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类本科生考研报考情况的学生考研指导探究

2024-07-17 00:00:00黄莉玲覃月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8期

[摘 要] 考研已成为当下大学毕业生的重要趋向,近几年的“考研热”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为完善考研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考研成功率,以M大学G学院的管理类本科生为例,基于对学生报考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考研报考率和考研率稳定增长、跨专业考研现象明显、非重点院校成为学生考研的主要目标等现象。结合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和实际工作经验,探究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辅导员指导学生考研工作和管理类本科生考上理想院校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考研;考研指导;管理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8-0141-04

随着社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本科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本科生考研报名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2023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共有474万考生报名,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17万考生。虽然研究生有一定的扩招,但实际上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没有因此下降。

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人数在全国本科毕业生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其毕业后的去向很大程度影响着就业市场的人才输送,其考研的报录情况也影响着后续的就业指导和教学科研等工作。本文针对学生的报考情况和个人情况等进行分析,为辅导员在指导学生考研的过程中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方法指导。

一、管理类本科生考研报录情况分析

报考率是指报名硕士研究生考试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考研率是指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1]统计情况选取M大学G学院近3年的时间,即从2021—2023届的考研报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如表 1所示。

(一)报考率和考研率稳定增长

近3年来,G学院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从2021年的161人(报考率28.96%)增长至了2023年的199人(报考率35.92%),报考率稳步增长。从录取情况看,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从2021年的37人(考研率6.65%)增长至了2023年的44人(考研率7.94%),考研率也在稳步提升。如图 1所示,从增长速度方面比较,报考率的增速大于考研率的增速,说明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

(二)除档案学专业外,其他专业跨考现象明显

分析近3年的报考情况可知,如图 2,除档案学专业外,G学院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比例超过50%,跨专业考研现象较明显。在选择跨专业考研的314人中,因档案学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其跨考学生人数仅为5人,且均未成功“上岸”。

在跨考的专业选择上,学生较青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思政)、法律(非法学)、国际商务、应用心理学等非管理学学科门类的专业,从近3年的考研报名情况可以看出,分别有55名、21名、19名、19名、18名学生选择跨学科门类报考以上专业,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学科门类成为G学院毕业生跨专业考研的主要选择,且跨专业考研成功率维持在25%~30%。

(三)非重点院校成为学生考研的主要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报考情况可知,如表 2所示,选择报考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人数从2021年的98人(占比60.87%)增长到2023年的154人(占比77.39%)。同时,从近3年的报考和录取情况看,被非重点院校录取的人数分别为25人(占比67.57%)、36人(占比78.26%)、38人(占比86.36%),人数和比例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选择报考非重点院校的成功率(25.55%)高于选择报考重点院校(14.42%)。随着考研人数不断增多,考研竞争压力越来越zna3Rq2mj53ZkpnNEOpKKg==大,重点院校本身录取难度大,再加之如今就业形势的压力,很多考研学子倾向“求稳”心理,考研选择攻读非重点院校的专业,降低“上岸”难度,提高考研成功率。

(四)档案学专业学生报考率和考研率高

通过分析图 3可知,近3年来在G学院的8个专业中,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报考率和考研率分别为44.43%和18.91%,是G学院所有专业考研学生中比例最高的,旅游管理专业次之。而电子商务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报考率和考研率均排在G学院所有专业的较末位,两个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工作,而不是继续升学深造,这也与专业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影响管理类本科生考研成功的因素分析

为了深入探究学生成功“上岸”的原因,对部分考生进行了访谈,并通过相关学生数据,结合报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根本因素

1.自我管理能力

成功考研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在校表现等相关数据表明,此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高,而自我管理能力体现在执行力和自控力等方面,可通过是否学生党员、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有详细的备考规划等体现。学生党员拥有较强的信念感,善于用理论知识指导个人备考中的各项实践。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更能够协调好复习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考研是一个比拼智力和耐力的考试,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2]。详细的备考规划根据自身情况改善和优化,使得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表 3可知,近3年成功考研的127名学生中,53.54%的学生是党员,45.67%的学生在大三、大四备考阶段仍然担任学生干部,80.31%的学生有详细的备考规划。考研的备考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会受到懒惰、拖延症、无法自我调整等影响,拥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考研的准备和成绩会产生积极影响。

2.学生的心理素质

考研备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持续一年以上。学生会面临备考压力过大、同学间对比、个人经济压力等,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在与学生访谈的对话中,有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有一刻想放弃,出现了焦虑、失眠等心理疾病。特别是对管理类毕业生,报名考研的比例和其他学科门类相比相对较低,G学院考生时常会受到身边已经有同学工作实习,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影响,备考的压力倍增。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会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充满热情,以应对是否能考上的担忧[3]。当面临各方面的压力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

3.学习能力

成功考研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在校表现等相关数据表明,此类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而学习能力包括感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4]。可通过是否获得过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学业方面的荣誉称号、学业成绩排名等体现,两项指标能体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等。通过表 3可知,近3年成功考研的127名学生中,83.46%的学生获得过学业方面的荣誉称号,78.47%的学生学业成绩排在班级的前30%。考研备考是一个对知识理解、复习、建立系统架构的过程,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考研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是重要因素

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的基础。结合前文分析,对于与M大学G学院同类型的地方普通高校而言,学生考研选择报考非重点院校的成功率高于选择报考重点院校。在考研越来越“卷”的当下,“名校情结”已不再是学生所追求的目标,考生多以求稳的心态应对。在专业选择方面,据统计,近年来管理学读研转专业的学生比例不断升高,并于2022届读研学生中达到50%。2021—2023年间,G学院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人数较多,成功率平均在27.45%,跨专业考研不仅在复习阶段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将来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G学院考生跨考成功人数和比例较多的专业为学科教学(思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民族学,大多是受到辅导员的指导和已考取研究生的学长学姐的影响。而通过与成功考研学生的访谈可知,大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是因为管理类大部分专业需要考数学,这对高考文科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对成功考研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是外部因素

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来自两方面,首先,若报考的是本校、本院的研究生,那么无论是在初试复习还是在复试面试中都会有一定的天然优势。其次,学校和学院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组织经验交流会,请专业教师答疑解惑为学生考研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辅导员对管理类本科生考研的指导对策探究

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其肩负着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建设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日常管理、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职责。辅导员对管理类本科生考研的指导,应该以辅导员九大职责为基础,根据专业和学科门类的具体情况开展,最终构建“三全”考研辅导机制,如图 4。

(一)全员参与,做学生考研路上的引路人

所有辅导员都负有参与学生考研指导的职责,并不是只关心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辅导员来自各个高校的不同专业,可为管理类考研学子跨考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的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和主题班会等,以经验交流、专业讲解的方式,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引航指路。每一位辅导员在工作中负责不同的工作,需要大家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各种资源,形成助考合力,为考研学子打造良好的复习环境和平台。第一,资历较深的辅导员拥有优秀考研校友信息,便于联系。可联系邀请到成功考取研究生的校友开展经验分享会和读研生活交流会等,通过朋辈的榜样效应,激发学生的考研斗志。第二,辅导员的中坚力量数量较多,其信息渠道也较广,对于历届考研的报录情况相对较熟悉。可通过成立备考小组,为学生提供考研资讯、解答备考过程中的疑惑等。第三,新手辅导员是距离考研最近的人,对考研的政策、难度和考试安排等记忆较深。可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模拟面试等针对性指导。例如,针对G学院的考研择校选专业情况,可邀请考取本校研究生、外校研究生的校友和未跨专业考研考生和跨专业考研考生,给学生分析考研择校和选专业时的选择。例如,档案学专业本身跨专业考研的人数较少,且成功率低,则不建议学生跨专业考研。对于数学没有信心,且想通过考研换专业的考生,辅导员可通过了解学生的考研动机和综合素质后,建议其可报考专业,并咨询专业教师或辅导员相关考研情况。

(二)全过程助考,做学生考研路上的支持者

从时间上说,辅导员的考研工作要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管理类学子大多对本专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不明确,需要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一路支持。第一,对于大一新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见面会、职业生涯规划课等,一方面介绍本专业的前景和特点,另一方面提醒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为学生的大学生活指明方向,是否考研、就业方向、专业学习计划等[5]。例如,收集并提供历届考研学生的考研信息,提醒学生在大一入学时找准自我定位。对于立志考研的学生,提前介入,鼓励学生的态度并关注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备考。第二,对于大二、大三学生,挖掘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鼓励其考研,并为其制订备考长期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对科研的热情和考研意向,帮助其判断是否该考研、是否可以报考重点院校、选择专业等。例如,针对G学院管理类学生数学普遍偏差的情况,通过学生的高数成绩帮助其在专业选择时,考虑是否报考含数学科目的专业。第三,对于大三、大四考研备战阶段的学生,掌握其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提醒学生注意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和分配、学习方法等问题。

(三)全方位护航,做学生考研路上的陪伴者

从空间上说,强调辅导员的考研工作要体现在学生备考的各个方面,如食宿问题、备考心理、学习情况等。例如,管理类考研报考率较低,在此阶段容易受到身边参加工作实习同学已经有收入、步入社会的影响,干扰自身复习心态。同时报考相同学校、相同专业的同学较多,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身边同学的复习进度易影响自身的节奏等。此时需要辅导员具体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采取针对性的谈心谈话,帮助其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节奏。

四、结束语

考研工作需要经历繁杂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的一次考试,还是对教师、学院、学校的“考试”。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亲近”的人,需要不断在工作中总结考研助力框架和辅导机制,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类本科生考研竞争力,提高考研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广云,商春雪.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生考研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以A大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17):157-159.

[2]张珍.大学生职业生涯引领视角下的班主任考研指导[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78-81.

[3]王慧超.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考研成功的主要因素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8):35-36.

[4]杨治良,郝兴昌.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5]林泽锋.辅导员引导新本科医学院校医学生考研的探讨[J].成才,2021(5):17-18.

◎编辑 尹 军

作者简介:黄莉玲(1995—),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覃月(2003—),女,壮族,广西环江人,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