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美育实践研究

2024-08-03 00:00:00宋安均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6期

摘要:文章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美育实践研究为切入点,分析目前辅导员开展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希望能给高校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工作思路和多样化的工作开展形式,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辅导员;美育;“四情”美育

一、高校辅导员美育实践研究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高校美育研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高校美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侧重理论研究探索,如研究高校美育工作的目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侧重实践研究,如高校美育工作如何融入其他课程,尚未构建起独立的美育工作体系。笔者结合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特点,以及多年从事高校美育工作的实践,以学生为特定对象,以辅导员团队为骨干力量,依托学校综合教育平台资源,全面、系统地开展美育工作,创新探索辅导员美育课程体系。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美育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国家有政策规定指导。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旨在强化学生的美育实践体验,提高美育综合育人的价值。

第二,高校教育的现实需求。当前,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辅导员团队为主体,把美育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符合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实际,也符合美育工作特点。因此,强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美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人才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美育工作虽然受重视程度不高,但随着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学实践的具体化,其在修正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辅导员美育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方面

第一,缺乏专业的美育辅导员团队。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看,大部分的辅导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开展美育工作时通常采取讲解、讲座等方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类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二,更加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传统观念制约。高校学生虽然不像初中生、高中生有升学压力,但还是会有毕业压力,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衡量标准依然是课程考试能不能顺利通过,学分能不能修满。尤其是三本院校、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历上存在劣势,面临的毕业压力较大,因此辅导员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三,辅导员时间、精力有限。从调查研究来看,当前大多数辅导员会兼顾二级学院部分行政工作,日常事务较为繁杂,加之学生安全工作形势严峻,辅导员上班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高度重合,难以集中式开展美育活动,难以系统关注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文化素养、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将美育工作落地。

(二)学生方面

第一,学生对美育认识不足。学生普遍将美育与艺术专业课程联系起来,认为美育工作与自己没有关系,对美育的认知多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进行系统性、连续性的学习,因此缺乏主动性。

第二,网络新媒体对美育工作的冲击和挑战。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受父母管束和家人监督较少,自主性、选择性更强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将大量时间用于打游戏、浏览短视频等事情上,网络流行语、娱乐视频、游戏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和导向性会对学生的审美与价值取向造成较大冲击,导致美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平台建设方面

第一,美育工作不是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出现。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专业虽然富含美育元素,但是辅导员对美育元素多停留在理论知识讲授层面,没有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忽略了对学生美育实践技能的培养。不仅如此,辅导员没有开展综合性的美育活动,导致学生接受不到系统、全面的美育熏陶。

第二,美育缺乏系统平台支撑。美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较为完备的音乐厅、美术馆、艺术工作室等场地做支持,同时需要承载教学、考核、宣传、调查、评估等系列活动的业务平台。目前,艺术院校虽然有较为完善的场地设施,但平台基本只能依托校园网、微信群、QQ群或者开放型互联网,缺乏系统平台支撑,甚至部分院校既缺乏场地设施,又没有系统平台支撑,严重制约了美育工作的开展。

第三,高校美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国内高校尚未形成较为独立、完备的美育评价机制体系,也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发展计划,导致美育工作不够规范,标准要求不统一,结果运用不科学。

四、高校辅导员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辅导员自身建设方面

第一,建立专业化的美育辅导员团队。辅导员可以通过研修和参加相关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美育素养,丰富相关的知识储备,通过用综合性课程、研究性学习、项目制教学等不同的艺术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积累教学资源,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开展美育工作的专业性。

第二,制定个性化的美育工作方案。受不同学历背景、民族特征、生活环境等影响,辅导员团队和学生群体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辅导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美育工作方案,也可以邀请校内外专业人士一起制定符合学生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的美育工作方案,并在方案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如布依族的“八音座唱”、苗族的“苗绣”、土家族的“山歌”等。辅导员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多元文化元素,鼓励学生学习不同民族、不同传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经验,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第三,加强新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辅导员可以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辅导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建立美育资料库,再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学生精准推送美育资料库内容,以此提高美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学生个人塑造方面

第一,学生应加强美育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美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美、了解美。艺术教育虽然是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但美的范围很宽广,它不仅包含了艺术美,还包含了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所以辅导员要不断延伸和拓展美育范围。艺术美包含了音乐美、舞蹈美、绘画美、摄影美、建筑美等;自然美包含了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美,人文景观美;社会美包含了辛勤劳动时的劳动美,人外在的样貌美,人内在的心灵美;科学美包含了科学实验美、科学公式美等。

第二,学生应自觉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美的正确判断。高度发达的信息和各类网络动态,冲击和影响着学生的审美价值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学习、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丰富对美的认知,在享受网络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主动通过阅读网络新闻资讯、相关文献抵制负面网络信息和不良网络行为。

第三,学生要把审美思维、审美意识、审美实践作为提高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学生要主动转变成绩至上的观念,主动参与美育知识学习和美育实践活动,依托规范化平台搭建、项目支持、学生参与等形式,把审美思维、审美意识、审美实践作为提高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

(三)高校平台建设和资金支持方面

第一,完善美育场地配套。高校应配齐开展美育工作所需的场地,积极完成音乐厅、艺术工作室、美术馆等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并重视维护和管理,通过资源调配强化美育实践活动的服务保障。依托以场地为主的实践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美术展览的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体验增强成就感、荣誉感;通过音乐会和话剧等平台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提高学生的美育实践能力;通过组建学生艺术团,促使学生感受到美育的价值和魅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完善美育相关课程配套。在提高各专业课程美育知识覆盖率的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更为专业、系统的美育知识选修课,以辅导员团队为主讲教师团,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共建或挂牌一批美育实践基地,通过打造辅导员美育“专业+选修+社会实践”的“三位一体”模式,促使辅导员美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高效化。

第三,提供美育工作的资金支持。高校应设置专项资金支持美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且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实践平台建设、维护和正常开展实践活动,在丰富、完善教学活动的同时,增加艺术实践团体的实践机会,进一步促进团队建设,以此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水平的艺术美育实践团队。

五、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四情”美育新模式

第一,丰富“四情”美育的内涵。在笔者看来,“四情”就是同学情、师生情、母校情和从教从业情。学生离开家,进入学校,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有了“同学情”;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学习中,学生遇见不同的教师,有了“师生情”;学生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齐聚校园,有了“母校情”;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有了“从教情”或“从业情”,而“四情”美育就是以这四种情感为依托,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第二,构建“四情”美育专业平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有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积淀,高校以“四情”美育为支撑,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在开展美育工作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引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共鸣。因此,高校可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四情”美育数据库,分音乐、美术、影视等模块搭建平台,分阶段进行线上线下综合育人,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三,持续推动“四情”美育发展。辅导员通过“四情”美育可以让学生在文化、心理、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全方位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素养,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强的竞争力。因此,高校需不断完善和发展“四情”美育,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美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周冠生.美育的今天明天与昨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3).

[2]檀传宝.论教育美育[J].教育研究,2000(12).

[3]赵洪恩.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研究,2000(2).

[4]杨贵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J].中国音乐教育,2002(1).

[5]王旭晓.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3).

[6]黄荔,肖为.高校辅导员基于美育视角推进思政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7).

[7]袁满.美育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教育与培训,2021(4).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校级辅导员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美育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dykt2022010。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