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新
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前者称为脑出血,又分为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称为脑梗死,又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它们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75%~90%,出血性脑卒中占10%~25%。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男性、年龄45岁以上,肥胖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有心脏病病史更易发病。日常生活中有抽烟、酗酒、长期熬夜、缺乏锻炼等不良习惯,不规律作息、暴饮暴食,高油、高盐、高脂肪饮食习惯,过度肥胖、情绪易激动等均为脑卒中高发危险因素。同时,脑卒中在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
脑卒中的临床症状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四肢突然麻木或无力(特别是一侧身体的异常)、语言或理解障碍、视物不清、一过性的头疼头晕,脑出血患者多伴随剧烈的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血压不稳定,经常突然升高。
(一)早期症状
脑卒中往往起病急,大多数患者于清晨或夜间醒来发现一侧身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部分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或)糖尿病病史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短暂的肢体无力症状。
(二)典型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不能活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流口水,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严重者会出现意识不清、呕吐、抽搐、瞳孔改变、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出血性脑卒中大多发生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表现为突然的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等。
脑卒中的简易快速识别法
中医提出了简单易记的“中风120”口诀,有助于人们对脑卒中的识别和诊断,学习后均能掌握。“中风120”的识别要点如下。
1:看一张脸。看到一张不对称的脸,即看看有无口角歪斜,可以让患者笑一笑,看面部是否存在嘴歪向一侧、一侧鼻唇沟变浅等双侧不对称现象,还可以让患者张开嘴巴,伸出舌头,看舌头是否偏向一侧。
2:检查两只手臂。患者双手平行举起,检查两只手臂是否存在单侧无力。让患者同时抬起双手平举至胸前,患者的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时会出现一侧胳膊不能抬起,或抬起后不能维持便掉落下来等现象。
0:同“聆”,即聆听语言。观察患者有无口齿不清、表达困难的症状。让患者说一句完整的话,注意是识别者说一句话让患者学说这句话,如“今天天气很晴朗”,观察患者是否有吐字含糊不清或不能言语等现象。
120:3个数字合起来,组成120,恰巧与我国医疗急救电话120相同。出现上述症状的一项以上,即可认定该患者可能发生脑卒中,需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至有溶栓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治疗。
脑卒中的救护措施
目前,出血性脑卒中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清除血肿的方法进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建议尽早进行溶栓治疗或血管内介入取栓治疗。一定要重视“时间窗”问题,即在一定的时间内(6小时内)治疗才能使闭塞的脑血管重新开通,超过了这个时间,将失去有效治疗时间窗,增加致残率和死亡风险。
第一,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千万不要观察等待,以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第二,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做好患者的护理。
①清醒的患者可就近平卧,保持安静,使其头部略微抬高,不要使用高枕,尽量不要移动患者以避免头部震动。
②昏迷的患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可侧卧体位,以避免咽部组织下坠阻塞呼吸道,如有呕吐也可较易排出,避免误吸。
③呕吐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④松解患者衣扣、裤带,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并注意保暖防寒。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最好不要随意搬动。
⑤不要给患者喂水进食或随便使用药物。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不同,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无法判定是何种脑卒中,因此不建议给患者自行服药,在无血压监测的情况下,也不要轻易服用降压药,以免加重病情。
脑卒中的日常预防
(一)均衡饮食
在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可适当多吃应季蔬菜、新鲜水果或优质蛋白含量较多的食物,建议少食油炸食品和高盐高糖食物,尤其是腌制咸菜。戒烟限酒,以免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导致血管病变或血管内出现斑块造成血栓,增加患脑卒中的概率。同时,少饮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和浓茶,多饮温开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从而减小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二)保持良好心态
日常注意调整心态,尽量避免太大的精神压力、情绪过度激动或过于悲伤,以避免诱发脑血管病引起脑卒中。研究表明,情绪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切相关。
(三)适度运动
患者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自身体质,控制体重,预防高血压或高血脂等疾病,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四)规律作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长时间熬夜会导致血压升高,更容易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五)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控制好室内温度,一般为16~20摄氏度。外出时注意增加衣物,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感冒。感冒会影响血管健康,导致血管突然收缩,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六)控制高危因素,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还需要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服用降压、降脂和控糖药物,有效控制病情后也能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将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在家自行定时测量,每天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定期随访,有助于预防脑卒中。
(七)按时用药
当血压、血糖或血脂升高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剂量服用药物,用药时不可盲目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引起病情加重或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
结语
脑卒中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均衡、清淡饮食,少食油条、肥肉、蛋糕等高盐、高糖、高热量食物,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拥有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同时,积极治疗慢性疾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脑卒中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