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中融入美育

2024-07-17 00:00:00姜峰
关键词:体育社团中学体育美育

摘" "要:中学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教育的推进,体育承担着较重的美育责任。中学体育以体育社团为载体,通过配置社团活动资源,设计社团活动方案,打造社团活动品牌等有效策略,将体育与美育相融合,提升体育社团活动质量。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社团;美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4-0062-03

体育社团是以学生的爱好、特长为基础的体育学习环境,由学生自主选择,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效果更佳。教师作为体育社团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应在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时渗透美育文化,将体育所蕴含的美向学生展示,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配置社团活动资源,奠定美育基础

体育社团活动的正常推进离不开各类资源,不仅要满足学生所需的物资、设施,还需为学生提供管理与指导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应听取学生的意见,尽力满足学生需求,向学校提出申请,或是分享资源,奠定美育的基础,激发学生的体育社团参与热情,为美育提供帮助。

(一)提供设施保障

综合学校整体情况,目前体育场地亟待完善,学生的体育活动环境较差,体育设施较为单一,学生在进行体育社团活动时选择范围较小,无法按照自身兴趣进行更多的体育尝试,且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较多,设备、设施不足。如,一些球技运动所需的球量不足,导致学生拿不到球放弃该活动,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加强观察,对缺失的设施与物资进行补充,了解学生的体育设施需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体育社团活动设施保障,以便开展美育。只有让学生在物资上得到满足,才能在精神上对体育之美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结合高中体育教材内容,体育社团活动有多种类型可供选择。为改变目前局限性运动的现状,教师向体育社团的学生发出问卷,调查学生喜爱的运动和希望加入社团活动的运动,教师将调查结果整合后,向学校申请加入新兴体育运动,如武术、定向运动、花样跳绳、轮滑等。很多学生对新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新活动的美育要求更高,追求更好的体态、姿势,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练习,如此,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美育,促使学生不断追求自身的运动美感。

(二)建设教师队伍

体育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但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尽管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很多自由训练空间,让学生自己组成团队进行训练,但学生的体育技能知识、保健知识依然欠缺,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很难达到更高境界,感受不到体育的美学价值。学校应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不同的体育活动类型对学生进行指导,激发学生对体态美、体育精神美等体育美学的追求,在体育社团中有效提升美育效果。

当前,体育社团对田径、球类运动较为重视,教师的专业方向也倾向于此。为了让教师的指导覆盖整个社团,学校可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学习新社团活动的相关知识,一方面要具备专业化指导能力,扩大体育专业指导队伍,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科教师加入体育社团的文化教育队伍,推进教材中“体育文化”相关内容的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的演变与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等文化类体育知识,让美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设计社团活动方案,实现美育目标

体育社团活动主要依托社团活动方案,有一定的社团活动目标与计划,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当前,体育社团活动主要以田径与篮球为主,教师的思维也趋于传统,认为制定保守的社团活动方案更加稳妥,但单一的社团活动方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难以帮助学生感受、欣赏体育的美,教师应设计更灵活的社团活动方案,在多样的活动中实现美育目标。

(一)规范活动制度

中学体育活动社团缺乏明确的规范,难以保证体育社团活动的合理有效。教师应制定社团的规章管理制度,对违反体育精神的行为进行限制,让体育社团的负责人各司其职,落实体育社团管理工作,让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尊重规则、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等体育精神。

教材中“培养体育品德”将体育品德细分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部分,规范体育社团活动制度能有效培养体育品德。如,在篮球竞赛活动中,一名学生在第一场失败,第二场发挥失常的情况下,情绪开始不稳定,遭到其他成员指责,认为其不配合团队合作。教师观察到此情况,单独对其进行体育品德辅导,强调体育应具有正确的胜负欲、重视团队合作、尊重他人。体育要帮助学生从精神、心理上得到升华,让体育塑造学生自身的人格美,这才是体育社团活动的意义。之后,学生表示非常后悔,并向其他成员道歉。从美育角度,教师规范活动制度,对违反制度的学生进行品德指导,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美好的体育品德。

(二)创新活动形式

传统的体育社团活动以训练、比赛为主,学生的体育水平也有较大差异。社团中不乏体育特长生,也有的学生主要诉求是社交、课后放松、业余锻炼等,因此体育训练活动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创新社团活动形式,提升体育社团活动灵活度,让不同诉求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活动或参与形式,从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敏感度。

学生学习了“比赛战术的制订与运用”后,教师让参与田径活动的学生拟定比赛战术开展竞速跑。有几位喜欢球类的学生第一次参加田径社团活动,认为田径本质是看速度,跑不快使用战术也没用,想去参加其他活动。教师认为其太早下结论,这些学生经常做球类运动,耐力较好,虽然速度较慢,但可以采取领先跑战术,起跑就拉距离,发挥自身耐力,保持自己的名次直到终点。学生意外地跑出了好成绩,认为体育不只靠实力,还要有技巧、有战略,由此,学生感受到思维冲击。教师根据学生需求与现状,指导较为创新的社团活动参与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田径运动魅力,避免因个人误解,错失获得更多运动体验的机会。

三、打造社团活动品牌,渗透美育理念

体育社团活动面向全校学生,但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社团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持回避态度,没有意识到体育为自己带来的美的感受,感受不到体育的魅力。教师应加强引导,打造体育社团活动品牌,使学生受到品牌效应的影响,对体育产生兴趣,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体育社团活动接触到美育,实现美育全面渗透。

(一)展示社团成果

体育社团内部常开展友谊赛,在体育大会上颇有实力,群体里有认知度较高的体育特长生,这些要素都能成为社团成果展示的重点。教师应组织公开的体育竞技比赛,或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等,开启体育社团评比,让其他学生欣赏体育社团的成果,对体育的魅力产生强烈的感知,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不断追求挺拔、强健、自信等优美的体育状态。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体育社团活动后,教师组织体育社团进行成果汇报。考虑人数过多,教师通知社团内部自选一批能力较强的学生,再由教师接受部分学生,组成新的成果汇报小队,按照不同运动类型分组,分别是花样跳绳、篮球、田径、轮滑等。这几项运动凭借其观赏性与竞技性,获得了众多学生的支持,学生认真地欣赏社团成果,对社团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强健的体魄所带来的吸引力,纷纷表示对社团活动的向往。教师开展社团成果汇报展示成果,让全体学生接受体育的美育熏陶,扩大美育的渗透范围,使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不断壮大。

(二)加强社团宣传

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比较端正,极少部分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态度,不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知。教师应加强社团活动宣传力度,向学生展示体育锻炼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可以将优秀的社团活动案例作为宣传材料,鼓舞学生,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体育观念,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

为提升体育社团在学生中的覆盖率,教师组织部分社团成员开展体育宣传活动,将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体育间的关系作为宣传主题,在学校张贴公示,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生命健康,感受体育的重要性。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教室进行课间宣讲,向学生说明体育社团活动能为身体、精神健康发展带来的帮助,以体育文化感化学生,呼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社团活动。通过流动宣传和固定宣传两种形式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宣传,以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等美育内容作为依托,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激发学生的美育意识,使学生产生通过美育功能,进行自我实现的意向,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美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改善体育社团活动策略,能够实现体育美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应联合学校,更深入地发展体育社团,为学生创造更美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获得体育美育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郑腾腾,方艳玲,杜彩凤.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感悟美育的实践研究[J].体育风尚,2023,(08):122~124.

[2]颜丽郦.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美育的价值诉求与优化路径[J].体育世界,2023,(10):28~30.

[3]王婷婷.中学体育与舞蹈社团渗透“美育”文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02):126~128.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中学体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14:35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15:28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16:27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