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元 尹璐 喻溥蛟 李菊 许嘉鸿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心肌收缩力减弱、外周静脉血过度充盈、心脏血输出量减少而不能满足组织器官的需要,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综合征。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种单纯性的疾病,而是属于心脏疾病的最终阶段,患者会表现出气促、乏力、心悸、下肢水肿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心力衰竭的高发群体主要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龄人群,因此需要特别注重这部分人群的身体情况。
心力衰竭有哪些危害?
(一)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心力衰竭会使心脏无法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如脑部、胃肠道、肝脏等,导致各器官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因为缺血出现损伤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器官衰竭。
(二)引起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患者会在疾病影响下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导致患者的心脏负荷变大,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的程度,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引起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泵血量不足,会对肺部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气短、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缺氧、发绀等症状。
(四)引起肺水肿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后,会导致肺部静脉充盈,压力变大,增加肺部毛细血管壁的渗透压,导致肺部液体渗出,诱发肺水肿。
(五)引起肾功能障碍
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的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过滤能力减弱,引发肾功能障碍,甚至有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
居家如何判断心力衰竭?
(一)气短
心力衰竭患者经常会感觉自己气短,无法深呼吸,尤其是在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有时在半夜或早晨还会感觉喘不上气。此时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二)胸口有下沉或重压感
有的患者有时会觉得胸口有重压感,像是有重物压在胸部,有时还会在呼吸过程中感觉胸痛,这时患者也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三)穿衣有异样感
有的患者会感觉衣服突然“变紧”,患者会认为自己变胖了。而事实上,这种“胖”很有可能是浮肿,浮肿是心力衰竭最早期的症状之一。浮肿可能出现在身体多个位置,如手指突然变粗、身体突然变胖等,因此患者及其家属都要注意观察,发现有明显浮肿时需及时就医。
(四)心悸和心跳不规律
心悸和心跳不规律都属于常见的心力衰竭症状,患者有时会感觉心动过速并且会出现莫名的紧张和恐慌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五)食欲缺乏
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食欲缺乏,饭后会感觉“很撑”,并且这种感受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有的患者会出现胃部和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排查食欲缺乏的原因。
(六)头晕
头晕目眩属于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患者有时看身边的物体会感觉模糊,甚至会产生强烈的眩晕感,有的患者还会因为头晕而产生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因此如果出现莫名头晕,也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身体,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在头晕的同时还存在心悸、心跳不规律等症状,更要及时做检查。
(七)咳嗽
咳嗽属于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很多患者会将咳嗽与感冒、呼吸道感染联系在一起。其实心力衰竭引起的咳嗽与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是有较大差别的,心力衰竭引起的咳嗽大多表现为干咳,平躺状态或起身时咳嗽会加重。因此如果出现莫名干咳的情况,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早治疗疾病。
(八)疲劳乏力
患者经常会在活动、用力后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的情况,并且很长时间都难以恢复。有时患者还会在走路、吃饭时有强烈的疲劳感;躺在床上会感觉胸口有较强的下沉感,部分患者也会因为身体不适而焦虑,难以正常入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疲劳感也会越来越强。
(九)焦躁不安
患者很容易因为各种事情而焦躁不安,但患者自身难以察觉,患者家属会有明显的感知。患者还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绪不宁等。有的患者及其家属会将这种焦躁不安与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联系在一起,根本想不到是心力衰竭引起的,等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心力衰竭患者的居家护理方法
(一)关注诱因
家属应该尽量为患者构建舒适的生活环境,嘱咐患者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疗。此外,患者如果出现其他疾病,也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避免原发性疾病引起心力衰竭。
(二)心理护理
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容易使部分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患者家属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状况,在情感、心理方面给予患者充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患者本身也要注意维持良好心态,不胡思乱想,也不给家人增添烦恼,乐观地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三)注意休息
患者需要注意多休息,除了正常的夜间休息、午休外,在下午也可以适当休息。急性心力衰竭或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做到绝对卧床休息,心功能好转后才可以下床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如果感觉心悸、心慌、胸痛,应立即停止活动。
(四)保持科学饮食
患者家属在平常要注意为患者提供低盐、低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引导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低胆固醇的食物。监督患者戒烟戒酒,并且要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等。此外嘱咐患者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量控制在八分饱,并且要对患者的饮水情况进行控制。
(五)皮肤及体位护理
很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选择右侧卧位,因此,家属需要特别关注患者右侧皮肤情况,防止患者出现压疮。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并对患者受压部位皮肤进行按摩,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皮肤擦伤。日常还应该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患者病情比较轻时,家属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体位,减轻患者夜间呼吸困难状况。如果患者病情比较重,则可以引导患者保持半卧位或坐位,以改善症状。
(六)科学用药
家属需要监督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换药等。家属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发现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后,要及时、科学地处理。以利尿剂为例:心力衰竭患者大多会用到利尿剂,在用药阶段,家属需适当为患者提供含有丰富钾元素的食物,并且要充分记录患者的体重、每日出入量等。同时家属还要嘱咐患者在白天用药,尽量不在夜间用利尿剂,避免影响休息。
(七)定期复查
家属还应该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每3个月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一次检查,每个月还要检查患者的电解质、肝肾功能情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心力衰竭患者也要加强自我监测,感觉不适或者是症状加重时,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防止出现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