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务贸易领域外向型会展平台建设对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合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实现提质升级和拓展议题,助力北京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国际推广、优势领域建设、市场化水平方面还可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分析进博会、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新加坡金融科技节等国内外知名外向型会展平台的具体经验举措,可针对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推进精细化管理和专业服务水平等方面对服贸会打造全球标杆会展平台提出建议。
关键词:会展; 服贸会;服务贸易;一带一路;北京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7(a)--05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我国与沿线国家服务贸易不断取得新进展。据商务部统计,2015—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年均增长5.8%,占同期国家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2%升至14.7%,累计总额达6700亿美元(中国新闻网,《“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面临新机遇》,2023年9月,网址: http://www.chinanews.com.cn/cj/2023/09-05/10072386.shtml)。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持续影响,但我国服务贸易实现企稳回升,整体延续迅速发展势头。202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2.8%(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2月,网址: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8/content_5743623.htm)。我国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我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建设。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2021年、2023年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向2022年服贸会发来贺信。当前,服贸会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展会,涵盖了全部十二个服贸大项,年度成交额突破千亿美元。
服贸会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是我国三大对外开放会展平台。学者已经对进博会(邹磊,2021;梁威等,2022)、广交会(王绍媛等,2020;万红珍,2016)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建议。同时,目前缺乏针对服贸会的相关学术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服贸会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借鉴国内外大型优质会展平台的经验,对服贸会实现进一步发展提出路径建议。
1 北京外向型会展发展趋势与整体评价
会展是集会议、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平台。会展经济是推动会展发展的内生动力,会展也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文化活动。随着市场化发展推动,会展业呈现出整合发展,会展形式得到不断扩充,形成了大MICE概念,是会议(Meetings)、奖励旅游(Incentives)、大型企业会议(Conferencing/Conventions)、活动展览(Exhibitions/Exposition)和节事活动(Event)的整合。其中,外向型会展(Export-oriented exhibition)主要是指推动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具有出口导向属性的大型会展平台。
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倡议下,会展平台成为北京对外交往的一个窗口。2023年,国务院在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中表示,原则同意该方案。当前,北京正在深入推进“两区建设”,积极落实《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指出要“引进高品质国际会展,积极申办国际组织年会和会展活动,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在此背景下,北京外向型会展显现出内容丰富、开放交流、科技引领三方面趋势。其一,多维度扩充会展含量。大型会展包括高端论坛、专题论坛、演讲、对话等会议环节,还包括国别展、区域展、专题展、行业展等展示环节。其二,重视开放交流和国际推广。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文化论坛等北京“四平台”建设成为促进国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其三,“会展+科技”模式成为推动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会展平台也通过前沿科技产业展示、科技赋能办展推进产业融合升级。
针对会展业的评价,学者将整合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Dwyer & Kim,2003)提出四要素:资源要素、管理要素、条件要素和需求要素,应用于会展业评价研究中(刘大可,2020;王起静,2019)。参照这一模型进行分析,北京会展业在资源要素、条件要素具有较高水平和优势条件。北京“四平台”建设得到国家层面和北京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家会议中心、首钢园等场馆相关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服务团队多次参与高级别会务工作,服务水平得到国内外高度赞赏。然而,北京会展业在管理要素和需求要素方面则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在管理要素方面,国际推广的方式和力度可以进一步加强;专题领域的精细化处理和优势亮点稍显不足。在需求要素方面,科技赋能和市场化水平可以进一步提升。
2 服贸会高水平发展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在我国服贸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国家三大对外开放平台,服贸会一手抓“推广”,一手抓“实效”,推进影响与收益的共同发展,并成为北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交流平台。
2.1 平台建设提质升级,议题内涵持续拓展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京交会从一开始就立足于高规格、高起点、高水平,平台建设不断拓展。第五届的京交会指出,京交会要坚持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服务贸易展会的定位。2019年京交会由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就规模而言,服贸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参会人数从2012年第一届京交会举办开始不断增加,疫情前的2019年超过40万人次。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服贸会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成功举办。从交易额来看,服贸会从首届的600多亿美元,2019年突破1000亿美元。2021年的会展地点首次使用北京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园区作为专题场馆,与国家会议中心一同形成两大展区。会展面积从第三到第五届的5万平方米扩大到2020年的20万平方米,2022年与2023年也保持在15万平方米以上,会展规模位列全国第29位。
从主题设置而言,服贸会持续提质升级。从开始的聚焦机遇与发展,到重点以开放、创新、融合为线索,再到2020年开始的全球视野,服贸会经历了从地域性、专业性到国际化、规模化的转型(见表1)。针对具体议题设置,服贸会保持了峰会、高峰论坛、综合展示等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论坛进行了深化拓展,从开始时的电子商务、金融商务、旅游服务、智慧城市、知识产权等领域,到完整涵盖服务贸易的12个大项。2020年服贸会创新展会模式,探索使用“1+8+N”布展新格局,即1个综合展区+8个服务领域行业特色+若干功能服务区进行综合展示。2022年,新增环境服务专题形成9个展区。服贸会还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2023年,服贸会京津冀协同招商推介暨投资北京全球峰会签约金额超过1000亿元。
2.2 秉持全球服务互惠共享,实现综合发展提升
随着服贸会平台建设,作为我国三大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当前,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是国际性、国家级、综合性的大规模展会和交易平台,在多方面、多维度实现了开放创新发展。其一,平台影响力持续提高。近年来陆续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等多项重要报告,成为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信息和研究平台。其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和世界500强企业参与程度不断增强。在2021年服贸会中,服贸30强国家和地区中29个国家和地区有机构参与。2022年服贸会有超过400家的世界500强以及国际龙头企业线下参展,整体国际化率达到20.8%(新华社,《商务部:2022年服贸会将有超400家世界500强及国际龙头企业线下参展》,2022年8月,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2-08/23/c_1128938553.htm)。2023年,服贸会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2400余家企业线下办展。其三,科技赋能保持前沿。“一带一路”倡议与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协同举措就是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刘波,2018)。科技创新也对服贸发展起关键作用。服贸会紧抓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趋势,精心策划各类活动。服贸会在2021年首次设置数字服务专区,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2022年服贸会上,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中增加设置元宇宙体验馆。其四,创新理念驱动发展。服贸会不断推出新活动、新设置。2022年服贸会发布以北京雨燕为原型的吉祥物“福燕”。2023年服贸会设立主宾国——英国在服贸会上举办70余场活动和体验活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英国担任2023年服贸会主宾国》,https://www.ciftis.org/channel/3467b87e67c748ab9fbc19ea098e9e3f/)。
综上,服贸会2012年创办以来,得到了全面、长足发展,其会展规模、议题设置得到大幅拓展,国际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得到持续提升,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会展平台(见图1)。
2.3 多维度助力北京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了服贸领域的制度合作。至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建立了自贸区。同时,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与金砖国家签订了《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等。北京服务业增加值连续7年占GDP比重超80%。《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北京至2025年现代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70%左右。(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2021年11月,https://www.beijing.gov.cn/gongkai/guihua/wngh/ybzxgh/202111/t20211119_2540355.html.)北京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在《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开展“丝路电商”行动。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服务贸易领域会展平台,服贸会积极助力北京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建设专题论坛,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服贸会成为推动国际交往的重要外向型平台。近年来,服贸会举办了“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论坛,“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助力沿线国家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依托专业会展板块举办了信息通信合作发展论坛,支持“数字丝路”发展。第一,服贸会形成了“一带一路”自由贸易信息服务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等展台。第二,打造专场推介和专业化服务,大力支持北京“两区”建设。2023年服贸会举办专场推介会,进行重大项目签约,其中来自西城区金融街的两个签约项目成为获得最多金额的“两区”建设重点园区签约项目。针对专业领域,服贸会举办了“一带一路”与北京“两区”建设法治环境保障暨第六届“一带一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论坛,提供专业服务。第三,发布专业研究报告,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布平台,服贸会近年来发布了《“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指数发展报告》《“一带一路”气候状况报告》等成果。
3 国内外大型科技和消费类会展平台经验
通过调研国内外大型外向型会展项目,可以从提升国际化水平、助力参展企业、打造品牌环节、科技赋能和宣传推广五方面开展分析研究,从需求要素和管理要素方面为服贸会实现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3.1 案例选取
根据案例选取中的求同法,可以从三方面条件选取相似相近案例。第一,具有大型规模和相近领域,第二,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第三,议题设置不断拓展和创新。通过调研对比,进博会同为我国对外开放会展平台,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所涉及领域包括服务与数码经济以及金融科技等服务贸易领域,2016年创办以来,议题设置得到了发展和创新。2019年新加坡金融局开始将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与新加坡创新与技术周联合举办,创新了框架形式和内容形式。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TA)主办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主要涉及消费类电子产业业务,在业内具有很高知名度。因此,以上四个大型外向型会展平台与服贸会具有一定可类比性。
3.2 国内外大型会展平台具体举措与启示
3.2.1 强化展商联盟—专委会联动,增加龙头企业参展热情,提升国际化水平
进博会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家大型会展,在2018年首届期间就成立了由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自发倡议的参展商联盟。展商联盟为进博会扩大朋友圈起到纽带作用。在进博会期间签约的外资项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占比超过75%,新设项目占比超过80%。展商联盟针对专业领域成立了各专委会,搭建了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在当前百年变局和疫情持续,全球供应链出现堵、断情况的背景下,专委会的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全面融合。国外龙头企业可以参与专委会并担任会长单位发挥作用,加入联盟和专委会形成“路径依赖”,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近90%。各专委会之间通过联动还可以进行跨界合作,这一设置增加了参展商的参与度,激发了行业创新。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来,进博会参展企业共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15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达2700多亿美元(新华网,《稳步前进“越办越好”——写在第五届进博会倒计时一个月之际》,2022年10月,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2-10/05/c_1129051912.htm),发布了农产品、乳业等多项专业领域的研究报告。
3.2.2 设置提升观众参与度和关注度的强互动环节,打造创新普惠包容品牌辨识
新加坡科技金融节(SFE)从2016年开展以来重视品牌建设,着重打造产学研结合的互动环节,增强大众关注度和参与感。2021年的SFE聚焦Web3.0设计、构建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与大学和企业合作创建教育计划,通过在线学习提供“知识流”。参与者在观看的同时可以获得由该研究所颁发的Web3.0金融服务知识证书。通过互动环节,培养专业观众,形成品牌活动。同时,SFE设置创新实验室和大师课,对前沿议题进行专家讲解,邀请具有行业知名度的企业参会。这就要求企业或个人均是带着“项目和产品”来参会,有效地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创新型企业和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企业汇聚起来,形成品牌效应。新加坡金融科技节被称为“全球金融科技顶级盛会”,2022年的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有来自115个国家的6万多观众参会,设立25个国家展区,新加坡旅游局将其作为“成功案例”进行推介(Visitsingapore, 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 2022, 2023年3月,网址:https://www.visitsingapore.com/mice/en/why-singapore/success-stories/singapore-fintech-festival-2022/)。受邀企业以此证明自身创新实力。
3.2.3 科技支撑跨境撮合、数字会展,通过零距离“云推介”实现增收
新加坡科技金融节在议程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直播,为所有时区参与人员带来沉浸式体验,组织几十场由全球合作伙伴城市主办的相关活动。SFE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的系列措施如数字银行许可、支付服务法案、绿色金融行动计划、全球创新联盟等紧密结合,获得了较好效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业界进行合作推出行业转型蓝图,目标是使新加坡金融服务业在2021—2025年保持4%~5%的增长率。过去两年,新加坡在金融领域年均增加7300个就业岗位(联合早报,《打造更有活力经济 政府将提升金融和科技领域就业机会》,2023年4月,网址: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30413-1382344)。
3.2.4 依托主办方开展常态化宣传推广,吸引企业参与提升影响力建设
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主办方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TA)通过会员制与专业化措施并举,建立行业影响力,CES则依托CTA推动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其一,对会员进行面向市场的专业培训。提供及时的消费领域发展报告和行情预测报告,让会员企业(非会员需缴费)获取行业动态。其二,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凭借行业影响力,CTA设立了多个消费技术行业的委员会,例如人工智能委员会和消费电子网络委员会。通过CTA标准,让企业有机会成为“市场塑造(market-shaping)决策中的早期参与者”。吸引企业加入会员。其三,采取针对性信息推送。对注册者和潜在客户定期发送邮件,重点介绍最新的展会公告,包括主题演讲、参展商和物流情况(CES时事通讯);向注册者和潜在客户推送其感兴趣主题的新闻通讯(CES目标市场快讯)。
4 推动服贸会打造全球标杆会展
在现有良好发展势头上,服贸会可统筹国际推广和专题实施两个重点,持续提升国际化、品牌化,擦亮服贸会品牌,进一步让国际社会不仅认知“中国制造”,还感受“中国智造”使用“中国服务”,打造全球标杆会展平台。
4.1 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第一,与沿线国家使领馆合作建设海外推介会,打造“永不落幕服贸会”国际版。从成交额和成果发布来看,服贸会的国际化程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服贸会可以积极承接国家服贸的对外交流事项,重视国际推广、增加区域互动。引进国际先进的服务贸易技术和理念的同时,将中国优质服务向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与我国新签订自贸双边协定经济体推广。新冠疫情背景下,通过“云端”打造多平台互联互通,与海外领使馆合作设立商品推介会,支持优质企业在推介会上展示产品,打造“永不落幕服贸会”国际版。此外,在跨境服务方面,鼓励“环球撮合荟”等跨境撮合平台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迭代升级。
第二,加快落实推进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建设,抢先制定服贸标准,加强国际协同。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中指出,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服贸联盟组建对扩大服贸会知名度、拓展行业沟通新渠道起到重要作用。当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国际服贸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着变化。在此背景下,优先组织和参与行业标准和规则建设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推进服贸会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这一事项应加快积极推动落地。
4.2 推进精细化管理和专业服务水平,擦亮高水平品牌名片
第一,强化“专精特新”专区建设,赋予参展方机动权,提升创新型企业知名度。在设计“专精特新”专区的基础上,服贸会可以加强与北交所合作,支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服贸会创新孵化器潜力。在参展方面,按照现实情况及时设定和调整准入、准出条例,实行“适度竞争”“良性竞争”,促使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参与进来,鼓励企业“拿出好产品”,调动参展热情。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可为服贸会增强活力。掌握好国内与国际创新型企业参展比例,提升重点科技领域的国际化水平;维护好参展企业的权益,保障前沿科技成果的展示。同时,可以赋予相关方一定的机动权,自行分配给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扩大一些具有科技内核、致力于服务国家的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创新型企业的潜力。
第二,完善专委会建设,深耕数字经济领域,锻造服贸会优势领域项目。在展会治理层面,建设完善由各委办局牵头在不同专题下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以国家部委资源做战略支撑,以需求导向加强对企业、服务机构、大学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协调力度。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专题展专业化发展,落实会展成效。当前服贸会规模盛大,还可以着力锻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关注前沿时效热点,不断扩充专题内涵,使其成为服贸会创新发展标志和品牌化领军项目。北京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服贸会可进一步强化数字科技板块内容,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要议题进行专业化设置,助力北京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同时,通过5G、大数据、AI等科技赋能进一步推进文化、环保、体育等服贸专题展设置,运用AR/VR、4K/8K视频等技术提升展现效果,打造沉浸式体验,通过“云端”打造多平台互联互通。
5 结语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办好服贸会、进博会、广交会。《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指出,力争将北京会展业发展成为推动首都新定位和新目标的重要支撑产业,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围绕北京市总体规划和“两区”建设,服贸会建设处于重要节点。当前的服贸会规模盛大,可通过重点提升管理要素和需求要素,打造科技赋能的区域领先、全球领先专题项目,建设全球标杆会展。服贸会的国际化、品牌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认知“中国制造”,感受“中国智造”,使用“中国服务”,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交往和当地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白明.打造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J].中国金融,2021(18):49-50.
梁威,依绍华.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 持续促进消费升级[J].国际贸易,2022(9): 41-48.
刘波.国际交往中心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发展的战略措施[J].前线,2018(3):79-81.
刘大可. 京津冀会展业战略布局与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
王起静. 展览产业发展模式国际比较[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9.
王绍媛,秦煜浛.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新举措与新思路[J].国际贸易,2020(12):67-74.
伍建民. 北京推进“一带一路”数字创新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152-175.
谢孟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科技驱动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6):14-19.
邹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溢出效应与长效机制[J].太平洋学报, 2021,29(7): 56-66.
万红珍.广交会对地方出口额影响分析: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 146-147.
Larry Dwyer and Chulwon Ki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Determinants and Indicators,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3,6(5): 36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