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梳理鹤壁市博物馆开发研学课程的优势以及现有课程发展现状,分析中小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定位及品牌打造。立足博物馆资源优势,博物馆可以作为研学课程活动的重要空间,也可作为整个研学旅行的特色核心环节,推动文化、旅游、教育三者更加密切交融,促进文化、旅游、教育产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课程设计;协同发展;特色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2.015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了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等指导意见。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具备弯道超车的优势和条件,重点依托博物馆等,加快研学项目建设,建设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和营地,推出一批研学旅行精品课程,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研学旅游产品体系。
1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研学课程的价值
在当前我国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立足博物馆内的资源优势,博物馆可以作为研学活动的重要空间,应重点打造一批特色研学课程,突出历史文化情怀,提升服务管理品质,进一步扩大历史、文物等文化的现实影响力。未来,“教与游”“研与学”跨行业、跨领域的博物馆研学课程必将以更精准化、品质化的方向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是提升青少年儿童学习兴趣。研学课程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和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培养这种兴趣,是一种探究式的、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对于中小学生,通过参与非灌输式的博物馆精品研学课程,可以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较大地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激发创新和探索能力。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大量的文物或历史场景,在这种高复原、强临境感的空间内实施知识传输,对于人的记忆、理解、感受的影响作用是极其大的;同时,博物馆本身的文化氛围、精神环境对于素质教育的加强也存在着无法替代的高潜在影响。
二是提高课外知识教育效率。在获得知识的层面,从横向来看,参加主题研学课程的青少年可以从历史、文化、工业等多个维度深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从纵向来看,研学课程为他们在一个领域知识的不断增长、认识的不断深入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从获得体验的层面,令人振奋的学习环境及轻松愉悦的探究式学习,可以让中小学生爱上博物馆。博物馆内有趣有益的研学课程,使走进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学习或闲暇时光的选择,形成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
2 鹤壁市博物馆开发研学课程的优势
博物馆充足的藏品、丰富的展览及其相关专业人员为提供优质的探究式、沉浸式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鹤壁市博物馆位于湘江路与华夏南路交叉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首批评定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在开发精品研学课程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一是馆藏文物丰富。鹤壁市博物馆共有藏品5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00余件(套)。藏品涵盖了史前时期至当代的各类文物,分为陶器、瓷器、铜器、铜镜、货币、铁器、玉器、书画、石器、石刻、木器等13类。数量最多的为货币、陶器和瓷器,其中以鹤壁窑瓷器最具特色。石林乡狮跑泉村出土的4000多枚战国货币对研究战国时期的货币具有重要价值。大量的汉代陶器、精美的汉代铜镜以及鹿楼冶铁遗址出土的大量农具和兵器展现了当时的繁盛。
二是陈列展览多样。鹤壁市博物馆北广场为好人主题广场,二楼为鹤壁好人馆,是鹤壁市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鹤壁好人的重要阵地,是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向上向善的主要场所。鹤壁市博物馆五楼为“鹤壁长歌—鹤壁古代文明陈列展”,共展出展品555件(套),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集视觉美、意境美、形式美的参观氛围,同时也以文物深刻的意蕴引导人们回忆、体味、讴歌鹤壁历史。陈列展示是鹤壁市博物馆的灵魂工作,自2005年新馆开馆以来,共举办临时展览200余个。
三是社教活动多彩。鹤壁市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创新打造“一个中心、三大系列”社会教育活动模式,即以“创建第二课堂”为中心,不断深入开展“爱家乡爱鹤壁—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的节日,相聚博物馆—体验式教育”“走进校园—大课堂教育”三大系列教育活动。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实践教育,开展春节、端午节等传统习俗亲子体验等教育活动;以实现“第二课堂”为主要目的,采用鹤壁市博物馆走进校园和孩子们到鹤壁市博物馆参加活动的双向奔赴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鹤壁市博物馆这一融合历史、美育、写作、欣赏等多位一体的“独特课堂”的独特魅力。近年来,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年均开展教育活动50余次。
3 鹤壁市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开发
鹤壁市博物馆展览面积大、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历史文化主题突出,开发研学课程应围绕教育性与实践性的特征,增加课程的知识性、科学性、创新性、艺术性、体验性、趣味性,以传统历史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培育、青少年德育提升为主要活动目标,让青少年了解鹤壁历史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认同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彰显地域特点,扩大研学课程的影响力。
3.1 坚持“以人文本”原则
研学课程服务的主体是学生,鹤壁市博物馆在馆内资源的基础上,一是要充分调研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特点,提升服务有效性,与学校、景区等建立密切的联系,与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及对研学课程的反馈;二是依据馆藏资源,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结合学生的要求,通过学校、博物馆共同研发的方式,确定课程主题,打造专属的精品研学课程;三是充分考量学生的年龄段和认识水平,开发不同内容的研学产品。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如讲解内容的不同、体验内容的不同、观察方式的不同、问题设置的难度不同、故事性趣味性不同等,全方位提升研学课程质量。
3.2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鹤壁市博物馆的藏品向我们展示了鹤壁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开发研学课程时应借助展出的文物,重点突出鹤壁地区历史文化特色。例如:借助远古时期的磷木化石、大象腿骨化石,表明鹤壁地区曾经气候温润、森林繁茂,可开发与自然气候相关课程;通过商周时期的陶器、青铜器展现鹤壁曾为殷都朝歌、西周卫国王都和战国赵都的辉煌,开发历史演变的相关课程;通过始烧于唐,延续至元代的鹤壁窑瓷器,开发鹤壁窑专题课程。
3.3 加强跨界融合开发
鹤壁市博物馆需逐步构建“博物馆+”跨界融合研学运行模式。如联合市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益服务单位,共享资源,打造精品研学课程。另外,可主动邀请数学、艺术、工程、技术以及科学等学科相关专家参与其中,将博物馆学习和传统课程相结合,拓展课程深度。
3.4 建立反馈评价机制
在实施研学课程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完善课程和效果评价体系,形成一个完整闭环,通过评价反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推动鹤壁市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可持续化发展。
3.5 打造系列精品课程
鹤壁市博物馆应以传播历史文化、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以现场观看、探究考察、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根据鹤壁优秀传统文化和展陈文物,开发不同学习阶段的系列研学课程。
3.5.1 课程一:《诗经》草木绘
课程对象:7~15岁学生。参与人数:50人。时间安排:半天。研学地点:鹤壁市博物馆。研学资源:《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共300余篇。《诗经》记述的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鹤壁古为卫国,淇河贯穿而过,风光旖旎,两岸千峰竞秀、万壑峥嵘,《诗经》中共有39首诗歌与淇水卫地相关,《诗经》文化与淇河文化是鹤壁的特色文化,千百年来的淇河,是一条流淌着诗歌的河流。课程目标与任务:一字一词多诗意,一草一木总关情。《诗经》描绘了众多的动植物,它们被赋予了一些品格和寄托,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动植物变得更具深意了,它们可以代表君子或淑女,也可以指代品格,甚至可以讽喻现实,如君子如竹、硕鼠贪婪……《诗经》中的动植物已成为具有更深含义的文化符号,通过研学课程的学习,让这些美了千年的动植物走出诗句,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感受这些动植物穿越千年的文化魅力,从而更深一步认识到,《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它真实展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不同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研学课程共分七个单元,授课时长3个小时(表1)。
3.5.2 课程二:瓷魂匠心
课程对象:7~15岁学生。参与人数:30人。时间安排:半天。研学地点:鹤壁市博物馆。研学资源:鹤壁古瓷窑始烧于晚唐,中经五代、北宋、金,终于元代,长500多年,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主要分布在鹤壁市市区北部的羑河两岸,面积达90余万平方米。宋金时期的白地黑花装饰技法最富代表性。鹤壁窑属于民窑,归入磁州窑系,其风格朴素、自然、低调,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在瓷器装饰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光同尘,分外妖娆”即是对它的赞誉,1963年,鹤壁窑遗址被河南省定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鹤壁窑出土的器物大多以实用的碗盘类居多,器物有壶、盆、灯、炉、枕、瓶、罐,瓷人、羊、狗、马、猴、鸡,象棋、围棋、铃铛、骨牌等。鹤壁集窑瓷器的品种除了黑釉、青釉、白釉、黑釉、茶叶末釉等单色釉外,其余基本以白釉为地,白地黑花就是在器物的各个部位展现山水、人物、花卉、鸟兽、诗词,题材丰富,画面流畅,色彩对比强烈,把传统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两者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艺术。
课程目标与任务:我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鹤壁窑古瓷窑遗址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厂之一,是古代民间瓷窑的杰出代表。鹤壁窑的白地黑花装饰将传统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完美结合,器表所绘图案多为人民生活小景,既受到当时百姓的喜爱,也顺应了市场的要求,同时为我们保留了古代民间绘画的史料,还保存了古代民俗学的资料,为我们研究瓷器装饰手法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研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瓷器的制作及修复过程,对鹤壁窑各个时期器物及白地黑花装饰的特点加以了解和区分。课程分七个单元,授课总长3.5个小时(表2)。
3.6 填写研学评价表
研学课程结束后,通过填写研学评价表(表3),询问学生、家长、教师等方面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看法,以了解活动在课程设计方面是否科学合理。
综上所述,在博物馆开展研学课程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历史文化的弘扬,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把中小学研学课堂设在博物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目标一致、途径相通、内容共存、资源共享与功能契合等共通性,这为两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中小学生离开校园走进博物馆,参与历史文化、传统手工、器物美学等课程的学习,通过观察、触摸、聆听等感官的实践体验,拓宽视野,激发爱国情怀,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体验相融合,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达到传承和弘扬历史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时促进文化、旅游、教育产业的全面深化合作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张凯.馆校结合视角下的博物馆研学教育研究[J].农家参谋,2018(16):40-41.
[2]贺存定,彭胜蓝.博物馆研学旅行概念、定位与实施策略探讨[J].文博学刊,2022(3):79-84.
[3]苗宾.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思考[J].中国博物馆,2020(2):115-120.
[4]王春山.“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挑战与思考[J].博物馆研究,2019(4):9-13.
[5]刘妮丽,熊平翔,张晓东.研学旅行要游有所乐更要游有所思[N].中国文化报,2021-08-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