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美经贸关系不仅涉及双边利益,还是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2001—2021年中国和美国对世界125个第三方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数据,将中美贸易共生关系分解为融合性、互补性、依存性与竞争性四个维度,并进行测度与数据分析。测度结果显示,中国正在通过中间品贸易与东盟形成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借由第三方市场与美国建立间接共生关系;中国与亚洲市场的贸易互补性和依存性下降,表现为与日韩共生程度的降低,与东盟的上升。最后,从关键零部件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东亚地区供应链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中美贸易共生关系优化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贸易共生;中国;美国;第三方市场;东盟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7(a)--05
1 提出问题
共生概念最初来源于生态学,用于描述种群的生存状态,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20世纪中叶,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在经济学视角下,共生是指作为共生单元的各个经济体之间通过紧密合作,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一种持续性特殊物质关系,以应对外界的变化(Moor,1993;袁纯清,1998;Zaccaro & Horn,2003)。切入中美共生关系的相关研究,最早的研究在2007年,Niall Ferguson和Moritz Schularick提出了一个“中美国”(Chimerica)的概念,认识到了中美关系的紧密度,双方间的共生关系对全球经济持续繁荣有重要影响。同期,国内学者唐小松(2007,2010)从共生理论三要素——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维度,研究认为中美已具备经济共生关系的主要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两国从不对称性依赖走向对称性共生。刘胜湘、叶圣萱(2019)构建一个新型两极共生关系,超越了传统的两极对抗关系之“修昔底德陷阱”,并认为中美之间在国际体系中的互动模式为新型竞争共生关系。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凸显了高度全球化引致的全球价值链断裂的风险,进一步加速了全球价值链向本土化、区域化重构的进程。拜登政府利用区域和多边主义加速中美经贸关系“脱钩”,如推动“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政策,发起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等机制,试图通过联动第三方市场的方式,达到重塑我国周边和整个全球价值链的目的。根据梳理,已有研究多从中美双边层面进行剖析,从第三方市场探索中美经贸共生关系的探讨不多,尤其缺乏相关的数据与实证依据。为此,本文依托共生理论,创新性地利用中国和美国分别在世界市场(第三方市场)的贸易数据,从融合性、互补性、依存性与竞争性四个维度,构建了两者的贸易共生关系。因此,文章为新形势下优化中美与世界市场中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协作提出对策建议。
2 中美贸易共生关系的测度方法
根据共生理论,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三个基本要素。本文将中国、美国及其第三方市场作为贸易共生关系中的共生单元;中美与第三方市场的融合、互补和依存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在第三方市场中竞争关系来测度共生模式;中美与主要经济体或各区域市场以及世界市场三个维度作为共生环境,见图1。
2.1 融合性
融合性反映了双边产业关联程度,正向融合关系能够促进外部市场对本国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通过外部需求推动国内生产的发展。本文借鉴共生理论中的共生度来构造相应指标,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质参量变化的关联度,可用以测度中美分别与第三方贸易伙伴之间的融合性。指标形式如式(1)所示:
其中,dEXj/EXj可用以描述中国或美国对世界市场出口的变动率,dEXi/EXi可描述为第三方贸易伙伴对世界市场出口的变动率,即中国或美国出口的变动率所引起的贸易伙伴出口变动率。当TSDI>0时,表示融合性较好;当TSDI<0时,融合性较差。
2.2 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了贸易产品的相互补充程度,即一国出口产品结构与另一经济体进口产品结构的契合度。本文选取Drysdale(1969)提出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进行构造和计算,用以描述双边贸易的互补程度,其表达式如式(2)所示:
其中,Xkw/Xw表示k产品在世界的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Xki/Xi表示k产品在i国的出口占i国总出口额的比重;Mkj/Mj表示k产品在j国的进口占j国总进口额的比重;Mkw/Mw表示k产品在世界的进口占世界总进口额的比重。TCI值越大,说明i国与j国的贸易互补性越强。
2.3 依存性
依存性反映了双边国家贸易产品的依赖程度,具体体现在本国出口产品对其他经济体进口需求的匹配程度上。根据Brown(1947)提出,并经小岛清等学者改善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度量,表达式如式(3)所示:
其中,Xij为i国对j国的出口额,Xi为i国的出口总额,Mj为j国从世界市场上的进口总额,Mw为世界进口总额。当TII>1时,表示i、j两国的贸易联系紧密;反之,表示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相对松散。
2.4 竞争性
竞争性反映了两国在第三方市场中出口结构的相似程度以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双边国家产业的出口结构越是相似,竞争强度越大。本文选取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进行测度,它最早由Finger和Kreinin(1979)提出,计算公式为:
式中,X为出口额,k为产品种类,h表示目标市场。该指数取值在0~100,越接近100,意味着两国出口的商品构成越趋于一致、竞争越明显;反之,越接近于0,则竞争性越弱。
3 中美贸易共生关系的数据分析
根据CEPII-BACI数据库,文章选取2001—2021年中国和美国对世界各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
3.1 中国与第三方市场中间品贸易融合性高、波动性小
从融合性的视角看,中国与美国均与第三方市场主要表现为正向融合。在变动趋势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与各第三方区域市场的融合性趋势上升。然而,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2012—2016年,中国和美国出口贸易额的增幅有所减缓,尤其是2015—2016年出现了负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与各主要经济体从正向融合转为负向融合关系,而以中间品揭示的全球供应链的核心链条,仍呈现出良好的融合性。从贸易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作为选取样本中唯一实现出口正增长的国家,但中间品出口与其他经济体变动方向一致,为负增长,即全球价值链加剧了贸易下降的波动风险对我国中间品出口贸易的冲击,但世界工厂地位短期不会受到本质性影响。
3.2 美洲是中美贸易共生的共同第三方市场
从互补性与依存性来看(见表1和表2),在三大主要贸易区域市场中,中国与美洲互补性最强,与亚洲市场依存性最强。美国与亚洲、美洲互补性较为接近,而与美洲地区依存性远高于其他经济体。中国与美国分别与亚洲市场的互补性、依存性变动趋势与日韩保持一致,且东盟、日韩分别与中国和美国的互补性变化趋势呈反向。其中,中国在亚洲市场的依存性持续在东盟市场得到强化,而与日韩的贸易互补性持续降低;美国与日韩互补性在2012年后持续上升,2021年达到1.12。综合来看,美洲作为共同促进中美贸易共生的第三方市场,而在亚洲市场中,中国更偏向东盟,而美国更偏向日韩。
3.3 东盟成为中美在全球产业链中正向共生的关键区域
从整体样本商品来看,中美在第三方市场的竞争性测算结果值均低于50,表明中美竞争性总体水平较低且趋势相对稳定(见表3),2017年之前缓慢上升,在此之后小幅回落。但是,深入观察中间品及其细分的零部件,发现中美在第三方市场的竞争性升高,美洲成为中国和美国竞争性最高的第三方市场,亚洲逐渐成为接近美洲的高竞争性第三方市场。2008年后,中美在亚洲与美洲市场中零部件竞争性均值大于50,亚洲零部件产品竞争性上升幅度最大,由图4可以看出,这种上升很大程度是由东盟市场所带动的。图5进一步从各类产品的情况,2021年中美竞争性较强的依次为零部件、资本品和半成品,其中,零部件竞争性远高于其他产品,2004年以后均保持在50以上且逐年上升。
结合中美在主要经济体的中间品出口份额(见图6),中国中间品贸易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日韩在中国出口中的份额下降最为显著,而东盟则成为中国日益重要的中间品出口市场,2021年占比18.7%,与美洲20.8%的份额已较为接近。虽然中美双边的经贸联系表现出一定的弱化趋势,但中美在供应链中通过第三方的间接联系却在增强,尤其是东盟等第三方国家与中国的紧密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美与第三方市场的贸易共生关系中,在融合性方面,面对外部冲击时,中国中间品与外部环境联动性更强;互补性和依存性方面,中国与亚洲市场尽管依存性最高,但互补性和依存性都呈下降趋势,特别体现在与日韩的双边经贸联系密切程度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东盟与中国的互补性与依存性持续强化。从中美贸易竞争来看,虽然两国整体贸易的竞争性较小,但是聚焦在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商品之零部件,则显示出较高程度的竞争性;在欧洲市场两国的贸易竞争性相对缓和。研究的政策启示为:
(1)美国高技术零部件趋于本地化,须加快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美国零部件产品出口份额收缩,推动“近岸”和“友岸”国家对中国产业链替代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应加快提升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加快重大装备、重要基础零部件、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攻坚克难,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进一步提升中国供应链韧性。
(2)深化亚洲供应链体系是改善中美贸易共生关系的重要第三方。当前,亚洲地区以RCEP和CPTPP分别为载体的“东亚轨道”和“亚太轨道”形成巨型自贸协定间竞合关系的背景下,中国应特别重视通过深化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加强与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继续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并与东亚各国构建错位分工、产业联通的贸易共生关系。此外,中国还应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寻求与欧盟各国加强产业链合作,以部分抵消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Moore J F. Predators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 71(3):75-86.
袁纯清.共生理论[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Zaccaro S J, Horn Z N J.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Fostering an effective symbiosis[J].leadership quarterly, 2003, 14(6):0-806.
Ferguson N, Schularick M. ‘Chimerica’ and the Global Asset Market Boom*[J/OL]. 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7, 10(3): 215-239.
唐小松.中美经济共生关系下的战略互需及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07(2):36-39+46.
唐小松,邓凤娟.中美经济共生关系趋向对称性[J].国际问题研究,2010(2):39-43+31.
刘胜湘,叶圣萱.国际格局新型两极共生关系论析[J].东北亚论坛,2019,28(2):3-20+127.
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18-128.
Drysdale P. Japan, Australia, New Zealand: The Prospect for Western Pacific Economic Integration[J].Economic Record, 1969, 45(3):321-342.
Brown A J. Applied economics: Aspect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war and peace[M].Allen & Unwin, 1947.
Finger J M, Kreinin M E. A Measure of ‘Export Similarity’ and Its Possible Uses[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79, 89(356): 905.
盛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增长新动能[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1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