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一场思维升级。
推动皖北全面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安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近20年来,安徽省已先后出台促进皖北加快发展的四个“10条”,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优势和潜力正在释放。但深入皖北发展的内在结构会发现,皖北地区仍然面临着工业化率低、城镇化率低、人均GDP低,高端经济要素少、头部企业少、产业集群规模小、平台承载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皖北振兴怎么办?首先是产业振兴。怎样才能打好产业振兴的这场“硬仗”?
经过两年多深入研讨,采纳吸收政产学研多方面建议后,安徽明确了皖北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和绿色食品四个产业集群,采用“大兵团阵地战”的打法,推进皖北产业振兴,进而以产业发展带动皖北地区“四化同步”,加快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为什么先确定这四个重点产业集群?“大兵团阵地战”要抓住哪几个关键?高能级资源要素如何导入?新战法下,“政产学研金”怎样发挥出各自作用,并凝聚成一股合力?
带着这些问题,《决策》杂志全媒体记者走进了皖北地区多个市县,与地方政府负责人、企业家面对面,对话安徽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并借鉴毗邻地区的苏北发展经验,形成了一组文章。
我们希望,皖北地区各市县都能在“大兵团阵地战”的打法创新中,找准适合自身的点位,从点上开花到链上成景,打好“全链条牌”,以产业链思维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借势用力塑造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和营商环境,奏响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大兵团作战”的胜利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