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需要哪些营养?该如何补充?

2024-07-14 06:02:48钟斌诚
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6期
关键词:心脏病维生素心脏

钟斌诚

心脏病及其类型

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由心脏结构受损或功能异常引起,是心脏发生病变的疾病总称。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表现不同,轻重不一。

心脏病的类型较多,包括冠心病、高原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脚气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

心脏病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心脏病的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和基因突变,在后天因素中,心脏病经常由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吸烟和过度饮酒、缺乏运动、不良生活习惯、感染等引起。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悲观、经常发怒,以及空气污染、雾天户外运动、药物治疗、年龄、性别、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诱发心脏病。

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心脏是人体各个器官的总指挥,心脏代表生命,心脏健康非常重要。首先,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脏出现问题会影响全身器官的供血,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其次,预防心血管疾病。最后,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缺乏一些重要营养素会出现的症状

缺乏钙、镁、维生素D3、维生素K2、钠、钾等营养素会导致心律失常;

缺钾和镁会导致高血压;

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心脏抽搐、心脏病发作、心绞痛等;

缺乏维生素C会使血管壁氧化受损、出现斑块,沉淀的钙和斑块可造成血管堵塞;

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心跳不规律,B族维生素对保护心脏非常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辅酶Q10的含量会减少。当含量减少25%时,就容易发生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当含量减少75%时,可能发生危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如何补充营养?

大部分心脏病患者是不需要特意补充营养的,日常均衡、规律饮食,以清淡为主即可。如果患者伴有需要补充营养的疾病,则可以对应需求进补相应的营养品。

心脏病合并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患者,需要补充鱼、虾、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不需要另外补充蛋白粉和其他营养品。

心脏病合并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补充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猪肝、枣等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可多吃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如芹菜、菠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苹果、柚子、猕猴桃等。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采取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饮食。

心肌病患者的饮食需低盐、低脂、高蛋白,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5克以下),适当增加钾的摄入,保证摄入足量的钙和镁。

高血脂冠心病患者需要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忌烟酒、浓茶等。

慢性心衰患者应该保证摄入优质蛋白质,钠盐每日低于3克,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钙、镁等。

脚气性心脏病患者可以补充维生素B1,根据情况补充其他B族维生素等。

如何为心脏补充营养?

日常饮食应少吃多餐,食物种类尽量丰富多样,以谷类为主食,粗细搭配,均衡膳食。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全谷物、豆类、鱼类等食物,适量摄取坚果、禽肉、富含蛋白质的瘦肉、低脂或减脂奶制品。

选择低盐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不吃或尽量少吃加工肉制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高胆固醇食物,鸡蛋每天吃一个营养就够了;减少含糖食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多吃香菇、芹菜、山药、薏米、芋头、韭菜、茄子、冬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好习惯,每次饮水约200毫升,每日保证饮水量1500~1700毫升,睡前避免喝太多水。

科学补充营养素,日常可以吃含钾、铁、锌、镁、钙、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对心脏健康有益的食物。还可以吃一些富含“心脏的保护神”之称的辅酶Q10的食物来提高心肌活力,为心脏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氧气。另外,Omega-3脂肪酸对预防全身炎症反应和心血管疾病很有帮助,可以保护心脏,常见于核桃、三文鱼、沙丁鱼等食物中。番茄、西瓜等食物中的番茄红素也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心脏病的预防

(一)适度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广场舞、健身操、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坚持锻炼有益健康,心脏病患者可以在专家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保持乐观的心态

不良的情绪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心情愉悦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避免压力过大,学会放松,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法缓解压力。

(三)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脏检查,如心电图、血压、胆固醇、血糖、血液检查等,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心脏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注意保暖

早晚温差较大时做好身体的保暖措施,以防受凉。受寒会使心脏的负担增加,影响血液流动和血液循环,严重时会导致血瘀,增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五)劳逸结合

避免身体过度疲劳,避免进行长期的重体力活动和脑力劳动。注意休息,规律作息,不熬夜,最好能在晚上11点前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熬夜或失眠容易导致睡眠不足,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比8小时充足睡眠的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高40%。

(六)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饮酒。

(七)避免久坐不动

适当站立和活动不仅有助于减小久坐不动造成的危害,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也有益于心脏健康。

(八)按时通风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有助于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避免由肺病导致的肺心病,有利于心脏健康。

(九)学习养护心脏的方法

拇指按揉手腕内侧横纹向上三横指的内关穴,每次按压1~2分钟,以有酸痛感为宜,长期坚持效果更好。双手握拳时中指所对应位置为劳宫穴,每次用拇指按压1~2分钟,以有酸痛感为宜,长期坚持有益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人体健康与正确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相关性,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心脏健康,只有长期健康的饮食才能更好地保护血管和心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善待心脏,呵护心脏,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猜你喜欢
心脏病维生素心脏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2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08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02
维生素B与眼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4
神奇的维生素C
童话世界(2020年8期)2020-06-15 11:32:40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心脏
青年歌声(2019年5期)2019-12-10 20:29:32
关于心脏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0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