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功能,更重视使用体验和情感价值,产品的情绪治愈功能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情绪治愈功能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强调其重要性,并分析产品视觉表现如何影响情绪;利用通感效应分析视觉与情绪的关系,探讨情绪治愈功能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从色彩元素和视觉通感两方面分析通感的效用,讨论如何实现该功能价值的突破及设计师如何利用通感设计有益产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体现应用价值,提出研究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产品;视觉表现;情绪治愈功能;通感
感性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改变了用户价值,追求形式和思维创新以满足心理需求。用户期望产品提供深层次体验,包括情感交流。因此,感觉间的通联和挪移成为产品设计的核心。视觉在产品创意设计中至关重要,设计师需贴近用户视觉感知,实现情感共鸣。本文研究产品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功能,分析通感与情绪关系,探讨如何利用通感效应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提升用户体验和情感价值。同时,思考如何实现产品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功能价值的突破,并反思研究不足,展望未来设计领域发展。
一、现代社会中情绪治愈的重要性
(一)情绪治愈功能的重要性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商品价值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构成。随着经济发展,交换价值减弱,使用价值增强。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加剧,人们心理问题增多。产品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工具,也是心理需求的精神慰藉。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加入情绪治愈功能有利于帮助消费者缓解压力、排解不良情绪。这也为产品设计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二)产品视觉表现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
在产品设计中将色彩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渲染环境气氛、提升产品情感表现的作用。此外,通过对产品视觉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从视觉元素、色彩、构图和形态等方面来阐述其对人情绪的影响。视觉元素中包括形状、颜色、线条和纹理,其中,形状可以起到引导和强调的作用,是产品视觉表现中最直观的部分。不同颜色产生不同情感效果。构图是产品视觉表现的关键,使元素有序排列。圆润流畅的线条带来柔和舒适感,尖锐笔直的线条可能引发紧张和不安。产品形态还会影响用户的兴趣和喜好,如对称形状带来稳定感,而不对称形状带来动感和活跃感。
二、通感与情绪的关系
(一)通感是一种感知能力,并为情绪价值赋能
通感是一种知觉体验引发另一种知觉体验的现象。通感设计运用这一生理现象,跨越基本感官界限,通过感官间的相互作用释放用户单一感知模式,触发多维用户体验。这种设计促进产品与用户的情感交流,增强用户认同感。
1.通感感知形式下的情感压迫与舒放
康定斯基在 《论艺术的精神》中提出:“人的灵魂和身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种强烈的精神感受通过联想引发另外一种联想相适应的感觉就是有可能的。”[1]其实这里所提到的 “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 “通感”。在通感感知形式下,产品为了优化用户的生活,只有巧妙地运用人性化设计才能减轻用户的负担,起到情感压迫与释放的作用。
2.通感感觉挪移实现情感共鸣
感觉挪移是通感设计中的关键方式,通过感官间的替代和转译,用感觉来表现感觉的核心。利用这种方式,产品通过视觉赋予情绪价值,与用户的认知经验和记忆产生共鸣。[2]以日本原研哉为梅田医院设计的标识为例,采用纯白纯棉材质,传递一种心灵上的慰藉,避免造成病人的疏离与紧张。使用者在专注于想象力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产品的含义。它不但能丰富人的视觉体验、触觉体验,还能激发人的感官感应,从而提高其体验、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3]
(二)通感效应下情绪治愈功能的应用
通感设计历来是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早期设计师多关注产品本身,但新交互技术的涌现为通感设计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和物质基础。设计师开始融合多学科观点,创新通感设计形式,并扩大应用范围。
1.贴近用户视觉感知的方式,形成良好的用户认知体验
视觉传达通过视觉符号或图形为产品贴上 “标签”,消费者只能通过外观了解产品内涵。因此,视觉外观对消费者反应和产品成功至关重要,主要基于美观、功能和社会意义进行判断。例如,原研哉在长野冬奥会节目册中运用柔软白色纸张,通过压凹和熨烫使文字凹入,与纸张柔软质感相结合,传达出 “冰雪”的感觉。
2.产品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功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视力障碍者依赖多种感官感知产品,仅靠视觉无法满足所有人需求,需要拓展其他感知形式,加强多感官沟通,提供安全感和互动性,培养社会适应和社交能力。此外,主观性和文化差异也不容忽视。视觉表现效果因人而异,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影响视觉反应。因此,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文化背景,量身定制视觉表现。
三、通感在视觉情绪治愈功能中的效用分析
(一)色彩元素
迈阿密大学多感官研究实验室主任认为,将事物与颜色或情绪联系可以增强记忆。《画的力量》这本书中认为 “画的力量”可以引起我们自身的某些改变,不同色调可以刺激不同的情绪,产生有益的影响。如工作、人际关系、金钱、时间管理、自我。其实颜色和形状都有治愈性意义。[4]如康定斯基的 《正方形与同心圆》中皆采用圆形,圆形没有起点和终点,象征着 “永恒”寓意帮助人们回归自己的内心。这种治愈系 “颜色疗法”同时具有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功能。
(二)视听通感
早在15世纪,人们就开始了关于声音与振动及其视觉现象的实践与讨论,从而延伸出 “音流学”这一跨界学科。其核心就是将声音可视化,当今在科学、艺术、工业领域皆有成就。科技将声音转化为视觉符号,结合多媒体、视觉艺术和水电技术,使声音可听、看、触。高音色彩饱和、对比度高,画面元素运动快、范围广。SONOS音箱受PLAYBASE启发,创作了音乐可视化短片Ray of Sound,实现了声音与视觉的呼应,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和情感共鸣。
四、产品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功能的应用案例
(一)Sleepy Wood情绪灯
结束繁忙工作后,每个人都渴望回到家中躲进心灵的避风港。设计师Jeongwoo SEO打造的Sleepy Wood情绪灯 (详见图1),旨在将宁静放松的氛围带入人们的生活空间。这是一款有机情绪灯,采用精密的木板制作而成,其独特的设计灵感来自扭曲的树桩。纤薄的暗色木板向上旋转,最终形成花朵般的开口造型,带给人们一种自然和优雅的视觉体验,这一复杂的细节为 Sleepy Wood 情绪灯增添了艺术和象征元素,提升了其美学吸引力。内部散发柔和温暖白光,营造宁静庇护所。木质底座确保稳定性与功能性,与各种室内设计风格完美融合。
(二)iDiya Wellness智能健康设备
Analogy design推出的 “iDiya Wellness”产品 (详见图2),以光、声、味为媒介,旨在通过激发用户的感知来达到减压和心灵安宁的效果。iDiya功能多样,包括不同光模式、香味块搭配和蓝牙音乐播放等。其设计团队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塑料、自然香味和高效率LED灯,确保产品使用寿命。此外,该设备的视觉设计还注重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读性。设计师采用简洁明了的图标和文字,以确保用户可以迅速了解设备的状态和功能,并且还使用大字体和高对比度的色彩,使信息更加醒目,方便用户快速获取重要信息。
(三)数码配件品牌PITAKA的情绪关怀再设计
苹果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曾说:“只要你能打动人心,你就会做任何事。”怎样才能让一个产品打动消费者?高端数码配件品牌PITAKA的答案是:为产品注入情感关怀。他们从人体感官入手,丰富用户与产品的互动,让产品更有 “人情味”。在视觉色彩方面,PITAKA浮织芳纶系列利用芳纶纤维可塑性,融合四种颜色,让产品更具活力与时尚感,鲜艳色彩刺激视觉,引发愉悦感,其个性搭配与独特设计令人心旷神怡 (详见图3)。
五、针对未来产品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功能的发展与思考
(一)如何实现产品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功能价值的突破
1.用户需求价值再挖掘
首先,要密切关注市场的趋势,探索社会文化与产业服务;其次,要了解消费者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心理特征、兴趣、购买方式、生活方式等;最后,要追求真实。为了寻求灵感,不能盲目地收集资料,要进行真实的研究评估,考虑如何模仿现实甚至唤起自信或幸福情绪。在收集的同时要注重分类,通过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可以了解更多结合使用设计元素和原则来创建统一的设计的知识。
2.产品形式意义再构建
产品形式意义的重新建构,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新的价值主张,从而把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交互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即使性能再好,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产品人们也不会喜欢。形式是产品品质的体现,是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它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由内而外地创新。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性功能可以通过产品包装、式样、商标来体现,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审美的追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包装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因此,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除了外表外,还有其文化与价值。
(二)设计师应当如何利用通感设计出更有益的产品
1.人性化设计与通感相结合
好的设计要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要。不同用户群体对设计的评价不同,通感可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感受和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和功能。另外,还需要注重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维护性,符合用户习惯。利用通感效应将产品外观、色彩、声音与用户需求和情感体验相匹配,以此提升情感价值和使用体验。
2.情绪价值再塑
情绪具有感染力。可以通过重复感官记忆来加强情绪的传播,提高情绪价值。音乐作为人类最好的语言,能唤起回忆,重塑情绪价值,为设计创造更深层次的兴趣和记忆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探讨了静态产品视觉对情绪的影响,但仍存在局限性,未涉及动态视觉因素。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动态产品视觉的影响及其治愈功能。产品视觉的情绪治愈功能应用前景广泛,可应用于营销和心理健康领域。营销中利用视觉的积极情绪效应可提高消费者喜好和购买意愿;在心理健康领域,专门设计的产品视觉可辅助情绪管理和心理治疗。此外,需要探讨不同年龄、文化和社会群体中的差异和应用。
六、结束语
研究发现,通感效应可以通过打通不同感官之间的界限,让用户从相对单一的感知模式中释放出来,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感受,触发多维用户体验,缓解用户压力。设计信息主要源自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视觉表现尤为关键。设计师可利用通感效应融合不同感官体验,创造情绪治愈产品。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深入分析用户的需求和心理特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情感需求的产品。
然而,目前视觉表现的情绪治愈功能的应用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准确地把握用户的情感需求、如何平衡产品的实用性和情感治愈功能等。未来研究可探索通感效应的应用,实现情绪治愈功能的价值突破。设计师需继续探索新方法和思路,创造身心健康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07.
[2] 张凯,林鸿.通感中感觉挪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8,39(06):20-23.
[3] [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纪江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4] [韩]金善贤.画的力量[M].徐湘,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