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2024-07-30 00:00陈淑红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7期

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的范畴。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因此,引导幼儿进行交往是幼儿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应然之举。通过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能逐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引导幼儿产生主动的、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这也是幼儿交往的发端和起源。换位思考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互助、合作、分享、共享。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促进幼儿的心理移情。

一、共情: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的前提

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共情是幼儿换位思考的前提条件。共情指的是幼儿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观点和视角上去感受和体验。当幼儿认同某个事情或做法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点头表示认同和赞赏。这种点头不仅仅是机械的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赞赏。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优点发现策略、情感理解策略等方法来引导幼儿共情。只有通过共情,幼儿才能真正进行换位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研究表明,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共情能力,只是这种能力还不够稳定和成熟,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如班上有一位幼儿发高烧,医生建议他多喝水。得到医生的建议后,教师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一个良好机会。因此,教师启发幼儿:“孩子们,我们什么时候最需要喝水?”这个问题引发了幼儿们的思考和表达。有的幼儿说:“口渴的时候最需要喝水。”有的幼儿说:“每次活动之后最想喝水。”还有的幼儿说:“生病发高烧的时候很想喝水。”接着,教师说:“我们班的悦悦今天感冒发高烧了。”幼儿们纷纷表达关心:“老师,他需要喝水吗?”“老师,他有没有去医院看医生呢?”“老师,他难受吗?”……显然,幼儿已经从“喝水”这个话题积极过渡到关心他人,这就是幼儿共情能力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教师继续启发他们:“悦悦喜欢和大家一起继续活动,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哦!”通过这样的引导,幼儿们的共情心理得以转化为共情行为,这种共情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起点,对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共情,要引导幼儿进行对话和交流。通过幼儿的言语、行为、表情等,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的想法、情感和认知等,从而有意识地激发幼儿的心灵共鸣。具有良好共情能力的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对话和交流双方的想法,从而能够感同身受。

二、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的方法

活动是培养幼儿换位思考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幼儿移情活动,以培养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聆听幼儿的心理诉求,可以借助幼儿外显的行为、表情、言语等把握幼儿的内心感受,从而让幼儿移情能力的引导、换位思考能力的发展等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

研究表明,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水平可以分为普遍性换位思考、自我中心式换位思考、对他人感受理解的换位思考、对他人总体生活状况理解的换位思考等。换位思考,不仅要求幼儿要具有自我意识,更要求幼儿具有他者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开展“相互找优点”活动。活动中,幼儿彼此相互寻找优点,相互提醒缺点。通过这一活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他人,也会更主动反思自我。如有幼儿积极反思前一段时间,自己因为捏橡皮泥的需要,将教室里唯一的红色橡皮泥全部拿过来,结果导致和好朋友争吵,就是没有想到好朋友也需要同样的橡皮泥,如果自己拿一点橡皮泥而将剩下的放回原处,就不会发生争吵的现象。这位幼儿活动后的反思,同样引发了另一位幼儿的反思,他说自己应该和好朋友好好商量,而不应该和好朋友争吵。这样的活动,引发了全体幼儿的反思。有幼儿说:“有问题应该好好商量。”由此可以看出,活动能引发幼儿的自觉反思,幼儿不仅能站在自己的视角,更能站在对方的视角、站在群体的视角看问题。

活动是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的重要平台。引导幼儿学会从他人的需求、感受出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他人所期待的方式回应,不仅能融洽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同时,换位思考既能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又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三、沟通: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的目的

沟通是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的目的。换位思考,能促进幼儿学会对话交往与沟通。一个人,如果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就很难与他人进行沟通。在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启迪幼儿思维,催生幼儿想象。如“见到门卫叔叔,我们应该怎么做?”“有小朋友摔倒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有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办?”等等,这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情景,是培养其换位思考能力,挖掘其换位思考潜力的重要契机。通过培养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能有效促进幼儿道德感情、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能有效培养幼儿的人际对话、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幼儿的同情心等。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同伴之间的休戚与共,似乎可以看成是系列道德观念的源泉。”换位思考,说到底就是培育幼儿同伴之间休戚与共的能力。这种同伴间休戚与共的能力是幼儿集体观念的萌芽。幼儿在彼此人际交往中通过与同伴之间的认知、情感、行为的交流,能逐渐感受、体会到“乐意像别人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是快乐的源泉”。而有了这样的一种感受与体验,幼儿就会更乐于主动帮助别人。显然,培养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不是依靠教师空洞的、盲目的道德说教,也不是依靠教师机械地讲道理、灌输观念等成人化的做法,而是依靠教师通过某一个情境、某一件事情去启发和引导幼儿,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感受他人的情绪。

例如,在一次幼儿活动中,一位幼儿跑到教师面前告状:“老师,他们不和我玩。”显然,这个幼儿是想得到教师的帮助,但教师没有出面调解,而是将沟通、交往的“绣球”抛给幼儿自己:“你自己去和伙伴商量一下,老师相信你能解决问题。”于是,幼儿灵机一动“假传圣旨”说:“老师说,让我们轮流玩。”这样,幼儿在“假圣旨”中换位思考,进而采取了换位思考后的行为:“来,我们轮流来玩。”“来,先让你玩一分钟,我们再玩一分钟,然后轮到你。”等等。

案例中,尽管幼儿“假传圣旨”,但达到了换位思考、换位行动的成效。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多、过度地介入,而应当让幼儿自主地沟通和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育、提升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提升幼儿换位思考的水平。

沟通是换位思考的前提,也是换位思考的结果。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他我沟通、自我沟通,帮助幼儿开辟、构筑公共性活动交往空间,并对幼儿的相关心理、行为等进行调节和疏导。在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善之心,促进幼儿助人意识的养成,让幼儿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真诚地对话、交往、沟通,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从而达到培养幼儿换位思考的深层次目的。

总之,大量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幼儿融入社会,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体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共情、沟通、指导与评价等方式,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继而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增强自信,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西洞学区)

(责任编辑 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