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使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陕西省1991—2021年的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如下:陕西省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存在动态均衡关系且由于三个误差修正项系数均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陕西省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冲击影响较大,旅游业对于经济的发展虽然也有影响,但是影响力不够;陕西省经济增长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对陕西省提出如下建议:政府要合理规划旅游业布局,突出陕西旅游特色风格,丰富陕西历史文化内涵,完善陕西省旅游业基础设施,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陕西省;旅游业;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F061.5;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7(a)--05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现代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承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目前国家大势所趋。旅游业面临的新发展阶段,不是单纯的旅游业自身发展与变革,而是要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充分融合“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来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这一核心战略问题[1]。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有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结构改革的作用,进而可以达到促进各区域平衡、协调发展[2]。根据《统计年鉴》可知,旅游业可以带动长途交通、景区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邮电通信等行业的发展。
2022年,国务院出台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加快新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提高创新链综合效能,构建旅游空间新格局、优化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布局等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拉动内需,而且对于各区域科学、合理的制定旅游政策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陕西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是中国的旅游大省。根据2019年统计资料:陕西旅游总人数70741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70249万人次,同比增长12.24%,国外旅游人数466万人次,同比增长6.64%;陕西旅游业总收入7212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7.96%。
本文将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互动效益进行探究。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文献综述
Oh(2005)使用EG两步法和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出了韩国不存在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3]。Salih Katircioglu(2009)对土耳其进行研究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4]。Ongan和Demiroz(2005)总结出国际旅游与土耳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未发现国际旅游与土耳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Mehmet Balcilar等(2014)根据南非全样本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发现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5]。Juan Gabriel Brida等(2007)基于墨西哥季度数据,使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旅游业发展会导致经济增长[6]。Ebru(2012)等通过研究1995—2008年13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得出欧洲旅游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7]。
1.2 国内文献综述
毛丽娟等(2021)通过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在初期会带动经济增长,但随着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逐渐下降[8]。张倩等(2018)对陕西地区的研究发现在短期内经济增长是国内旅游的格兰杰原因[9]。鲁欣等(2021)得出旅游业发展会显著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10]。于婷婷等(2020)认为旅游业对于中国三大区域城市的经济收入提高存在明显差异[11]。孙军(2019)分析得出旅游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12]。汪彬等(2017)发现旅游业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效果,但是促进效果的强弱有地域性区别[13]。
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
2.1 变量选取
本文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陕西统计年鉴》,选取时间跨度为1991—2021年,30年的时间跨度在实证分析中更具说服力。本文使用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DT)和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DTR)来衡量旅游业发展,使用陕西省生产总值(GDP)来代表陕西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
2.2 数据处理
为了消除变量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并且保留数据的原本特性,本文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记为LNGDP、LNDT、LNDTR。
3 实证分析
3.1 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在研究时间跨度较长的时间序列时,为了防止研究结果出现“伪回归”现象,会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14]。因此,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LNGDP、LNDT、LNDTR及其一阶差分数据D(LNGDP)、D(LNDT)、D(LNDTR)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原数据的陕西省生产总值LNGDP、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LNDT、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LNDTR的ADF检验值均大于其各自的1%、5%、10%的临界值水平,都无法拒绝原假设,属于不平稳序列。对于他们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D(LNGDP)在10%的临界值水平下为平稳序列,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D(LNDT)、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D(LNDTR)在1%的临界值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即该三个变量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I(1),满足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
3.2 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VAR模型)
不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EG两步法,该方法只能对一个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协整检验,另一种是Johansen检验法,该方法可以对一个变量和多个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由于本文有两个自变量,因此选用Johansen检验法进行分析,而在进行分析之前,要先建立VAR模型,并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根据Eviews10的滞后长度准则,最终可绘制表2模型滞后期。
如表2所示,由LR、SC、HQ三个统计量同时选择了滞后1期,可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为1期。
3.3 协整检验(Johansen检验)
如果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期,那么进行协整检验时将滞后期设定为0期,在滞后期设定为滞后0期的情况下,采用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来确定陕西省生产总值D(LNGDP)、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D(LNDT)、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D(LNDTR)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知,在10%的临界值下,迹统计量28.4867>临界值27.067,迹统计量8.9972<10%临界值13.4288,迹统计量2.0285<10%临界值2.7055,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由表4可知,最大特征值统计量19.4895>10%临界值18.8928,最大特征值统计量6.9687<10%临界值12.2965,最大特征值统计量2.0285<10%临界值2.7055,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因此,由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可知,陕西省生产总值D(LNGDP)、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D(LNDT)、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D(LNDTR)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式为D(LNDT)=1.027177D (LNGDP)+0.224286D(LNDTR)-4.717375,该方程式揭示了陕西省的国内游客人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陕西省生产总值就增长1.027177个百分点,这个结论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一致,说明了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
3.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
协整检验得出了三个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众所周知,均衡是非常态的,常态是非均衡的,因此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来进一步分析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调整过程。由于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期,那么在进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时将滞后期设定为0期。
由数据结果可知,当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偏离长期均衡时,在下一期这种偏离度会有42.76%得到修正,当陕西省生产总值偏离长期均衡时,在下一期这种偏离度会有12.05%得到修正,当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偏离长期均衡时,在下一期这种偏离度会有23.14%得到修正,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旅游业和陕西省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关系。
3.5 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VAR模型中的变量对现在和未来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生产总值D(LNGDP)、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D(LNDT)、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D(LNDTR)施加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来分析他们的脉冲响应。
由数据结果可知,D(LNGDP)受自身冲击影响较大且一直为正向影响,在第5期达到最大后,逐渐下降。D(LNDT)对D(LNGDP)的冲击在前2期为正向影响,之后为负向影响,在第9期达到最大后,负向影响逐渐下降。D(LNDTR)对D(LNGDP)的冲击始终为负向影响,并且缓慢增长一定时期后保持不变。这说明陕西省生产总值受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和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的影响较小,受自身冲击影响较大。
D(LNDT)受自身的冲击在第1期达到最大,之后逐渐下降,在第5期出现负向影响,并且影响逐渐降低,整体来看负向影响呈主导地位。D(LNGDP)对D(LNDT)的冲击始终是正向影响,在第6期达到最大,之后逐渐下降。D(LNDTR)对D(LNDT)的冲击除了第1期为零,之后始终是负向影响,并且影响逐渐增大,但是整体影响较为微弱。这说明陕西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受陕西省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受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影响较小。
D(LNDTR)对自身前12期冲击为正向影响,12期之后为负向影响。D(LNDT)对D(LNDTR)的冲击趋势与D(LNDTR)对自身冲击趋势相同,但是D(LNDT)对D(LNDTR)冲击的影响大于D(LNDTR)对自身冲击的影响。D(LNGDP)对D(LNDTR)的冲击始终为正向影响,在第6期达到最大后逐渐下降。这说明陕西省的国内游客人数受陕西省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受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为前期较大后期逐渐减小。
3.6 方差分解
为了分析每一个变量所受到其他变量冲击的百分比,进一步研究陕西省生产总值D(LNGDP)、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D(LNDT)、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D(LNDTR)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程度,本文基于已经建立的VAR模型,选择10期作为方差分解的滞后期。
由结果可知,D(LNGDP)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和D(LNDTR)的冲击。受自身波动的冲击在第2期达到最高峰约为96.35%,之后逐渐下降到第10期约为89.51%,总体来看,占比较大。受D(LNDT)的冲击从第2期开始稳步上升,到第10期达到约9.12%。受D(LNDTR)的冲击影响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影响较小。这说明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和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对陕西省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较小,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对陕西省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大于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的贡献度。
在第1期D(LNDT)的波动只受自身波动的影响,D(LNGDP)与D(LNDTR)对D(LNDT)波动的冲击从第2期才显现出来。D(LNDT)对自身冲击的影响从第2期开始逐渐下降,一直到第10期的约55.96%。而D(LNGDP)对D(LNDT)冲击的影响在第2期开始逐渐增大,一直到第10期的约43.01%。D(LNDTR)对D(LNDT)的冲击虽然一直在逐渐增大但是影响非常微弱,到第10期仍然只有约0.997%。这说明陕西省生产总值对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的贡献度逐渐增强,而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对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的贡献度非常微弱。
D(LNDTR)在第1期就受到来自自身、D(LNGDP)、D(LNDT)的波动冲击。其中受自身的冲击影响较小,从第1期开始逐渐上升到第4期的12.29%,之后一直下降,直到第10期的9.97%。受D(LNGDP)的影响从第1期的0.63%稳步上升到第10期的42.74%。受D(LNDT)的冲击从第1期的91.05%下降到第10期的47.29%。这说明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受到自身的影响较小,而受到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陕西省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较大,但是陕西省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在逐步上升,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的贡献度逐步下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生产总值(陕西省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较为显著,主要是陕西省经济的发展导致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推动了景区景点、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建设,为旅游业的兴盛提供了保障,但是旅游业对于经济的发展贡献度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陕西省旅游业与陕西省经济结构不配,缺乏转型升级的驱动力。
3.7 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陕西省生产总值、国内旅游收入、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用Granger因果检验予以验证。
由结果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D(LNGDP)不是D(LNDT)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D(LNDT)不是D(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D(LNGDP)和D(LNDT)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D(LNDTR)不是D(LNDT)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接受D(LNDT)不是D(LNDTR)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D(LNDT)和D(LNDTR)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D(LNDTR)不是D(LNGDP)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D(LNGDP)不是D(LNDTR)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D(LNGDP)和D(LNDTR)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陕西省经济发展会推动旅游业的建设,旅游业又会反过来促进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4 结论及启示
4.1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使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陕西省1991—2021年的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
(1)基于协整检验,陕西省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即陕西省的国内游客人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陕西省生产总值就增长1.027177个百分点。
(2)基于误差修正模型,两者之间存在短期动态均衡关系。由于三个方程的修正项系数均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即当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偏离长期均衡时,在下一期这种偏离度会有42.76%得到修正,当陕西省生产总值偏离长期均衡时,在下一期这种偏离度会有12.05%得到修正,当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偏离长期均衡时,在下一期这种偏离度会有23.14%得到修正。
(3)基于脉冲响应函数,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受自身冲击影响较大,且都是正向影响,而受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和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的冲击影响较小,且基本以负向影响为主。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受自身的冲击在第5期出现负向影响,并且影响逐渐降低,受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始终是正向影响,且在第6期达到最大,受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的冲击始终是负向影响,并且影响逐渐增大,但是整体影响较为微弱。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受自身冲击的影响表现为先正后负,受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冲击的影响,与受自身冲击的影响趋势相同,受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始终是正向影响且在第6期达到最大。
(4)基于方差分解,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受自身影响最大,受其余两者影响较小。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主要受自身和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别约为56%和43%。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主要受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和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别约为47%和43%。这说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贡献较为显著,旅游业对于经济的发展虽然也有贡献,但是贡献度较低。
(5)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和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和陕西省国内游客人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陕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和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陕西省经济增长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陕西省经济发展会推动旅游业的建设,旅游业又会反过来促进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4.2 启示
(1)因为陕西省旅游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所以要促进两者之间协同发展,政府可以合理规划旅游业布局,突出陕西旅游特色风格,丰富陕西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完善陕西省旅游业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业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养[14]。陕西省可以逐渐提高旅游业在省内产业的比重,将经济重心向旅游业倾斜。
(2)目前陕西省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推动较大,说明陕西省内关于旅游的硬件设施还有完善的空间,政府可以加大旅游业的经济投入,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推进景区景点、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建设。
(3)陕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较低,可以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同时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将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等其他产业相结合,提高旅游消费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15]。
参考文献
严旭阳.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新时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J].旅游学刊,2018,33(10):1.
王星匀.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当代财经,2022(6):2+149.
Oh C-O.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e Korean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9-44.
Katircioglu S T.Revisiting the Tourism-led-growth Hypothesis for Turkey Using the Bounds Test and Johansen Approach for Cointergr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17-20.
BALCILAR M, EYDEN R,INGLESILOTZ R,et al.Time -VARying linkages between tourism receipt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Africa[J]. Applied economics,2014(36):4381-4398.
Brida J G,Carrera E,Risso W.A.Tourism’s Impact on long-run Mexican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Bulletin,2008(7):1-10.
Ebru Çağlayan.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A Panel Granger Causality Approach6[J].Asi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view 2012(5):591-602
毛丽娟,夏杰长.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3):71-79+107-108.
张倩,王立平,王文博.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J].管理学刊,2018,31(5):34-45.
鲁欣,周成,夏骕鹔.旅游业发展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J].经济问题,2023(3):122-129.
于婷婷,左冰,宋玉祥,等.中国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效率的影响: 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市的实证证据[J].地理研究,2020,39(6): 1357-1369.
孙军.旅游业协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8):35-43.
汪彬,陈耀.国内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12):62-72.
张爱儒.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9(15):97-98.
王发莉,詹万里,图登克珠.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藏地区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4):2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