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区别于传统的单一的技能培训,教师不再局限于知识点和技能的传递,而是尽可能地将劳动教育与课程主题、地域文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借助丰富的社会资源、多元的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一边体会不同的生活场景,一边明晰校园服务、农业种植、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本文从具体的活动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策略。
陶行知作为我国优秀的教育实践家曾提出生活教育理念,在他看来,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基于“社会即学校”这一先进思想,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陶行知认为,单纯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日常的活动设计中,教师需要重构教学理念,紧扣社会发展趋势并引入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现象,一边自主观察,形成理论思考,一边了解种类繁多的劳动形式,提升教育实效。
以“家乡污染情况调查”为例。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城市污染,教师拟定社会调查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居民区、商业区等生活场景进行调查。“社区中最常见的污染源是什么?商业区中最常见的污染源是什么?”结合上述问题,各学习小组一边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数据,了解城市发展进程,一边利用实地探访的方法记录居民区、公园、商业区等场景中容易出现的污染问题。考虑到后续的管理,教师要求每一组均要填写一份观察日记,在课程讲解前,教师汇总每一个小组的成果。在课程讲解阶段,学生以自己的调查结果为基础深入分析“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这一问题。
遵循“实践—理论—实践”这一顺序,学生不仅能深刻体会知识点的内涵,而且可以将自己的理性思考应用于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活动的策划者、保障者,通过社会资源的合理挖掘,让学生既能形成初步的社会认知,又能提升其综合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跨学科融合这一新颖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因此,在拟定综合活动时,教师可以将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融入其中。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将语文、历史等人文性学科与综合活动的设计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基于丰富的民间故事、传统文化要素,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的魅力,又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探寻家乡风俗”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享家乡的民风民俗。考虑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提前在PPT中罗列出节日习俗、建筑、服饰等多个关键词。随后,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分享家乡的民风民俗。如讲解经典民俗相关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剪纸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创作一个剪纸作品?”结合活动内容,学生积极学习剪纸的具体步骤并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以劳动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会干预各小组的创作,而是鼓励学生在最终的成果展示阶段分享创作思路。通过劳动故事的阐述,无论是阐述者还是听众都能感受到劳动的魅力。
劳动教育是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多个学科内容的融合,教师除了要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其中的契合点,还要将劳动教育视为最终的教育目标。
一直以来,种植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主要渠道。一般来说,大部分学校都会存在场地资源过剩的情况,针对这部分场地资源,学校往往会将其开辟为劳动教育基地。基于丰富的教材内容以及劳动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种植活动。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学生对种植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一些文学性的描述中,对劳动存在刻板印象。通过合适的种植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重新审视劳动的意义及乐趣,而且会对劳动者产生敬意。
以“探究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学生深刻了解了“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理解了农民的不易。针对这一认知,教师拟定了一次户外种植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被有序地划分为8个种植小组,各小组确定本小组想要种植的农作物。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未种植过农作物,所以,教师提前科普农作物种植的注意事项。后续的种植中,各小组围好围栏,撒上农作物的种子,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既能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又能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外化为日常行为。
开展种植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种植的技巧,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其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因此,在设计种植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合适的种植任务。
教师在拟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时,也要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劳动教育不仅包含劳动技能的培养,也包含劳动内涵的传递。为了更好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精神,教师需要让学生走出去。通过定期的志愿服务,让学生对社会价值、社会服务有深刻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即带领学生了解、感受社会,明晰自己的价值所在。
以“关爱孤寡老人”为例。适逢休息日,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根据活动内容,学生首先了解孤寡老人的生活现状。经过一系列的沟通,学生发现,大部分孤寡老人是需要帮助的。结合孤寡老人的诉求,学生走进他们的家中,以小组为单位帮助老人整理室内室外的卫生、帮助老人做饭。“通过本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以日记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有的学生理解了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有的学生意识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结合学生的理解,教师充分肯定他们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将“孝”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体现在与长辈的交流中。
无论是奉献、互助、友爱等精神,还是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词汇对于学生来说都有理解难度。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志愿服务就要拟定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的开展不能局限于理论。基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劳动的魅力,又能在肯定与鼓励中乐于劳动、善于劳动。与此同时,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劳动技能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一词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紧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拟定多元、丰富的劳动活动,通过德育要素、传统文化等多种要素的融合,学生不仅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认知,还能将自己的直观感受转化为理性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监督者,而是引导者与保障者。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理性认知应用于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乡村小学劳动生活日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C-c/2021/3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