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就业与创业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就业与创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不断增长专业技能,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榜样文化为视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榜样文化赋能高校就业创业课程的作用。
[关 键 词] 榜样文化;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8-0068-04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因此,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榜样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且符合实际需要的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肩负着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职责,因此应加强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一、榜样文化简述
“榜样文化是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将凡人善事、平民英雄等道德楷模所蕴含的风格、美德作为价值目标来追求、弘扬的一种文化样态。”榜样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超越。榜样文化有着深刻的含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榜样文化的实践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树立和传播优秀个体或集体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将社会所倡导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具象化,使之成为可感知、可学习的典范。这些价值观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二是榜样文化具有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优秀的榜样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优秀的榜样也像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通过模仿和学习榜样的行为和品质,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三是榜样文化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更在宏观层面上塑造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一个充满榜样力量的社会必然是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它能激发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榜样文化对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榜样人物的成功经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榜样人物所展示的职业风采和创业精神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他们向榜样看齐,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此外,榜样文化的引入还能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并取得成功时,他们会更加坚信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榜样文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供具体可行的职业规划参考
大学生怀揣梦想,却往往因缺乏明确的职业方向和可行的规划路径而感到迷茫和焦虑。此时,榜样文化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为学生揭示了不同职业领域的真实面貌,更为他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职业规划参考。通过深入了解成功就业与创业的榜样人物的经历,学生能洞察到各个职业领域的发展脉络和成功要素。这些榜样人物的职业选择、发展路径、关键决策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为学生绘制了生动的职业发展蓝图。这些宝贵的参考信息,不仅让学生对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更为重要的是,榜样文化的引入给予了学生坚定的信心。在榜样的引领下,学生开始学会如何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制定既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职业规划。这种规划不仅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让他们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因此,榜样文化的引入为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助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信心
榜样人物能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信心。创业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个充满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活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兴趣爱好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自我规划目标及方向,通过课程设计来了解自身对未来就业工作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个人需求状况;还能从学校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适合其职业意愿与岗位要求之间契合度更高的机会和资源,使之成为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意识,使其在未来就业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既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又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能让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为今后创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实践基础,而这对学生以后自主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三、当前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
一些高校对就业与创业相关教材不重视,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不足,对于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相关教材、资料及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不及时修订或照搬国外先进经验。一些高校对优秀毕业生缺乏足够重视,对专业性不足之处未给予充分关注,造成部分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进而使整个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发挥。此外,教师没有根据当今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总之,教学内容的单一,主要表现为理论知识不丰富、实践能力不足与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三)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方法陈旧是当前高校在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讨论,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创新意识、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学习热情不高且不能够参与到实际训练中,导致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岗位要求不符等。
(四)实践教学不足
实践教学是提升创业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缺乏与企业、社会等相结合的专业性指导和培训课程,没有针对本校具体情况设计相应培养方案,无法开展相关项目活动或者组织校内校外创新大赛、行业交流会等活动,不能及时对创业实践教学内容展开引导。
四、基于榜样文化的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一)强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石,对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而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构建至关重要。基于榜样文化的视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和优化教学内容。
一是明确教学内容的核心。在就业与创业课程中,教学内容应围绕职业素养、创业理念、市场洞察、风险管理等核心模块,并结合榜样文化深入展开。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创业理念的灌输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勇气。市场洞察能力的提升则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为创业项目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同时,风险管理的教育也必不可少,它教会学生如何在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稳健前行,规避潜在风险。这些内容不仅关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还涉及创业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是融入榜样案例。精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榜样案例,如成功创业者的经历、职场精英的成长故事等,将这些案例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入成功创业者、职场精英等榜样人物的真实案例,可以将职业素养、创业理念等抽象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同时,应将榜样文化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提及几个榜样名字或案例,而是要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oTOe86HRKAkgymI/1I3R1h6k7n8fXAyM1g5Y2bfKiVE=生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能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一些比较有深度的职业性技术类题目融入课堂中。例如,由于企业招聘会涉及关于如何选择工作岗位等问题,在市场营销方面,也要将相关课程介绍与就业技巧分析等内容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此外,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学校还应根据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以及学生反馈,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收集和整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如视频、案例库、行业报告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改良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改良教学方法,特别是引入小组合作和利用现代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小组合作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利用现代技术则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直观的学习资源,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与就业创业相关的特别是涉及榜样成功经验的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探讨榜样人物。例如,张小龙是微信的创始人,他的创业故事可以成为大学生的榜样。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张小龙的创业历程,让学生了解如何从零开始,逐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同时,张小龙的创新思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倾听他人的观点,学生可以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同为解决问题贡献智慧。
二是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融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立体、互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成功创业者的经历和见解,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创业过程和职场技能。此外,现代信息技术还能提供模拟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加深对市场、风险、团队管理等关键要素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与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搭建实践平台
搭建实践平台不仅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更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深入体验和学习榜样的工作态度、创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应当是为了加深和拓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非简单的操作练习。
一是“赛链”实施服务团队,探索—提议—行动—反馈服务方案。“赛链”专业服务团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实施方案,可以提供高质量服务体验。以模拟创业环境为例,教师可以创建一个高度仿真的虚拟世界,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创业者的角色,从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到团队建设、资金筹集,全方位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更要学会如何做出决策、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调整策略。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引入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和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借鉴和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二是可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搭建实践基地或实训中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政策措施、国际交往等都可以为教学提供相应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访谈相结合进行研究探讨并得出结论,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资料信息作为依据,对就业现状作出判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了解了相关企业运营情况以及自身创业经历等。
三是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大赛”活动。榜样文化强调的是模仿与学习的力量。在此次大赛中,学校不仅要选拔出色的创业项目,更要突出创业者的坚韧品质、创新思维以及社会责任感。通过树立正面的创业者形象,激励更多的学生勇于尝试、不畏挑战。在筹备阶段,高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特别是那些从校园走出去的创业榜样,回到学校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和心得。这些真实的创业故事和成功的经验,无疑会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动力。在大赛中可以特设“榜样创业者”奖项,以表彰那些在创业道路上展现出卓越领导力、创新思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这样的设置,不仅能够让获奖者成为校园内的创业榜样,更能激励其他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追求卓越。赛后,高校还可以组织一系列的“与榜样对话”活动,让获奖者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创业心得和体会。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创业的了解,更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榜样所带来的正能量和激励。融合榜样文化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大赛”,不仅能够选拔优秀的创业项目,更能在校园内传播正面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多元化教学评价
高校在就业创业课程体系中,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社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体系以及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成果、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一是应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客观性,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学校可以通过考试考核和日常管理,考察人才市场需求量及毕业生就业率,并以此作为招生计划制订者的参考依据: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相关评分表或者是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创业课程学习态度及意愿做出一个准确判断;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制订相应的评判依据,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估:在考核中增加一些技能测试,比如,专业技术分析能力、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等;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总结性测评部分的内容设置,以及相关数据收集与整理反馈的情况,从而为课程改革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二是可以将创业实践课、就业实习实训环节、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建立以“学业能力评定”为核心内容且包含各方面相关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机制。这一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更着眼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创业实践课,可以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就业实习实训环节则能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而劳动教育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综合评价机制将这些实践活动的表现与学业成绩相结合,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旨在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这样的评价机制有助于高校更精准地培养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榜样文化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从精神领域和实践环节介入对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以及价值观引导等方面做一系列措施与建议,从而既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又为促进就业与创业课程教学提供有力支持。立德树人不是空口号,应该落实于教育教学中,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发展榜样文化,创造性地提高高校就业与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真正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教育科学,2021(4):327-328.
[2]席一,封祖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社会科学,2021(12):311-313.
[3]宋璇,岳丽华,陈洪华.基于SPOC混合教学法在高校就业创业课程的改革研究[J].商业文化,2021(5):74-75.
[4]周银喜.试析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就业指导的课程设计[J].大众文摘,2022(52):1-3.
[5]李凌霄.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就业创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3,32(4):115-119.
[6]汪博武.榜样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39(5):123-125.
[7]罗志勇.论榜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9(3):11-13.
[8]蒙晓旺.高校榜样教育育人功能发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
[9]张耀灿.榜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3):9-10,26.
◎编辑 郑晓燕
①基金项目:西安美术学院202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项目)“榜样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体系路径探究”(课题编号:2023SY008);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榜样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实践进路研究”(课题编号:SGH23Y2659)。
作者简介:岳攀(199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