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文化素养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旨在提升学生对英语国家及英语文化的认知。受年龄等诸多要素的限制,小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文化”这一抽象性的内容。因此,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构教学理念,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历史信息、风土人情、人文地理、行为习惯的科普,让学生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在日常的跨文化素养培养中,教师常会产生“怎样挑选合适的文化输入时机?”“如何平衡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两个问题。基于跨文化培养的诉求,教师要以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为基点,依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文化展示,使学生逐步了解、感受文化间的差异,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Hello”为例。从Story time内容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用英语打招呼。考虑到中外文化的对比,教师在课程讲解前先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哪些打招呼的方式?”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握手”表示友好;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挥手”打招呼。基于形形色色的答案,教师及时引导:“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打招呼的?”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纪录片。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跟随视频内容,模仿不同朝代人们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一系列的师生、生生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最后,教师可引入Story time的内容,实现中外文化的对比。
对于小学生而言,中外文化的对比,主要停留在知识点的展示以及文化的感受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学生可以借助视频化、图片化的表达,直观地了解、明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考虑到课堂氛围的调动,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模仿活动,通过肢体语言等多元的表达方式,加强理解,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英语的学科特点来看,它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语言。在日常的学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输出大量的专业知识点,而且要将知识点以文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即用学生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以及本土文化。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既能理解文本的含义,又能以国际视野解读文本的深意、感知文本的感情。由于每一篇文章均包含一定的情感,所以教师需要重视情感导入,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On the farm”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1975年美国人拍摄的有关中国农村赤脚医生的纪录片和《乡村里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并提出“What changes have you seen from the documentary?”这一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中国农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教师及时引导:“If you were asked to introdu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China, what words would you use to introduce it?”。依托具体的问题,学生尝试用形容词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流畅地进行沟通、交流,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然而,小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限,所以教师既要筛选合适的教学资源,又要创新教学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中,获取知识输出的灵感。
英语学习包含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两部分。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来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走近英语文化,直观感受英语文化,而且能让他们获取大量的文化认知。然而,小学生的认知体系尚不完善,所以教师需要加强问题引导以及价值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正向的价值体系以及人生信仰。任何英语活动的构建,都离不开主题情境以及生活情境,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依托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加强学生的代入感。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My e-friend”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联系“e-friend”这一单元主题情境,铺设教学内容。基于“Do you have an e-friend?”这一问题,学生纷纷表示自己有网友。接着,教师邀请学生构想:“If your e-friend introduces you to the culture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nd invites you to travel to Britain,how do you express your pleasure to him?”。考虑到问题的难度,教师利用PPT展示了一封电子邮件。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要总结具体的写作框架,又要总结英国的人文、自然风景。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英国的国情。基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根据此前总结的邮件框架,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作品点评阶段,教师随机选择几份作品,并将其放在PPT中并提出:“这几篇文章存在哪些问题?”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将评价的权力交给他们,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依赖于习题、词汇听写、作文训练等方式展开知识点的应用与迁移。然而,这样的训练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在新颖的实践方式下,学生既能感受到文化间的差异,又能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了铺垫。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拟定丰富的实践活动。区别于传统的英语实践活动,教师既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创新成果展示。基于一系列的小组合作,学生逐步形成了跨文化意识以及自觉传播优秀文化的习惯。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Chinese festivals”为例。在预学阶段,教师根据Story time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分割。在此过程中,学生被有序地划分为四个大组。其中,第一大组负责讲解重阳节,第二大组负责讲解端午节,第三大组负责讲解中秋节,第四大组负责讲解春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要求各学习小组突破教材内容局限,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更多的信息并将分析结果加入PPT。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将讲解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则作为观众。在此过程中,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的授课内容展开互动。
基于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展开教学,学生不仅能增加知识积累,而且能直观地感受中外文化间的差距。通过项目学习、英语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生将自己的所观、所感转化为所思所想。同时,在一系列的生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科学、高效的引导,辅助学生构建正向的价值观。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跨文化意识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方面。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创设主题情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拟定丰富的实践内容。通过创新知识点输入与输出的方式,逐步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要借助动态化、图片化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认知,实现文化的引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乐小学)
(责任编辑 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