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课堂革命”的内容与实施策略研究

2024-07-17 00:00:00吕冰何江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8期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民办高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业考核、教师评价等方面切入,探索出民办高校“课堂革命”的内容与实施策略,旨在提升课程的学业挑战度,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推动教学进步,构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课堂革命”;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8-0055-04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中提出:“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拉开了“课堂革命”的序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课堂,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了新建发展阶段后,正在努力探索内涵式、交互式、跨越式的发展,从先前注重办学条件以及硬件设施,汇聚到现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因此,回归课堂教学,开展“课堂革命”就成为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头等大事。

一、民办高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缺乏颠覆性

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实施“课堂革命”。目前大部分课堂教学存在知识本位或者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更加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师对知识的“填鸭式”传递,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必然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驱动力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教学结果的重视程度相对来说更高,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和思考却有所忽视,造成学生研究问题思维的断层,降低了教学和学习质量。同时,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缺少实践项目和实际案例的引入,促使课程内容与未来实际工作环境脱钩,造成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尽管现在各行各业信息化都在高速发展,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信息化运用能力比较薄弱。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新颖性和前瞻性,不会利用信息化手段,没有融入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发展动态,只会照本宣科地讲,缺少学科之间的交叉、贯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内容也单调、乏味;而在教学方法上,虽然目前大部分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其课件制作较为简陋,多为大段文字的堆砌,不够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也缺乏较好的组织设计,不能较好地将信息化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学业考核和教师评价缺乏多元化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者,也是教学成果的评判者,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业考核模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发挥空间受到一定限制。首先,学生学业考核的模式过于单一,尚有一些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是期末考试为主、课堂考核为辅的单一模式,考试内容也仅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检测。这种“一考定成绩、一尺量到底”的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难以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需求,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素养。其次,学校在教学评估上缺乏对教师的全方位考核。虽然学校也制定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的相关制度,但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督,评价过程多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民办高校“课堂革命”的内容

“课堂革命”,旨在颠覆目前存在的知识至上、教师为主导、课堂约束等传统障碍,将课堂教学重新定义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主阵地,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学校“五实”育人、“一本两育”的育人模式,推动“学练结合、以练促学、学练互补、知行合一”理念的贯彻落实,以学为中心引领真正的变革,营造课堂教学新生态。

(一)“革命”——课程质量

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努力的目标。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综合多元、学科交叉、问题导向的新型课程群,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一批被广大师生充分认可和高度喜爱的精品“金课堂”;注重将学生思想道德、品格修养、政治觉悟、文化素养等的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思政为核心,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革命”——教学观念

要想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至少需要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在培养目标上要发生新的观念转变,当前需要将“学已知—建构新知—探求未知”作为培养目标,只有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转变,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素养、创新精神等;第二个转变就是转变教学理念,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参与建设拓展,把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体验社会、激发创造能力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习群体向创造共同体、心灵共同体转变。

(三)“革命”——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需要引入从过去师生单向互动向师生双向或多向互动转变的“双主体”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由传统的强调知识传授的“以教为主”的模式,向注重学生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学生为本”的新模式转变。注重将最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研、创新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效果渐进式提高的目的。

(四)“革命”——教学手段

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讨论和测试训练等方式,有效地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并循序渐进地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及重点、难点;教师与学生再通过面对面的座谈讨论、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围绕问题共同开展创新性探讨与研究,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乐、爱学善学,从而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织专业学科比赛、推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把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出来。

(五)“革命”——学业考核

优化学业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考核评价,完善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测试等形式,对学生获取知识、构建知识、提升能力、理解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注重过程、实践与应用,强调团队合作、目标达成与能力提升,针对不同的课程与学员的需求,量身定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比如,对于实践课程教学,考核时可结合实际操作的方式,结合案例分析等形式;对于理论课程教学,要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可采用开放性试题、论文写作等方式,避免仅凭一门考试、一种学业考核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建议加强对学生实际表现和个性差异的定性评价,注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轨迹和特长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六)“革命”——教师评价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把教学准备、课程设计、课堂设计、教案撰写、课堂组织、网络教学手段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运用、答疑解惑、作业批改、课程考核、教学反思等全部纳入教师的教学考核中,全面考核教师的育人和实践能力,由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向多方位的过程效果性评价转变。把教师参加“课堂革命”的情况和结果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立德树人、以德育人,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上下功夫。此外,还需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引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样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一线教师推动“课堂革命”解除后顾之忧,为教师的个人发展创造光明的前景,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民办高校“课堂革命”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

按照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具有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审视当前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精准定位当前“课堂革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症结”,集中思想,强化认识,精准把握未来“课堂革命”努力的方向,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引导教师能够主动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

(二)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

按照学校发展要求,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主线,可以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学校组建教学团队,形成教师梯队,教学团队的组建应覆盖全校所有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各级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引导建立健全院(部)、教研室、教学团队三级教学管理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交流、研究活动,积极探讨学科发展趋势,总结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明确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法等,将教学管理规范执行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延伸到基层,将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改革推广到基层,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互联网+课堂”新形态的课堂教学要求落实到基层。

(三)紧跟产业发展,重组课程体系

紧扣产业发展,按照专业特色重塑课程体系,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科联动,促进教育、人才、产业、创新各个环节有机衔接,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为增强专业课程的适应性、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元性,必须充分考虑职业发展需求、岗位晋升机会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案例等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革命”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这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此外,引入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接触到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四)推广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和混合教学等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推动建设一批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为引领,带动课程建设水平整体提高的网上课程。广泛推广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和混合教学等教学模式, 使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吸收内化”的场所。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难度的增加、课程深度的拓展、教学模式的创新等,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的参与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颠倒,打破传统教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积习——只注重信息的传递过程而忽视信息吸收内化过程,合理提高学业挑战度,促进教学改革,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推动“启发式—小组化”教学

采取“小班授课、小组研讨”等模式,将教学方式设计从传统教学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互动式教学转变,推动“启发式—小组化”教学。贯彻“启发、探究、探讨、参与”等教学方式,体现“自主、体验、探究、实践、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和探究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上讲台进行任务成果的汇报,个个当上了“小老师”,课堂现场精彩纷呈,互动热烈,气氛活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其勇于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还为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提供了平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六)建设智慧教室,打造智慧课堂

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需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和协作的教学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大对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力度,加大对教学改革所需经费的支持力度,在教学信息化保障工作中,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促进智能教室建设,创造智慧学习环境。严格管理和把控教学秩序,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们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有效推进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这也是促使课堂教学强起来、教学质量上台阶的有效手段。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育人的主渠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依靠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课堂革命”的成效对于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民办高校需要汇聚校内外各种资源,全校上下形成强大合力,精准定位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症结”,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业考核、教师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改革,找到切实有效的“良方猛药”,对“症”下“药”,进而推动民办高校“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构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书红,马青,吴震.提质培优视域下推动高职教育课堂革命的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2):178-179,183.

[2]马成东,张丽.智慧职教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6):68-71.

[3]汪长明,鲍卫新.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实施路径与策略[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2):1-4.

[4]谭强,田应仟,子华明.重大疫情下民族地区高校“课堂革命”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5):60-65.

[5]段丁强,毛莹.基于多元化考核体系的高校课堂革命实现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23(1):31-34.

[6]赵悦,刘静.“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策略[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3):106-110.

[7]吕珍.课堂革命的路径选择[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9):84.

[8]滕跃民,韩锋.“课堂革命”视角下的高校课堂改革对策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1):57-60.

[9]朱珠.“课堂革命”视角下如何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革命[J].文渊(中学版),2019(2):489.

[10]何伟.“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课堂革命的策略与路径研究[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7-40.

[11]毛天平.高职课堂革命的启新与赓续:时代之要、现实之症与解蔽之策[J].教育与职业,2024(4):56-62.

[12]石泽林.基于职业教育课堂革命“七步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鄂州大学学报,2024,31(1):89-91.

[13]谢洪,刘振超.基于“四有”课堂革命的高职课程模块开发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4(5):28-30.

[14]冯津,刘存山.引企入校,企业项目进课堂推动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汽车维修与保养,2024(1):71-73.

◎编辑 栗国花

①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民办高校‘课堂革命’实施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G22DB464)。

作者简介:吕冰(1989—),女,满族,辽宁抚顺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学管理。

何江英(1982—),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