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析

2024-07-18 00:00:00张星萍
理论观察 2024年4期

摘 要: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是筑牢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和发挥关键课程作用的重要举措。为了破解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育人理念、课堂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四个维度出发,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大思政课”;新时代;教学改革;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4 — 0030 — 06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如重手段而轻内容、重规模而轻质量、重宣传而轻反思等突出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这既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要求,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大思政课”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壮大师资队伍和革新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提质增效,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提供思想武器

“理念”一词源于古希腊语(eidos),与柏拉图观念论中的核心术语“idea”是同义词,最初是指永恒的精神实体——即万事万物的本原。此后,黑格尔又在笛卡尔、洛克、康德等基础上做出详尽论述,认为“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2]。这里的“理念”不是形式的思维、意见或观念,而是主观的导向性与客观的规律性之有机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就是哲学领域的“理念”在教育科学的拓展,通常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3]。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的转变意味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它是思政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和行动指南,同时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描绘出清晰的施工图和路线图。

首先,要勇于直面教学生态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大思政课”格局下转变育人理念的必要性,切实解决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学生群体的变化,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一是在教学模式方面,思政育人机制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逐步从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向全社会协同育人、从学校小课堂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从单一的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从“灌输型”向“启发探究型”教学方式的转化;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政课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把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等融入课堂,通过对教科书知识体系的有益补充使思政课变得趣味横生、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三是在师生关系方面,“00后”如今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更活跃、兴趣更广泛、眼界更开阔、更加追求个性等,这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主客二分”的模式,而是作为交互主体的平等关系;四是在教学方法方面,现代技术及其社会应用使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特别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学习,不仅改变了思政课的教学环境,而且还极大地扭转了师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五是在教学评价方面,以往更强调工具化、静态化和结果化的评价方式,但显然不再适用于“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只有通过建立人本化、动态化和过程化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对于思政课改革的指挥棒作用。

其次,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成效。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全面优化教育环节,切实解决教育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了提升思政课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合理安排和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一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以保证思政课建设规范化发展。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在校党委统筹领导下成立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时发现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交流协作机制。二是聚合校内外育人资源,以实现“两个课堂”的联动。“大思政课”建设力图打破课堂教学的“单曲独奏”局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交响合奏”育人机制,从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智慧。三是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技术手段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节点,实现各项工作之间的互动与融通,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育人资源的优势互补。此外,在吸收和借鉴各种教育体系优点的基础上达成思想上的共识,推动模块化课程的孵化与普及,有利于确保“大思政课”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最后,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当前,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期待与思政课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青年学生群体的思维十分活跃、渴望展现自我、充满质疑精神,而传统的“灌输式”和“说教式”教学方式则显得不合时宜。为了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局限性,“大思政课”建设坚持以“八个统一”为基本原则,强调把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起来,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换为主动的“我要学”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以人为本置于首要位置,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目标,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4]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5],人的社会实践构成了其全面发展的本质,只有摆脱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关系的束缚,积极广泛地参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社会劳动,才能为塑造“完整的人”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正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思政课改革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价值诉求,为学生的“学”而“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政课教师在发挥“主导性”作用时,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通过案例讲解、课堂辩论、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之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理论实践的检验者。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铸牢发展根基

冯友兰在谈论理论工作者的必要性时指出:“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6]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仅是只在某一领域具备精湛业务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如何把思政课与学生、社会、时代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课堂具有鲜明的理论观点、丰富的思想内涵、较高的学术品位,是新时期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与核心任务。

(一)教学内容的深度

就教学内容的深度而言,要立足教材、深度耕犁,全面把握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和逻辑体系,以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课程教材作为衔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重要媒介,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参考指南。学习和钻研教材是讲好思政课的必要前提,因为离开对理论的深刻理解是难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更无法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目的。

一是用好统编教材,准确把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方向。在“大思政课”建设的助推下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首先要求规范使用统编教材和教辅资料,而非个人根据专业背景及其好恶程度组织教学,以防止思政课的过专业化和随意性。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好思政课并不那么容易,不仅要读懂教材内容、吃透教材精髓,还必须理清教材逻辑,有取舍、有重点、有条理地上好每一节思政课。如在讲授“德法课”时,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增强法治意识;在讲授“原理课”时,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是研读经典著作,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深度。尽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但并不是说在讲课时照本宣科,或是对着西方学术观点进行生搬硬套,而是要从学理层面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了避免知识碎片化带来的“断章取义”和“逻辑混乱”,教师要引导学生研读经典著作,因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识不到和新颖”[7]。同样地,深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需要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所处时代的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结合的内在逻辑,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此外,还要把抽象的学术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阐释理论,及时解答学生关切的理论困惑和现实问题,使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二)教学内容的广度

就教学内容的广度而言,要拓宽视野、联系实际,深刻领悟思政课内容体系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指向,以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思政课教材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和高度凝练的学术语言决定其针对性不强、可读性不高、亲和力不够,尤其是因教材篇幅的有限性而无法将更多教学资源纳入其中,这就需要把思政育人的场域从课堂教学拓展至社会生活。

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打造特色鲜明的思政课堂。思政课教学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是否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至于教学内容的特色化,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首先,依托学校和学科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随着综合交叉学科向纵深发展,思政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要摒除固有的学科偏见和傲慢态度,积极探索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其次,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特点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思政课从来不是“坐而论道”的书斋式学问,而是塑造灵魂和滋养生命的关键课程,这也决定了讲好、讲深、讲透思想政治理论必须在立足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观照现实和关怀学生。

二是注重整合育人资源,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不断丰富育人内容和形式、扩展育人主体和空间、整合育人资源和力量,打造高站位、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的育人场域,实现理论与实践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再深邃的哲理、再正确的理论,倘若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表达载体与教学方式,就难以打通进学生头脑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资源、校内外环境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利用重大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另一方面,利用校企合作、基层调研、实景教学等多种形式创新思政课的打开方式,使之在深入实践、走向生活、回应现实的过程中“活”起来,不断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

三是善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加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教科书”,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8]。而善用红色资源的关键则在于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把先进模范人物、英雄榜样事迹、红色革命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青年学子讲好中国的红色故事、改革故事和新时代故事。特别是要整合建党百年来历史进程中的革命事迹,搜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疫情防控中的鲜活事例,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把内嵌其中的鲜活实践和中国精神作为学生内化于心的重要滋养,引发其在思想理论、政治认同和心理情感上的共鸣。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注入内生动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沃德说过,“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教师演示知识,而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9]作为立德树人主力军的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播种信念、启迪思想、滋养心灵的重要使命,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第一资源,其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的优劣将对“大思政课”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既要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更要教师进行自我革命,二者共同构成了办好思政课的必要条件。

(一)建设优良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不断推进思政课课堂改革注入“源头活水”。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就职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演讲时这样说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主要是由教师素质的高低,而非拥有高楼的多少来直接决定的,只有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是从数量和存量两方面统筹好师资配置。壮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建立一支数量充足、分工明确、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师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教师不得不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以至于只能疲于应对、疏于研究、丧失热情,教学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思政课教师遴选和培训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从而有计划地扩充和壮大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加入思政课教学团队中。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实施特聘教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制度,聘请党政领导、科学家、先进模范等担任高校思政课兼职教师。

二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分层梯级建设。各学段教育对象的知识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不同造成了思政课建设层次性和差异性,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都各有侧重,形成遵循规律、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育人合力,否则会造成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明确、衔接不顺畅以及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要从整体上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层次性,不仅重视对思政课高端人才的培育工作,而且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使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迈进”[10]。

(二)培养师资队伍的时代担当

在教师队伍素质方面,明确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进行主体革命,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为此,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促进教育者先受教育、持续加强自我扬弃和自我改造,打造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2]的教师队伍。

一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时刻保持政治定力。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而坚定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又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13]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在铸魂育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一方面,通过系统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并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头脑;另一方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作,自觉抵制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念等各种思潮的侵蚀。

二是锤炼道德修养,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好表率,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诚如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首先,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无论身处在何时何地,都始终牢记教师使命、不忘育人初心,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其次,以人格魅力提升课堂的感染力。思政课教师所具有的睿智、宽容、热忱等人格魅力是一种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最直接的引领示范作用;最后,知行合一、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世情、党情和国情,在“感性的活动”中深化理论认识,以过硬的专业水平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使之以坚定的信念和奋进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以大历史观引导学生明理增信。思政课不仅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政治观、人生观等各种知识,而且还囊括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各个领域及其路线方针政策。[14]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阔的知识视野,除了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外,还应掌握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两个大局”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知识点与学生的身边事和热门事联系起来加以讲解,引导青年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四、革新教学方式方法,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赋能助力

十九世纪的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认为,“良好的教学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教学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15]。如果说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思想武器,那么教学方法的革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力量。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时代和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助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活力。

第一,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探索思政课教学方法,坚持“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原则。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保持“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之间的必要张力,发挥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就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把握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妥善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之间的错配问题。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新颖的形式、时髦的话语和丰富的素材吸引学生“眼球”,但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多媒体“板书”和手机“记笔记”的方式也削弱了思政课的严肃性,如此等等。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教学方式变革,而不能一味求新求变,缺乏教研支撑、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方法所起到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二是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大思政课”提出丰富教学手段的新要求,使部分思政课教师打着“教无定法”的幌子排斥甚至抵制教学方法的革故鼎新。实质上,“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前者强调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后者则侧重于具体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二者辩证统一于思政课教学实践。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思政课教学,既要注重对思政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探究,又要注重教学方法运用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第二,根据教情与学情选择有效适切的教学方法,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从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一些国内顶尖大学联手打造中文慕课(MOOC)平台开始,依托“雨课堂”“微助教”“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让移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即“互联网+教育”就成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方向[16]。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应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技术为辅的改革方向,任何形式的技术都必须服务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根据教情与学情选择有效适切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以及思政课育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局性发展。首先,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抓手打造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堂,基于对话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加思政课的亲和力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创新模式,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譬如,“原理课”的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学理性较强,将理论讲授与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有利于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纲要课”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部分历史性较强,把专题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有利于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第三,巧用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课建设,聚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场域和延伸学习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行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主动拥抱数字化,将互联网、云计算、虚拟仿真等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丰富而优质的数字资源库、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网络在线的自主学习等方式参与课堂。一是发挥网络平台的聚合效应,丰富教学素材和学习资源,以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依托数字技术搭建而成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把原本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思想资源和不可移动的现实素材通过数字化手段汇聚起来,而且使蕴涵在经典著作、历史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思政元素转化为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二是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拓展育人空间以辅助实践教学,增强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和现实感。目前有些学校囿于安全保障、经费情况、时空阻隔等因素,没有真正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路径是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通过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而成的教学场景和互动空间,使师生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实地考察”和“精准体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和行为认同。三是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强互动性和去中心化特征,在重构教与学新样态的同时形塑了更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从“领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数字素养,善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和改善,综合运用问题式、案例式、情景化教学等方式为学生答疑释惑,从而提高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7]。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97.

[3]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09).

[4][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3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6]冯友兰.哲学人生[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211.

[7][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5.

[8]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0.

[9][美]史蒂芬森.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M].周渝毅,李云,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前言21.

[10]王智超,韩喜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N].光明日报,2019-05-07.

[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12]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

[14]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和教学难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15]陈孔国.师德养成读本[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255.

[16]姚利民,舒俊.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方式及其教学启示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0(02).

[1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责任编辑:包 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