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家刘敦桢在《中国之廊桥》中写道:“旅行我国西南诸省者……见有桥亘如虹,上覆廊屋,饰以重檐,或更构亭阁,挺然秀出,极似宋人所绘栈道图,雄丽而饶画趣。”并以廊桥为之命名。山间水畔,一座座造型古雅的廊桥飞檐翘角,轻盈挺立,如长虹卧波,俏丽多姿,与青山、秀水、茂树、古道、民居共同构筑成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
廊桥,即在传统桥梁结构上架设廊、屋、亭、台、楼、阁等,其融合多样古典建筑特色,结构巧妙,雕饰精美,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瑰宝。廊桥的营造历史久远,但在各地名称不一,有风雨桥、花桥、厝桥、蜈蚣桥等称谓。廊桥不仅架起了出行的通途,还因其遮蔽风雨的功能,成为当地民众休憩、集会、祭祀、贸易的场所,甚至衍生出繁盛熙攘的桥市。其所具有的多重公共属性,使廊桥成为乡土记忆的重要载体,见证着时代更迭与地域演变下的市井风情。
乡土以桥相连,乡愁因桥而牵。烟柳画桥是难舍的故土情结,廊桥衔接着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连接着家乡和远方。人们将平安、美丽、吉祥等愿景纷纷雕绘在桥廊之上,盼望风调雨顺、田园丰收、乡土安澜。作为中国古建筑保护中重要的遗存,廊桥的保护传承已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有关廊桥的保护法规和政策,基本厘清了廊桥文物资源和具体保护措施,这些古老的廊桥正在修缮保护中逐渐焕发新颜。
遇见廊桥,是一场怀古与寻美之旅。乡土的故事在一座座历经风雨洗礼的廊桥上铺陈并延续,带给我们的是建桥时的热忱与渴盼,以及过桥时的敬畏和感念。廊桥,是建筑美学的范式,亦是岁月山河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