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的本心观

2024-07-20 00:00王竞仪
今古文创 2024年27期

【摘要】《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最早使用“本心”这个概念,论述了在“舍生取义”的选择面前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以“本心”为研究支点向外发散,探究“本心”对人的重要性,分析“失其本心”的原因,进而研究孟子的修心功夫: 不动心、涵养本心;尽其心、求放心。由此得出“本心”是孟子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不动心”“养心”“尽心”“求放心”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孟子心学;《鱼我所欲也》;本心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7-006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7.019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义利观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面对人性造成的各种困境,他提出了“本心”这一概念,认为人本身存在一种心境,知道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也明白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于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舍生取义,保持善良的本性。这与他所提出的“不动心”“养心”“尽心”和“求放心”等一系列概念共同构成了孟子心学的基本体系,开创了儒家心学。由此可见,“本心”是孟子心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一部分。[1]那么,孟子所言之“本心”究竟有何内涵?人们又为何会失去本心?孟子认为应如何涵养和完成本心?这便是本文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何谓“本心”

所谓“本心”,从字面意思来看,即初心、源头之心。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本”有九重含义,其中取“根本、基础的东西”“本来的、原来的”两重含义较为合适。“心”有五重含义,取“内心”之意更为恰当。心是与生俱来的,可以称之为良心或良知;然而,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思考或疏于思考,就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从而失去本心。“本心”这一概念是孟子首次提出的,即在《鱼我所欲也》篇中提到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超脱于生命之外,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东西,那就是“本心”。[2]对于“本心”一词的释义,北宋经学家孙奭在《孟子注疏》中有疏道:“故本心即义也,所谓贤者但能无丧亡此本心耳。”他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义”,是“大义”的意思。而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却有不同的注解,他认为“本心,谓羞恶之心”,也就是道德良心。教材中《鱼我所欲也》的课下注释就是采取朱熹的注解,认为“本心”就是“本性”,指人的羞恶之心。根据孟子本章讨论的主题,将本心解释为羞恶之心,与文意契合。故此本心也是指道德心理意识或观念。[8]陆象山亦将之举为其心学中的核心概念,乃至本体论的根源性范畴,并将孟子关于“心”的说法融入其中一以贯之,对“本心”概念做出丰富的阐释。论及对孟子的继承,陆象山自称其学是:“因读《孟子》而得之。”

从深层含义来看,孟子提出的“本心”有三重含义:其一,“本心”是先天的、本然的,生来固有的,表现为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心,是至纯至善的道德心。《孟子·告子上》中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虽然并未直接对“本心”做出阐释,但他清楚地指出,每个人都具有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拥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这些美德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他的,而是人所固有的,是内在于人的。其二,“本心”是价值选择的结果。“本心”是孟子在与告子的争辩中得出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在这里揭示的是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兼得的困境下关于“义”与“生”的取舍问题。[3]《鱼我所欲也》全文行文流畅,采用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和正反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向人们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不仅彰显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更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和能力。孟子认为,“义”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尚品德,它既埋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又时常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他用“乞丐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说明:荣耻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觉意识,在面对两难抉择的境遇时,在明知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坚守本心,选择道义的一方,获得有价值的生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二、蔽于物、困于己:失其本心

孟子向来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本性的表现,人之不善,则违其本性,从本心出发,才能看清道德的本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孟子对此深以为然,并指出“本心”就是上天赋予人们的善良本性。如果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诱惑,如功名利禄、妻妾之奉等,而舍弃了“礼”“义”,那便会丧失本心,也就失去了人与生俱来的德性。[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种舍生取义的抉择是人内在本能的体现,也是与生俱来的品质。“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皆有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持不丧失罢了。[4]而凡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贤,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守住自己的本心,无法抵挡物欲的诱惑,本心受到了污染和蒙蔽。原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身死而不害义,但现在却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而害义偷生,“此之谓失其本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不向善,而是人受到了外物的影响产生了不善的行为。

若论“失其本心”的原因,需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本心受到物欲的蒙蔽和污染。由于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弱肉强食、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们纷纷著书立论、开门授学,成为那个时代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活跃人物。各派各家之间展开激烈争论,各自宣传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加之铁器的使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出现新的生产关系,社会形态已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所以当时的人们一度渴望稳定,追求物欲以求安稳立身,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另一方面,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失去本心,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自身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缺乏坚定的信念,陷溺其心。“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蒙蔽,因此,一与外物接触,就被引诱过去了。其二,自身缺乏道德定力,自律能力差,茅塞子心。孟子与其弟子高子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本心”就如同山间小路,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团团塞住,堵塞不通。塞住了心最初的道路,人也就失去了本心。

三、不动心、养其心:保持本心

如何才能避免“失其本心”的情况出现?孟子认为需要“修心养性”,保持本心。孟子的修心功夫强调的是通过自我反省和培养良好品德来提升内心的修养,及时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努力做到言行一致。其修心功夫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意义的内向聚集,即“不动心”“养其心”;另一种则是积极意义上的外向扩充,即“尽其心”“求放心”。但是,消极并非意味着功夫的松懈,而是更加强调关注内心的感受,为心的自觉呈现设置机制。积极则重在指明心向外扩充的方向和动力,但前提条件是要确保心不被外界干扰,在保持“不动心”和“养心”的基础上,让心以“本心”的方式呈现。[2]

若想保持本心,首先,要做到“不动心”。了了于心,如如不动。对世间的事实、真相、真理等皆一清二楚,了然于心,但心境仍保持澄明淡泊,不随着无常的变化而动摇,不受其变幻无常的影响。“不动心”是孟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时,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所动摇,能保持本心的自然状态,没有偏离和变化。其作为一种修心的功夫,自然与对于外界事物的无关痛痒、无动于衷有很大区别,孟子的“不动心”意味的是心能抵挡外部世界的种种刺激和诱惑,如文中提及的“万钟、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等等,特别是权力和地位,最容易使人受其影响而失其本心。怎样才能做到不动心呢?具体来说,孟子主张通过养浩然之气来实现“不动心”。所谓“浩然之气”是指一种伟大的、刚强的、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正气,是一种正大刚直的精神。但培养浩然之气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形成的,而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日积月累才能产生的。[7]集义养气,要持之以恒,做每件事都要合乎“义”,这样才能养成浩然之气。浩然之气需要通过长期的修身养性和实践道德原则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积累,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够使浩然之气充盈于内心,并在行为中体现出来。在生活中,拥有“浩然之气”的人能以正直之心去待人接物,不存有私心;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能够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立场,明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才是“不动心”的真义。[5]其次,要寡欲以养心。《传习录》中,孟子引孔子言:“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由此可见,心之神明不测,得失之易而保守之难,不可顷刻失其养。所以,孟子认为本心也是需要存养和操持的。而修养身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欲望,“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所针对的是身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确实是“养心”的最佳方式。[6]孟子深知,欲望太多的人,往往会迷失本心,最终沦为欲望的奴隶,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个情感丰富的高级动物,要想做到完全没有欲望那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做到的只能是减少欲望。尽管口鼻耳目的欲望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但仍需注重节制,减少不合理的欲望,通过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坚守自己的本心。另外,孟子还主张“反求诸己”,强调时常反省自己的重要性。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总是责怪他人或者环境。而是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及时改进自己,不断成长,更好地保持本心。总之,只有注意“养心”,使心回到自然及正常状态,此时心才会自发产生力量,“善端”才会生长发展,不会被外力侵袭、诱惑而丧失或走上迷途。

总之,无论是“不动心”还是“养心”,其重心都集中在“心”本身,不为情所困,不被诱惑所干扰,才能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如此一来,这种修心实践就从原本消极被动地抵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扩充自我,从而充分实现了本心所蕴含的内在价值。

四、尽其心、求放心:完成本心

在孟子看来,世人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多数人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若想找回失去的本心,让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了保持不动心,坚守本心的澄澈纯净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心回归到最初的本真状态,并且充分实现心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这便是所谓的“尽其心”“求放心”,它不仅是培养理想人格的关键步骤,也是完成本心的必修课。

孟子依据其“四心说”和“性善论”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观点。“尽心”方能“知性”,“知性”方能“知天”。“尽”,一般理解为“穷尽,竭力”。“尽心”,其中一方面指的是心的扩充,就是要将人与生俱来的亲亲、敬长以及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四心扩充到极致,唯有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本性,才能完全发挥心的作用。所谓的“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就是意在强调新的作用无限放大,君主若能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扩充善念,四海之内的百姓都能得到保障,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孟子认为心的核心内涵即为“仁”和“义”,故“尽心”也意味着“善”的价值的充分实现。孟子认为本心即羞恶之心,是善良、美好的品德;同时,他又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因此本心和人性是同一的——本心即是性。尽其心,知道了人性的本质,才能完成本心,知其天道。“尽心”“知性”

“知天”可看作一种目标,是修身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为圣人先贤的必经之路。自觉地按照本心的指引行事,遵从善心,依据天性且不自欺,以本心推及本心,充分展现本性,这才是实现向善之善的根本途径。

孟子十分推崇“求放心”这种修心的功夫实践,其最关键在于“使心先复其所是”。只有让心真正回到最初的状态,其内在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这就好比只有太阳升起,天空才会明亮。“求放心”就如同太阳升起的过程,是心的价值得以实现的首要步骤。“放心”并非现代汉语所指的“安心”,而是指失去了的本心。“放”就是丢失,“求”就是寻求,“求放心”指的是重新找回失去的“本心”,恢复善良的本性,培养良好的品德。朱熹曾在《答郑子上》中言:“孟子‘求放心’一条,寻常亦草草看了,以今观之,真是学问之要,不可不留意也。”由此可以看出“求放心”的重要性。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就是“求其放心”,使天赋的本善“良心”不被陷溺,并扩而充之,达到至善的境界。但是,私欲和妄念常常会袭击本心,仅在一念之间,就可能滋生邪念,使人误入歧途。人一旦丧失本心,便会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行走于天地之间,无论获得再高的权力地位,拥有再多的金钱财富,也只会感到索然无趣,难以弥补内心的精神空虚。[6]“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弃大道而行,失德而不求,孟子以为此乃何等悲哀!因此,每个失其本心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重拾自己的本心,时刻以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丝毫松懈。全心全意地尽其心、养其性,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顺应天道自然。[5]

综上所述,孟子所提倡的“本心”在孟子心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与“不动心”“养心”“尽心”“求放心”等理念共同构成了孟子心学的基本体系。“本心”被孟子视为理想中善行的根源,这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也是构成人性的根基。找回本心,就是寻找自己、认识自己、回到自己,这是人们读书求学的根本意义所在。尤其在当前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孟子的“本心观”更应该被引入公共视野当中,并不断赋予“心性”新的内涵,使其在更深刻的意义层面上成为社会的整体理性自觉。

参考文献:

[1]沈顺福.人心与本心——孟子心灵哲学研究[J].现代哲学,2014,(05):88-93.

[2]彭国翔.“尽心”与“养气” :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J].学术月刊,2018,50(04):5-20.

[3]颜青山.孟子的本心原则与康德的人性公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3(05):53-59.

[4]张利.两难抉择的文化阐释——读孟子《鱼我所欲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4):57.

[5]张琪琪.孟子道德修养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21.

[6]徐朝旭,蔡春良.话语分析视角下孟子“寡欲”之“欲”的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

61-69.

[7]滕佳慧.孟子“不动心”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

2023.

[8]戴兆国.《孟子》 “心” 概念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01):26-32.

作者简介:

王竞仪,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