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针对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推进机制,从指挥调度、区域协同、联合招商、支持促进、督促评价、传播推介等六个方面,形成了一套组合拳,创新战法打法,促进皖北产业振兴。
一是建立省、市、县(含区、开发区)一体的工作推进体系。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同志分别负责。省皖北办(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总牵头,全面推进皖北重点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实施。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充实力量,形成工作专班,负责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参与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专班工作。
二是建立统分结合的调度推进机制。省政府采取专题会、现场会等方式,至少每半年一次调度推进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及时向省委报告。建立“省皖北办—产业专班—皖北各市”逐级调度机制,按照“每月监测、季度调度、半年总结、年度考评”的方式,重点调度皖北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产业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规划建设、建成投产、集群规模、延链补链等情况。建立以专班为主体、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常态化协调调度机制,全方位开展产业布局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制定、重点招商对象梳理、联合招商活动组织、重大产业项目推进、资源要素平台建设等工作。
三是建立赋能市县的服务协调机制。坚持市县有求、专班必应,各产业专班建立市县工作推进问题受理台账,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请省政府研究。对市县主推的重大项目,各产业专班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坚持“专班吹哨、部门报到”,对各产业专班牵头协调事项,省直各单位要第一时间响应,及时认领、主动担当、积极解决。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各产业专班要借助和整合职能部门、智库、咨询机构、商协会、龙头企业等各方力量,加强对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整体谋划和动态优化调整。发挥好南北结对共建合作园区、与沪苏浙城市共建园区率先突破、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塑造皖北各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指导各市县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大格局和产业发展总体趋势中,结合本地实际优选主攻方向、细分赛道,打造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技术领先、富有活力的产业园区,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一是搭建联合招商平台。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各产业专班牵头,根据各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规划,深度挖掘梳理“双招双引”目标企业、机构、团队、人才等,依托省“双招双引”平台推动皖北项目导入、资源共享。打造招商工作平台,常态化开展“投资皖北行”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每年组织不少于3000家相关企业、机构和人才团队赴皖北考察对接,有序组织皖北到省外、境外重点地区开展联合推介和招商。打造产业协作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金融、人才、科技成果等对接,提高资源整合协同效率。
二是形成“双招双引”合力。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优势,主动服务皖北重点产业项目招引、资源导入。金融、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在皖北产业生态建设中积极导入资源,主动担当作为。国资系统要有序邀请央企,组织省属国有企业,联手布局皖北产业发展,发挥国有资本在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带动聚合作用。支持各类商协会组织引导成员企业联手参与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分行业建立皖北重点产业联合会。
三是培育产业生态。各产业专班指导、帮助皖北各地加快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以最优产业生态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优质项目落地。建立省市县联动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整体导入机制,加快集群建设步伐。加强品牌建设,构建皖北重点产业品牌矩阵。加大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构建一批政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以更大力度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全方位支持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要素保障。优先将皖北重点产业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库,依据国家及省用地计划指标配置规则优先给予用地指标支持。统筹能耗指标,对重大项目省级按照“一事一议”相关规定予以支持。开展金融支持皖北产业振兴专项行动,为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导入更多金融资源。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省级相关产业政策在支持力度和范围上向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倾斜。整合支持皖北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资金,通过扩充产业引导基金、担保基金、风险补偿资金、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省新兴产业母基金优先支持皖北各市设立子基金,或依托本市现有基金设立重点产业专项基金,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支持优质私募基金在皖北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省皖北办、各产业专班建立重点工作督促调度机制,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坚持督帮一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省皖北办牵头建立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评价通报。对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和单位予以激励,及时总结推广富有实效的典型做法和优秀实践案例。
加强对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传播工作的整体策划,构建覆盖网络、报纸、电视等多渠道传播矩阵,形成裂变式营销能力,广泛宣传皖北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重大举措、重点项目、重要典型、重大成效等,塑造皖北产业沃土、快速崛起的良好形象,感召更多市场资源汇聚皖北、加持皖北,为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文字整理:许盼丽)
中建材在蚌埠建设行业唯一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孵化打造了产业化公司20多个,累计投资超过150亿元,助推玻璃新材料产业在皖北落地、在皖北聚集。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陶立纲
江汽集团持续强化在皖北地区的投资布局,推动皖北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在亳州市、阜阳市累计投资25亿元,吸引了近50家零部件企业落户皖北地区,形成了以整车为龙头、零部件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链集群,带动周边产值近220亿元。未来2—3年,江汽集团将继续强化对皖北地区的支持,预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150亿元。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
我们在凤台共建设四期项目,一期项目仅用百天时间就实现投产,二期项目仅半年建成。“淮南效率”坚定了我们扩大投资的决心和信心。安徽省领导说,要让蓬勃向上的安徽人人向往,作为扎根安徽的民营企业,我深感振奋和鼓舞。
——中环低碳新能源(安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钡
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农业基础。我建议以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为牵引,协同皖北区位优势,拓展应用场景,引进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在皖北集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路强
安徽中基拥有全国前三的电池箔生产能力,去年初,在淮北濉溪投资20.8亿元的年产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建成后将拥有20条动力电池箔生产线,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电池箔专业工厂和一流的车规级铝箔供应商,年产值约增加40亿元。当前,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这让我们信心倍增,更将坚定决心加入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中去,贡献淮北力量!濉溪力量!中基力量!
——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
凯盛浩丰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安徽省农业强省战略,锚定“全省一盘棋”目标,采取“大兵团阵地战”打法,聚焦设施农业“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在基金设立上加快脚步、在项目推进上保质保量、在人才打造上优中选优。预计2025年投资规模超60亿元,年收入超20亿,新增就业岗位4500余个,带动农业育种、设施农业装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100亿元。
——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
“认养一头牛”拥有9座奶牛牧场、2座世界级乳制品加工厂、奶牛&肉牛存栏数超10万头。安徽是农业发展的风水宝地,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卓越营商环境和坚定政策支持,给企业发展注入了一阵强心剂。在此环境下,我们得以茁壮成长,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