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银发群体在融入数字生活的进程中面临着数字胜任力低、学习渠道少、想用不会用、想用不敢用等问题。“银发网红”的异军突起带动了一批新银发群体的社交破圈,快速地融入了数字生活,但仍然有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银发群体在数字化时代面临巨大的 “数字鸿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多维度助力,帮助银发群体更好地融入新媒体时代、融入数字生活。
关键词:新媒体;银发群体;新银发群体;数字生活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依托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电视等终端,为使用者提供信息与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广义上讲,新媒体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信息传播媒介。[1]新媒体包括各种数字化的内容形式,如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博客、微博等。
一、新媒体背景下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生活面临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银发群体融入数字时代的积极性正在逐年提高。银发群体又称 “银发族”,就是通常所说的 “老年人群”。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建议,发展中国家可将60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2]根据我国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本文将银发群体界定为50岁以上的人群。在新媒体时代,银发群体通过使用微信等社交媒体与朋友、家人以及外界互动交流,满足其社交需求与情感需求;使用百度等资讯类媒体,满足其信息消费需求;通过抖音等娱乐类媒体的使用,满足其娱乐需求。[3]但由于银发群体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媒介素养都存在着差异,使他们在融入数字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银发群体数字胜任力偏低
银发群体普遍存在记忆力变差、学习能力降低的特点,导致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大大降低,50%以上的银发群体在使用智能设备时会偶尔忘记如何操作。根据中国移动研究院公民数字胜任力模型,我国银发群体数字胜任力得分为38.3分,远远低于全国整体水平54.5分。银发群体基础数字技能匮乏,58.8%不会使用电脑连接网络;62.8%不会下载、安装、更新电脑软件;56.9%不会使用电脑键盘进行信息输入;57.6%不会使用浏览器打开网页;65%不会使用电子邮箱收发邮件;64%不会下载和保存文档资料。
(二)银发群体学习渠道少
自学和子女反哺是银发群体提升基础数字技能的主要途径。数字化浪潮下,部分银发群体针对自身基础数字技能不足的问题自主学习,提升基础数字技能。网络上的适老化科普短视频为银发群体自学提供了基础,一部分银发群体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掌握了预约挂号、手机支付、交通出行等数字技能,但由于接受程度的不同,还有部分银发群体学不会。数字反哺是另一些银发群体提升基础数字技能的重要渠道。53%的银发群体更愿意向子女学习数字技能。59%的银发群体遇到数字生活问题更偏好向子女求助。但如今大部分银发群体并不与子女同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积极性。
(三)银发群体处于“想用不会用”的处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银发群体面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以及手部灵活性降低等问题,这使他们难以清晰地看到设备屏幕上的内容,难以听到设备发出的声音提示,以及难以完成一些精确的操作步骤。许多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设计复杂、功能繁多,对于不熟悉科技产品的银发群体来说,理解和操作起来会感到困难。例如,我们常用的智能手机的功能除了日常的打电话、发微信,还可以上网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在线支付等,但要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就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软件,初次登录需要经过搜索、下载、注册等一系列操作,长时间没打开也需再一次验证。这些操作对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4]因此,银发群体一方面对各类移动应用好奇,对融入数字生活有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缺乏探索和使用各类应用的基础能力,这种需求与能力的差距使他们陷入 “想用不会用”的窘境。
(四)网络安全问题使银发群体“想用不敢用”
因银发群体缺乏互联网基因,在数字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与其他群体存在较大差异,数字化意识也很难在短期内呈现跨越式发展。银发群体数字安全意识差,安全保护能力低。51%的银发群体有过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真实信息的经历;52%的银发群体不会屏蔽任何网络信息。虽然银发群体对数字化金融服务有使用需求,但在各类型的移动应用中,银发群体对金融支付类App的学习意愿只有35%。线上交易风险是阻碍银发群体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学习和使用的主要因素,有53%的老人担心在使用过程中因误操作或被诈骗造成财产损失。根据 《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在有上网经历的中老年人中,接近80%的人遇到过 “虚假广告”和 “网络谣言”的经历;39.8%的人遇到 “网络诈骗”的经历。利用银发群体数字安全不完善的短板进行非法活动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使银发群体陷入 “想用不敢用”的境地,极大地阻碍了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进程。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银发群体的崛起
知识的分化导致银发群体内展现截然不同的差异。部分银发群体通过学习与接入数字世界,具备了较高的数字胜任力水平,这些银发群体在面对 “数字鸿沟”问题时展现出全新的表现。本文将50岁到60岁之间具备了相对较高数字胜任力水平的银发群体称为新银发群体,其他为传统银发群体。61.5%的新银发群体会通过社交产品拓展社交范围;67.6%会观看、使用线上直播软件;75.8%会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交易。传统银发群体对应比例分别为42.3%、27.9%、33.6%。
(一)新银发群体的社交破圈
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短视频平台准入门槛低、拍摄制作简单,恰好契合了新银发群体想要自我表达的需求。拥有相对充裕的休闲时间和一定社交娱乐需求的新银发群体更希望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悟发布在社交平台上,通过社交网络丰富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有的新银发群体通过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分享家乡美食,让网友感受到浓郁的乡村风情;有的则穿着时尚,展现老年人的自信和活力,让青年人看到了老年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还有的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传统工艺品或者特色农产品推广给更多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有63%的新银发群体愿意分享自己的线上生活。以线上分享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社交范围,使银发群体加速融入数字社会。
(二)“银发网红”的异军突起
随着社交平台的普及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银发群体主动介入丰富的网络活动,拍视频、做直播,甚至直播带货,在多彩的网络社会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艺、生活方式或者分享知识和经验,从而吸引了大量粉丝和关注度。“银发网红”就这样在网络平台异军突起,一部分 “银发网红”将自己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传播。例如,在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由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组成的 “银发知播”群体入选年度名单,共13人,其中包括7位抖音知识创作者,如上海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山东退休电工教师王广杰等,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7岁。另一部分 “银发网红”擅长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才艺。例如,时尚生活类的 “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姑妈有范儿”“VK不省心大爷”等。搞笑短剧有 “我是田姥姥”“小顽童爷爷”等。不少 “银发网红”凭借极具反差感或富有生活哲理的视频内容,收获了千万粉丝。此外,“银发网红”传递出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挑战自我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榜样和引路人。
(三)新银发群体的数字生活
新银发群体作为 “有闲”的代表,通过观看娱乐型短视频、阅读新闻、收听广播、玩网络游戏、听或阅读娱乐性质的文章、线上广场舞等休闲娱乐来充实自己的生活。短视频带来的快餐式文化席卷了人民的休闲生活,也成为新银发群体的不二选择,新银发群体短视频类App渗透率达到68.3%,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短视频App的新银发群体占58%;随着棋牌类游戏的线上普及,新银发群体将公园中的棋盘、棋桌搬到了网上,其在棋牌类游戏中的渗透率达到12.9%,在其他游戏品类中也在不断拓展;伴随着老龄化以及对健康、陪伴的需求,广场舞也从广场跳到了家里,从线下迁转到了线上,广场舞满足了新银发群体对人际社会交往与情感共鸣的需求,线上化更是为新银发群体疗愈孤独、融入社会提供了便利。
三、多维度助力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生活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了休闲娱乐、知识获取、便利生活、展现自我的平台,实现了代际沟通和不同年龄文化的交融。但面对数字技术进步创造的各类层出不穷的智能化场景和应用,不少老年人仍旧感叹跟不上时代,银发群体数字胜任力的差距使他们逐步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多维度进行助力,帮扶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生活。
(一)政府和社会
深化适老化发展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将银发群体数字胜任力提升和网格适老化改造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纳入构建我国适老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加大网络安全保障,为老年人打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提升银发群体新媒体使用的安全感和积极性。加快社区适老化培训体系建设,以社区为单位,将数字化科普下沉到社区,解决银发群体不会用、没人教的问题,推动网络辅导进老年社区、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数字化培训公益活动,增强他们的触网能力和社区社会生活的参与热情,提升社会融入程度。
(二)企业
加速适老化产品升级,鼓励市场开发针对银发群体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加强人性化设计,提升银发群体新技术适用性。以市场为导向,布局老龄产业,发展 “银发经济”,推动银发群体市场生产创新,激发银发群体的数字参与。[5]围绕银发群体在社交、娱乐、消费场景的突出特征,积极用好各项适老化改造政策,加速行业互联网产品适老化升级改造,并将适老化作为企业常态化运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家庭
构建数字反哺氛围,围绕中国传统的 “家文化”特征,把握银发群体对数字反哺模式的学习需求,引导子女成为银发群体数字世界的 “领路人”。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用 “爱的实践”加强亲属的网络引导和陪伴,给予老年群体充分的数字关怀,让他们成为数字反哺的受益者。通过子女对银发群体的数字反哺,化解日常生活中的诸如移动支付、线上预约等数字生活之困,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逐渐适应数字生活,更好地迎接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6]
(四)个体
鼓励银发群体摆正心态,引导银发人群树立正确的数字生活观念,克服不敢学、不敢用的心态,积极拥抱数字化,摆脱数字忧虑,建立个体跨越 “数字鸿沟”的自信。发挥具备较高数字胜任力的新银发群体的带动作用,鼓励他们成为社区里数字培训导师,分享数字生活经验,促使个体产生接触新媒体的主观意愿,克服和消除银发群体的科技恐惧心理,主动拥抱数字化生活。
四、结束语
新媒体背景下,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生活呈现出积极的趋势,但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银发群体的新媒体接触需跨越数字思想、数字知识、数字设备、数字行动等多重障碍,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多维度引导银发群体积极使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银发群体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华新,李望秀.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探析[J].传播与版权,2023(22):105-107.
[2] 腾讯网.2022“老人年龄新标准”公布,过了这个年纪,可以称呼 “老年人”[EB/OL].[2022-01-18].http://new.qq.com/rain/a/20220118A02NBA00.
[3] 胡馨予.新媒体时代银发群体媒介素养缺失与渗透:基于数字鸿沟理论视角下的探讨[J].新闻传播,2024(01):49-51.
[4] 李析哲,王晓艳,翟海芸,等.智能化时代下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以智能手机为例[J].中国市场, 2024(02):195-198.
[5] 刘向阳.银发群体的 “数字化生存”:老年群体新媒体接触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1(07):76-78.
[6] 刘海明,马晓晴.断裂与弥合:“银发数字鸿沟”与人本主义伦理建构[J].新闻爱好者,2021(0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