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安全教育在21世纪科技发展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科技领域的振兴力量,科技安全素养是一项必备的基础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安全教育内容不够系统,教育实施未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科技安全素养。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大学生科技安全教育进行深入探讨,识别科技安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安全素养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通过以深化内涵素养和强化外显素养为目标的教育设定,确定科技安全的教育内容设计;通过教育实施策略优化以及团队协作学习等教育形式创新,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从教育目标到评估反馈的完整流程,展现了一个系统化的科技安全教育实践框架,有助于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科技安全素养。构建理论模型,为深化高校科技安全教育理论研究做有益探讨。
[关 键 词] 科技安全教育;科技安全素养;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8-0001-05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中,国家间的竞争逐渐从传统的军事领域转向科技安全。我国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面对西方的“围堵、脱钩、压制”政策,我们仍面临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安全教育和提升其科技素养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强调了大学生科技安全教育的紧迫性,为我国科技安全教育的正规化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撑。然而,我国大学生在科技信息泄密和网络不当言论等方面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反映出我国在科技伦理、科研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短板。
本研究旨在解析科技安全教育的要素,并采用扎根理论来提炼和厘清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关键要素。我们希望回答如何通过科技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有关科技安全教育的策略和理论支撑。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对“科技安全教育提升科技安全素养”的探讨有所突破。总体来讲,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科技安全教育现状、科技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策略和科技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内容及要素三个主题。
在科技安全教育现状问题方面,张齐武与袁泉对国内高校的科技安全教育进行了实地调研,认为教育主体权责不够分明、教学设计有待完善、教学资源支撑不足、各学段教育统筹性较差、缺乏常态化教学机制等影响科技安全教育总体效果[1]。彭晶晶实证调查表明,科技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呈现出分散化、碎片化特征,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创新不足,师资队伍相对单一,没能打破专业壁垒与社会壁垒[2]。在科技安全教育策略方面,杨名刚和宋贵林研究指出作为大学生国家科技安全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意识、教育内容、教育路径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与时俱进的内含国家科技安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3]。袁泉提到的落实主体责任机制、完善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等建议都是针对当前高校科技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4]。在大学生科技安全教育的内容及要素方面,杨名刚提出大学生科技安全教育就是向大学生灌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国家科技安全意识。[3]郝新鸿认为按照学科特点和内容,将国家科技安全教育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5]。林俊风提出科技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国际大环境、国家科技安全法规政策等,并从全球角度考虑科技安全的问题,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科技创新意识、专利意识及保密意识,练好保障科技安全的基本功[6]。
纵观文献科技安全教育关键要素的系统性梳理存在不足,然而关键要素梳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中更加注重安全和伦理,形成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基于此,本文依托现有研究,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挖掘科技安全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深化对其逻辑结构的理解,力图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科技安全素养分析框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Glaser等提出的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收集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学术文献与访谈材料,通过对原始资料逐字逐句进行分析编码,从原始资料中提炼初始概念、范畴,基于对理论、事实和经验材料的归纳与分析,建立初始概念、范畴、主范畴之间的理论联系,形成对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合理解释。具体操作步骤描述如图1。
(二)样本选取
本文的原始资料来源于二次文献和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包括相关政策文件及知网文献,检索近十年中共中央、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科技安全教育有关的政策文件,获取文件数量5份。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近十年“科技安全教育”“科技安全素养”“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相关词为主题词,限定核心期刊开展文献检索,得到文献91篇,在WOS(Web of Science)期刊包括SCI、SSCI、AHCI、ESCI检索源期刊,本研究使用WOS核心合集的检索结果具有足够的样本数量。在WOS搜索“科技安全素养”为主题词的文献,剔除无关研究后得到文献25篇。对以上由此得到121篇资料中随机抽取80篇文献进行编码处理,预留41篇作为饱和度检验。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开展的科技安全教育的现状和看法,如何改善科技安全教育的观点等访谈内容获取访谈材料。本研究采取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随机抽取4名思政课程教师和9名不同学段的大学生。
半结构性访谈共获取13份样本数据,其中随机抽取10份数据用于本文扎根理论的研究,剩余3份样本数据用于饱和度检验,样本数据经过整理后进行编码和排序,以此作为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科技安全教育的补充资料。
三、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一)开放式编码
本文应用Nvivo12对所收集到的文本资料进行处理。一是对收集的文献以及访谈文本资料根据其内容进行整理,并分类编码,提取与科技安全教育有关的原始语句建立自由节点,共得到60个节点,123条原始语句。二是提炼初始概念,通过对初始编码形成的节点不断比较、分析和归纳,进行合并整理,衍生出43个初始概念。如“重要性认识”由原始语句“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安全的重要性和地位”归纳抽象而成。三是提炼范畴。范畴是对概念的进一步提炼,由多个具有相同指向的概念聚拢后提炼而成。如将“重要性认识”“科技实力”“重要地位”“科技安全常识”归纳进“认知教育”范畴。这样可以更好地强调培养个体对科技和安全相关概念的认知水平,963c0a1c996beb5057c2ed454379d6ef42fc2b266cc5571abd6afce3eec46750进而提高在科技时代中的综合素养。最终得到18个初始范畴(见表1)。
(二)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基础上不断对初始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初始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不同初始概念具有相同内在逻辑的,提炼为更高一级的范畴。研究根据初始概念与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归纳、提炼出7个相关的主范畴(见表2)。如以科技安全教育内容作为主范畴,融合了认知教育、风险识别、责任教育和规范教育4个初始范畴,这4个初始范畴涵盖了科技安全教育的核心要素,形成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依据各个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识别出能够概括各个主范畴的核心范畴,并以“故事线”的形式对所研究问题的行为现象和脉络关系进行梳理。本研究故事线为:通过深化内涵素养的培养和外显素养强化的教育目标设定,确定科技安全教育核心内容的教育内容设计;通过教育实施策略及团队协作与整合学习的教育形式创新,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估与反馈;通过从教育目标到评估反馈的完整流程,展现系统化的教育实践框架,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安全素养。
由此,最终构建科技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关键要素和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了保证扎根理论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对编码进行了饱和度检验。对预留的41篇研究文献和3份访谈材料,按照前文所述的步骤依次进行重新开放性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经过分析,没有发现新的范畴,也没有在各范畴之间发现新的理论联系。初步建立的选择性编码在理论模型上是饱和的。
四、模型阐释
(一)教育目标设定
科技安全教育的目标设定包括内涵素养的深化和外显素养的强化。内涵素养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认知、良心、意志等方面。通过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中建立强大的安全防御机制。外显素养的培养是将内化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具体行动表现出来,这是科技安全教育的关键实践环节。大学生应该有机会将学到的科技安全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例如,通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校园宣传等形式,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只有当学生能够在控制的环境中模拟真实的科技安全挑战,并从中获取反馈和修正,他们才能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教育内容设计
科技安全教育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安全素养的基石[7]。确定科技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网络安全基础、数据保护、隐私权保护、法律法规等方面,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根据扎根理论结果,科技安全教育内容应该主要包括认知教育、风险识别、责任教育和规范教育。这些内容涵盖了学生的认知发展、风险管理能力、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深入的教育内容体系。认知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科技安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使大学生具备科技安全的基本认知,为更高层次的应用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8]。风险识别着重培养学生识别、评估和应对科技风险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发现潜在的科技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害。责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深刻理解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和社会,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规范教育旨在教授学生在科技应用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确保学生遵守国家科技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并具备国家保密以及科技伦理意识[9]。通过教育内容的传授,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关心国家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和保密意识[4]。
(三)教育形式创新
教育形式创新是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讲座、研讨、工作坊、模拟演练等,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教育形式创新包括优化教育策略和团队协作手段,使得科技安全教育实施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和有吸引力。大学生正处于形成独立思考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要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10]。在科技安全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探索和反思,自主地构建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引入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和模拟软件,提供更真实、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各地都有组织针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如“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另外,团队协作与整合学习是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有效方法。学生往往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专业知识,当他们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时,多种观点和方法的结合更有可能产生全面和深入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测试他们的解决方案,获取反馈并进行调整。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应用能力,还增强了面对真实世界问题时的自信和准备。
(四)教育资源整合
教育资源整合是指搭建跨学科、跨部门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校内外的专业资源,如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讲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等。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被视为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在学生与他人的互动中得以发生[11]。在科技安全教育的场景下,学生不仅与教师互动,还需与其他学生、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多个主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种多元化的互动和协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挑战性的学习体验,协助他们构建和拓展自己的科技安全知识和技能。
(五)教育评估与反馈
教育评估与反馈是指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包括课程评估、学生表现评估和满意度调查等,及时收集反馈信息,用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的持续优化和更新。科技安全教育评估与持续改善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安全素养的保障环节。在此领域的深入研究中,评估的重要性得到了多次证实。教育评估不仅可以识别学生的学习差距,还可以指导教育者优化课程内容。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学生信誓旦旦地声称他们可以轻易识别网络钓鱼攻击,但在实际模拟测试中,令人震惊的是,超过60%的学生轻信地点击了虚假链接[12]。这种明显的知行差距进一步强调了评估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性。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估不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测试,还应深入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能力。学生作为教育的第一受益者,他们对教育活动的反馈是无价的。总的来说,持续的评估和改进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13]。只有当我们扎根于这一原则,才能确保教育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五、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扎根理论对文献、访谈等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深化内涵素养、加强外显素养是科技安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将科技安全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科技安全教育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安全素养的基石,确定了教育的内容质量;优化教育实施策略是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关键手段,确立了教育方式。团队协作与整合学习是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有效方法,强调了集体合作和知识整合的重要性。教育资源整合通过教育主体协同育人确立了教育参与度,被视为提升大学生安全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教育评估与持续改善是运转保障,确保了教育效果的持续优化。
本文为科技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个全面和结构化的框架,将多个教育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的科技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个实用和有效的指导。但本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于文献、访谈等文本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在访谈抽样中采用滚雪球式抽样访谈对象,直到达到饱和度检验。但是在访谈过程中也会因为受访人员的主观思考和认知不同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访谈文本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利用德尔菲法进一步对该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补足。
参考文献:
[1]张齐武,袁泉.高校国家科技安全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和融入思想政治课的现实路径探究[J].艺术科技,2021,34(23):30-36.
[2]彭晶晶,徐凌.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江西省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4):9-11.
[3]杨名刚,宋贵林.当代大学生国家科技安全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5):23-25,32.
[4]袁泉.新时代大学生国家科技安全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23.
[5]郝新鸿.国家科技安全教育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刍议[J].文教资料,2019(10):104-105.
[6]林俊风.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国家科技安全教育的原则和策略[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53-57.
[7]林俊风.大学生国家科技安全教育初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111-113.
[8]刘文文,孔德民.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高校的实证调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5):11-14.
[9]陈曦,李玉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3):37-39.
[10]王晓静,宋晓焕.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理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5):183-184.
[11]马勋雕.智慧课堂师生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3.
[12]韩一.网络动态高仿真钓鱼网站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13]大卫·阿夏里纳.转型期和国际化时代下的大学治理[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Z1):18-21.
◎编辑 王亚青
①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执行力的培育模式研究”(编号:2021SJD1190);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民兵工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2&ZD026)。
作者简介:王晓苏(1982—),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管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