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下,推动皖北全面振兴的各项政策举措陆续出台。从这些政策支持体系中进一步梳理和聚焦,皖北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从“四化同步”到“四链融合”,从四个重点产业集群到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链,都在推动皖北产业振兴提速提质。
在这个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产业形象塑造,也是关键一环。
先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以产业形象改变带动区域形象塑造,是各地的普遍做法。在长三角地区,苏州以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带动产业转型进而实现城市转型,发展成为“中国最强地级市”;杭州从电商产业起步,塑造出数字经济第一城,从根本上重塑了城市形象。在珠三角地区,东莞是制造业集聚地,号称“世界加工厂”,经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东莞成为“智造”高地。
再从后发地区跨越赶超的经验来看。与皖北毗邻的苏北地区,在苏北振兴战略伊始,就把苏南苏北挂钩的重点放在产业对接上,用产业项目牵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福建,宁德是经济后发地区,但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崛起,改变了宁德的对外形象。同样的产业故事,在中西部地区也精彩上演,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不再是过去传统的“羊煤土气”,已发展成为绿色新能源基地。
从这些产业形象带动区域形象改变的鲜活案例中能强烈感受到,从产业导入,进而让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新皖北,是加快推动皖北全面振兴的一个有力、有效抓手。
区域形象塑造是一个复杂体系,从产业突破,看得见摸得着,非常的具象化、具体化,可感可知。因此,讲好皖北发展的“故事新编”,先要讲好皖北的产业新故事。
首先是明确重点方向。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是从最能展现自身特色的视角进行切入。在这方面,省会合肥提供了讲好产业故事的参考,“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的产业形象传播值得借鉴。皖北各个市县都要在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的传播词,提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明确发展方向。
其次是形成工作链条。讲好产业故事先要有产业特色,要形成产业特色必须有产业项目集聚;项目集聚要靠对外招商,招引来项目落地要有平台载体,建好平台载体需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改善需要干部队伍作风改变;作风改变了对外更能吸引投资者,投资者多了就会有项目集聚,进而打造产业特色,有特色才好讲故事。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赋能的递进过程。
最近形成的“安徽汽势+安徽汽派”的新形象,就是从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始切入,再一步步塑造成安徽的汽车产业故事,皖北地区也要巧妙地嵌入到安徽汽车产业故事中。
从产业导入,先行者已有成功做法,对塑造“新产业、新皖北”来说,既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更要契合实际。我们相信,经过久久用功,通过“大兵团作战”的新战法,一个不一样的新皖北必将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