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快速发展,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观影服务,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美好感受。公益电影直接到村,让农村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暖心工程。
作为一名农村电影从业人员,在十多年来公益服务工作中,我们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感动,体会到了一阵又一阵喜悦。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受众需求快速拉升,对于电影节目和服务的诉求不断变化
时下观众搜集信息、了解电影市场的途径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农村观众不再只是简单接受式观影,选择性观影成为一种必然。尽管海量的节目源为农村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性,可是观众的观影诉求也在提高。特别是有些城市院线刚刚上映的影片,农村观众就要求到农村流动放映,这对放映单位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商业院线新排影片要满足城市影院首轮上映的需求,而且很多院线电影即便提供给农村流动公益放映不仅仅是时间跨度大,版权费也比较高。当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补贴现状的实际情况,确实很难满足部分农村观众的观影需求。需求和供给的差异影响了农村观众的观影热情。
(二)观影渠道多元,对农村电影放映模式冲击较大
目前,网络平台观影受众日增,极大地考验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生存韧性,这是当下农村流动放映平台面临的无法回避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提升农村放映服务质量也就显得越发重要了。
(三)农村观影的其他客观困难
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拉动是一种良性促进,可是从另外的角度看,农村观众也面临着流失。
观影人群的骤然变化是不容小觑的现实。春节期间还好,传统意义上的“家”“节”情结,让这些外出游子成群结队地回乡。因而年节时期,公益电影安排场次频率较高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平时,情况大不一样,很多时候是农村群众“老的老,小的小”,有时整个村落也没见着几户烟囱点火,公益电影放映面临“人数不多,热情不高,反响不大”的窘境,作为基层放映员来讲,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顿挫感。
(四)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的乡镇(公社)放映员逐步退出市场。当然,其中绝大多数人得益于2015年国家实施的对于原农村乡镇(公社)老放映员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政策,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他们曾是这个行业的践行者,更是这个行业的扛鼎者,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落地开花结果立下了汗马功劳。伴随着他们的隐退,新一代农村放映队伍组建就多少显得有些仓促。虽然这些人也在一线勤勉耕耘着,可是如今市场的多元化以及不确定性,让他们归属感不强,心思摇摆不定,这也在客观上对农村公益流动放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何消除这种消极情绪也是摆在我们农村电影发展面前的问题。
类似种种问题的产生和长期存在,都会影响到农村电影放映的生存与发展,这种现象不可小觑、不能忽视。
基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现状,行业从业者也在不断寻求改变,不断尝试创新,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和良性应对。
(一)让农村电影由室外流动放映向室内固定放映过渡
放映场所的变化、改造和升级,可以让农村观众从粗糙简陋的观影条件发展到舒适的观影环境。这是暖心工程,更能体现出电影事业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跟进,包括持续的服务提升,电影从业者一直在努力。
(二)放映工作执行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及时作出调整
(1)固定放映设置要与时俱进。针对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设置固定放映点,比如移至广场舞聚集点、厂矿集合区、城乡结合部、社区住宅区内广场、企业活动室、乡村文化站、新文明实践所等地点。
(2)放映模式可以采用捆绑式搭载方式。利用农村赶集逢圩、庙会族祀、剪彩庆典等特殊场景,与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综合服务部门联动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扩大声势,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自选节目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让群众真正可以参与到公益电影服务的过程中,增加体验感和参与感,更能激发双向的互动发力,从而让电影放映链条轮转起来,相互呼应成趣。
(4)实现多场景多元化放映,人性化设计放映方案。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多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公益放映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单一的放映变成多元化选择,变被动为主动。尽可能延伸公益服务的触角,不断提高电影服务的质量,让群众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更接受更满意更认可更有获得感。
(5)公益电影放映节目可以融入一些地方元素。呼唤出乡土气息、发掘出乡土情怀,为当地农村生态发声,为农民所思所想发声。只有激活内生动力,深入百姓生活,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这项惠民工程才能保持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一)实现公益电影覆盖面更广泛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既需要和财政、文广等职能部门沟通,也需要和乡镇、村组、放映队伍打交道。因此,提升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落实到工作层面,务必积极做好这些方面: 1、争取更大力度,增加放映支持; 2、让群众参与,自选点映影片;3、不断延伸服务,扩宽覆盖范围; 4、做好保障服务,提升放映质量。确定在辖区内按照全域整体规划放映,实现农村群众每月都能看到、看好电影的公益放映目标。
不断充实放映队伍,稳定现有放映队伍,合理有序分解布置任务,将电影送进圩场、林垦、特殊学校、社区、军营、敬老院、矿区、企业、工业园区等等,实现农村群众和城镇居民在电影公共服务的全域性覆盖。
(二)突出便民服务,自觉担当宣传使命
在扩大公益电影覆盖面的同时,结合近些年开展的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争取相关管理和业务部门的支持,多方筹措设立固定放映室(点),尽可能地提供便民服务,让群众舒心满意。这是近年来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建立固定放映牌,设立公益服务点,搭载文化活动共建室。组建“红色文艺电影小分队”,营造公益电影为民惠民的良好氛围。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电影感染人心,开展一系列诸“扫黑除恶”“法治建设”“艾滋病防护”“地灾防治”“防震减灾”“最美家庭”等主题宣传活动,让公益服务科普娱乐两不误,便民又暖心,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有序开展。
(三)着力提升公益电影服务水平
在具体实施电影放映过程中,充分利用流动设备媒介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电影赋能活动。比如,以笔者所在的泰和县为例,农村放映结合地域特点打造特色电影IP服务亮点:在革命历史旧址“马家洲集中营”和国家4A景区蜀口生态岛搭载的活动“电影的红色和绿色”;根据组织部门开展的党史学习党建活动策划的“经典电影+红色传承”;根据普法工作推广开展的“法治电影进行时”;和公安交警部门联合进行交通知识普及的“电影伴你安全行”等。
泰和县要求所有放映员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每场电影放映时,设立党员先锋岗,让每场电影放映都是“一次深刻思想洗礼”,锤炼党性,锻造队伍,把公益电影和全民教育向农家村组、城镇社区和群众身边延伸,赋能思政教育。
要实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新突破,还需要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体电影人勠力同心,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未来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