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

2024-07-17 00:00:00雷雨虹潘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8期

[摘 要] 以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通过对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的深度剖析,研究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旨在培养具备高尚师德情操和扎实专业素养的新时代幼儿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 键 词]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惠州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8-0100-04

在当前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其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惠州学院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并实践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本研究旨在深度剖析惠州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以期通过挖掘和利用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为培养具备高尚师德情操、扎实专业能力和深厚爱国情怀的学前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此研究也将为其他同类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参考。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上。惠州学院作为广东省内享有盛誉的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特色专业的地位要求学院不仅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幼教人才,更要培养有高尚师德、全面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品格形成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幼儿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深远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课程思政,惠州学院可以在音乐技能、声乐等具体课程中巧妙地融入德育元素,使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熏陶,理解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育壁垒,实现教育的立体化和多元化。它强调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避免了过去专业课与思政课相互孤立的情况,使得教育过程更加连贯和系统。这种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育情境,更好地服务社会。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挑战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期待,课程思政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惠州学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毕业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卓越幼儿教育工作者。因此,惠州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实践,培养出既有深厚专业素养又具备高尚品德的幼教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实践

(一)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在构建和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时,惠州学院等教育机构致力于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这一过程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在设计教学大纲时,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建设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内容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如儿童心理学课程可以探讨如何在幼儿心理发展指导中体现公平正义、关爱互助的价值观,教育学原理则可以结合案例分析来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种系统化的设计,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

(二)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在惠州学院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剖析真实的教育情境和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挑战和应对策略。例如,在讲解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幼儿的教学理念时,教师可以引入具体案例,如不同背景、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差异性待遇,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讨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其次,开展情境模拟活动,构建贴近现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实践所学理论知识。比如,设计幼儿园教学情境模拟环节,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面对具有不同需求和特点的“幼儿”,实践公平公正的教学原则。再次,鼓励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专题研讨会,让学生围绕“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幼儿”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这一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最后,寓教于乐,将游戏化元素融入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化学习,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设计有关教育公平的游戏或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和践行公平公正的教学态度。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惠州学院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塑造他们的教育情怀,助力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成为秉持公平公正教育理念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三)实践活动融入社会实践

惠州学院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学生在校期间会被安排至幼儿园进行见习和实习,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教育工作,深入了解并亲身实践幼教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从而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此外,惠州学院还会积极策划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幼儿园举办的公益活动。比如,参与社区儿童阅读推广、协助举办亲子互动活动、投身于公益性的幼儿教育讲座等。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种深度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惠州学院致力于全方位培育具有高尚师德、扎实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惠州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特别是在思政教育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旨在探讨惠州学院在提升教师队伍思政教育能力方面的举措和成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加强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培养,提升教师在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惠州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培养,定期举办思政教育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教师深入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增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惠州学院还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

(五)评价机制改革与完善

惠州学院的评价机制改革实践,充分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其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强调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更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对传统应试教育评价模式的重要突破。通过课程思政内容的评价,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种评价机制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惠州学院的这一举措也积极响应了国家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即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六)四位一体提炼课程目标

基于惠州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四位一体提炼课程目标可以具体描述如下:(1)德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道德品质与人格塑造,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儿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公正公平、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的人文精神。(2)知识传授目标:系统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等,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3)能力培养目标:着重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如观察分析儿童行为的能力、创造适宜学习环境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以及家园合作沟通的能力。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学前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4)社会实践目标:通过参与幼儿园见习实习、社区服务、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同时树立服务社会、奉献教育的职业理想,为将来成为卓越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惠州学院以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活动为依托,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如各类讲座、文化节庆以及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刻领悟中华文化底蕴,从而激发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同时,惠州学院还强调知行合一,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以此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培养出既有高尚品德又有卓越才能的新时代青年,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持续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八)课程思政内容整合与创新

在惠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内容整合与创新实践中,我们致力于将思政教育元素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专业课程中。首先,在儿童文学课程中,教师不仅教授故事创作和解读技巧,还引导学生从儿童文学作品中挖掘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并强调文学教育对儿童品格塑造的重要性。其次,在音乐技能课程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注重通过红色歌曲、民族音乐等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最后,在美术活动课程设计上,鼓励学生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倡导绿色生态、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灌输师德规范,让未来的幼儿教师深刻理解并践行尊重儿童、热爱教育的崇高职业精神。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在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儿童心理发展、幼儿园活动设计等课程中,强调公平、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在教授儿童道德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革命英雄事迹,以及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模范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组织幼儿园活动设计时,鼓励学生策划和实施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接受正面价值观的熏陶。同时,通过师德师风教育,使学生明确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认识到自身的一言一行将对儿童产生深远影响,从而自觉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的来说,将思政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有利于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是孩子们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启蒙者,其言行举止、价值观念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课程思政在学前教育中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未来的幼教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养成诚实守信、公正无私、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同时,还能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贯穿德育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幼儿,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实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发展等各方面都处于关键期,此时实施课程思政,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深深植根于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同时,课程思政也能有效促进儿童智育的发展。教师可以在设计各类教学活动时融入科学知识、逻辑思维训练等内容,启迪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锻炼其观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方面,课程思政强调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儿童热爱运动、坚持锻炼的习惯,以及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的精神风貌。美育层面,课程思政鼓励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通过艺术、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提高儿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则让儿童从小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理解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课程思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施,旨在全面构建儿童的人格特质和发展潜能,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我国幼教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多元需求。

(四)有利于服务地方特色与需求

将惠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地方特色资源引入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和尊重本土文化,进而能够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传承和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地方教育实际,分析研究惠州地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并推动当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特点,如双语教育、农村及特殊群体幼儿教育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惠州地区输送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学前教育人才。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有效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

(五)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惠州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中,思政教育被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积极承担作为启蒙教育者的社会责任。通过系统性的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激发其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培养他们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竭诚奉献的崇高使命感。学生将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工作是塑造未来一代的重要基石,从而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新生力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惠州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首先注重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如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课程中强调师德教育和人文关怀理念,培养学生关爱儿童、尊重儿童权利的意识。其次,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研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其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惠州学院通过这些举措成功地将思政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素养和较强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幼儿教师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桃.高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文教资料,2020(29):95-97.

[2]赵红军,孙会娟.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2(3):20-22.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4]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

[5]陈梦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新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38-41.

[6]鱼慧洋.“课程思政”视野下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科教文汇,2020(5):109-110.

[7]陈丹.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24.

◎编辑 栗国花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惠州学院2023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为例”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雷雨虹(1989—),女,畲族,广东韶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潘璠(199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