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7-13 18:43杨爱国
天津教育·中 2024年6期
关键词:于勒深度初中语文

杨爱国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深度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其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及学生个体能力的同步发展。本文探讨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围绕“文史结合”“主题学习”“问题探讨”“语文思维”“阅读延伸”五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及综合素质,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素养。

一、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将深度阅读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价值。第一,深度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文本材料的解析,在解读中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细腻的情感,以提高阅读学习理解水平。第二,在实施深度阅读学习时,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阅读材料的表面含义,还能够对不同的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第三,随着深度阅读的开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阅读素材越来越丰富,有效拓宽了其知识面和学习视野,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第四,深度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在解读不同时代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从而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二、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文史结合,深入探究语文知识

深度阅读的方式是多样的,所谓文史结合,就是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以及其他阅读素材,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其对阅读材料展开全面分析,以此深入探究语文知识。对此,在“文史结合”教育策略的运用中,教师可以将深度阅读方法运用在文言文阅读或古诗词学习中,以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加深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让其深入探究语文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教学中,本课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整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是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以一种别样的形式讲述了“月色之美”,利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被贬的失意和幽怨,同时透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古文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在开展深度阅读教学之前准备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资料,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探究语文知识。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也”中的“闲人”讲述了作者的辛酸与无奈。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本篇材料,教师可以提供阅读创作背景,如“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苏轼拥有满腔抱负,但只能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作者的生平经历,如“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苏轼以诗讪谤;八月,将苏轼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基于具体的文史资料,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深层次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讲述的愁闷情绪,并让其通过对文字、语句的分析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深度解读中,学生了解了“作者借助‘月光所作出的自解、自矜、自嘲”,落实了深度阅读学习任务,从而深入探究语文知识。

(二)主题学习,整合单元学习主题

整合单元学习主题,在单元学习中落实深度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对阅读材料展开深入探究。该学习模式的开展强调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多篇文章经验的概括与归纳,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单元整体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研读,发挥单元的统领作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包含《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四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名人故事”,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感受名人风采。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极为突出的成就,内容尤为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每一篇文章的阅读要点,最终通过经验融合了解单元学习主题。

在教学《邓稼先》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两弹一星”奖章展开探讨,引导学生进行经验总结,文章虽然写的是“人物传记”,但同时写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大背景”,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知文章主题蕴含的“大气”。在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解读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让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品质。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学习经验,再次感受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在学习《孙权劝学》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吕蒙——乃始就学”与“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等内容,感知人物的鲜明形象以及优良品质。至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四篇阅读素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整体分析,总结四篇课文的内涵、侧重点以及写作手法,并提炼出单元主题,在单独分析与经验融合中落实深度学习的教育目标,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问题探讨,问题探究深度开发

在实际阅读学习中,为了落实深度阅读理念,教师应发挥“问题”独有的教育功效。所谓“问题探讨”,便是让学生基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为其设置具有探讨性的语文问题,或者基于某一开放性话题让学生展开深入分析。对此,教师应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开发,设置符合本班学生学情的阅读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更深层次的内涵。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伟大的悲剧》一课记叙了英国南极探险家斯科特从南极点归程的途中发生的事,讲述了“南极寒冷天气提前来临”,面对突发情况,探险队员最终长眠在茫茫冰雪中。作者通过事件的描述歌颂了斯科特及其队员的英勇、镇静、坦然。在深度阅读期间,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致含义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便于学生深层次探究相关阅读知识。

在通读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出示南极点的一张照片——用两根滑雪杖做成的十字架,并让学生阅读上面的文字:“1912 年3 月,在南极返回的路上,他们在暴风雨中,欣然地走向死亡”,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结合课文内容,你怎样理解‘欣然走向死亡的含义?你有哪些见解?”用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归纳文章中的主要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基于阅读内容,以“问题争议”带领学生深度剖析,如“课文题目为‘伟大的悲剧,通过阅读,你认为哪些是‘悲剧?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之旅‘悲在哪些方面?”让学生基于“作证之悲、死亡之悲、失败之悲”展开探讨,对阅读材料展开深层次剖析。教师还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争议:“既然是‘悲剧,那为什么叫‘伟大的悲剧?‘伟大又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再次阅读,讲述课文背后的“伟大”。在阅读内容分析结束后,教师基于文章主题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斯科特一行的探险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将文中的“伟大”与“悲剧”相融合,以问题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探究,强化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

(四)多元视角,深度阅读发展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材料内涵的基础上,对文本做出详细分析,理解阅读内容的深层含义,形成批判性思维。多元视角下的深度阅读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阅读视角审视文本、思考相关内容,并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讲述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一学习方法适用于小说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视角出发,立足不同角色,审视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从而深层次感知阅读主题与意义。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学中,本课的体裁为“小说”,语言具有自己的特色。通篇阅读发现,整篇文章语言简洁凝练,没有太多修饰,却能准确地把握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课文中出现了“菲利普夫妇、两个女儿与女婿、于勒、菲利普小儿子”等角色,“我”以“菲利普小儿子”的视角讲述了整个故事,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道出的。基于本课阅读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不同角色视角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教师与学生围绕主人公之一“于勒”进行探讨。课文题目虽然为《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作者将主人公“于勒”作为一条“暗线”。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课文中记录了其“年轻、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作者却将这些置于幕后,简单略过。全文对于勒的描写只有在文章的最后一瞬——于勒在海轮上卖牡蛎,“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等。对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于勒”的视角出发,重新阅读本篇文章,深入解读“于勒”这一角色,综合其他角色的反应,了解于勒所对应的社会形象以及角色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初步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母亲——克拉莉斯”的角色进行深度阅读,通过“打发丈夫打听消息——嘱咐丈夫‘多加小心——告诫丈夫——更改回家路线”等行为,对文章角色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师生共同对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展开分析,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准确把握短篇小说的风格与特色,在全面解读和深度探析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五)阅读延伸,夯实阅读学习记忆

为了发挥深度阅读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开阔学生的阅读学习视野,不仅要利用好课内阅读素材,还应结合学习主题拓展课外阅读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将课内外阅读材料进行有效整合,以全面性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展开深层次探究,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强化其课内阅读学习记忆。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简 · 爱》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导读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基于九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深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上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阅读知识,初步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随后,教师设计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将课上所学知识和经验融合在课后阅读学习中,在自主阅读中夯实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首先,在阅读第一环节,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为学生介绍《简 · 爱》这一名著,让学生初步了解该小说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文学价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小说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为学生后续深度阅读的开展做好铺垫。随着前期经验的总结,教师结合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小说的整体构成。其次,师生对小说内容展开探讨,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讲述的主要内容,理解“简 · 爱”的人生追求,了解“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并结合课文中“苦难的童年、艰难的成长、体验爱情、沼泽山庄的别后、芬丁庄园的尾声”等内容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含义。再次,教师要结合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及其他人物形象展开探讨。如女主人公具有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大胆追求独立人格与男女平等权利的精神特质;罗切特表面上阴郁、冷酷,但骨子里多情而又善良,其正直、善恶分明、有幽默感、独断专行,有自尊心,是一个被家庭教条束缚的悲剧角色,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基于课上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开展《简 · 爱》整本书阅读,将课内经验迁移至课后阅读中,并借助班会或综合性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达成深度阅读教育目标,夯实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立足学科特点及学生学情,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教育举措。深度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悟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积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深度阅读策略的开发,整合与阅读题材相关的资料,以多元化阅读模式提高教学活动质量,让语文教学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让学生获得更加积极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于勒深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