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新增了5种类型的栏目,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也有助于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更好地融入职业生涯教育。文章分析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述基于教材栏目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尽管在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有所成效,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尚有不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选考科目与大学的专业选择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准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中设立了丰富多样的栏目,意在充分发挥栏目的功能和价值,协助教师更好地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本文剖析了新教材中“化学与职业”等栏目,基于栏目设计了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
二、基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栏目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基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栏目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行性
相较于旧版教材,新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框架上都更加完善。新教材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保证化学学科知识完整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此外,新教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顺序,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采用理论知识与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的方法,符合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从而分散了难点知识,降低了学习难度。新教材还新增了5种类型的栏目,在栏目内容的选取上更加贴近生产生活、科技、社会和环境等,着重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德育功能,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化学相关的职业等,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此可知,在新教材中,教材编写者注重资料性栏目的设置,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拓展,所以基于新教材栏目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是可行的。
(二)基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栏目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高考综合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有序推进,突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权。然而,在进行科目选考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职业规划意识,加之化学学科学习难度较大、难以取得高分,一些学生选择放弃学习化学,选考化学学科的学生数量骤减,对国家的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因此,教育部于2021年7月发布了新的高校招生政策《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以下简称 《指引》),要求高考报考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本科专业的学生同时要选择物理和化学学科。尽管这一政策或许会增加化学学科的选考概率,但这种迫于无奈的选择并非新高考改革的初衷。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课本知识,基于教材栏目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将化学与职业和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化学的职业。
三、实践探索
(一)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剖析
根据《指引》,高校的92个学科门类中,有56个要求必选化学,占比高达60.87%。仔细研究《指引》可以发现,许多本科专业与化学息息相关,并且部分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从事的职业具有相通之处。例如,农学中的部分专业和工学中的部分专业,学生毕业后都可以从事环境保护工程师这个职业。
新教材中包含隐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如“科学·技术·社会”“信息搜索”“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研究与实践”等栏目,里面有与职业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时穿插职业生涯教育,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
(二)基于教材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要想在高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然后基于教材内容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1.介绍代表性职业,创设情境,增加职业了解
化学涉及的就业领域非常广泛,为了开阔学生的职业视野,教师可以利用新教材中的“化学与职业”栏目,提高学生对化学职业的认识。该栏目介绍了7种代表性职业,并对不同职业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特点、工作方式、环境,以及从事这项工作所具备的品质等。
在讲授“化学与职业”栏目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或创设情境法,向学生介绍与该化学知识相关的职业类型。例如,在讲授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时,教师可以设置真实的电池应用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以及如果他们是电池研发人员,会如何研制出不同结构性能的电池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教师创设具体的职业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对该职业有一些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授法介绍电池研发人员职业的工作内容、特点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背景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相应职业进行对照,进行自我定位和评估。当学生对职业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后,能减少他们在高考选科、择业和就业时的迷茫感。
2.紧跟社会热点,拓展学科知识,激发职业兴趣
教师可以合理地选择教科书中“科学·技术·社会”“信息搜索”等栏目的知识,并结合社会热点或现代化学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展开化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索化学科学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以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教师可以将“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提到的燃料电池作为切入点,拓展各类电池的发展史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在国家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鼓励政策的强力驱动下,燃料电池研发行业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待电池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拓展学科知识,提前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信息,将专业兴趣转变为职业兴趣。
此外,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环境问题,通过讲解与环境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师还可以介绍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化学技术和方法,讲解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介绍药物研发与制造的过程,讲解化学在药物发现、设计与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展示医药化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并引导学生思考从事医药化学工作的意义等。
3.挖掘科学史实,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职业观念
通过讲解教科书中的化学史和科学史实,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精神,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
以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教师可以将化学史作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前人的探索历程。教师通过讲解伽伐尼发现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搐的“动物电”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开展原电池原理及构成的实验探究。随后,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实验室无数次重复伽伐尼的试验后制成伏打电堆,推翻了“动物电”的结论。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最后,沿着电化学的发展史,教师可以讲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的反应原理。
教师通过讲解电流的偶然发现,第一个实用电池的发明,以及新兴燃料电池的发明,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家在科研之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的,他们通过坚定的科研信念和不懈努力才能对人类社会作出如此大的贡献。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获得职业体验
职业生涯教育不能只靠课堂渗透,因为形象生动的讲解远不及实地考察参观或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效果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与化学相关的企业、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
以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组装、连接和操作小型燃料电池装置或自制模型,并帮助他们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思考燃料电池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与传统燃烧反应进行对比,引导他们总结实验中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体会燃料电池在能源领域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四、结语
总的来说,人教版新教材的新增栏目为教师提供了绝佳的职业生涯教育素材。教师应加强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认知,结合实际情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利用教材栏目将化学知识与职业生涯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逐渐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做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郝丽静.浅议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培养 [J].赤子,2019(3).
[2]欧阳玉良,高节良,李灿.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17).
[3]高馨宜.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策略[D].延吉:延边大学,2021.
[4]张瑶,严文法.新人教版教材“化学与职业”栏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价值与实施策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22(11).
[5]李畅,周小平,郭乔辉.基于新人教版教材的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素材分布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33).
[6]张祖志,黎泓波.新人教版教材“化学与职业”栏目分析与教学建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3).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有机化学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258。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