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探索

2024-08-03 00:00王兆雨李庆安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党必须遵循的最高层次的“三大规律”。西柏坡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转折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这个历史断面是“三大规律”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融合演进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敢于大决战、敢于追穷寇,启示我们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信、主动地应对各种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布局经济、发展民主,启示我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要求全党保持“赶考”的清醒,启示我们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关键词]西柏坡;“三大规律”;时代价值;“三个务必”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07-0039-04

规律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联系。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必须遵循的最高层次、最重要的“三大规律”[1],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必然性的趋势和联系。西柏坡时期是党工作重心由战争走向和平、农村走向城市、革命走向建设的转折时期。与此前的八七会议不同,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关头下转危为安的被迫转折不同,这次转折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推进的目标导向的自主性、主动性转折。这种清醒的历史自觉、坚定的历史自信、强大的历史主动,源于党对“三大规律”的探索。

一、“三大规律”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直接提出“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最早出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2]。在这次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三大规律”也于次年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此后,党的十六大至二十大,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会提及党如何持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从而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党对规律的认识和党的理论发展,常常是实践探索在前,规律揭示和理论总结在后,从而继续指引随后的实践。“三大规律”的概念虽于21世纪之初才明确提出,却早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三大规律”在逻辑上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由“一总二分”结构搭建出完整的规律框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一总”,共产党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二分”。人类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想性追求与历史性现实的统一。人们通过把握规律性实现目的性,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中表现出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世界,具体由二分为主观和客观。改变客观世界则集中表现为推进社会主义、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不断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改变主观世界则集中表现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并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断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

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探索“三大规律”的客观条件。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破坏旧世界”到“建设新世界”的转折点。在这个时间节点,系统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条件、历史时机恰好成熟。如果早一些,在延安时期,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历史条件尚不具备,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也“为时尚早”;如果晚一些,新中国成立后,规律的探索、理论的研究又会滞后于实践的发展,难以提供先导性指引。西柏坡时期,“一总”得到突破,即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备了进入社会主义的“时”与“势”。顺势而为取得成功;“二分”就得以展开,共产党全面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铺开就成为可能。从“三大规律”视角看,西柏坡时期是“三大规律”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融合演进的历史起点,体现出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

二、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现代国家治理、政治运行一般都采用政党政治的形式,政党通过一定方式执掌国家政权,进而治理国家[3]。与西方议会政党通过赢得选举获取执政合法性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最大合法性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西柏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始终保持合法性就成了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苦难中奋发进取难,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更难。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对手摧枯拉朽时,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胜利后走向全面执政,毛泽东同志预见到:面对重大转折、巨大胜利,可能出现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于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防止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麻痹、松懈情绪,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还通过了“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为自己立下的规定,也是对自身保持忧患意识、努力艰苦奋斗、勇于自我革命的一种生动实践。“两个务必”“六条规定”是党中央站在马列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冷静总结历代王朝始兴终亡的历史教训,对“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问题的超前思考。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顿的思想已经成为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我们党一以贯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要求全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启示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因此,充分认识到“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将长期存在,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顽固性,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充分认识到精神状态反映党的形象、关乎事业兴衰,必须始终保持“进京赶考”的精神状态。

三、前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布局经济、发展民主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历史经验出发探索出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认识。中国共产党是自建党起就确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创造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在此条件下创造的。这样的创造活动,使人类历史呈现出不会因为人的思想、想法等主观意志而发生轻易改变的客观规律。西柏坡时期,革命战争即将全国胜利,探索如何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具备了、时机成熟了。

在经济上,党认识到除了政治上、军事上独立自主外,还必须在经济上取得独立自主,否则转入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4]。我们党提出,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任务。同时,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的状况和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批判了错误对待国营企业或私营企业的糊涂思想[5]。我们党描绘了进入社会主义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提出要加强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并统筹考虑对外贸易政策,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些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封建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翻版,而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经济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回答。

在政治上,党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着力夯实执政根基。1947年,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让农民“耕者有其田”,共产党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广大农民这“漫山遍野的干柴”,形成“燎原之势”。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最好证明。1948年劳动节前夕,党发出“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在西柏坡时期得以确立,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协商民主制度的基础。1948年6月,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使人民有自己的代表机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华北人民政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府组成奠定了基础。至此,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得以明确。中国共产党这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各方面力量的胸襟,与国民党“党天下”意识浓烈、将政权与“人民”分离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实行耕者有其田、进行政治协商、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计国体、政体,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与国民党“争夺天下”的权宜之计,而是党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在革命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在政治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前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布局经济、发展民主启示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协调其他工作都围绕和服务这个中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凝聚创造伟力;必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到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

四、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关于人类社会活动、社会走向即人类历史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规律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智者、先贤、哲人为之探索。但传统研究者往往没有充分看到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重要作用,把“历史”看作“客体”限定在超然的逻辑框架中,人望着这个终点无所作为[6]。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指出了人在其中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不独立于世界外,而是置身世界中。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人既是历史的结果,又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既有客观规律可循,又是一个实践主体将客观与主观结合起来,实现人的自为性、目的性和超越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自然而然地看到了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也就形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

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地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有赖于人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历史条件的成熟。抗战胜利时,国民党总兵力约430万人,共产党总兵力约127万人,双方对比为3.4:1。这一兵力对比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国民党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参加政府”,而不是国民党“结束一党训政、成立联合政府”,国共双方呈现出联合政府和一党训政的对立。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尤其是进入1948年秋季,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而不利于国民党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适时而果断地与国民党进行大决战,取得伟大胜利。面对“划江而治”的声音和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一些民主党派发生动摇,甚至斯大林都力劝中国共产党接受局势、减少伤亡,避免美苏利益被激化。

马克思、恩格斯尽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一般规律,但他们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情形不可能作出未卜先知的预测。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因地制宜地分析“时”与“势”,考验着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战争占领南京》,其中就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求“将革命进行到底”,宣示了我们党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奋斗姿态,沿着正确道路胜利前进的信心和决心。正是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抉择,百万雄师渡过大江。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摆脱了“交出军队、参加政府”任人宰割的局面,避免了“半途而废、划江而治”的半截子革命。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规律,它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4]。之所以敢于大决战、敢于追穷寇不是盲目蛮干的匹夫之勇,是因为源于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源于对世界潮流和条件机遇的深刻把握,敏锐地抓住“时”与“势”,果断地采取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伟大斗争,取得伟大胜利。

西柏坡时期,党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启示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两个大局”出发应对考验并主动作为。我们不仅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更要敢于和善于推进历史向正确的方向加速前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历史规律的呈现、历史主动地掌握,离不开党领导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主动奋斗。

参考文献:

[1]何毅亭. 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N].学习时报,2022-07-15(2).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1(13):3-17.

[3]王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理论基础[J].前线,2019(1):13-17.

[4]雷国珍.任弼时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理论建树[J].湖南社会科学,2006(1):51-56.

[5]李庆安.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1,23(2):33-37.

[6]王懂棋.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J].机关党建研究,2021(11):28-31.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