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娱乐是老年群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是构建积极老龄社会的重要任务。然而,农村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以农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农村老年人参与现状,分析其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助推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
关键词:农村;老年群体;文化娱乐生活
农村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娱活动作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面临诸多困境,对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的研究必不可少,理应为他们探索出改善文化娱乐生活的措施,丰富其文化娱乐生活方式。
一、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存在的困境
(一)娱乐活动内容单一
消遣型娱乐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娱乐,如看电视、玩手机、闲聊等。老年人平时会通过闲聊打发时间,现在更喜欢在家看电视、玩手机打发时间,社交频率也逐年降低。除了消遣型娱乐,还有一些画画、写字、摄影等提高型的娱乐方式,但是这类娱乐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适用性较低,所以,消遣型文化娱乐活动成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的首选。
(二)娱乐活动服务水平低
专业的文化娱乐服务队伍是提高老年人文化娱乐参与度的重要条件。[1]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文化服务人员,一般由村干部兼任,他们缺少专业服务经验,在活动的组织和活动内容上都受到了限制。M村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呈现村民自发组织、娱乐活动开展频率低的特征。该村唯一的特色活动—扭秧歌,仅仅是在每年的春节及其他大型节日才会举办,一年只有1—2次,开展频率过低;对于那些跳广场舞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组织者出身于本村,因为地缘关系在管理上也十分受限,所以由一个 “外来者”组建管理队伍以及开展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娱乐设施不完善
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当前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并不完善,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M村重视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建成运动广场、老年活动室。中心广场安装了几处健身器材,但健身器材的利用率不高。村委会的活动室有读书角、棋牌桌等,活动室也多以男性老年人为主,且以下棋、打扑克为主,活动室利用率不高。这些娱乐设施维护由于管理不善,有些已经损坏,难以发挥其作用。
(四)老年人参与公共文娱活动积极性低
有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也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安于现状、缺乏参与积极性。同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行动越来越缓慢,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在访谈中,对于 “您平常的生活无聊吗?您觉得老年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您对当前的休闲娱乐方式满意吗?希望有什么改变?”等问题,笔者所得到的都是比较正向的回答,如对生活满意并且希望这样继续下去,对于更新颖的文化娱乐方式则没有更高的追求。
(五)老年人参与主体意识薄弱
根据谢尔登的认知行为理论,老年人的认知观念、参与意识、参与经验及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接收到的反馈,对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3]老年人对于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人认为老年人的生活就像社会撤离理论所言,逐渐撤离社会,没必要再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有人认为家里还有洗衣服、做饭、打扫家务、看孩子等事务,没有余力参加娱乐活动;还有一些老年人认为文化娱乐活动是没有生活压力的人做的,普通人家里的事还没忙完就去跳舞会受到别人的嘲讽。农村老年人的错误意识会对他们参与文娱活动产生消极影响。
二、影响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生理状况。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对老年人是否能参与娱乐活动有直接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也在日益退化,学习能力和行动能力也在不断下降,他们参与娱乐活动的主观意愿也随之降低。在访谈中作者了解到,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人更愿意参加趣味性的、具有社交意义的娱乐活动,如唱歌比赛、打麻将、跳舞等,身体较差的老年人只能在家中参与私密性的娱乐活动,高龄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可能性最低。
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参与情况与其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越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性也就相对越高。文盲、半文盲的老年人,主要选择简单的文化娱乐活动,对于提高型的文化娱乐活动,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则几乎不参与。
主观意愿性。农民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他们满足于平淡的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安然度日,对文化娱乐没有什么追求。老一辈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们认为娱乐是劳动之余的 “奢侈”。访谈中了解到,老年人对于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意愿不高,比较被动。老年人普遍认为人的一生都在为下一代奋斗,自己的一生都在完成使命,一生忙忙碌碌,对个人的文化娱乐生活没有什么追求。他们认为娱乐活动是属于富有家庭的,普通人忙于生活,根本没有时间和意识参与娱乐活动。
由此可知,老年人参与公共文娱活动异质性高,主要受性别、年龄、时间、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4]从性别方面来看,女性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性高于男性;从年龄方面来看,60—75岁的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性高于高龄老年人;从受教育水平方面来看,小学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意愿高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
(二)家庭因素
子女、配偶的支持与关心对老年人是否愿意走出家门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具有积极影响。家庭成员的支持在家庭和谐方面影响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参与,家庭成员支持度越高,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的担忧越少,越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参与娱乐活动上,同时也能促进家庭的和谐。
(三)社会因素
政府资金投入。农村地区在污染治理、环境美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巨大,而对于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有所忽视,对于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更少,造成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贫瘠、娱乐活动单一的情况。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做支持,影响服务人员开展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影响老年人的参与。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各个社会系统的协调运作,而现实中各级部门的协调运作会出现一些矛盾,导致农村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例如,由于地区建设内容多,各级部门分层办公,协调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挪用、截留、挤压资金的状况,下拨到农村地区用于文化事业的资金会出现金额少、速度慢、利用率低的状况,加之基层地区对于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应用能力不强,资金的使用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
社会组织发展状况。是否有适合老年人娱乐的场所、设施设备对于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老年人开展娱乐活动提供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存在可以丰富娱乐活动的内容和类型。有社会组织服务的村庄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规划明确,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得到专业的评估,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符合他们期望的文化娱乐活动,老年人的参与度随之提高。
(四)环境因素
老年休闲文化环境。农村地区缺乏老年休闲文化环境。农村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反映一个村庄的精神文化风貌,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老人在老年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部门应当重视老年人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目前,基层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物质层面,对于精神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不足,对于村庄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有关部门对于正确的养老理念和合理的老年人休闲娱乐文化宣传也十分欠缺,农民对于休闲娱乐的认知不完善,使农村地区未能营造出良好的有关老年群体的休闲文化环境。同时,娱乐文化普适性较低,农村地区娱乐文化的概念还未被所有人完全接受。
活动设施可及性。农村地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可及性差,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现状的改善策略
(一)改变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引导老年人将自由时间逐渐转化为娱乐、交往、休息等积极时间。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传统的劳动观念和养育观念仍然十分盛行,束缚了老年人的老年休闲娱乐生活。[5]勤劳节俭是农民的代名词,这一辈的老年人将粮食和金钱看得比较重要,再加上农村的老年人的养老金也微不足道,他们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不仅每年在田里务农,农闲时还要打零工,秉持着 “活到老,干到老”的理念,辛苦一辈子,只为多攒一些钱,劳动早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社会工作者需要在M村开展文化宣传,如宣传正确的劳动观念、养育观念以及女性参加跳舞等文化娱乐活动的观念,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消除对于女性参加跳舞等文化娱乐活动的9ce18d3508de4e2eccf4d8057cd59744污名,在村庄里营造正向的文化氛围,宣扬尊重、包容、孝顺、互助、节俭、朴实的优良传统观念。加强老年人文化娱乐的教育,宣传正确的休闲娱乐观念,培育正确的娱乐认知,要继续完善娱乐设施,为他们提供娱乐的场所,在思想和现实两方面下功夫,逐步改变他们的观念,将自由时间转换为积极实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文化娱乐活动。
(二)发掘基层领袖,培育基层组织
在M村的调研发现,虽然村民在夏日傍晚喜欢去广场上跳舞活动或者在路边散步,但是这些活动都是村子里的人自发形成的,活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缺乏一个正规的自组织和一个领导者,因此,应当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老年人中发掘并培育M村的领袖,借助大学生的帮助,形成 “1领袖+1大学生”的模式,帮助M村成立 “M村志愿服务队”,负责美化村庄环境,整治村庄污染,守护村庄安全,发挥老年群体的余热,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价值。基层领袖要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再一对一带领其他村民,培养村民的领导能力。由驻村大学生、专职社区工作者帮助M村的村庄领袖带领老年人形成志愿服务队,鼓励男性老年人参与其中,激发老年人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构建社区自治组织,促进社区自治。
(三)增加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资金的投入
城市地区的社区和公园供老年人使用的基础设施健身器材丰富多样,而在农村地区每个村庄只有一个场地的零星健身器材供老年人使用;城市地区供老年人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的场所众多,如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等,而农村地区虽有活动室却利用率极低,城乡差异十分鲜明。各级政府应当在乡村建设背景下,充分调动地区可利用资金,向农村地区拨付老年人文化娱乐发展的专项资金,增加对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方面的资金投入,增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供给,例如,送戏下乡、特色文艺会演、健康知识讲座等。
四、结束语
改善农村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的困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探索,才能真正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质量,助推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
参考文献:
[1] 卢金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人文娱参与现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1):282-283.
[2] 叶晨莹,沈伟.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1(19):96-97+100.
[3] 刘晓丽.社会工作服务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04):86-90.
[4] 林志添,贾振振.文化娱乐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影响研究[J].大众文艺,2020(19):221-222.
[5] 叶海燕,许正松.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改善措施:基于六安市的调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