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共生”教学模式采取先阅读后写作、利用阅读提升写作水平,以及通过写作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等策略,深入挖掘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然后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因为缺乏素材而难以下笔。其实,这些素材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然也离不开学生的广泛阅读积累。如果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收集对写作有用的信息并建立个人素材库,那么在写作时就可以轻松使用这些资源,使写作更流畅,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教师需重视阅读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和摘录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掘有用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维。
例如,在教学北朝民歌《木兰诗》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收集写作素材。首先,学生可以从木兰这一女性角色的视角,提取“勤劳质朴”“孝顺恭敬”“爱美”等人物个性特点,作为写作的素材。其次,学生还可以从木兰作为英雄的角度出发,提取“爱国如家”“英勇无畏”“机智过人”等人物个性特点,作为写作的素材。再次,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捕捉到战争的“激烈”“残酷”,这些元素同样能够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在收集并整理这些素材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这些素材进行整合,形成更为深刻和有意义的主题。例如,学生可以将这些素材融合成“热爱和平”和“强烈的爱国情感”等主题,这些主题既能够体现木兰的内心世界,又能够反映诗歌的核心思想。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这些素材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习作中,充分展现木兰的个性和诗歌的深层含义。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素材并运用到习作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木兰诗》的文学价值,还能够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在“读写共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作用,安排多种形式的创意写作活动,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1.以读促写,在阅读中积累方法
有效的阅读能使学生深刻把握并洞悉文本内涵及其感情色彩,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出色的写作手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技能的提升打基础。
例如,在教学《小狗包弟》时,教师侧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反映人生哲理,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观察周边世界,积累生活中的见闻。再比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感受并理解作家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描写荷塘月色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读完文本后,学生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小路描写拓展至荷塘全景,再借采莲的诗句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文本中某个景色描写,增强了他们对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解,锻炼了表达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摘录文本中的精彩词句,丰富他们的素材库。这些做法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以写促读,写作中进行反思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需深入挖掘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内容与素材,锻炼思辨能力。
以“人性光辉——凸显人物个性”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为例,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在《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课文中学到的角色塑造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学生会反复研读这些课文,提炼其中的写作技巧,并将这些写作技巧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意读写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进行立意构思。在“读写共生”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锻炼谋篇布局的能力,提升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的布局方式和技巧。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体会作者在构思布局上的独到之处。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文章的内容,分析那些揭示封建礼教对女性压迫的细节描写。从祥林嫂这一人物外观的变化入手:她的眼睛从最初的“顺着眼”,到后来带上了“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直至最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证明她是一个活物”。这样的细节描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封建礼教和残酷生活是如何蚕食一个人的精神与希望的。在深度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内容的深意,还能认识到文章的结构和布局的特点。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此外,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写作讨论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基于一个选定的写作主题进行思考。在动笔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明确文章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再围绕这一中心进行构思和布局。这样的练习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解构文章布局,梳理“读写共生”思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必要的。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读写活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这种融合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作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