演者有动作、音乐唱腔上的要求,是将现场的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融合,要求故事性完整表达的一种独特艺术变现形式。[4]快节奏产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使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享受需求做出改变,使自身逐渐适应快节奏产品的更新频率,逐渐对快节奏产品产生依赖性,此时接触吉剧这种传统戏曲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大众的熟识度很难提升,对于传统戏剧的冲击较明显。

(四)传播方式较为单一

戏曲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通过表演者阐述角色的魅力、抒发角色的情绪、传达曲目的立意。吉剧在表演时需要特定的舞台场地,久而久之,在演出地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影响力,成为标志,无形中成为吉剧的一种宣传方式。除了舞台表演这种传播方式以外,吉剧还选择通过报刊、广播媒介等方式传播,大致可以归类为传统的传播方式,整体来说传播方式较单一。吉剧作为非遗之一,剧种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唱腔、剧本、角色、表演、曲乐等方面有明显的地域性质,与其他剧种的差别较明显,独具特色,较为传统的传播方式虽然也可以对吉剧产生宣传的作用,但是很难精准地传达给目标人群,精心准备输出的内涵价值,在不对等的宣传方式中容易出现价值流失或价值输送偏差,造成资源浪费。

四、传统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措施

(一)保护戏曲的原创性,创新戏曲展示的多样性

吉剧是一类相较于传统的剧种,剧目的类型多以反映社会矛盾、演绎传统历史故事和歌颂积极正向的精神价值为主,通过特有的曲风呈现出来。吉剧可以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以创新为手段,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转变。在其他剧目中,已经有剧种作出成功的转变,如豫剧。豫剧的剧本多取材于传统小说故事和流传下来的话本,舞台呈现方式有固定的模式,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布景重视 “实景展现”,打破传统的桌椅布景方式,更加贴合现代气息。顺应时代发展作出适合时代性的转变是生产性保护的一条有效路径。[5]吉剧在作出调整时要区分出具有原创性、新颖性、持久性的部分内容,作出精准保护,与此同时广泛搜寻新元素,筛选出可以作出 “有效合作”的部分,在保护原创性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多可以展示的可能性,有实质性的突破,使吉剧在新时代中呈现出不同的可能,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吉剧,提升品质和观赏性以及知名度,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多样性,也不断督促曲目自身创作出更多精良的作品,服务大众。

(二)发挥传承人的作用,活态传承非遗技艺

传承人是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技艺和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非遗文化的沿袭离不开传承人的积极推动,不断开展宣传活动、深入研发非遗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老龄化是非遗传承的共同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延续培养新一代继承人是关键。与传统的静态传承相比,活态传承更加注重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实现活态传承离不开传承人的相辅相成,因此,要加强对吉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如经济补贴、场地支持和宣传途径等。同时,让传承人在良好的传承环境中弘扬非遗技艺,还要不断培养新一代吉剧传承人,广泛发掘传承人才,将选拔目标更多地放在青年群体中,积极参与戏曲表演和教学活动,展示戏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戏曲,培养更多戏曲人才,为戏曲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三)培养民众审美,拓展受众市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注重审美趣味,价值取向更多地朝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方面发展,新颖、内涵的事物更加能够吸引人们驻足。吉剧是一种传统艺术,与信息时代的新事物有着不同的 “容貌”,需要各种机会将二者连接起来。吉剧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种优秀的精神享受,但缺乏一些向民众展示的机会,要积极将吉剧展示出去,将戏曲艺术 “送出去”。青年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发扬吉剧艺术离不开青年群体。可以通过吉剧艺术进校园形式与青年群体接触,为青年群体打基础,培养兴趣爱好,普及吉剧艺术的知识。抓住各类展示机会,提高吉剧在生活中的频率,与频道合作,选定合适时间段展示,形成周期性规律,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戏曲文化、感受戏曲魅力,向民众展示吉剧艺术,培养民众审美,拓展受众市场。

(四)拓展传播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点就是更好地被世人所认识,这就需要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了解、欣赏、传扬和保护。传统的宣传渠道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现场演绎等,这种传播方式能够使受众直观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引起共鸣,但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弊端,演绎地点和时间受限,不利于扩大宣传。[6]吉剧的表演过程离不开舞台的搭建,很难做到随时随地开演,此时,通过网络,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的作用,可以容纳更多不了解吉剧艺术的民众参与欣赏,并且这种宣传渠道成本低、效率高、辐射范围广、影响深,可保留视频或者线上同步欣赏,使艺术价值大幅提升。注重拓展线上宣传渠道的同时,不能忽略线下的宣传渠道,线上与线下两种宣传渠道,方式不同,优缺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可以做到互补,要将线上线下的展示渠道相互结合,拓展展示渠道,更好地展示吉剧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了解吉剧艺术的与众不同,助力非遗技艺的发扬。

五、结束语

生产性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可以帮助非遗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和改进,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吉剧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流传至今,历经浮沉,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在面对创新性曲目较少、表演人才短缺、大众熟识度不高、传播方式较单一的问题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创作多样性,培养继承人,拓展受众市场,拓宽展示渠道,推动吉剧的生产性保护,提高吉剧艺术的影响力,助力文化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月.基于双钻模型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3.

[2] 陈淑荣.吉剧的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

[3] 邹世毅.传统戏剧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J].艺海,2015(02):9-12.

[4] 莫润丹.文旅融合背景下银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3.

[5] 马双.传统工艺高质量创意发展:主要问题与突破路径—以苏州地区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40(05):56-64.

[6] 李斯颖.全域旅游视阈下壮族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洛陀”为例[J].社会科学家, 2019(09):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