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与陈永伟约好傍晚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的一个校址见面。进了基地大门,还得驱车数公里,沿着一条依山傍海的大道——先入岭澳大道,再接长湾大道,颠簸起伏,途中鸟声啁啾,涛声入耳,各式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蓊郁葱茏。令人感叹,这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啊。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世界核电站的厂址以安扎在滨海、滨河、滨湖划分为三大类,按习惯,滨河、滨湖厂址的核电站通称为内陆核电站。原以为核电站多建在海边,没想到全世界的内陆核电站竟占投运核电机组总数的一半左右!像美国、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其内陆核电站占比都超过了一半,而我国核电厂则基本分布在沿海地区。比如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滨海而建的核电站有几个优点:一是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热量,便于引入大量海水进行冷却,同时也对核废水进行稀释;二是滨海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隔离优势,更利于处置突发情况;三是海边更便于大件设备运输。
经被采访方介绍,我们得知陈永伟是1986年生人,正当青春,便已担任中广核运营公司的首席维修技师,负责核电站大大小小一万多个仪表盘的维修测量工作,专注核电站反应堆控制及保护技术已有十多年,先后获广东省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多个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曾在“大国工匠”专题中对他进行过采访和报道。
陈永伟与我们前后脚到达晚饭地点。瘦瘦的个子,着深色POLO衫,长期的海风吹拂使他的皮肤略显黝黑。趁天色未晚,我们沿着海滩漫步了一段,沙子细白,水波平静,远眺可见零星岛屿,渐渐沉入在暮色斜阳之中。
晚饭后,陈永伟领我们到专家村入住。此专家村的来头,颇值得一说。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开山炮石破天惊,深圳特区乃至珠三角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各类大型工程纷纷破土动工,同时期,香港的新界也在大力开发建设,电力供应不足成为限制两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块短板。1982年,国务院批准采用法国核电技术来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从1987年开始动工,到1994年正式投入运行,中法两国通力合作,大亚湾核电站历时七年而建成。彼时期我们国家的核电技术和经验都还青涩,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的阴影下,核电站建设尽管不算举步维艰,却也担忧颇多,说是小心翼翼,当不过分。来自世界各国,尤其是法国的一千多位核电专家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专家们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正是我们今晚为采访落脚的专家村。
专家村内小路纵横有序,宿舍都是四五层的小楼,简朴大方。小路用的是古代文人的名字,屈原路、李白路、苏轼路……房子则以花卉树木为名,栀子阁、木兰阁、芙蓉阁……如此密集而随处可见的蕴含着浓郁人文色彩与焕发自然气息的称谓,让来者对核电站厚墙高筑与庄肃不苟,对冲了不少柔婉与温馨,没有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生分,平添了几分亲近感。
找到我们将要入住的海棠阁,四层高的房子,被一棵棵大榕树、白兰树簇拥着,外部刷成米白,里面没有电梯,过道和楼梯颇像大学生宿舍。进得屋来,稍做安顿,便在这里开始了与陈永伟的深聊。
二
陈永伟的家乡在浙江省嘉兴海宁市。曾听过一首关于海宁的童谣:“小辫子,笃笃叫,硖石街田鸡叫,侬啊要,我啊要,硖石街买糕糕,记得海宁好,钱塘江潮水高啊高……”里面唱到的硖石,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和民国时期的军事教育家蒋百里的故乡。除此之外,海宁还出过王国维、金庸等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化人物。
观赏钱塘江潮,自汉唐起便蔚然成风,至今犹盛。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峰最高,可达数米,苏东坡曾有诗赞“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海宁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历来是观钱江潮的胜地,有“一潮三看四景”的说法——在丁桥镇可观“双龙相扑碰头潮”,在盐官镇可观“江横白练一线潮”,在老盐仓可观“惊涛裂岸回头潮”,到了夜间还可观“月中齐鸣半夜潮”。其中的丁桥镇大缺口观潮点,往北不到5公里有个万新村,37年前,陈永伟就出生在那里。只不过彼时的小永伟,尚没有条件饱览家乡的人文与自然美景。
陈永伟的父亲是海宁实验油厂的一名职工。那是规模很小的一个油厂,创建于1958年。工厂主产菜籽油,最早属国营性质,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改制民营。母亲则在乡镇企业上班。
小学三年级之前,陈永伟在大伯开办的一所私立小学里上学。说是私立小学,其实更像过去的“私塾”,一个老师,一间简陋的教室。学生人数不多,两个年级并置在一起——二年级上语文课的时候,一年级自习;一节课之后再换过来,轮到一年级上课,二年级自习——这种情况相当于是复合班,学习条件之差,不难想见。三年级以后,他转到新仓乡小学,学校离家有两三公里,骑自行车上学,约莫10分钟可到。
陈永伟乃家中独子,限于经济条件,父母没有因此就把他捧为宝贝。由于学业不重,学校距家也近,小时的陈永伟,常常要帮家里干一些农活,忙时插秧、割稻,闲时养猪、养蚕。
“昔年爱笑蚕家妇,今日辛勤自养蚕。仍道不愁罗与绮,女郎初解织桑篮。”种桑养蚕一直是海宁乡村的传统产业,许多人家即使不以养蚕为业,也会在闲时养一些蚕,补贴窘迫的家用,陈永伟家也不例外。每年都要收集保存好蚕卵,到第二年的清明前夕,开始保温催种,一周之后可以得到一片片的蚕宝宝。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细小如蚂蚁,所以又叫“蚁蚕”,需要精心挑选新鲜干净、不带点滴水珠的桑叶切碎投喂。相比种水稻,陈永伟更乐于帮忙采桑叶。选嫩头叶子,上面不能有灰尘,不能沾水,如果露水过重,要晾干了再用剪刀剪成一丝一丝。四五天后分盘,让蚕宝宝有更大的空间,减少它们之间的热量积聚,同时撒上适量的细石灰,以保持干燥和卫生。蚕宝宝爱干净,通常两天要换盘一次。吃得香,长得好,蚕宝宝很快就会变得白白胖胖,进入睡眠状态,蜕皮进阶。蚕的一生中要经历五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就算增加一岁。二十五天左右,五龄蚕开始头高高昂起,寻找三角撑点准备吐丝。这时,陈永伟就会跟着父母,把晒干的油菜秆扎成一座座的蚕蔟,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移到蚕蔟上,任其吐丝结茧。约三天后,蚕蔟上便布满了雪白柔嫩的蚕茧。蚕会在茧中完成第五次蜕皮,变成蛹。约十天后,蚕蛹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那是生命的一次次蜕变,亦可相较人生,艰难换来成长和收获。
对陈永伟来说,养蚕不算难,但要把蚕养好,结好茧,出好丝,并不容易。这个过程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蚕在结茧时,在旁边放一个火炉,使蚕吐出的丝及时干燥,得到的茧品质会更高。较早的劳作,不仅仅是家中帮手,也使他养成了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为他后来在中广核工作时,屡有创建,陆续发明了十多项智能化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养蚕,陈永伟也会帮忙烧菜做饭。那时候电视里每天都会播放动画片《中华小当家》,这是一部关于厨艺的电视作品,作者小川悦司,1995年至1999年于日本《周刊少年》杂志连载,动画版本于1997年发行播出,并引进国内。故事中的少年厨师刘昴星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高超的厨艺,为同龄人羡慕,他便成了陈永伟的偶像。鲇鱼面、彗星炒饭、黄金开口笑、宝山飞龙锅……动画片中的这些听名就令人好奇的美食令陈永伟嘴馋,可要一一做出这些菜就不太现实了,尤其是一个小学生。由于个子不够高,陈永伟只能搬个凳子跪在灶台前挥动锅铲,哪怕做最简单的面食,他也会动脑子想一想,像刘昴星那样用心。
阡陌不变,田地与树林,则由绿转黄了多少回。从新仓乡小学到新仓乡中学,陈永伟在学习上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时候基本上处于比较贪玩、比较蹦跶的状态”,成绩整体还不错,但算不上拔尖。就这样到了高中阶段,陈永伟考上了海宁市第一中学,学校离家十多公里,他选择了住校,每周回去一次。
住学生宿舍,自己洗涤衣裤,每日拎着饭盒与水瓶去打饭打水,与在家吃饭睡觉的感觉迥然不同。那意味着学生在成人礼上快步行走,那是独立的开始,往往会突然间就睁大眼睛看世态了。有一段时间未见邻家的孩子,再见就长高了,长大了。陈永伟便是从住校之后,更专注于课业,每天还没天亮,就背着书包来到教室,埋头学习。回忆起那一段从少年到青年的路程,陈永伟说,他自己基本没买什么课外习题大全之类,做题全靠“借来主义”,不声不响、不知不觉,就把一套套《黄冈兵法》《黄冈密卷》等习题册给做完了。如果不知何谓“小镇做题家”,那就拿陈永伟来打样吧。平时的努力,自然而然反馈到学习成果上,陈永伟的成绩逐渐稳定在班级的前两名,到了2005年,高考发挥不错,成绩发布,竟然比一本线高70多分,在浙江省排名2000多名。衡量一下,浙大是教育部直管的名校,若在外省可能上不了。此前是有过犹豫的,足将进而趑趄,不敢报,还是班主任有经验,建议并鼓励他报浙大,专业则是陈永伟选择的自动化。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少年,电子类科学技术可以填充他浩瀚星空一般的浪漫想象。当年填了几个志愿,包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左右并无参考对象,都是自己做决定。能够顺利考上浙江大学,当然是喜不自胜,也足以给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带来羡慕与荣耀。
高考揭榜了,果然一箭中的。打点行囊,他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陈永伟主修的是自动化专业,电子和自动化是高中草蛇灰线般存留的爱好。有一个班叫创新创业班,陈永伟虽不是这个班里的学生,却常去旁听。高中就是物理课代表的他,理工科方面的天赋让他在发明创造的领域里开始崭露头角,陆续参加了不少考验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比赛,如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和一些知名企业举办的创业大赛等。他曾牵头组建了一个六七人的团队,研发出一个海浪发电装置,最终获得浙江省创业大赛的二等奖。陈永伟还记得,参加一个日本互联网企业举办的大赛时,他们团队设计了一个虚拟现实的购物场景,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隔空试衣服。由于那时候“虚拟现实”还没有现在这么火,陈永伟和他的团队以相对超前的创新理念和实用性成功获奖。这次参赛,极大地唤起了陈永伟对互联网技术的兴趣,自学Flash、Photoshop等各种应用软件,甚至通过制作电子书,夜以继日,挣了好几万块钱,大大潇洒了一段时光。
陈永伟的大学生活过得很是充实,除了参加各类活动,还在图书馆勤工俭学,同时在校外兼职。印象最深的一次兼职,是他参加浙大和北大联合做的一个外来人口调研项目,属社科类课题,他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做问卷调查。借此项目,陈永伟来到江苏江阴、山东济南等从未涉足之地展开田野调查。此过程他遇到了各种各样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经历的人。有的口若悬河,有的不善言辞,遇到文化水平较低的,需要付出足够多的耐心去引导对方完成问卷。这次兼职极大地拓宽了陈永伟的视野,无限风光放眼量,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行万里路”,一点不亚于“读万卷书”。
大学四年光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一晃就到了毕业季。他的毕业设计,是研究一个一对多的智能遥控器,可以控制风扇、灯光等多个设备。此时的陈永伟从专业知识到实践经验都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但在设计过程中,他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设备的兼容性,不同的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协议,需要遥控器能够支持这些协议;二是设备的互斥性,在同时控制多个设备时,可能会出现设备之间的互斥性问题,例如如果一个智能灯泡和一个智能窗帘都使用相同的无线协议,并且都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那么在同时操作它们时,可能会出现冲突。为了完成这项设计,他几乎每天都要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查资料,做实验,并向学编程的同学请教程序上的解决方案。渐渐地,陈永伟找到了解决方案:在硬件上加入多种无线通信模块,支持不同的协议,在软件上,通过不同程序,使遥控器可以识别并控制不同设备。最后,通过设定优先级解决了设备协同控制的问题。
完成毕业设计,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投简历、找工作成了当务之急。那一年是2009年,就在一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风波所及,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较大。在此背景之下,2009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陈永伟却“逆势上扬”,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丰富的活动经历和额外加持的专业赛事获奖荣誉,成功拿到好几家大企业的offer。经过几番比对,陈永伟最终选择了向他抛出橄榄枝的中广核运营公司。至今忆起,陈永伟那时对“核能”的了解不算是一张白纸,却也知之甚少。不少门外汉闻核色变,他虽不至于此,但心中仍有点“小疙瘩”,中广核主管招聘的负责人得知情况后给他发了邮件,专门阐述了核能的安全性与普适性,点点滴滴,润泽心头,令陈永伟感受到对方十足的诚意,以及对一名涉世未深毕业生的尊重。他毅然打消了顾虑,束装南下,直奔岭南。在书本和影视里,那是一个四季葱绿、花木扶疏、连熏风中都荡漾着海水咸腥气息的南方以南。
三
2009年7月29日,陈永伟告别江南水乡,抵达曾经的荒蛮之地、如今引领国内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圳,在长城大厦办理了相关手续,坐班车直奔大鹏湾,来到深圳与惠州交界地的大亚湾核电基地。
放下行囊,穿上工装,陈永伟入职的是维修部,日常工作是定期开展对仪控系统的巡检、校验和维修工作。仪控系统在核电站里有多重要?由于核电站的心脏反应堆堆芯的外围包裹着厚厚的金属壁,且高温高压,不可接近,其运行状态只能通过传感器来反映,传感器“感知”反应堆堆芯及机组的运行状态,比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转速等,最后以仪器和仪表的方式客观呈现出来,让工作人员可以时刻监测堆芯的情况。所以也有人把核电站的仪控系统比喻为人的中枢神经。
离开书声琅琅的校园,一个腹中刻有那么多定理、公式的青年学子才发现,要把学校里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转换成对眼前密密麻麻的仪表与线路的“庖丁解牛”,还隔着几条街呢。课堂无疑是理论的渊薮,而实际工作,却是百花争妍的园圃,需要辛勤的园丁松土施肥、扶苗除虫。所幸有两点:一是陈永伟在学生时期就有不少实践经历,可以适时发酵了;二是有一个愿意耐心教他的师父,巨细无遗地教他。如同传统的工匠一样,中广核也有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陈永伟的师父叫付敬强,湖北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比陈永伟早几年上岗,做事认真而温和如邻家大哥。
央视《朝闻天下》的《大国工匠》栏目对当代科技工匠的演绎,远推近拉,很有立体感。对陈永伟的报道记录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维修部的主要职责是守护核反应堆的安全,可谓责任重大,其中的每一次仪器检查和测量,对精度的要求非常严格。陈永伟刚入职时,对此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一天,师父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去测量某种测量仪器的精度,陈永伟简单查看后,及时给出了报告,可没想到师父发回来的邮件指出,他报告的精度与仪器说明书中的精度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陈永伟的报告是严谨的,那么这个仪器就有大问题了!陈永伟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重新确认,才发现果然是自己当时不够细心出了纰漏。此事,给了年轻气盛的陈永伟当头棒喝,事后心中反复掂量、反省,从此对待工作如同用细密的篦子梳头,一丝一毫也不敢漏过。
师父的传帮带像一对齿轮上的运转,大齿轮带动小齿轮,陈永伟渐渐上路。付敬强是个工作充满拼劲的人,陈永伟说,跟着师父,平时的工作强度很大,如果遇上大修,工作量更是大大增加,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出门但见海面上一片阒寂,头顶上万点星光。那时候大亚湾有四台机组,一年会有两次大修。有一段时间,陈永伟觉得自己快要顶不住了,可身边的师父从容淡定、孜孜不倦。他因之受到感染,咬咬牙,继续坚持。熬过大修,陈永伟的技术、耐心都得到了飞速提升,没多久,已然可以独当一面,让师父放心放手了。
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效率越来越高,陈永伟在日常工作之余,有了更多反思和总结的时间。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爱创新的他,发现工作中有一些“烦人”的环节,也许可以不用那么“烦人”。比如仪控板件校验,由于要校验的数量很多,工作人员需要兼顾信号源仪表、测量仪表以及信号采集装置等多个设备,同时需要手动不断地重复接线、换线、信号模拟、参数设置以及测量记录等工作,很容易接错线,再想从校验台上那一堆密密麻麻的接线中,捋出错误接线,可就浪费了不少时间,人也会被折腾得头晕眼花,效率极低。人是万物的灵长,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科技面前,有时却显得那么卑微无助。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手动接线带来的问题呢?陈永伟想起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如果可以设计出一个智能化校验装置,问题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吗?有了思路,再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研究和试验,陈永伟成功发明了一款仪控板件智能化校验装置。借助这个智能化工具,仅需要在屏幕上画一条直线就可以通过虚拟导线模拟板件接线状态,同时通过程序一键完成所有校验工作。有些板卡编了一个程序之后,一百多个流程全部自己走完。原来校验一块板件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只需三到五分钟,整个过程画面清晰,操作简洁。如果说大海上的夜行船,波谲云诡,一旦驰过暗礁险滩,迎来黎明的曙光,看到的则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接下来的日夜,陈永伟有了新的攻坚目标——反应堆堆芯水位变送器的更换技术。核电机组正常运行期间,堆芯处于被冷却剂淹没的状态,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反应堆堆芯水位变送器才能及时监测到冷却剂的液位。而更换的反应堆堆芯水位变送器关键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技术人员之手,这导致核电站每次的维修费用极高,单次更换的成本就高达百万元。根据陈永伟提供给我们的材料显示,更换的反应堆堆芯水位变送器需要用到抽真空充液技术,这项维修工艺极为复杂,技术要求极高,其中有“67道不可逆工艺,特别是毛细管线抽真空,需要将近20米长,2毫米孔径的不锈钢毛细管线连续7天24小时不间断地抽真空,并将真空度抽至小于0.02毫巴”。毫巴,即mbar,不少人应该会对这个单位感到陌生,它是一个用于测量压力的物理单位,与我们常听说的压力单位“帕斯卡”的换算为1mbar=100Pa,0.02毫巴相当于2帕斯卡,与我们的日常大气气压100,000帕左右相比较,就容易理解了。上述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步骤未到位,可能结果就是颠覆性的,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陈永伟说:“出于技术保密的考虑,外方工程师每次更换时都会在现场搭一个小帐篷,在里面更换,具体怎么更换的我们想借鉴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他心想,如果我们能突破这些技术瓶颈,可以为国家省下多少钱啊。
敢想,更要敢干。陈永伟仿佛又回到了最单纯的大学实验时光,只不过这次他所面临的难题比大学时要攻克的难题难得多。这个时候,陈永伟又有了新的体会,大学里学的理论知识,虽然看起来没法直接应用,但其实给自己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后续提升的空间,比如自动控制理论或者数学微积分,在实际应用中自然有它们的落脚点,这才叫学以致用。
通过探究摸索、反复演算和实验操作,陈永伟和项目组独创了毛细管线复用技术以及双泵运行抽真空技术,大幅提升抽真空效率和极限真空值,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单次实施节约成本130万元。
从此之后,陈永伟在中广核的创新发明之旅一发而不可收,他对技术攻关的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每解决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对自我技能的一次大提升,如同蜜蜂入花丛,繁花千朵,香甜异常。陈永伟不惮振翅飞舞,这是一次次攻关,也是一次次蝶变,他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很快,他发现了工作中又一个给维修工程师们带来巨大困扰的问题——按照外方给定的规程,堆芯水位监测系统一回路25bar压力平台试验(简称CCMS),需要启动反应堆冷却剂泵进行升温,温度达到60℃才能停泵进行试验。明明试验过程只需10分钟,可为创造这60℃的试验条件,却需要两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反应堆换料主线关键路径要多出两个小时。问题就在这里,60℃的试验条件的原理是什么,它是必需的吗?如果不创造60℃的试验条件会造成什么后果?陈永伟多次请教外方专家,他们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一旦按常温条件进行试验,很可能会给核电站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更糟糕的情况,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安全问题,这个责任谁来承担?因此,这么多年来,大家都只能老老实实地遵守这个无法被验证的“规则”来执行任务。
陈永伟憋着一股劲,非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不可——既然直接做试验的方法不可行,那就先从理论上将它演算到无懈可击。他开始研究清楚温度因素对于堆芯水位监测试验的影响,并借助计算机建模分析。这个演算的过程非常复杂,光是一个公式的长度就长达五页A4纸左右。推导,验证,再推导,再验证。有时候,一个数值存在疑问,就得回到上一步去重新核实,定位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了充分验证理论结果,陈永伟还搜集了大量工程期间的实际应用数据,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温度因素对于CCMS 25bar的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也就是说60℃的这个试验条件没有必要!陈永伟及其团队的这个研究成果成功发表于SCI国际核心期刊《Annals of Nuclear Energy》上,获国内外核能专家的一致认可。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据此通过ESR修改上游文件,取消了25bar状态对温度的要求,目前新的规程已在多基地推广。这一看似变化不大的优化方案,在保证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大大节约了反应堆换料周期大修的主线工期。数据显示,“以大亚湾基地六台机为例,六台机单轮次大修可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大于1200万元,在六台机寿期内可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大于3亿元”。
弄潮儿潮头立!正是凭着这一股子年轻人勇于革新的劲头,这些年来,陈永伟在重大技术革新、关键难题解决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成果令人啧啧称奇,他申请及授权的知识产权共计85项,其中PCT专利6项(第一发明人6项)、发明专利55项(第一发明人45项),获全国性行业协会、中国广核集团及公司科技进步奖37项,其中第一完成人占21项,完成深圳市技改项目验收结题2项。通过技术革命,向创新要效益,向创新要发展,向创新要速度。提出及实施优化改进项目39项,累计处理及解决技术疑难问题100余项。面对技术封锁与出口限制,进行重点技术攻关,实现关键重要设备国产化36项,产品在大亚湾反应堆重要保护和控制系统覆盖率达90%以上。创建仪控智能化维修方法和体系,实现生产方式升级,发明的16项智能化工具,广泛应用于多基地20余台核电机组。
人们或许要问,为何陈永伟总能推陈出新、屡创佳绩?他的如此表达能够解疑一二:“我们应该为工作中存在困惑、烦琐或疑难的地方而感到欣喜,因为那常常是创新发明的来源。”
漫漫人生,峰峦叠嶂永远比一马平川更能吸引跋涉者的目光,激励攀登者的兴趣,鼓舞超越者的斗志。
四
陈永伟的个人成长历程不算太长,可这十几年,足以见证我们国家核电事业的飞速发展。
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上,可以看到,截至2022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是2012年的3.5倍(2012年底,15台),总装机容量5560万千瓦,是2012年的4.4倍(2012年底,126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419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二”。
遥想当年专家村里小联合国的“盛况”,人影憧憧,恍在昨日。如果说起步之初,国外技术的借助与援手或不可免,到今天,“华龙一号”的研发成功,标志我国真正自主掌握了三代核电技术,商业化核电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
窗外月上树梢,夜已深。采访到最后,我们自然而然地聊到了核能工匠人才的培养话题。
从年龄和取得的成绩来讲,陈永伟无疑属于“少年出英雄”。可是他也曾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有着对自身工作定位的疑惑。他的工作专业所对应的仪控系统,因为体积较小,在核电站里的分布是比较分散的,不像发电机、汽轮机,属于大型设备。如何在一个小小的仪器上体现个人更大的价值呢?比如开发一个智能装置,或在某些仪器上做优化改进,体量都不大,很容易局限在一个小的领域里,显得十分“不起眼”。他认为恰恰是无数个不起眼的岗位、岗职,需要更多年轻的技术能手跻身其间。
2017年,陈永伟获“深圳市技能菁英”称号,并成功获得由深圳人社局组织的海外游学机会。此次出国,为陈永伟打开了新的视野和格局,也为他解答了“小仪器如何创造大价值”的疑问。
飞抵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之一的德国,他第一次接触到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的“隐形冠军企业”理论。所谓“隐形冠军企业”,指的是那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这套理论特别强调明确的目标、专注的工作和细分的领域,尤其是细分领域,在一个具体的产品或业务上,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同样可以成就巨大的价值。
到枫叶如丹的加拿大,陈永伟学到了“颠覆式创新”的理念。颠覆式创新是指在传统创新、破坏式创新和微创新的基础之上,由量变导致质变,从逐渐改变到最终实现颠覆,通过创新,实现从原有的模式,完全蜕变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和全新的价值链。对陈永伟来说,这个理念的核心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有时候,要打破固有格局,就必须有敢于颠覆传统的勇气。
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不惮拿来,不耻下问,向最先进的学习,才是不断进步的源头活水,汩汩滔滔。面对窗前一轮皎皎明月,陈永伟感喟,工匠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性,在熟练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多观察,多思考,多创新,还要对自己的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他感叹道,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可能在一个岗位上会干几十年,很多人并不会因为技术老练之后就转到管理岗。对我们来说,管理岗则往往意味着岗职的晋升,地位的提升,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一代代熟练技术人员像螺丝钉一般地铆住,同样意义重大。实际上,如果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几十年如一日,在技术岗上发光发热,同样令人自豪。永葆匠人之心,脱下工装后,到咖啡厅里品一杯咖啡,便是满满的幸福感。
只有人人对自己的工作怀有敬意,才能将每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正是有此感悟,陈永伟才能在核电站的“大世界”里,甘于钻进仪器控制的“小阁楼”里,默默锤炼,不断耕耘,力争成为那一个不为人知的“隐形冠军”。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我们吁请更多的隐形冠军,活跃与成长在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前沿。
责任编辑:杨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