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思政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念创新,而“红色基因”是具有思政育人功能的特殊精神形态,能够助推“大思政课”建设。建校百余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高校的杰出代表,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许党报国的鲜明“红色基因”。以哈工大为例,梳理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发展脉络与成因,分析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深刻内涵和显著特征,从学理上理解好“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从实践上把握好“大思政课”的实施路径,从而推动“红色基因”更好地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中,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思政课;哈工大;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4 — 0026 — 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红色基因”这一概念,传承红色基因已成为学术界、思想领域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创建于1920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已经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因其长期以来对党和国家发展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更是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热议。以哈工大为典型案例,研究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缘起、内涵和特征,梳理其发展脉络,推动其守正创新,既是对黑龙江省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经验凝练,也是把握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科学内涵的深刻理解,对贯彻“大思政课”理念、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红色基因”的基本概念与内涵释义
“红色基因”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概念看上去不言自明,但其实学术界当前对它的概念阐释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有的学者从文化学角度提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遗传密码[1],有的学者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百余年来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和思想,还有的学者从政治学角度提出“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崇高品质。综上所述,众多学者对“红色基因”概念界定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虽然难以从整体上对“红色基因”全貌进行感知,但本文认为最直接的表达就是“听党话、跟党走”。“红色基因”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形成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文化延展,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其本质内涵体现于以下三方面: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精神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孕育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思想路线、先进本质、精神风范的集中体现[2],无论是在“抛头颅、洒热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想信念都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制胜法宝,也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更是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大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其价值旨归在于引导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这与“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
(二)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确保“红色基因”不变色、不突变、代代传承的根本保证。“红色基因”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民主、富强和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精气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遵循党的性质宗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所形成的特定精神品格,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合理性和政权合法性。虽然由于历史阶段、发生地域的差异以致“红色基因”的实践形式略有不同,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战斗取胜”、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是“奋进有为”、改革开放时期是“创新探索”[3],但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却是贯穿其中永远不变的灵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4年后的1925年,扎根于黑土地上的哈工大地下党组织和地下党员们就有组织地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也从当时的两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在校师生党员万余人,“为国奉献、为党分忧”的家国情怀熔铸成哈工大的“红色基因”,也成为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肇始和源头。“大思政课”之所以称之为“大”,主要就体现在它的大格局、大目的、大定位,即始终把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这与“红色基因”的价值意蕴同源同流。
(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旨向
自中国共产党建立起,就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红色基因”,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表达。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来都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纵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优良传统作风,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群众路线”等等,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和实践,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就蕴藏其中,深刻体现着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大思政课”聚焦在高校则凸显出鲜明的全方位育人目的,与“红色基因”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向不谋而合,在“理”的层面注重说服人、影响人、引导人,在“行”的层面注重教育人、塑造人、改造人[4]。
二、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脉络梳理与形成分析
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从整体性视域下剖析其缘起和发展,则需要从多方面、多视角、全方位进行深入考察和系统探究。特别是从“大思政课”的视角,梳理以哈工大为代表的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历史演进的脉络,就更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所说“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深刻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早期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据史实研究表明,哈尔滨是马克思主义向中国传播最早的前沿阵地,传播的渠道就是被称为“红色之路”的中东铁路[5]。哈工大作为中东铁路创办的学校,建校宗旨是“以养成中俄工程师人才为目的”“为中东铁路服务之预备”,培养的学生每年夏天都要到中东铁路沿线各站段开展实习,由于“十月革命”后大量俄国侨民涌入哈尔滨[6],其中包括许多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布尔什维克,所以,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哈工大师生就有便利的条件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是,就不难理解在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4年后的1925年,哈工大学生吴保泰、高诚儒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党领导哈工大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由于中东铁路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扮演着“推波助澜”作用,藉由这一地缘优势,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枢纽城市为以哈工大为代表的黑龙江省高校注入了“红色基因”的源头活水。
(二)革命家办学高等教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批革命教育家办学治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独特现象,他们“大多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既“重视高等学校学科发展”,还“十分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情怀和民族意识”[7]。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抗联将领的冯仲云、曾任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院长的陈康白、曾任晋察冀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的李昌、曾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高铁,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来到黑龙江担任哈工大的主要领导,他们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开展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几代学子心中深深埋下“科技兴国”“许党报国”的种子,为哈工大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哈工大杰出校友李长春同志就曾深情回忆:“李昌校长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常常要作政治报告……激励我们这一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8]
(三)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样板学校积蓄发展动力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既是当时国家发展现实面临的客观选择,也受到深层次文化传统因素的叠加影响。苏联时期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无论规模、水平和质量都曾在世界高教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借鉴的标杆。由于黑龙江省与苏联相邻,便于苏联专家和高等知识分子往来,而哈工大因历史沿革具有30余年俄式教学传统和经验,同时又位于苏联援建工程较为集中的东北而便于学生实习实践,所以,1951年4月教育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中赋予哈工大特殊使命,即“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这就使得哈工大理所应当成为全国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两所样板学校之一。也正是发轫于此,响应党的号召、勇于为国担当成为流行于哈工大的先进群体意识和校园文化,并逐渐演化为许党报国的理念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学子心中,为他们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赋好初值”。
(四)黑龙江“四大精神”熏陶营造文化氛围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9]。哈工大作为百年来始终扎根在龙江黑土地上的高校,不可避免受到黑龙江地域文化和群体精神的熏陶和浸染,尤其在新中国建立后被黑龙江“四大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所深刻影响。“四大精神”虽然产生于黑龙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但却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励了几代人为新中国建设矢志奋斗。另外,尽管“四大精神”在内容表述上各有侧重,但他们共同的核心内涵就是“爱国与奉献”,正是源于“四大精神”的浸润熏陶和引领塑造,坐落在黑龙江办学的哈工大以“爱国、求是、团结、奋进”为显著特征,同时也将其逐渐固化成型为哈工大精神并不断发展,为“红色基因”的生长铺垫了丰沃的文化土壤。
三、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显著特征与现实表达
生物学上的“基因”有着显著的特征表达,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是特定高校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固定的时空场域下形成的,也拥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尽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它所体现和表达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但其固有的三个方面特征始终未曾改变。
(一)始终保持许党报国本色
生物学的“基因”有时会因为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而产生“突变”和变异,而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在一百多年的岁月更替中从未褪色,始终保持许党报国和忠诚报效的鲜红底色。以哈工大为例,新中国建立前,哈工大共有52名中共地下党员参与了抗日救亡斗争,一批年轻烈士的鲜血成为哈工大师生爱党、爱国的历史标记;新中国建立初期,以“八百壮士”为代表的哈工大人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肩负起推动新中国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后,哈工大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澎湃力量;新时代以来,哈工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主动扛起航天第一校的“尖兵”责任,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总结回顾哈工大建校百年来的辉煌成就,其重要建设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主义思想传统在哈工大校园和师生心中根深蒂固,“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历代哈工大人的自觉追求。
(二)坚持迭代接力传承
生物学“基因”有个最显著特点,就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特征和活力。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不仅实现了忠实复制,而且能够迭代传承、接续优化。以哈工大为例,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后第二代、第三代“八百壮士”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在两化融合、航天国防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发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担当使命,“红色基因”的持续复制成为催发典型辈出、人才涌流的不竭源泉。2011年,中组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先争优情况调研报告》中指出:“哈工大人坚信,只要人才成长的基因在,哈工大的人才就会不断涌现。这个基因就是哈工大精神,哈工大生生不息的繁衍,就在于哈工大精神的基因从不变异,他们把先进典型作为哈工大基因的分子片段,通过典型示范,实现了哈工大精神基因的精确复制。”[10]
(三)持续拼搏奋进争上
大学是传播、探索、创造知识的场所,探索和创造新知识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和奋进意识,从长期办学治校实践中淬炼出的“红色基因”,锻造出黑龙江省高校敢啃硬骨头、敢于打硬仗、勇于扛旗夺标的气质风骨。以哈工大为例,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学苏样板”“民转军、搞尖端”,到后来成为“红色工程师摇篮”,再到成为享誉全国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以致成为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这种进取意识和永不服输的劲头融入骨血、嵌入基因。纵览哈工大办学治校的成绩单,先后多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先后荣获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由此可见,在建校、创业、发展等各阶段,哈工大都以优异成绩完成党和人民交予的光荣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四、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的思政价值与传承创新
黑龙江省高校“红色基因”虽然源于一域、赓续百年,但却是中国高等教育砥砺发展的缩影,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支流,对我们当前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对从学理上理解好“大思政课”的内涵、从实践上把握好“大思政课”的实施路径,对深入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挖掘“红色基因”,开好“大思政课”
应进一步加大对黑龙江省高校精神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挖掘,统筹发动全省各层面力量,建立指定工作专班,久久为功地系统挖掘、整理和研究反映红色基因的史料、档案、影音资料、历史实物等各类文献,面向全省和社会征集各类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教学实物等第一手材料,抓紧组织开展黑龙江红色校史遗址遗迹的实地考察和现场寻访,提前做好红色校史亲历者的口述访谈工作,切实把蕴含许党报国的黑龙江高校精神文化文献梳理好、利用好,把党领导黑龙江高校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记录好、总结好,充分发挥档案文献的资政育人作用,为开好“大思政课”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素材和佐证。
(二)凝练“红色基因”,用好“大思政课”
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保证。在新形势下,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纵览黑龙江高校“红色基因”的形成脉络,就是一部“听党话、跟党走”的不懈奋斗史,见人、见事、见精神,是无比鲜活、观照现实的思政素材,能够把“大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学到学生大脑里、落到学生实践中,真正实现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
(三)固化“红色基因”,讲好“大思政课”
学校精神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反复沉淀、筛选、提炼而成的价值观念、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具有引导、凝聚、激励和约束的重要作用。要尊重黑龙江高校精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认真凝练发掘蕴藏于精神文化中、与学校办学理念契合的“基因”,让这种奋进争上的“基因”在师生心中扎根发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讲好“大思政课”的关键所在,要固化红色校史、院史、学科史潜藏的“红色基因”,成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通发展的教学内核,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以透彻的思想理论和生动鲜活的案例说服学生、赢得学生、打动学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吴娜.红色基因的文化学考察[J].人民论坛,2015(35):182-184.
[2]刘建平,王昕伟.与时俱进传承红色基因[N].光明日报,2019-06-14(05).
[3]林高标.红色基因的内涵与功能的思考[J].党史博采(下),2019(08):24-26.
[4]宫长瑞,张乃亮.“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显著特点与发展路径[J].中国德育,2021(19):16-20.
[5]任希贵.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早期传播[J].世纪桥,2012(20):31-37.
[6]郭燕顺.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中国东北的俄侨[J],东欧中亚研究,1995(03):94-96.
[7]黄伟.建国后革命家办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江淮论坛,2016(04):188-192.
[8]李长春.母校九十华诞感怀[N].黑龙江日报,2010-06-05(01).
[9]施旭升.从地域到场域:艺术文化的现代性转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2).
[10]李新美.我校创先争优活动得到中组部高度认可[EB/OL]. http://news.hit.edu.cn/0a/80/c1510a
2688/page.psp,2011-02-24.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