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次出现了习作单元的独立设计,这是习作要素的集中体现,也是习作教学的创新与突破。基于习作单元的整组形式和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
语文的学习和积累,归根到底是为了语用。单元整体设计,就是为了在任务驱动下,让学生主动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习作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关联精读课文、习作例文和其他助学系统,将阅读教学中指向阅读和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融合起来,遵循学生的年段特点和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习作指导教学方案。笔者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从单元要素入手,探究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习作指导教学策略。
在确定本单元习作目标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单元导语、语文要素、习作要求,全方位地整合习作目标。本单元选编的两篇精读课文定位与其他单元并不相同,没有写字的要求,直接指向表达要素。整个单元除两篇课文外,还包括篇章页,精读课文后面增加了课后习题,单元设有语文园地,增设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整个单元助学系统很明晰地呈现了单元的语文要素、知识要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有整体观、单元意识,发挥新课标“任务群”教学的作用。
整合以上信息,我们不难看出,“观察”是习作的重要前提,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是让学生生动、有序表达的基础。本单元的观察要求,比第一学段的观察要求有所提升,要求学生注意事物的变化。本单元的习作提示中提出“多感官观察”的习作要求,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感官观察”,还要关注事物的变化。只有如此,学生才会逐步学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持续观察”。本单元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可以写的东西不限,动物、植物、场景等都可以写。学生喜欢小动物,如果家里养了小动物,对动物很熟悉,可以选择写动物。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写过“养小动物的理由”,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观察要细致一些,可以从小动物的外形、习性、趣事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观察,添加细节描写;学生对小动物不熟悉,就可以写水果,相比植物,水果更好写一些。
通过以上分析,教师可以确定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教学目标:回顾课文和习作例文的表达,复习巩固观察方法;借助观察记录单细致观察,把观察过程和观察所得说清楚。
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习作指导教学,教师要融合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观察之法、表达之法,指导学生开展写作活动。学生要想写好眼中的“缤纷世界”,就要像这一单元的作者一样,学会细致观察。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分类别进行指导。
动物篇。学生阅读课文《搭船的鸟》《我家的小狗》,思考:作者主要写了什么?主要抓住什么来观察的?这样抓住动物的特点写,如课文《搭船的鸟》从外形和捕鱼动作两方面写翠鸟,语言简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家的小狗》通过“我”和小狗之间的几件趣事,表现小狗的淘气可爱,富有生活气息。
水果篇。学生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观察的呢?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发现细致观察的秘诀就是要注意观察对象的变化、特点。像这样,学生看一看、听一听、尝一尝、闻一闻、摸一摸,运用多感官、长时间观察,才能看出植物的生长变化。
实验篇。多感官观察法,也适用于观察实验,如观察“泡发胖大海”的实验,学生可以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观察并记录胖大海“变身”前后的样子,在习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把胖大海“变身”的过程写具体。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变化和具体事例,进行长时间观察,会让观察更加细致,对观察对象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习作是统编教材习作策略单元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单元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习作实践都是存在难点的,教师需要针对训练难点进行“精准”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习得“表达技巧”。三年级,是从“写话”到“习作”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习作综合训练的起始阶段。新课标对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是:结合单元目标,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并愿意分享展示。由此可见,本单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的习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怎么才能把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写清楚呢?学生要确定自己从哪些角度写,将每个角度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关键词写下来,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
在完善了观察记录之后,学生就可以把观察到的事物或者场景写下来了。写作前,学生先努力把观察所得说一说。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单,在小组内进行口头表达,把观察的事物或场景说清楚,然后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他观察的是什么,有没有介绍清楚观察对象的特点或者变化,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结合学生的表达,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学们,我听你们的讲述真是一种享受啊!因为你们的细致观察、自信展示,我对你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期待能在校报上看到你们的优秀习作。”
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习作指导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作前细致观察生活,写作中读写结合,写作后修改和完善习作。通过这些环节的指导,学生能够逐步形成系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习惯,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作者简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教育科学研究室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