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红色档案资源 传承红色精神

2024-07-31 00:00:00王岚
文化产业 2024年22期

摘要: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需要档案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总体规划设计,分阶段、分步骤地努力探索、不断推进。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方法与途径有精耕编研、扩展展览方式、开展社会教育、建设共享红色档案资源、拓宽宣传渠道等。

红色档案是红色基因与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知识、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发挥红色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成为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建立‘四史’教育专题档案资料库,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档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方法与途径阐述看法,希望对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有所裨益。

精耕编研性开发利用

档案编研是传统开发利用馆藏档案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开发利用红色档案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然而,以往的档案编研方式方法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利用需求,其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需要探索新的档案编研途径和方式,对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编研工作要“精耕细作”,不断优化档案编研,从而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作用。

开发多样化编研性成果

传统的档案编研成果主要有全宗介绍、组织沿革、文件汇编、档案专题目录、专题汇编、基础数字汇编、大事记等,且主要以在档案馆内使用和内部推介的形式传播,也有一部分以档案馆指南、档案摘编、专题档案等形式公开出版发行。这些档案编研成果的形式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将其作为编研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探索开发多样化的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

档案部门应依据本地、本馆、本部门现有红色档案资源,根据不同对象和读者的阅读需求精心选题,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历史文化,编研开发不同内容的红色读物。一是有针对性地编研开发面向少儿启蒙的红色读物。面向少儿启蒙的红色读物主要以讲故事、读诗文、看图片等方式为主,特别要重视图文并茂,此编研成果形式最符合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也最容易被少年儿童所接受。通过这些形式编研开发红色档案资源,充分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内涵,讲述红色档案资源背后的故事,传播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感人诗文,传承红色精神,最大限度地体现红色档案资源的时代价值。二是有针对性地编研开发面向老兵的红色历史回顾类读物。三是有针对性地编研开发面向普通大众的红色读物。四是有针对性地编研开发面向研究者的红色编研成果。

开发与多种传媒形式相结合的编研成果

虽然书籍是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但信息时代实现了媒体传播的多样化,新的传播媒体不断出现。因此,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的编研成果,应通过不同的媒体进行传播,要开发与多种传媒形式相结合的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扩大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范围,增加更多受众。例如,开发与影视形式相结合的编研成果。影视形式是图书之外相对成熟的传媒形式,它以活动的影像为主要形式,为受众提供信息。影视是一种较为直观的传媒形式,是包括视觉、听觉在内的综合传播呈现,比图书更容易接受、传播,影响力也更大。影视形式包括故事片、电视剧、纪录片等。显然,影视形式是传播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的一种较好形式,档案部门应积极探索运用这些新媒体形式,展现和传播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

开发多样化合作编研成果

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仅靠档案部门“单打独斗”,显然力不从心,且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档案部门需要联合其他相关单位,共同编研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档案部门应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参与或主导对红色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利用,不仅要积极提供有关红色档案的资料,还要紧紧围绕党史研究单位的工作,开阔视野,深挖红色档案资源的价值,精选题目与党史研究单位共同编研,合作开发更多的红色档案编研成果。也应根据地方志部门的工作任务特点,选择相关的题目,与其共同编研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红色档案资源鲜明的政治属性与党校教学任务的契合性,使得红色档案资源服务党校教学有着天然的使命担当。因此,档案部门应积极与党校合作,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深入研究挖掘其内在价值,打造有深度、有高度的红色档案编研成果,形成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或用于党校教学等。档案部门应与当地的高校合作,共同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将红色档案资源渗透到高校各个专业和课程中,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并与高校的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教育意义。档案部门应当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推动其成果进校园;应根据中小学、幼儿园等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发不同层次的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开设专题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使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实践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熏陶。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诗歌、散文、小说、历史纪实、人物传记、回忆录等文学作品更能深入人心。因此,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也是档案部门开发红色档案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天津市档案馆的档案编辑研究专家周利成,已达到专业作家的水准。但这样的人才在档案部门是凤毛麟角,大部分档案部门不具有这样的人才,这就需要档案部门积极与有关作家合作,共同开发红色档案资源,出版相关成果。

扩展展览性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馆藏红色档案资源需要探索新的档案展览途径和方式,对开发利用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展览工作要拓展思路,不断优化档案展览,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作用。

相对来说,红色档案展览一般展示的都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宏大的历史事实等,这些档案内容可以普及历史知识。然而,这类展览往往很难展现历史细节,难以触发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因此,举办红色档案展览,不仅要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也要反映历史细节,体现人物情感生活,这些红色档案资源中的社会历史记忆细节,更能触发人们的情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例如,上海市档案馆进行了系列红色档案展,“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等展览从普通大众的视角去感知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社会传播效应,让观众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创新展览方式,增加红色档案展览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档案的价值。一是在室内展览中运用新技术布展。室内展览是展览的主要方式,能给观众以现实感,也应是红色档案展览的主要方式。应引进新技术进行布展,运用数字化影像、灯光、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如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沙盘等,更生动、深刻、立体地展现丰富的红色档案。二是数字网络化展览。网络以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特点,使其成为档案展览的重要阵地和形式。档案部门应加快红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设网上红色档案数字展厅,充分利用5G、虚拟现实、三维仿真等技术,将实体展厅进行“孪生”还原,将红色档案背后的重大红色事件进行场景模拟,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拓展创新了红色档案展览的方式,也使观众在观展中的体验和感受更真切。例如,天津市河西区档案馆网站推出的“河西历史展”全景VR网上展厅,就是以真实场景为基础,搭建三维互动虚拟空间,具有自动导览、地图导航、文字介绍、场景还原、VR体验等多个功能,采用360度全景摄影的虚拟现实综合技术,多媒体、多维度、全方位、交互式真实再现“河西历史展”的原貌,起到了良好的展览效果。

建设共享红色档案资源

建设共享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并非一蹴而就,应当分系统、分地域、分专题、分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先建小型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后建大型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先建单个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后建全面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逐个、逐步推进建设。一是先在档案系统内部建设。档案系统内部建设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相对容易沟通和协调。可以先在一个档案馆建设,然后再与同一行政区划内的档案馆共同建设。跨区域的档案馆在各自建设有关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可联合协商共建特定时期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以实现红色档案资源的全面共享。二是在同一地方共建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在同一地方共建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可以先分两步进行,其一是档案馆与保存有红色档案资源的单位协商共建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尤其党史研究单位、地方志都是档案馆利用档案的“常客”,与其协商共建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具有内在动力。其二是档案馆与相关文化事业机构协商共建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相关文化事业机构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这些文化事业机构不仅保存有大量的红色档案资源,而且有的可能已建成了自身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专题数据库,档案馆与其协商共建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更多的是需要协商技术上的问题。三是建设共享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在完成上述两步的基础上,可以积极推进建设共享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

拓宽渠道大力宣传红色档案

宣传工作在实现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价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红色档案资源的力度,促进红色档案资源作用和价值的实现,拓宽宣传红色档案资源的渠道,可以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同时展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不断更新迭代,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和潮流,档案部门宣传红色档案资源也应当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广泛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积极开展线上宣传红色档案资源工作。

建设档案网站,加大宣传红色档案资源的力度

档案网站不仅是档案部门的门面,而且是宣传红色档案资源的重要平台,档案部门在积极建好档案网站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档案网站功能,尤其是宣传功能。一是将开发的红色档案资源编研成果上传至网站。二是开发网上红色档案资源展厅。开展适合网上展览的红色档案专题展,或将线下红色档案专题展览移到网上进行。三是开放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开放本馆的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或协商共建的红色档案专题数据库,提供线上红色档案资源的查询、阅览、利用等,实现红色档案资源的共享。

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红色档案资源

档案部门要积极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宣传红色档案资源,档案部门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借助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档案App、直播等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档案资源宣传工作,并不断深化对新媒体技术在宣传红色档案资源方面的运用。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红色档案资源,微信公众号不仅有主动推送功能,而且可以分类推送,既可以一个微信公众号分组推送,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推送给不同受众,可以针对青少年、老兵等分别开通不同的微信公众号,撰写不同的红色档案资源成果推文并分别推送。

虽然线上的红色档案资源宣传形式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但线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宣传仍是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有力措施和重要方式之一。除了室内实地举办档案展览的线下红色档案资源宣传方式外,举办红色档案专题讲座、报告会、宣讲会等活动也同样是线下红色档案资源宣传的良好方式。此外,档案部门还应进一步创新线下红色档案资源宣传方式,拓宽线下红色档案资源宣传阵地,让红色档案走进基层,让红色档案资源宣传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可以将红色档案专题讲座、报告会、宣讲会等举办到校园、机关、企业、社区等;也可以制作展板,进基层开展红色档案资源流动展等。总之,通过创新拓宽各种线下宣传方式,宣传红色档案资源,以扩大红色档案资源宣传面,提升红色档案资源的宣传效果。

档案部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也是开发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途径和方式之一。档案部门可以举办不同形式的红色档案专题讲座、报告会、宣讲会等活动,开展社会教育,利用馆藏红色档案资源,讲好党的历史、英雄的故事,发挥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作用,体现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价值,实现红色档案的教育功能。档案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深耕红色档案史料,挖掘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举办各类红色档案专题讲座,用感人至深的事件、故事打动人、教育人。报告会也是一种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形式,报告会与专题讲座的区别,在于报告会要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刻内涵和精髓向听众报告,使听众更好地了解红色档案资源的红色精神和内在价值。报告会一般会邀请对馆藏红色档案资源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报告。档案部门应“走出去”,深入基层,积极配合好党的各项工作,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开展各类专题宣讲活动,在党史学习、理想信念教育等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档案部门运用各种方法与途径,不断推进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相信在各级各类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实现红色档案的价值,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为2023年度河南省档案科技项目“开封市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R-063)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