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区少先队是家门口的少先队组织,为少先队员的实践锻炼搭建了良好平台。为更好推进社区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需转变传统视角,充分利用赋能视角并发挥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本文基于海南省首个校外G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实践,探究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问题,针对参与志愿服务自主性不够、能力不足、机会有限和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从赋能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中身份赋能、价值赋能、技能赋能和文化赋能的实务策略,为我国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社区少先队;社会工作;赋能理论;志愿服务
近年来,社区少先队培育和建设工作蓬勃发展。自2016年 《关于开展 “小小志愿者”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少先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开始在各地逐步发展。《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 《全面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实施方案 (2022—2025年)》等文件也对加强社区少先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出明确要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具备政策意见支持优势、专业优势和服务优势。《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各部门应积极推荐合适人选担任校外辅导员,组织动员优秀家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少先队工作。”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在地化服务经验丰富,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根植于社区,在专业价值理念和专业服务设计和实施下,能有效结合当地的社区资源和环境,为社区少先队的培育提供服务介入支持,促进少先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观念下,儿童是弱势群体,不具备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从理论层面看,社区少先队员由于对自身少先队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参与志愿服务能力不足等原因,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受到不少限制。从实践层面看,部分社区成年居民认为少先队员年龄太小,对社会事务认知、解决能力不足,因而不信也不让社区少先队员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受限,少先队 “建队育人”的作用也无法体现。[1]儿童作为社会成员,是具有能动性的群体,为社区少先队员赋能是不可忽视的理论、实践问题。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的社会工作在介入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具有独特优势。在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下,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强化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改善社区少先队志愿服务开展的成效和提升参与志愿服务劳动育人的有效性。
G社区少先队于2021年6月成立,是海南首个校外少先队大队,其少先队队室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当地小学、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团支部。成立至今,已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多次。本文基于社会工作介入G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的实务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社会工作者赋能社区少先队的建设和参与志愿服务是否为一条有效的介入路径?社会工作者进行赋能的实务策略是什么?
二、理论支撑
“赋能”也称为增能。社会工作观点强调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赋能”案主,以提升其权能和自信心。赋能理论对介入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的问题有较强的适用性。赋能理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问题的介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赋能理论的基本假设贴合社区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赋能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个体的无力感源于环境的排斥和压迫。社区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无力感主要源于负面评价、负面经验和无效行动。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所受到负面评价会导致其对自身产生负面评价,并在与参与志愿服务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积累负面经验,最后导致负面、无效行动。赋能理论强调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体,“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阻碍人的能力发挥的环境障碍是可以改变的”,为社区少先队员赋能可以通过社会互动来增加和衍生更多的个人和人际权能。
三、社区儿童参与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参与志愿服务自主性不够
调查显示,G社区中许多参与志愿服务的儿童在参与过程中存在自主性不足的问题,具体原因为 “认知不足”“被动参与”以及 “重要他人支持较弱”。第一,许多儿童对志愿服务的意义缺乏充分的理解,仅将其视为负担或是简单的 “活动”,缺乏作为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的身份认同感;第二,根据教育部印发的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2022版),小学三年级至高三的学生都需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可能是由家长或学校强制要求或引导参与志愿服务的,而不是基于个人的意愿,学生在选择参与何种志愿服务活动中处于 “被动失权”的状态;第三,家长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对志愿服务的态度也会对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的自主性产生重要影响。
(二)参与志愿服务能力不足
参与志愿服务时,少先队员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缺乏协调沟通、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和策划组织等能力。第一,少先队员在家庭和学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无法有效地完成志愿服务中的任务;第二,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低龄少先队员会出现无法完全理解和执行部分从未接触过的志愿服务的情况,无法充分地挖掘和发展自身的潜能和能力。
(三)参与志愿服务机会有限
儿童在社会传统观点中被认为是 “弱势群体”,在调查时发现,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的参与需求无法被满足。学校和社区是社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场域之一。学校内学生较多,以学校组织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资源无法完全覆盖每一位少先队员。同时,以学习成绩和技能为导向的教育体制可能造成少先队员忙于学习和课外各类辅导班,无闲暇时间参与,甚至不得不放弃参与这些活动的机会。此外,也存在社区成年居民认为少先队员年龄太小,对社会事务认知、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不让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
(四)参与志愿服务成效不明显
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服务开展的成果并未得到显著体现,这与活动内容形式的单一化、缺乏奖励评价机制等因素相关。现阶段,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内容单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服务形式过于单调,主要局限于一些传统、常规的任务,如社区清洁、图书管理等。尽管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能为社区和人们带来一定的便利和帮助,但过于频繁,容易让参与的少先队员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从而影响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此外,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对于儿童需求的关注和回应不足,未能体现出其独特性,成效不明显。缺乏奖励评价机制也影响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若缺乏明确的奖励或认可机制,参与志愿服务的少先队员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未得到充分重视或回报,从而失去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少先队员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影响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的实务策略
社区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社会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载体,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从个体层面和人际层面为社区少先队员进行身份赋能、价值赋能、技能赋能和文化赋能,积极搭建少先队社区工作平台。
(一)身份赋能:增强少先队队员身份认同意识
少先队员身份认同是指少年儿童在成为少先队员后,对少先队员身份、责任与义务的认识、理解和接纳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行为和身份评价方面。[2]目前,少先队员身份认同存在不少问题,少先队员身份功利性动机突出,将身份简单概括为 “好孩子”;少先队员核心要素不贴合儿童实际生活,较少主动关注少先队员身份的责任和义务,较少将少先队员身份与自我相联系,身份认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的自主性。
社区少先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对少先队员进行身份赋能,增强其身份认同的意识。少先队仪式教育是有效培养和提高少先队员身份认同的实践活动之一。社会工作者在培育G社区少先队时以少先队员为主体,采用学习、分享、合作和游戏等多种方式,加深他们对少先队的理解,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导参与的少先队员共同合作,增强社区少先队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他们个体情感能量的获取,增进了组织的团结感。少先队员在社区少先队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组织的理解,逐渐形成了自身关于少先队员身份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行为标准,并将这些标准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参与志愿服务中。[3]
(二)价值赋能:志愿服务价值强化少先队员内驱力
价值赋能是一种理念,强调在赋能过程中注重和发挥个体的内在价值和潜能。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的赋能过程中,价值赋能体现在对少先队员的志愿服务价值意识的赋能。过去,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往往停留在 “已开展”的阶段,并没有受过系统化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学习,处于 “失权”状态,仅停留在表面化、单一化的理解。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系较紧密,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比较到位,在开展志愿服务的价值赋能方面有较好的实践基础和专业基础。
G社区的社区少先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很好地贯彻了志愿服务价值。通过开展团建带队建的 “手拉手、一起走”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按照 “就近就便,重在实效”的 “手拉手”互助活动原则,发动同社区的少先队员和困境儿童结为 “手拉手”小伙伴,开展少先队组织与留守儿童的手拉手活动。互通一封书信、同过一次队日等服务形式,跳出了以物质赠送为主的传统志愿服务框架,也贴合儿童的心理特性,发挥了同辈群体的互助精神,使少先队员能真正关注到弱势群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受到助人的志愿服务价值,内化的助人精神推动他们保持长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驱力,有效解决了参与志愿服务自主性不足的问题。
(三)技能赋能:挖掘潜能,培养多维度志愿服务能力
少年儿童作为 “弱势群体”,并未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主体性的地位,多数情况下处于从属地位,相应地,对于其志愿服务的能力培训和指导较为缺乏,在志愿服务能力的获取中呈现出 “弱权”状态。技能赋能是提升少先队员志愿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挖掘和培养少先队员的潜能,能让他们掌握多维度的志愿服务能力。
技能赋能方面,G社区少先队侧重于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社会工作者通过示范展示的方式引导队员展现自我,让队员初步体验在众人面前展示与发言,教授如何自信从容进行发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社区少先队组建过程中,G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根据队员的能力与特长,投票选定了大队长、队旗手以及相关委员等人员,充分发挥队员自身存在的潜能,进一步激发队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在具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少先队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为鼓励社区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会邀请他们一同参与策划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具体内容。在参与完志愿服务活动之后,社会工作者还会组织一场少先队议事会,邀请他们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及后续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出建议。“培训会+议事会”的活动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少先队员的热情,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文化赋能:创新少先队“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内容
G社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手段,整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等,将其融入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从党史学习入手,开展知识竞答、参观体验、新媒体媒介讲课及影视作品等多元化红色文化课程。此外,G社区少先队还以组建红色宣讲团的活动形式,为少先队员展现了仲田岭革命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分享宣讲红色故事的技巧与方法。同时,邀请社区少先队员以朗读的方式熟悉红色故事,从而为后续志愿服务讲解奠定基础。在文化赋能下,少先队员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文化自信得到提高,“红色文化”的志愿服务也受到社区少先队员的认可和积极参与。
五、结束语
社会工作赋能社区少先队参与志愿服务是一条有效的介入路径,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身份赋能、价值赋能、技能赋能和文化赋能的实务策略,有效提升少先队员的主体性、参与性,从而发挥社区少先队 “建队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俞芳,冯江英.开展小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活动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以乌鲁木齐市第Y小学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59-64.
[2] 李雪梅.少先队员身份认同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3] 徐水婵.小学阶段少先队仪式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