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视角下澳门高美士老旧街道优化策略

2024-08-03 00:00:00肖雨佳
国际公关 2024年12期

摘要:通过服务设计视角将老旧街道的用户体验置于核心,以改善道路、小尺度装置和公共设施为目标,提高公共街道流通便利性和文化吸引力,目的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外来游客体验,以最小干预方式综合考虑社区居民参与交互性和绿色可持续性。本文对澳门高美士街优化策略进行探究,以使其具有更宜居和宜游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服务设计;街道优化;微更新;小尺度

澳门部分早期落成的老旧街道逐渐呈现老化现象,这些区域的都市机能和社区环境需要优化和改善。但从社会现实因素和客观条件看,澳门城市空间狭小,人口高度密集,土地资源稀缺。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市民最关注的社会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澳门地区人口经常流动于不同区域之间,导致人口失衡的情况,部分街道在交通高峰时段经常容易出现使用超负荷的情况。探讨澳门老旧街道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已经成为当下澳门城市老旧街道优化和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研究背景

(一)澳门老旧街道现状和问题

澳门融合中西文化,会聚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多元化的发展理念在澳门这块土地上交融、碰撞,形成澳门独特的氛围。澳门为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延续潜力,并且充分发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澳门街区的旅游资源,在此背景下,澳门老旧街道作为澳门街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作为一个国际旅游胜地和特别行政区,澳门面临独特的街道问题。由于地域狭小,道路的数量和宽度有限,澳门的交通在旅游旺季、节假日期间以及上下班高峰期存在问题。不仅如此,澳门土地利用率和空间使用率相对于其他城市的老城区更加紧凑,老旧街道狭窄,人口密集,单向街道多,人车流量十分密集,大多数街巷都很紧凑,行人没有足够的路线选择。

(二)设计学视角下的服务设计

Bill Hollins 夫妇1991年在其著作 《完全设计》中,从设计管理领域正式提出 “服务设计”一词;同年,德国科隆国际设计学院 (KISD)的 Michael Erlhoff 与 Birgit Mager首次将 “服务设计”作为一门设计课程引入设计教育。胡飞和李顽强 (2019)指出,服务设计是一个能吻合潜在客户合理的与可预见的需求,并经济地使用可用资源的服务塑形阶段。[1]

服务设计是一个多层次的、跨学科的领域,对于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机会来培养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深入理解用户、强调协作和创新、可视化概念、关注用户体验和持续改进,能在设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和商业领域带来积极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从居民用户体验角度出发探寻更新优化澳门老旧街道路径。通过街区的更新优化,增加游客流量,满足当地居民真实需求,保护街区文化遗产,有助于保护和发展澳门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二、澳门街道更新的现实困境和根源解析

(一)基础设施和功能老化

澳门的老旧街道基础设施老化,现已开始出现损坏和损坏现象,导致安全隐患存在;老旧街道的商业活动正在逐渐衰退,导致空置店铺增多、游客流量减少,澳门老旧街道陈旧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吸引游客前来消费。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平衡

澳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老旧街道是珍贵文化资源遗产的一部分。因此,城市规划者需要在文化遗产延续和老旧街道更新之间找到平衡,探寻如何在更新优化过程中保留历史建筑和文化元素,同时,也要SE1SBEqGNXnCcoZfLcPHQQ==提供现代化的便利性和服务,这是研究者进行老旧街道更新优化的重大课题。

(三)居民需求和旅游业压力

老旧街道不仅是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间,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澳门本地居民需要便利的生活设施和良好安静的居住环境,而游客需要愉快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氛围。处理好这两种需求之间的平衡是老旧街道更新的挑战之一,要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确保老旧街道既符合居民的生活需求,也要在优化后吸引游客。

三、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高美士街优化策略

(一)高美士街概况

高美士街是澳门本地新口岸的一条街道,全长519米,毗邻金莲花广场、澳门理工学院、葡萄酒博物馆、毕士达大马路及友谊大马路等 (详见图1)。

(二)高美士街空间现状分析

在实地调研中,将高美士街公共空间依据空间几何特征分为街道公共空间、小尺度绿化空间、街边装置空间,并主要对这3个类型进行调查调研 (详见表1)。

(三)高美士老旧街道空间的服务触点

通过调研了解居民和游客的习惯与需求、记录他们在高美士街的活动体验过程,对居民和游客的行为轨迹和服务触点进行整理分析 (详见表2),提炼居民和游客在高美士街活动过程中的服务痛点与满意点,进而发现整个服务过程中的优化点和设计的机会点。

四、高美士老旧街道空间的服务痛点

(一)街道功能单一

高美士街的主要吸引力是其丰富的美食和特色小吃,但实际上街道店铺种类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葡式传统美食上;在街道商业功能上,街道只有一家售卖澳门本地特色的商业店铺,因此,高美士街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一定的旅游资源,但其街道公共空间的设计缺乏整体性、合理性,所承载的功能较为单一,街道空间使用率较低且缺少多样性特征。

(二)街道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街道的基础设施是提升本地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完善的基础设施能使居民和外来游客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但是,目前高美士街的街道建设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缺少适老化设计,街巷道路存在破损、坑洼的问题,道路拐角、交叉路口处缺少明确的导视标识。不仅如此,高美士街车流、人流量大,交通装置并没有有效地处理交通情况,导致街道交通堵塞等问题。要满足居民和游客各样年龄群体对不同座椅空间的需求,提升身处空间中的安全感。[2]

(三)缺少街道文化特点

高美士街缺少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情况导致街道不断商业化和同质化,使街道失去地方文化特色,不仅如此,商家通常更关注如何吸引游客,而不是保留或展示澳门的本地文化。

五、高美士老旧街道空间的设计策略

(一)改善街道公共空间功能

在高美士街公共街道休憩区域增加公共长椅,以便游客可以在逛街过程中休息和放松,提供遮阳设施,以确保在不同季节和天气下都能使用;在景观绿化方面,街道可以增加绿植和景观设计,[3]美化街道并提供更好的视觉吸引力,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提高人们的舒适度。

在街道交通方面,提议在高美士街提供公共厕所和增添垃圾桶数量,以提供便利并维护街道的清洁;定期听取当地居民和商家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以改善公共空间的功能和管理,提升街道的综合活力。

(二)提升街道文化价值蕴含

要想提高街道的文化延续力和内涵活力,就应该在高美士街上增加文化展示,如文化标志、历史照片、信息牌等,以便游客了解澳门的历史和文化,展示装置可以放置在街道的不同地点,并运用澳门本地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小尺度介入创新,微型更新高美士街的老旧街道材质,构成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商业传播等多重价值的文化漫步路线。高美士街道商业店铺可以牵头为当地艺术家和手工艺品制作者提供展示和销售其作品的机会,吸引街道周围学生游客,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澳门的文化。

(三)修缮街道空间导向装置

高美士街道作为大堂区重要交通、步行枢纽干道,其红绿灯交通设置时间间距存在一定问题,短距离干道设有三架红绿灯装置,在人流量高峰时期造成拥堵局面。红绿灯装置时间设置短、导向不明确,外来游客无法作出判断。对街道红绿灯装置进行调整不仅可以维护高美士街人流、车流稳定,也是将道路安全和道路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

六、结束语

城市化给人们带来了现代生活的高效和便利,但是随着大型城市的不断出现,城市面临巨量的人口与有限土地的尖锐矛盾问题。本文从服务设计视角出发,探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改善澳门城市老旧街道的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通过分析老旧街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以服务设计为基础,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改善城市老旧街道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飞,李顽强.定义 “服务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10):

37-51.

[2] 马俊娜,张中波.服务设计视角下旅居式乡村养老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济南泥淤泉村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3,43(19): 112-115.

[3] 张莹,陆金生,周丰.服务设计思维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J].包装工程,2021,42(10):30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