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概念视角谈高中历史教学

2024-07-21 00:00谢云芝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6期

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空间跨度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从大概念视角开展教学。大概念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方式,是避免教师机械灌输的有效方式。在大概念视角下,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罗列出基础内容和重点内容,将历史事件按照主题进行串联,在单元主题的引导下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明确历史主题

在大概念视角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首先要确定主题。主题是对概念的具体解释。高中历史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十分明确,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教师要按照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题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时,教师通过分析教材确定大概念为生产工具、劳作方式。学生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利用历史唯物观念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总结生产力、技术等因素对劳作方式的影响。在大概念主题的引导下,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选择侧重点,把握重难点内容,明确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口头讲解等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历史画面,将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有关抗日战争的纪录片等。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材料介绍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思考历史现象,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三、注重历史逻辑关系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是复杂琐碎的,但是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学生需要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把握和关系梳理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进而促进思维发展。

例如,在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经济、思想、政治这三方面进行大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进而思考启蒙运动与民族思想浪潮之间的关系,思考欧洲的经济扩张如何走向资源掠夺。

四、建设概念系统明确核心问题

高中历史中的概念较为抽象,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辛亥革命的相关历史,但是理解较为片面,所以,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从辛亥革命的核心概念方面强化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例如,教师确定重点内容为革命的曲折与传承,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资料,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分析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特征。

综上所述,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核心概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单元主线指导下构建知识框架,整合知识要素。教师也要根据大概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在时事热点等课外延展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