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助力地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2024-07-31 00:00:00杨善茜
文化产业 2024年22期

红色资源的数字化和保护、传播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首先,提出了图书馆参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研究了红色文献服务与实践等图书馆参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常规路径,以及地方红色资源建设的数字化路径。最后,分析了图书馆参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地方红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文献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历史,是重要的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红色文献包含文件、书籍和报刊等纸质文献,以及音频、视频、证件、照片、实物等。红色资源是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这些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保存、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图书馆参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价值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地方红色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对其的保护至关重要。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红色资源的重要构成。首先,图书馆作为红色文献的重要收藏地,负责收集、整理、保存红色文献信息资源,确保文献的完整性,提供红色文献服务。红色文献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对红色文献的需求。图书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开展红色文献服务,传播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文化传播主阵地。其次,图书馆参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对于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打造红色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红色资源除了具有文化传承、思想教育等时代价值,还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除了将红色文献内容进行数字化呈现外,还可以系统化收集整理相关资源,建设相关专题数据库,推动地方红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和利用。通过打造数字化的红色资源平台,红色资源向更广泛的领域传播,从而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图书馆参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探索实践研究

红色文献服务与实践

1.采取措施保护红色文献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机构,肩负着宣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重任,在红色文献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制订红色文献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红色文献的整理、分类、编目、检索等工作,定期检查红色资源的保存状况,并配备专业的人员规范管理和维护红色文献。其次,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红色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和环境变迁等因素,难免出现老化、破损等情况,233d3fa7124c5481ddb64aaebef4a90fd5af86c01a95a7fd86c738b53eb8504b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针对不同的纸张及破损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和手段,对红色文献进行保护、修复等,确保文献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还需要提供良好的红色文献保存环境,按相关要求控制湿度、温度等,避免对红色文献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最后,图书馆在红色资源利用中,要加强红色文献的空间建设,收藏、展示红色文献,如建设“红色典籍保管室”。强化红色文献的服务功能,开展红色资源的学术研究和普及教育,推广红色资源的知识和价值,提高红色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影响力。

2.调研地方红色文献收藏情况

图书馆是保存红色文献的主要场所。提供收集红色文献的线索和途径,是实现红色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图书馆可以深入开展调研统计,了解全省范围内各图书馆红色文献的收藏情况,统计各个图书馆收藏当地红色文献的种类、时间、数量、来源等。同时,统计分析调研结果,了解现有红色文献的收藏情况,为改进红色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例如,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图书馆就广西各市、县党校图书馆就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献和各市、县(市、区)委党校(行政学院)所在地的地方党史等文献资料(包括书、报、刊、文件及其他非正式印刷品等)的馆藏情况开展了调研。

3.挖掘与整合地方红色资源

根据地方红色文献的调研结果,分析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差异、红色资源的现状及特点,从而确定挖掘与整合红色资源的策略,以便有效整合和利用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红色资源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利用,通过开展理论研究,挖掘地方红色文献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供理论支撑。例如,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人物、红色事迹和红色文物,丰富红色资源;通过聚焦某个具体的人物、事件、遗址或遗迹等,从不同角度展示红色遗址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征,如人物的生平事迹、事件的历史背景以及建筑特点等,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的红色文献资料,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

数字化赋能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

1.建立数据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红色文献的保护和传承借助数字化技术得到新的突破。数字化技术为红色文献的数字化存储和展示提供了帮助。同时,通过网络等渠道进行传播,解决了因纸质文献年代久远和保存环境不佳导致的老化和损坏问题,使得这些文献能够持久保存和充分利用。红色文献数字化,将文献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进行梳理、关联、分类、检索、标注和管理,深度挖掘相关文本内容。同时,从文献时间、地点、题名、作者、关键词、全文、重要程度等维度加工整本文献,建立内容丰富、数据类型多样、方便快捷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大幅提高了红色文献的利用率。首先,数据库的检索是通过有效的查询和搜索功能,从大规模的数据集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以便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且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和决策。数据库检索功能是否强大,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数据库的体验感。红色资源数据库应提供跨库统一检索、单库检索,实现一框式检索、高级检索和分类导航等检索方式,以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数据。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在后台根据需要设置检索项。其次,用户通过分析和统计这些数据,能够迅速找到所需文献,并且将地方红色历史的发展趋势及特点进行呈现。最后,数字化技术还有利于文献的备份和追溯,为学术研究提供保障。利用数字化技术,以红色文献为内容建立数据库,既可以保护红色文献的原始版本,也便于读者进行线上阅读,推动红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保护。

2.数据库的共建共享

数据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各地环境和需求因地制宜地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同时,加强顶层设计,联合开展红色文献建设,避免重复建设,确保红色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地提升其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各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之间要加强馆际合作,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益,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共享各自的资源,遵循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红色资源数据平台。在建设数据库时,需统一数据的格式和命名规范,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和可共享性,以便实现数据的共建共享。同时,加强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可信度,极大程度上实现红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红色资源建设体系,又能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特色,使红色资源数据库更加全面、多元化。此外,还要通过宣传和推广红色资源,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参与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不断完善红色资源数据库。共建共享地方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优势,促进红色资源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从而达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红色资源的数字化,图书馆虽然建立了红色资源数据库,提供在线检索和浏览服务,方便用户查阅和利用红色资源,但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红色文献资源体系,导致数据库的使用率不高,社会效益也有待提升。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采集红色资源的问题。由于数据的收集渠道窄,收录文献数量有限,自建数据库规模较小、质量欠佳。红色资源的收集,如珍贵的历史资料,尚有不足之处。同时,在红色资源的利用方面,重复利用低层次资源的情况较多,而对于深层次的资源挖掘还相对较少。二是经费问题。数据库建设经费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更新都不足,难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三是数据的版权问题。在图书馆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版权问题。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期刊和图书的版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数字化资源的产权问题也面临挑战,如网络数据资源。随着知识付费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和深入发展,对资源产权规范化的呼吁日益增加。四是数据库建设的标准规范问题。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缺少本地区收录红色文献的统一标准,数据库未形成标准规范,且存在文献的收录范围过于广泛等问题。五是安全性问题。从数据安全的角度来看,与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相关的数据、资料,不能随意加工发布,需要严格审核把控。同时,为确保数据不被非法复制、篡改或丢失,需要加强对数字化红色资源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六是人才问题。红色数字资源建设需要党史党建类、计算机类、图书馆学类等专业人才共同合作,但目前红色资源建设缺乏专业人才。此外,红色资源的整理和保护不足、红色资源的传播渠道有限、缺乏对红色资源的研究与创新也是图书馆参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红色资源的整理和保护。图书馆应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整理和保护力度,对红色资源开展全面、系统地整理,保证红色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二是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的人才队伍。图书馆要积极培养具有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学、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的人才,打造专业化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的人才队伍。同时,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使图书馆人员能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其在红色资源建设中的能力和水平。红色文献的保护及修复非常重要,相关部门亟待制订和完善红色文献保护体系、红色文献修复保护体系。三是创新红色资源传播渠道和方法。积极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等宣传红色资源,扩大红色资源的影响力。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特色活动,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更新颖的红色资源服务。四是积极注重数字技术的应用。利用数字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红色资源“活”起来,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开拓红色资源的新应用场景,开启红色资源的服务新模式,应用于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等,有利于红色资源的科学保护,推动红色资源的有效传承。例如,通过人工智能、3D扫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文献中所载的历史场景、红色文化遗产等进行视觉重建。依托数字技术工具提供现代化的观览和访问方式,便于参观者和用户获取资料信息和理解文献。五是加强合作交流。图书馆可以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合作,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形成跨机构、跨地区的资源联盟。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红色资源的搜集和管理工作,加强文献内容研究,开展红色资源的利用工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红色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各图书馆应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红色文献管理及维护的经验和资源,提升红色文献管理能力。注重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中心,红色资源的利用是其工作的重要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需要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完善的红色资源数据库,探索新的应用场景,以便更好地收集、开发、建设和利用红色资源。未来,图书馆需要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投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弘扬红色文化,持续推进红色资源共建共享,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推动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