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经三十余载的大学生电影节,其推选评优体系不仅继承了传统电影节评价机制,更注入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展现其包容性,平衡专业性与年轻视角,挖掘推荐具有创新性、艺术性的作品。大影节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模式为特色,其推选评优体系注重公平、民主和学生主体性,广泛吸纳大学生参与;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学术背景,重视学术品位与文化价值;同时,作为电影教育与普及的先锋平台,为电影评价系统注入先锋色彩。
【关键词】青年电影节展 大学生电影节 推选评优体系 特征分析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健全完善电影评估体系”这一内容[1],可见电影评价在电影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当下中国电影的整体评价机制涵盖了普通观众反馈、专业影评人评价、市场数据表现以及社交媒体热度等多个维度。整体来看,各种评价体系都有着相应的评价场域,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电影推选评优体系作为电影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价值标准确立和输出的重要平台,这一体系按照评选对象和评选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电影评奖、电影节展和机构推优等子系统[2]。如今,作为舶来品的电影节在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与“戛纳”和“柏林”等国际顶级电影节高度相似,涵盖了竞赛、展映、市场和活动等四个主要部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认为“纵向来讲,我们需要有一个对电影的复杂的评价系统,这个复杂的系统是从电影史的角度生发的,可分为票房、影评、电影节三个阶段,电影节是第三个阶段,是一个比票房和影评都更加复杂的评价体系”[3]。
国内不同青年电影节展[4]虽然都致力于发掘和推广优秀的青年电影作品和人才,但其推选评优体系各有千秋,往往根据电影节本身的定位和宗旨分别进行设定。宏观来看,有些电影节注重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关注市场潜力和观众接受度;有些电影节则更偏向艺术性和实验性,如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等更关注电影的创新性和对社会的贡献。微观来看,电影节推选评优体系涵盖了评审团构成、评审流程、奖项设置等层面。比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的“金鸡奖”作为“专家奖”,其评委多为业内知名从业者[5];百花奖作为“群众奖”,终评结果是由典礼现场的101名观众按投票表决器选出。又如First青年影展,虽然聚焦青年,但其每年的终审阵容也均是知名电影从业者;平遥国际电影展则是依托电影展灵魂人物———贾樟柯本人的“国际电影界明星”身份,从艺术顾问、策略顾问团队、首映片目,再到评审团阵容都强调与世界电影工业接轨[6],多个展映单元评审团包括众多国外电影行业内优秀的制片人以及影评人。
可以看出,一般而言多数电影节展采用的推选评优模式均是专业评审,专业评审模式下能够确保评委对电影作品进行全方位评价,覆盖创作灵感、导演手法、摄制技术、后期制作以及专业评论等多个维度,尽可能保证评选结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这种推选评优过程带有明显的权威性和精英属性。而在众多青年电影节展中,大学生电影节(以下简称“大影节”)作为一项已经举办31届的活动,由于其推选评优体系既融合了传统电影评价机制的精髓,又注入了大学生群体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使得其成了中国电影节展体系中的一支独具特点的生力军。
大影节整体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推选评优大致包含两个板块,由大影节外联部组织负责的“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主竞赛单元和由大影节原创部组织的大学生电影节国际大学生原创作品推选以及后续展映。
(一)大学生电影节的征集体系
征集是评选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有效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深入了解当年本土电影制作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学生创作的具体情况,并基于这些信息对作品进行初步的价值评估与分类。总体来看,大影节的征集工作从地域广度来讲,以国内征集为主,国际征集为辅;从征集对象来讲,分为国产电影征集和学生创作内容征集;从征集类型来讲,包含了长片征集、短片征集,剧本征集和影评征集多种类型,属于综合性征集。
大影节主竞赛单元对国产影片的征集由外联部负责,通过各种途径征集遴选优秀国产影片,主要包括: (1)在官方网站以及公众号上公开发布征片通告,吸引有意向参与电影节的导演或制作方关注主动投递; (2)主动联系知名的制片、发行机构以及那些在青年影像论坛中崭露头角的新导演或制片人,直接邀请作品; (3)邀请往年参赛影片的联系人再次参与或推荐新的作品。学生原创作品的征集则主要通过联系全国高校进行大学生原创作品征集、官方网站直投等方式,筛选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这样的征集模式对比另一个大型青年影展———FIRST青年电影展的征集体系有着明显的差异。FIRST青年电影展的征集体系仅限于影片征集,并且有三种不同的选片方法:全球范围内选片、由官方合作机构进行选片以及通过官方网站进行直接的影片投递。其中,除了第三种自发式投片外,前两种选片均属于推荐式,由业界权威人士和官方合作机构对推选影片进行质量把关。整体来看,征集过程的被动性较强,再加上每年各单元的获奖影片大多都是来自推荐式,便有可能出现一般的学生作品或是青年导演的作品都对FIRST影展的投片望而却步的情况[7]。
(二)大学生电影节的评审体系
大影节的评审过程分为初审和终审。其中,主竞赛单元对优秀国产影片的推选采用的是由行业专家评审进行入围评审后由大学生评委投票进行终评的模式。“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等八项荣誉均由来自全国高校的30位大学生和10位青年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通过逐一观片、集中研讨、不记名投票,共同确定最终荣誉名单[8]。原创影片的推优则是由招募的来自全国的百余位大学生评委进行初评,确定入围范围后由专家学者进行终评。大影节的整个过程中,大学生评委的数量占比很大,故而整体话语权相较其他青年电影节展更大。
从评委遴选角度上看,专家评委主要有以下几个遴选标准:在整体上综合考虑评委会主席及成员的政治素质、文化艺术素养与专业水准,在人员构成上充分体现广泛性、代表性、权威性,强调一定比例的业界高素质专业人士参加,充分发挥专业评审作用。除了监管终极评审工作的评委会主席由组委会直接任命知名影视学者担任外,其他专家评委均为国内各高校的优秀青年学者。他们与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一同参与评选,通过多轮匿名投票确定荣誉,展现公平、民主和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特点。而大学生评委的遴选不论院校和文理科专业背景,只要是在校大学生,只要对电影充满热情和拥有独到见解都有机会成为大影节评审团的一员,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电影节的‘大学生’本位,凸显电影节“大学生评”的鲜明特色。
大影节在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其核心理念,即“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同时强调“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的独特特色。这一宗旨和特点成了大影节推选评优体系的总指导原则,它代表着国内年轻知识群体对国产电影的全面审视和独立见解。整体看大影节也体现了大众性、学术性以及先锋性三个特征。
(一)大众评审与专业荣誉的深度融合
大影节的初始形式便是校园学术实践活动,不以产业经济为目的,没有商业赞助和政府拨款,经费是组织机构设法筹得,所有活动都是老师和学生们操持,可谓具有真正的民间性质[9]。
首先,在评审团成员的构成上,大影节显著区别于First青年影展和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国内其他电影节,非专业评审团的数量和话语权都更占优势,这种独特的大众评审模式使得大影节最大程度上不受商业和政府影响。近年来,大影节面向全国在读大学生征集近百位大学生原创影片推选的初选推荐人,不论是否是影视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不论年纪大小,只要求对原创影片、影视评论感兴趣,都可向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提出报名申请,而大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各项荣誉的终评大学生评委和青年专家评委的比例也达到了3∶1,进一步彰显了其大众性和广泛性。
其次,在荣誉颁布上,大影节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和观影体验,除了设立“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等常规专业荣誉外,还设立了“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艺术探索影片”“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新人”等荣誉,均是结合大学生观影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的荣誉内容。比如《水草长生》《深海》《云霄之上》等近年来分别获得“艺术探索”荣誉的优秀影片,均是当年度独具艺术审美特点、区别于商业类型电影的优秀佳作,大学生们的选择也显示出大影节推优并不是单纯以优秀的市场表现或者突出的营销知名度作为衡量标准,而是更侧重于贴近大学生的观影体验,真切反映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趣味。
(二)学术根基与文化品格的双重构筑
大影节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学术根基在国内众多电影节展中脱颖而出。作为大影节的主要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历史所积淀的丰富人文精神和戏剧与影视学科“双一流”学科的突出优势,为大影节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攒的丰富学术资源“为大影节的品牌成长提供了稳定的文化依托和学术支持,这也是大影节能够同步行进于国内主流节展而不失其文化品格、人文水准的根本缘由所在”[10]。
电影自诞生以来,便与市场紧密相连,经济因素长期对具有艺术特质的电影节产生深远影响。受限于资本的排他性和有限性,国内电影节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开始重视新人导演的培育,逐渐形成了“人才培育—项目开发—作品评奖”这一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梯形新人孵化体系,通过吸引企业、知名影人等多方参与,以资本驱动为手段,能够提升电影节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其象征性资本[11]。而与一些注重产业创投和资本驱动的电影节不同,大影节并未设立产业创投相关环节,评审团也由影视学界教授和大学生组成,评审过程尤其强调专业能力和学术视野,对国内电影在该阶段内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估和总结。这种对学术品格的追求,使得大影节在保持其文化品格和人文水准的同时,对可能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趋势保持警觉,坚持了学术和推优体系上的中立属性。
另外,除了常规的影片放映和荣誉推选外,大影节还开展了各类主题鲜明的学术论坛和学术调查,广泛邀请国内外电影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就电影领域的前沿议题、个人学术观点及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若将电影节中的推优环节视为对电影质量进行明确、直接的“硬性评价”,并把颁布荣誉作为评判性赞扬的标志性环节,那么电影节学术论坛发布的电影文本批评文章往往更偏向于一种“软性评价”。这类评价没有对电影进行强制性的排序或者等级划分,而是通过深入的学理分析和解释,暗示对影片价值的综合评估。比如近年来大影节设立了“青年影人论坛”“青年影评人论坛”“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大学生影评征集”等活动,将“硬性评价”与“软性评价”相结合,对评价本身进行再评价,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电影节在电影评价领域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同时也为年轻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观点的平台。
(三)先锋评价与人才美育的双重引领
王一川教授曾如此评价大影节:“它是中国大陆电影评价系统的一支先锋队。它更为推崇和突出的是大学生和大学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院评奖标准和趣味,这显然在已有的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等节庆的侧畔增加了新的富有先锋或探险色彩、学术品位突出的电影评价系统”[12]。
从时间顺序来看,大影节通常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初举办,成为我国境内每年率先启动的电影节,其评选结果和趋势往往会对随后举办的国内外各类电影评选活动产生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例如2022年4月90后新锐导演邵艺辉凭借《爱情神话》获第29届大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处女作”荣誉,随后于同年9月获得第33届华鼎奖最佳影片奖, 11月又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众多荣誉。可以说,大影节作为中国大陆电影推优系统的一支先锋队,以其独特的评价主体和推优机制,引领着电影艺术的前沿探索。
大学生群体作为大影节评价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超过半数的比例,相较于其他业界人士,他们具备一种天然的“客居”特质,没有特定的工作限制、专业限制、利益牵扯,甚至每一年通过自发报名招募而来的大学生评委随着年龄增长会产生群体变更性,这与其他电影评选比如金鸡奖大相径庭,夏衍、于敏、谢晋等电影大师几乎参与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每一届金鸡奖的评选委员会,其自身评价话语体系对电影节的推优体系影响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远超过大影节。同样的,大学生的“客居”属性也赋予了他们独特的优势。在利益考量上,他们展现出了更高的超脱性;在价值评估时,他们更为公正中立;在思维导向和政治态度上,他们坚守着独立性;而在审美选择上,他们则倾向于非功利性的纯粹艺术追求。这些特质使得大影节会特别关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验性质的作品,为大影节的推选评优过程赋予了更为自由、自主的艺术立场和审美趣味。
此外,大影节的推选评优活动汇聚了大学生群体的热情和智慧,也在推动电影教育和普及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先锋角色。“大学生自创电影的参评有助于从大学生中不断发掘和补充电影新人新作,使我国建立起电影人才资源和作品资源补充的良性循环机制”[13]。通过亲身参与电影评价,大学生们能够广泛接触各类电影作品,拓宽电影视野;能够深入了解电影生产的各个方面,如剧情构思、表演艺术、摄影技巧、导演技法等,提升自己的电影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体验派学习过程具有的实践性、生动性远超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社会的活跃力量,大学生们往往引领着青年文化的新潮流,通过他们的评选和推广,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关注,从而推动电影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无疑也会激发青年影人的创作欲望和想象力,这也正是推动电影艺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国内青年电影节展代表的大影节,其推选评优体系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征集范围广泛、评审过程公开透明,配合独特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使之成为中国电影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青年电影节展的重要性将日益提升,青年电影节展也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推选评优体系,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和原创内容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注释
[1]“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N].中国电影报, 2021-11-17 (002).
[2]王笑楠.电影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输出:中国内地电影节的本土化实践[J].当代电影, 2022 (09): 86-93.
[3]吴冠平,张献民,沙丹,等.电影节展与艺术电影的生存之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6 (01): 5-16.
[4]此处所指青年电影节为主要面向青年群体进行征集、评选的专有电影节展或综合性电影节中面向青年进行征集、评选的单元。
[5]例如,近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包括陈凯歌、富大龙、任仲伦、张艺谋等人,均是行业头部从业者。
[6]魏琮霖.国际标准、本土关照与迷影精神 平遥国际电影展策展研究[ 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8(06): 122-127.
[7]孟祥梁,邓振兴,蒲璐.探析FIRST青年电影展的三大运行体系和主体活动设置[J].视听, 2016 (01): 83-85.
[8]周星.中国电影迫切需要文化建树和学术精神映射———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文化精神追求[J].当代电影, 2013 (08): 112-117.
[9]卓雅.旁出侧现:作为中国电影评价体系另类补充的国内电影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7 (03): 142-151.
[10]周雯,崔颖.大学生电影节与首都文化品牌建设[C] /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6) .文化艺术出版社(Cul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07: 9.
[11]武建勋,杨锦盛.声望加冕·资本驱动·身份展演———场域理论下中国电影节发展的时代策略[J].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3, 5 (03): 63-69.
[12]王一川.走向双翼制的大学生电影节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回顾与前瞻[J].艺术评论, 2008 (05): 5-9+4.
[13]王一川.走向双翼制的大学生电影节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回顾与前瞻[J]. 艺术评论, 2008 (05):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