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施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4-07-13 20:26:34林建富黄艳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12期
关键词:滴灌淀粉

林建富 黄艳霞

摘要 为了研究滴灌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常规肥水管理(对照)和水肥一体化(滴灌)对砂质土栽培甘薯的生长、产量及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滴灌能促进甘薯前期地上部快速生长,结薯期薯块生长速度,薯块鲜重和干重均明显高于对照;滴灌种植的甘薯产量比对照增加44.91%;薯块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粗纤维低于对照。研究结果为砂地实施滴灌栽培甘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滴灌;龙紫12号;薯块产量;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4)12-0001-04

甘薯是块根类作物,生长期较长,各个时期对水肥需求存在差异,实际栽培中,一般在栽种前期施基肥,苗期施夹边肥,薯块膨大期追肥,部分田块可能存在施肥不合理、追肥较难和肥效不高等问题[1-2]。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技术[3-4],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改善品质和减少病虫害等作用[5-6],被广泛应用于蔬菜、园艺等经济作物[7-9]以及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10-11]生产中。水肥一体化作为一种高效的施肥灌水方式,能够在作物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补充,并且能够解决甘薯封垄后施肥困难等问题。滴灌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一种形式,能保证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居民膳食结构不断变化,鲜食甘薯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同时甘薯产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12-14]。福建沿海多砂质土壤,旱地占比较大,甘薯是该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之一。绿色高效栽培是鲜食甘薯产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其外观品质和商品薯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部分甘薯种植区得到广泛应用[15-17]。目前,有关福建沿海甘薯种植区的水肥一体化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试验分析了常规肥水管理和水肥一体化(滴灌)对砂质土栽培甘薯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为甘薯栽培中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泉州惠安县辋川镇庄某农场,土壤类型是砂质土,土壤碱解氮131 mg/kg、速效磷94.1 mg/kg、速效钾320 mg/kg、有机质22 g/kg。

1.2 试验材料

甘薯品种为龙紫12号;肥料包括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腐殖酸水溶肥(N+P2O5+K2O=8+12+35,腐殖酸≥3%)。甘薯苗及肥料均购自当地农资市场。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常规肥水管理(对照)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滴灌)两个处理。常规肥水处理在栽后20和50 d各施硫酸钾复合肥375 kg/hm2作为夹边肥;水肥一体化处理在栽后20、50和80 d各施腐殖酸水溶肥150 kg/hm2。

采用单垄单行种植,不覆膜,垄距105 cm,垄高30 cm,小区面积63 m2,各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各处理均在7月11日种植,11月21日收获,生育期132 d。苗栽后浇水,常规种植采用浇灌方式定植,水肥一体化采用滴灌方式定植,其他田间管理保持一致。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植株生长状况  在甘薯移栽后30、60、90、120 d以及收获时(共5次),每个小区随机取5株,测量甘薯的分枝数、蔓长,采集地上部和地下部植株样品,分别称量其鲜重,烘干后称量干重。

1.4.2 产量  收获期调查商品薯率,并进行田间测产。

1.4.3 品质  对各处理薯块取样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淀粉、花色苷、粗纤维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成分指标。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测定:蒽酮比色法[1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手持式糖度计。维生素C含量测定:线性比色法[19]。花色苷含量测定:pH示差法[20]。粗纤维含量测定:消煮灼烧法[21]。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22]。

1.5 数据处理

采用WP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DPS 9.05软件进行数据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移栽后30 d,甘薯在滴灌条件下的分枝数、最长蔓长、茎叶鲜重以及茎叶干重都较常规种植有所增加,分枝数增加0.6个,最长蔓长增加7.02%,茎叶鲜重增加18.51%、茎叶干重增加34.12%,其中茎叶干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移栽后60 d,滴灌条件下的甘薯茎叶鲜重与对照相比增加28.09%(P<0.05),茎叶干重与对照相比增加59.05%(P<0.01)。移栽后90 d时,滴灌的甘薯最长蔓长、茎叶鲜重和茎叶干重均高于对照处理(P<0.05),其中最长蔓长较对照增加11.11%,茎叶鲜重增加26.97%,茎叶干重增加25.29%。移栽后120 d,滴灌的甘薯茎叶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对照(P<0.05),其中滴灌的甘薯分枝数较对照增加0.4个,最长蔓长增加11.02%,茎叶鲜重增加19.86%,茎叶干重增加21.71%。收获时,滴灌的甘薯茎叶鲜重和干重均高于对照(P<0.01),其中滴灌的甘薯最长蔓长较对照增加5.42%,茎叶鲜重增加16.21%,茎叶干重增加14.53%。这说明前期滴灌可以促进甘薯快速生长,后期的滴灌也能让甘薯不易早衰,保持生长。

2.2 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种植相比,滴灌条件下同期的薯块鲜重和干重均较高,在60 d时,单株地下薯块鲜重增加41.75%,干重增加42.47%,鲜重和干重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90、120 d和收获时,薯块鲜重和干重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鲜重分别增加41.58%、38.96%和44.91%,干重分别增加37.53%、44.07%和39.54%。滴灌条件下单株结薯数比对照种植多,在60 d和收获时,处理间结薯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收获测产结果显示,滴灌条件下的甘薯鲜薯产量比照种植的甘薯产量增加44.91%。

2.3 对品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滴灌条件下,甘薯的淀粉含量为151.51 mg/g,与对照甘薯淀粉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滴灌条件下的甘薯可溶性糖含量为26.16 mg/g,与对照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滴灌条件下的甘薯可溶性蛋白含量为42.30 mg/g,与对照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滴灌条件下的甘薯粗纤维含量为3.44%,与对照的粗纤维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和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对照处理的甘薯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和维生素C含量比滴灌条件下高。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营养品质。淀粉、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等含量是甘薯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23-25]。李亮等[26]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发现,番茄的产量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高于沟灌条件;在番茄品质上,滴灌的番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较沟灌增高,且番茄总酸度低于沟灌。本研究与此结论基本一致,甘薯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在滴灌施肥条件明显高于常规种植,但维生素C含量以常规种植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影响甘薯维生素C含量的机制与番茄不同。本试验在实施过程中干旱天气时间较长,滴灌的优势较明显。李长志等[27]研宄表明,任何时期的干旱胁迫均会降低甘薯的干物质量。许恩军等[28]研究发现,滴灌施肥与畦灌冲肥相比,能更好地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本研究中,甘薯在滴灌条件下地下部薯块的鲜重和干重均比同期常规种植高。这说明滴灌种植能够提高甘薯的地下部薯块产量。

沿海砂地甘薯种植区的淡水资源较紧缺,旱季种植甘薯沟灌水用量较大,若仅依靠降水可能无法保证甘薯前期的生长。滴灌具有用水量少、精准的特点,其灌水量明显低于沟灌处理[26]。甘薯生长后期需肥量大,基施的钾肥可能随雨水流失或被土壤固持,到甘薯生长后期,根系附近钾素浓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甘薯生长后期对钾素的需求[29]。甘薯的生长特性与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作物不同,在薯蔓并长期,甘薯叶片逐渐增多,茎叶开始覆盖地面并封垄,肥厚的叶片存在遮挡,可能导致常规肥水管理的后期施肥会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施肥效果[30]。

本试验分析了常规肥水管理(对照)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种植对砂质土栽培甘薯的生长、产量及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甘薯前期地上部生长、结薯期薯块生长均较快,高于常规肥水管理的甘薯,滴灌种植的地下部薯块产量较高;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研究结果为沿海砂地应用滴灌设施栽培甘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世平. 东南沿海沙地紫肉甘薯新品种引种试验[J]. 福建稻麦科技,2022,40(3):67-70.

[2] 王萌. 高肥力下滴灌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D]. 青岛:青岛农业大学,2016.

[3] 王会强,刘维娜,尹义蕾,等.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J]. 河北农机,2021(9):27-28.

[4] 赵明,李从锋,钟大森,等. 我国多类型水肥一体化技术进展[J]. 作物杂志,2020(1):199-200.

[5] 潘敏睿,马军,王杰,等. 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概述[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0,41(8):204-210.

[6] 李传哲,许仙菊,马洪波,等. 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2017,33(2):469-475.

[7] 王远,许纪元,潘云枫,等. 太湖地区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效减排效果评价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5):268-274.

[8] 杨清霖,杨向德,石元值,等. 茶园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J]. 茶叶学报,2019,60(1):32-37.

[9] 马小川,卢晓鹏,潘斌,等.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南方果树,2018,47(5):158-163.

[10] 李金鹏,宋文越,姚春生,等. 微喷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3):1-9.

[11] 高玉山,孙云云,刘方明,等.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16,24(6):155-159.

[12]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等. 鲜食甘薯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技术规程[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3):185-189.

[13] 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等.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0):32-38.

[14]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等. 中国食用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J]. 江苏农业学报,2018,34(6):1419-1424.

[15] 张林,孙明海,王振学,等. 脱毒薯苗+水肥一体化联用技术在鲜食型甘薯上的应用[J]. 中国农技推广,2021,37(4):67-69.

[16] 苏永涛,潘晓东,张改,等. 甘薯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1(4):231-232.

[17] 刘自敏,张莲方. 甘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的优点及栽培技术要点[J]. 现代化农业,2021(8):30-31.

[18] 张述伟,宗营杰,方春燕,等. 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大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7):196-200.

[19] 张春兰,缪梦杰.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时不同方法比较[J]. 潍坊学院学报,2023,23(2):21-23,90.

[20] 韦婷,杨艳宇,李茓艳,等. pH示差法测定苹果皮花色苷含量[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2,58(2):130-136.

[21] 陈韦韦,易晶晶,刘子维,等. 酸碱消煮液温度对饲料粗纤维测定结果的影响[J]. 湖南饲料,2023(3):40-42,45.

[22] 徐亚,范会芬,赵玎玲,等.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大豆水溶性蛋白提取方法的优化[J]. 大豆科学,2022,41(2):196-202.

[23] 沈升法,吴列洪,李兵. 紫肉甘薯部分营养成分与食味的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3):555-564.

[24] 史春余,姚海兰,张立明,等.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1):4537-4543.

[25] TISARUM R,THEERAWITAYA C,SAMPHUMPHU ANG T,et al. Foliar application of glycinebetaine regulates soluble sugars and modulates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in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under water deficit[J]. Protoplasma,2020,257(1):197-211.

[26] 李亮,张玉龙,马玲玲,等. 不同灌溉方法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7(2):75-78.

[27] 李长志,李欢,刘庆,等. 干旱胁迫后供水与施氮对甘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4):29-32.

[28] 许恩军,闫鹏,孔晓民,等. 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术的效应分析[J]. 土壤肥料,2004(2):37-39,43.

[29] 梁成华,魏丽萍,罗磊. 土壤固钾与释钾机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679-684.

[30] 谭金芳.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责编:李 媛)

猜你喜欢
滴灌淀粉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不同滴灌管网系统特性、成本和效益的对比分析
吉林农业(2017年1期)2017-02-16 11:21:22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小拱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
德昌草莓膜下滴灌栽培关键技术
油田企业推进“精细实”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马铃薯滴灌高产栽培及效益评价研究
蛋白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对于淀粉化学性质改变的研究
光促催化拟均相低温氧化法制备双醛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