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共同富裕思想的三重逻辑

2024-07-18 00:00:00朱存华
理论观察 2024年4期

摘 要:《资本论》以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分析工具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在批判生产非正义、论证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问题的根源,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愿景的阶段性预测,论证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逻辑。《资本论》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践行的实践逻辑: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基础,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共同富裕;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4 — 0059 — 0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是却在《资本论》的内容中隐含了共同富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起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者受压迫、剥削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也提出了劳动者改变贫困交织现状的现实路径,指出要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社会生产不再是资产阶级压迫劳动者的方式,而是“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236。通过厘清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理论逻辑、共同富裕思想论证的现实逻辑、共同富裕思想践行的实践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事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共同富裕何以必要?——《资本论》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理论逻辑

在青少年时期,马克思就曾在自己的中学毕业论文中表明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他认为人的职业选择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前途,还应当心系天下,为了整个人类的自由幸福而奋斗的职业才是最崇高最伟大的职业。在《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更加古道热肠,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境在他这一时期的著作中袒露无遗。例如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为孤苦无依、生活窘迫,只有靠捡枯树枝维持生存的底层劳动人民慷慨陈词,立场坚定地表明自己同情、热爱、维护劳动人民。马克思通过对物质利益的探讨、对当时不公的国家法律的批判,表达出了自身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强烈的价值取向。此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进行批判,阐述了劳动异化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以及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尤其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分析工具,深入分析揭示了贫困问题的起点和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工具揭示贫困问题的起点和根源

《资本论》中包含了马克思对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的人文关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工具深入开展了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马克思既肯定了资本主义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又高屋建瓴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始终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立足无产阶级立场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的事实进行了正义的揭露,充分展现了马克思经济思想中所蕴含的对于正义的追求。在关于财富的价值立场的认识方面,马克思所持的观点与黑格尔截然相反。黑格尔作为资本主义的拥护者,坚决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马克思则深入细致地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工具,揭示了贫困问题的起点和根源。首先,马克思通过历史回顾,义正严词地指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不过是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并不是历史的终点。同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并不是在和平中进行的,而是充斥着暴力和血腥,因此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带有非正义的原始基因。其次,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造就了雇佣工人这个新的社会群体。早期的雇佣工人群体由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而失去了土地、财产甚至人身自由,不得不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换取生产所需的资料。最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发展了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的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充斥的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而这些异化会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冲突,使得工人阶级受剥削压迫的情势更加严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加严重,最终资本主义制度造就了自身的对立面——无产阶级。通过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以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的追求建构了理论场域。

(二)以政治经济学为分析工具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呈现出了某种程度的撕裂:一方面是“富者连田阡陌”,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囤积居奇,暴殄天物;另一方面是“贫者无立锥之地”,工人们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不但没有实现勤劳致富的良好愿望,反而越发陷入赤贫的局面。针对这一现象,古典经济学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亚当·斯密认为,消除贫困需要依靠道德;马尔萨斯认为贫困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口过剩,要消除贫困就必须控制人口。然而这些观点都无法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发展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却另辟蹊径,从商品入手来进行分析论证,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首先,在资本的逻辑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交换销售,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原始社会以物换物的时代,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的交换比例,在货币产生之后,交换价值表现为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生产目的出现了异化,财富的生产聚焦获取更多的货币积累。“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为资本而生产”[2]278,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即获取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次,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虽然在出卖自身劳动力的同时获得了资本家支付的工资,这个看似公平的交易却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因为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资本家在雇佣工人劳动之后,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等方式利用工人的劳动力创造更多额外的价值,而这些额外的价值并不能被工资所覆盖。因此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获取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完成了资本增值。最后,由于资本的逻辑惯性,使得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工人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被极限榨取的情况下,资本家会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当资本家投入到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日趋减少而投入到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资本日益增多,工人的处境将会越发艰难。甚至市场上会出现商品供应充足但消费购买力却异常疲软的情况。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正是这种境况的直观反映,最终出现“工人和资本家生活状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3]598,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这种阶级对立最终会使得人类社会呼唤新的生产方式的登场以及对于共同富裕的期许。

二、共同富裕何以可能?——《资本论》共同富裕思想论证的现实逻辑

(一)批判生产非正义,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问题的根源

《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使我们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生存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获取资本家付给的工资报酬。这种形式上的正义实质上掩盖了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实现了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问题的一切条件都履行了,商品交换的各个规律也丝毫没有违反,等价物换等价物”[4]227,工人看似可以自由地在市场上选择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售给谁,但实际上工人除了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并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不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将无法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只有工人能够真正具有选择劳动的自由,并且在劳动中被平等自由地对待,这样的劳动生产才能被认为是正义的生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科技的使用、机器的普及、分工的细化,使得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彻底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沦为生产工具的一部分。工人在获得工资报酬之后,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必须购买劳动产品。这样,资本家直接地间接地占有了工人自身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资本家所付给工人的工资报酬。这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生产是非正义性的,充满了剥削与不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非正义的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用形式上的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表明了自身对于工人阶级的无限同情以及对社会正义的强烈呼唤。

(二)论证历史必然性,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愿景的阶段性预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获得自身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为了彻底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受剥削压迫的情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方案,并且提出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需要经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阶段两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虽然公有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商品生产、按劳分配和国家机器等社会主义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需要通过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按劳分配等资本主义因素,由于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都不复存在,按劳分配在社会生产力取得极大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得以实现。就共产主义的发展历程而言,马克思将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因此,共同富裕作为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追求,也必然会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态势。在分配方式上,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依旧是谋生的手段,但社会中已经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没有了资本的压榨和剥削,因此这一阶段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分工已经取消,人的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在此阶段,每个人都将获得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因此共同富裕的社会愿景在这一阶段将彻底实现。

三、共同富裕何以实现?——《资本论》共同富裕思想践行的实践逻辑

(一)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基础

通过《资本论》中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的揭示,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的劳动呈现出了异化劳动的状态,在生产和分配中,工人都处在被压迫剥削的状态之下。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最主要的是把握好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论述了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分配由生产决定,分配同时对生产有反作用。一方面,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将为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5]683因此,只有先将“蛋糕做大”才能在分配中获得更多。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但并没有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主义制度所创造出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对于科学技术的推崇和研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物质财富丰富之后,要充分考虑分配正义的问题。由于生产和分配相互影响,如果没有生产正义,那么分配正义也将无法实现;没有分配正义,共同富裕也将无法实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本应将人类从商品生产中解放出来,但是实际却并未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生动力在于资本家追逐利益的强烈冲动,资本家改进制造工艺、更新设备机器、利用最新科技也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工人的生存境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的环境中反而每况愈下。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越是提高,资本家的压榨越严重,工人在社会分配格局中就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要构建合理的分配机制,在生产正义的基础上实现分配正义。只有实现生产正义和分配正义,共同富裕才能得以实现。

(二)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首先,从经济正义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呈现非正义性根本原因。资本家由于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工人不能占有或者只占有很少的生产资料,因而资本家在社会生产中占有绝对的话语权,才能肆无忌惮地压迫剥削工人阶级,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其次,从社会权利的角度而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所具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使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话语权。资本是物化的资本家,资本家成为人格化的资本,而劳动者成为人格化的劳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言:“所有权表现为对他人劳动的异己性的否定”[6]120。第三,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通过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资本家之间激烈的竞争。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呈现出了异常状态:一方面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序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和普通民众因支付能力不足导致的需求萎缩。这样就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同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的状态。为了获取利润,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但人民的购买力是有限的,过剩的产能导致大量商品积压,企业由于销售不足利润下降继而裁员,工人失业工厂停工,导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闲置,引发资源浪费和生产停滞。由于生产和需求的失衡,最终出现生产力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分配越发失衡,社会需求越发不足。最后,从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趋势而言,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社会中激烈的竞争,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财富鸿沟日益增大,社会贫富悬殊巨大,“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7]15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会加剧社会的分裂,直到出现“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8]874,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彻底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三)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会产生生产和需求的失衡,而生产的非正义性直接导致分配的非正义性,从而继续加剧这种失衡。因此,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是资本主义的灭亡不是自觉自为的,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虽然资本主义制度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周期性经济危机,但在经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却积累了丰富的通过战争、殖民、掠夺、贸易战等措施来处理、转移经济危机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案。因此无产阶级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时刻保持无产阶级的历史自觉,以实际行动来推动资本主义的彻底灭亡。只有无产阶级自身的觉醒和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力量的聚合,才能够彻底消灭国际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实践基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所有时,只有建立公有制基础下的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够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够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使得生产和需求达成稳定的平衡。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所提出的公有制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公有制,并不是忽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单纯形式上的公有制,也不是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条件下的公有制。马克思所阐述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的公有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在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下,随着阶级对立不复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也将消失。在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中,全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成为社会财富的拥有者,两者统一到了劳动者的社会人格之中。在财富的分配过程中,由于阶级压迫剥削不复存在,三大差别也已经消灭,社会财富分配将按照劳动者的劳动即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生产能力为标准。当劳动者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越强,其个人价值就越能得到体现,劳动者能够享受的财富就越多,因而无产阶级通过联合斗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5][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