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2003—2022年收录的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究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经历兴起和深化发展两个阶段,兴起阶段呈现技术驱动与政策导向的双重特征,深化阶段呈现技术流与人文流各展其能的双重特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技术与人文深度融合的跨学科研究、乡村振兴及区域文旅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研究等将成为新趋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可视化分析;阶段特征;发展趋势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36
数字时代,数字化浪潮一方面冲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解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构成挑战,使其面临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创新路径和成长空间。近十多年来,为应对数字化浪潮,不同国家开启了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路。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日益重视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相关学术研究与实践也在这种大环境下蓬勃兴起。
为了更好地厘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路径,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2003—2022年北大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发表的161篇研究论文为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研究现状、相关主题、研究热点等方面对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探究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1 研究现状分析
1.1 年度发文分析
通过对上述检索的161篇文献进行查证,并对近二十年来各年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最早的发文始于2006年,2006—2013年呈相对平缓的波动上升趋势,核心期刊年发文基本在10篇以下,最高的2013年也只有10篇;2014年大幅回落,2015年大幅跃升,达到20篇,较之前发文量最高的2013年增长100%;2015年之后,发文量有所回落,总体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1.2 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频被引文献可作为研究主题热度的指标之一。分析发现,黄永林、宋俊华2人分别有2篇论文被引频次进入前十名,学术影响力居第一梯队。
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高被引文献图(表1)中可发现,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献中,黄永林的论文被引量最高,学术影响力处于领先地位。
分析表1中的篇名,在高被引的前十篇论文中,篇名含“数字化+保护”主题词的论文Q5kIUB8gxMVeObylXsctHw==达8篇,占80%。由此可见,“数字化+保护”相关主题是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从时间跨度看,从2006年彭冬梅等的《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一文到2019年马晓娜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现状》一文,这一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十多年,成果最为丰富,成果的成熟度也较高。这与近二十年来党和国家着重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方向保持一致。
2 研究热点分析
2.1 关键词共现分析
从表2可知,近二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排前八位的热点关键词有“数字化”“保护”“元数据”“数据库”“传承”“虚拟现实”等。
由CiteSpace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2)可知,“数字化” 属于近二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第一层次的中心节点,“ 保护”属于第二层次的中心节点,“元数据”“数据库”等关键词属于第三层次的中心节点。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热点路径与思路如图3所示。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数字化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元数据、数据库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则是数字化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2.2 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图4)可见,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按序号由小到大分别形成“数字化”“保护”“虚拟现实”“保存价值”“图书馆”“高职院校”“城市形象”“影像记录”“动漫技术”“远程在场”“开发策略”十一个聚类模块,意即形成十一个热点主题。
综合关键词共现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所反映的信息,分析得出在近二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领域,“保护”与“传承”是贯穿数字化研究的主旋律和主要热点。这些热点归结起来主要为五大方面:数字化技术研究、数字化个案研究、数字化理论研究、数字化政策研究以及发展路径策略研究。
2.3 突现词分析
通过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突现词时区视图(图5)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06—2010年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数字技术应用研究,2011—2014年主要聚焦于数字化保护实践及数字化理论研究,2015—2019年主要聚焦于数字化传播及数字化实践研究,2020—2022年主要聚焦于数字化政策、理论研究与开发策略研究。
3 阶段特征与趋势分析
3.1 阶段特征
按照关键词聚类图谱反映出来的时区分布中的集中与离散状况,结合研究文献年度发文情况分析,可将近二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3.1.1 第一阶段
2006—2012年,兴起阶段,呈双轨驱动特征。这一阶段受国外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的影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以及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兴起。这一阶段的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为主线,呈现 技术驱动与政策导向的 双重特征①。
这一阶段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技术应用研究,关键词有虚拟现实、信息技术、资源库等。被引频次与下载量最高的是黄永林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一文,被引736次、下载25502次。该文指出了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提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等②,为此后十年的非遗数字化研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③。在此阶段,彭冬梅等通过介绍国外非物质文化数字化情况及自身参与的实践案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及紧迫性④。谭必勇等梳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路径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思路,认为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初始阶段都具有技术驱动特点、政府引导效益明显等共同点,要立足本国国情,体现本国特色⑤。常凌翀针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利用大众媒体超越时空限制的数字传播特性,探索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路径⑥。张红灵对数字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网络化传播中的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⑦。
这些文献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从理论、技术、策略、中外比较、特定角色、特定对象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些有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探索价值的成果,为下一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3.1.2 第二阶段
2013—2022年,深化发展阶段,呈“双流”(技术流和文化流)展能特征。这一阶段,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作为国家基本方略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被提到新的高度,赋予新内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课题,这都推动学术研究不断探索,做出回应。
这一阶段,人民群众对多元的优秀文化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围绕这一些热点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和技术流与人文流各展其能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受到重视,由此划分为技术流派与人文流派。但无论是技术流派还是人文流派都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性发展首先要解决理论创新的问题。
技术流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解决非遗面临的生存环境异化、文化空间萎缩、活态传承脱节等问题。数字化可以使得非遗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同时数字化也可以使非遗文化能够更好地与时代相融合,增加其生命力和传播力。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让非遗文化的传承更加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能够保证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之路的质量和效率。运用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可以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被采集记录、保存保护、展示传播。他们重视从数字技术理论创新和数字技术应用创新的维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试图以此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新路径。如谈国新等从信息空间理论视角探讨了信息空间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难题,并提出信息视角下的解决方法⑧。孙传明等从体制机制、人才资金、数字化手段、新媒体传播四个角度对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现状进行调研,并就如何保护提出对策建议⑨。
人文流则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存在“技术主导”“情感零度”的问题,强调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要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色,守住“遗产”本真,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反思和“技术批判”倾向。如宋俊华认为当前数字化保护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⑩。王明月认为数字化保护是一柄双刃剑,认为当前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语义设计、分类与评价体系、组织规范、社会效益等均存在着的文化风险。提出要以传承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合理衔接的纽带解决数字化风险k。宋方昊等探讨了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研究通过数字交互设计技术,实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转化l。
两个流派分别从技术和人文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策略、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3.2 趋势分析
上述研究及两派观点真实反映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深化阶段,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入高原阶段面临“路在何方”的新挑战和新困境。迎接挑战,走出困境,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新境界务必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数字化实践。同时,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特别是从对研究主题和关键词的演变分析中,可揭示下阶段研究趋势。
3.2.1 政策研究提升研究新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政策东风为新一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破冰利剑,也必将催生政策研究的新热度。如何将国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地方和社会的实际行动,需要政策研究加以传导。通过目前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图谱分析,国家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政策法规研究、行业标准、评价体系、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以及与乡村振兴、区域文旅融合等有望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3.2.2 理论研究打开研究新视野
从已有数据可知,已有文献大部分停留在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层面,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传统的、单一的理论必然导致了数字化“技术宰制”与非遗“文化本位”的冲突,出现“进退失据”的窘境m。破解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之困”和“成长的烦恼”,需要打破“技术”“人文”不同的流派“藩篱”。
要通过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主体、跨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促进信息科技、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图书情报学、档案学、管理学、未来学等不同学术理论的融合,同时要加强中外非物质文化领域的比较研究,兼收并蓄,学百家之长,促进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打开研究视野,构建研究范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理论体系。
3.2.3 实证性研究提供研究新发现
实证性研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方式,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实践是理论之母,实证是理论之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产生于非物质文化实践,同时反作用于实践。通过对近二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可知,这一领域实证性研究的文献总体匮乏,也缺乏比较有影响力的案例研究。实证性研究量和质的不足不但制约着研究质量的提升,也影响着非物质遗产数字化领域的理论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实证性研究作为支撑,因此,可以预测下阶段实证性研究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突围的重要路径和方法,也将成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3.2.4 协同研究共享研究新成果
实践证明协同、合作、融合、共享是当今重大科技成果形成突破的共同特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创新突破的必由之路。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虽然有一些协同研究的团队,但总体上还处在“孤岛”式的研究状态中,研究中的“数字鸿沟”仍然突出,制约着研究的创新和成果的提升。打破研究中的“孤岛”状态,消弭数字鸿沟,一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强高等院校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社会专业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间的合作与 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研究合力;二要以专业平台为纽带,加强技术流与人文流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协同,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形成专业合力,实施跨学科攻关,消弭“数字鸿沟;三要以价值激活为核心,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与当下文化强国建设、经济强国、数字中国、乡村振兴等研究协同,为文化强国、经济强国、数字中国、乡村振兴赋能添彩,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助推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画卷中绽放璀璨光彩。
4 结语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可知,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分兴起和深化两个阶段,兴起阶段呈现政策驱动与技术驱动双轨驱动的特征,深化阶段呈现技术流与人文流各展其能的双重特征。这一特征促进了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兴起,推动了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深化发展与学术繁荣。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的新挑战和新困境,未来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理论创新与实证性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加强跨学科研究,促进技术流与人文流的深度融合;非遗数字化研究与乡村振兴、区域文旅等研究结合起来,开拓研究空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国际交流等,注入新动力,提升成果质量,讲好“中国故事”,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提供更有力的学术支撑。
参考文献
①③谢梅,赵森,臧雨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知网资源的知识图谱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24(4):75-83.
②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④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47-51.
⑤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7-11.
⑥常凌翀.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11):39-42.
⑦张红灵.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3-125.
⑧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6):179-184.
⑨孙传明,程强,谈国新.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7(3):124-132.
⑩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15(6):1-9,157.
k王明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风险与路径反思[J].文化遗产,2015(3):32-40.
l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83,87.
m陈心林,杨晓茜.进退失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反思[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1):1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