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如何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

2024-08-03 00:00:00金丽娜王蕊
国际公关 2024年12期

摘要:健康科普作为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普及活动,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在新媒体时代,公立医院的健康科普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本文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健康科普工作,指出健康科普是实现民众健康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能帮助民众正确认识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理解。丰富的传播方式与形式,如每日推送原创健康科普、每周开展 《最强医直播》健康直播、日常联合公共媒体做大型健康科普等传播活动,能有效推动健康科普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有效防范疾病的发生,实现医患正能量传递。

关键词:新媒体;公立医院;健康科普;科普直播;健康传播;疾病防患;正能量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支持并鼓励医疗卫生行业与相关从业人员创作和发布更多更优质的健康科普作品,希望有针对性地 “扶正祛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以下简称 “浙大一院”)建院于1947年,是浙江大学创办的首家附属医院。近年来,浙大一院在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治理结构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先后成为 “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2023年,浙大一院获评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浙大一院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高质量推动健康科普的发展。健康科普是健康传播的一种方式。根据 Roges 给出的定义,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1]

一、原创健康科普发展策略

(一)日更原创健康科普,传播权威健康知识

微信作为功能丰富的综合性软件,不仅有即时通信功能,还具备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多种应用场景,已经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腾讯2023Q3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3亿。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健康传播提供了更多平台,在促进健康传播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比如,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在网上的发布比以往更便捷,且当下没有有效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虚假信息泛滥的同时,还存在对健康信息的过度包装与夸大,降低了健康科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可信度。一些机构与个人利用新媒体传播途径,披着健康传播的 “皮”,实则进行网络营销与虚假宣传,以谋求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民众会受虚假信息的影响,进行一些不科学的保健养生行为,甚至出现健康与经济上的双重损失。

浙大一院设有 “浙大一院”微信订阅号、视频号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微信服务号,其中 “浙大一院”微信订阅号、视频号每天按时推送原创健康科普,365天不间断提供科学严谨的健康知识。每日推送的健康科普内容与民众日常健康息息相关,紧跟社会热点,提前策划,及时推送民众当下关注的健康知识与健康信息。如2022年12月,网上一则 “某互联网医院的新冠咨询门诊开始预售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洛维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 (Paxlovid)],定价为2 980元/盒”的消息刷屏,“浙大一院”微信公众号立即推送临床药学部的权威解答科普 《新冠 “特效药”Paxlovid要囤吗?浙一专家这样说》,舒缓了民众的焦虑情绪,倡导民众理性囤药。

浙大一院的原创健康科普最大的特点是从患者中来,到民众中去,用临床收治的病例作为科普案例,用朴实的语言解读深奥的医疗知识,用健康科普为民众做健康传播教育,实实在在帮助民众进行疾病预防与控制。如原创科普 《长期皮肤瘙痒一查肝硬化!这类人群查这两个指标》讲述了48岁女性患者因为常年不重视皮肤瘙痒,直到拉黑便才就医,一查是因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导致肝硬化的故事。该科普推送后,感染病科专家反馈,近期有不少长期皮肤瘙痒的患者看了科普来就医,其中有几个被确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由于确诊为早期,可以进行合理治疗减少病情进展风险。

(二)“我与浙一暖心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看病治病,更希望医疗机构在看病的同时,能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但由于公立医院患者众多,每位医生每天都要接诊很多患者,现实情况可能存在患者自我感觉没受到医护人员的心理关怀,从而出现情绪偏差,产生医患矛盾,轻则影响医院的公共形象,重则可能会演变成伤医、杀人等危及社会安全的事件。“浙大一院”微信公众号开设 “我与浙一暖心事”栏目,以健康科普形式讲述发生在浙大一院的温暖医患故事,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目前,“我与浙一暖心事”共推送22期,“多此一举”的门诊医生、在医院治疗下成功送儿子去清华的患者、遭遇两次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102岁老奶奶、救了祖孙三代四口人的医生等温暖故事广受民众好评。民众不仅掌握了文中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更感受到了浙大一院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温情暖心服务,传播了医患正能量。

(三)“优质服务在浙一”,传播前沿医学与医疗服务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要协同发展。医学科技资源科普化可以提升大众对前沿医学科技的认知水平,同时,科普化也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2]浙大一院自开展新媒体宣传以来,坚持宣传科普本院的高精尖技术,如微信公众号推送 《浙大一院完成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 《全球首例!为打败 “癌王”胰腺癌,医生把他的小肠取出来再 “种”回去……》 《全球首例!浙大一院创新开展直肠移植+直肠肛门吻合重建手术》 《全球首例多米诺肝移植联合小肠移植手术,同一天挽救三个家庭》 《手 “伸”到800公里外给患者做手术!这台全球首创手术真 “魔幻”》等报道,让医学技术创新与健康科普协同发展,提高了民众对于疾病的治疗认知水平,更推动了医学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近年来,浙大一院还开设 “优质服务在浙一”栏目,将前沿医学与优质的医疗服务用浅显易懂的科普知识向民众传播,用有温度的健康科普传达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医院的品牌文化。“优质服务在浙一”目前共推送19期,如13岁就注定不孕的女孩最终在浙大一院生下龙凤胎、肺癌晚期多处转移但靠浙一这项 “新科技”与癌共存3年、手术室 “钢铁侠”全国首秀、浙一暑期 “绿通”助力高考录取、浙大一院瞄准就医停车痛点出新招等,这些宣传让民众在面对疑难杂症时第一时间想到浙大一院,在就医有困难时也想到找浙大一院。该栏目在传播健康科普与医学创新的同时,还增强了浙大一院的品牌文化。

二、健康科普直播发展策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产生的新媒体直播,在保障内容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即时性、移动性,且便捷性和实用性也吸引了大量用户。[3]浙大一院宣传中心敏锐捕捉到新媒体直播的优势,于2021年12月23日—30日在省内医疗同行中率先开展健康直播,浙大一院视频号推出 “浙一陪你健康跨年”大型科普直播系列活动。8天14场直播,观看量近6.7万,点赞数近25万。

2022年,浙大一院将健康直播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并且打造了 “最强医直播”直播品牌,开辟了主播走进手术室探秘的直播新形式。2022年共计直播53场,观看量逾70万,点赞数逾25万。其中主题为 《看他在心尖上 t92QstQtpSA6sIL4MEOQZ6SkNepbn61IqA8JPArX0OA=“跳舞”》的直播走进了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直播专家与主播在手术室与示教室为手机屏幕前的观众展示了心脏相关健康知识,该场直播观看量逾12万,点赞数逾13万;主题为 《直击肺移植拯救人体 “绿洲”》的直播走进肺移植及普胸外科,直播间专家用猪肺模拟肺移植手术,该场直播观看量逾20万,点赞数逾13万,开创了 “最强医直播”开播以来数据最高纪录。2023年共计直播49场,观看量逾330万,点赞数逾90万。

浙大一院的健康直播根据相关健康日、季节等因素提前策划,每一场直播结束后都进行复盘分析,对不足之处讨论改进,以不断提高传播到达率。相比于其他医疗单位访谈式的健康直播,浙大一院的健康直播具有亲民性,日常一号难求的专家会在直播间一一详细解答直播间的问题,以此增加用户黏性。另外,每一场直播都采取 “一鱼两吃”方式,直播结束后会生成回放,回放将观众感兴趣的健康知识点做成插片短视频科普,放在浙大一院视频号再传播。

三、联合传统媒体下的健康科普宣传策略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互相成就、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媒体的出现加快了传统媒体的到达率,更将受众细分标签化,如新媒体更适合年轻人群,而传统媒体则依旧受中老年群体的信任与关注。所以,公立医院在发展健康科普或者做宣传时,灵活利用两者的优势,既用好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也用好新媒体的灵活性与即时性。

浙大一院宣传工作采取 “请进来”与 “送出去”策略。“请进来”是定期开展 “媒体午餐会”,根据新闻热点或者前沿医学技术提前设置议题,邀请多家媒体参与采访报道,借助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来实现更大范围的健康传播。如2023年6月心脏大血管外科举办 “心有会”,曾接受过心脏移植与人工心脏手术的数十位患者相聚一堂,共话 “心”生活,邀请了数家媒体来参与采访报道。

而 “送出去”则是指浙大一院每日推送的健康科普都会转发至相关媒体联络群,以便感兴趣的传统媒体做二次报道宣传,如2022年8月发布的 《哥哥是奥特曼+孤勇者!一场发烧4岁娃确诊白血病,大7岁的哥哥 “捐髓救弟弟”!》,被浙江多家省级媒体以及 《人民日报》、新华社多次转载,实现了健康传播的最大影响力。

四、结束语

(一)加强公立医院健康科普能力建设

新媒体时代下,在虚假健康科普泛滥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作为权威专业的医疗机构,应及时主动做好健康科普工作,为民众提供权威科学严谨的健康知识与信息,重视健康科普这种健康传播形式在疾病防控防治中的作用,主动传播医患正能量。健康科普的重要信息来源于专业的一线医疗工作者,浙大一院设有全院临床通讯员制度,通讯员由熟悉科室业务的医生担任。

(二)主动拥抱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的发展迅速,公立医院的健康科普发展应主动拥抱变化,提前谋划策划,灵活开辟新媒体 “多赛道”。

(三)借势传统媒体共赢互助

公立医院在做好健康科普发展时,应借势传统主流媒体,主动加强与当地、省级乃至国家级传统主流媒体的联动,拥抱新媒体的同时不摒弃传统主流媒体,应与传统主流媒体共融互补,以求传播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苏陆影.新媒体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和优化策略探析[J].声屏世界,2023(2):17-19.

[2] 周阳文,周亮,郑源.基于健康科普相关政策对我国公立医院健康科普工作的思考[J].2023(6):817-821.

[3] 刘涵,赵辰光.健康科普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中的传播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12(21):1298-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